加拉太书 导论C:加拉太书与雅各书

      加拉太书 导论C:加拉太书与雅各书无评论

在我们进入加拉太书的经文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交代。加拉太书,包括罗马书和希伯来书,集中阐述了因信称义的真理,并且以亚伯拉罕和妓女喇合等为例,说明他们称义是因着信,不是因为行律法(罗马书3:27;4:3;5:1;加拉太书3:24;希伯来书11章)。但是,雅各书2:18-26似乎完全针锋相对,告诉我们:“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于是神学历史上就有了雅各书公案。这件事情也和马丁路德关于雅各书的个人评论纠缠在一起,所以让我们先从马丁路德说起。

加拉太书 导论B:在加拉太宣告自由

      加拉太书 导论B:在加拉太宣告自由无评论

自由是人生和人类历史真正的目的。圣经、特别是加拉太书,将真正的自由启示给我们:第一、真自由是与神同在;第二、真理叫人得自由——这真理就是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人因信这真理而称义,而得自由。基督救恩和因信称义是加拉太书的核心真理,因此这一书信在保罗时代,先将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彻底剥离出来;后在路德时代,将基督教从罗马教会中独立出来;同时,也将基督教与世界一切文化、哲学和宗教区别出来——因为所有的人类文化,究其本质,都是关于行为成义、“属世的双重预定论”和肉身成道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加拉太书告诉你,基督教是什么。

加拉太书 导论A:为什么要学习圣经

      加拉太书 导论A:为什么要学习圣经无评论

我编译的这篇文章是《加拉太书释义》系列课程“导论”的一部分*。不过我正式授课时,并不会讲这部分内容,只会讲“导论B”。在我们正式学习加拉太书之前,我们需要重新明确一个道理:基督徒生命的首要功课就是学习圣经,因为圣经是神的话语。人、人的道理以及人的活动,不断在教会中增长,这是我们需要重申这一基本真理的现实背景。

初秋,在蒙特利尔讲加拉太书

      初秋,在蒙特利尔讲加拉太书无评论

时序九月,加拿大已进入初秋季节。学校开学了,我们的“在线神学院”也将迎来新的学期。从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我们将一起学习《加拉太书》。保罗的这封书信对“新教”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也关涉“后现代的”的教会怎样在复杂世界中坚固真理等基本问题。

乡村行: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乡村行: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无评论

Québec省有一条美丽的乡村公路,形成加东最神奇的画廊;她是圣劳伦斯河的恋人,她如此深情地爱上了那条大河。于是蜿蜒依偎,不离不弃,牵手入海。大西洋是他们爱情悲剧的高潮。我目睹了那壮美的终结,看见了人间爱情在空中突如其来的断桥,见证了大河义无反顾的移情大海,留下那条公路望洋兴叹,泣血折回。我对人间的情分及其宿命震撼不已。这条路就是132号公路,没有穿行过132号公路的人,可以说没有到过魁省。2009年8月28日,我带着要背诵的圣经经文,出城向东,沿132号公路信马由缰,这是酷暑刚刚消退后的一个美丽午后,水远山长,鸟语花香。

主日证道:让我们重建耶和华的殿(太21:12-14)

今天,我们跟随耶稣进了神的殿,进入神的教会。你们现在所站的地方是圣的,是雅各睡觉的地方,是天的门(创世记28:17)。耶路撒冷位于世界的中心,哭墙是东西方世界的分界线;救世主的救赎工作,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主日证道:我们可以渡到湖那边去(路8:22)

这些日子我常常和朋友们讨论“真以色列人”这个话题。神给了我诸多鼓励。“理性”和“人际关系”取代“未知之神”,更取代基督中心,这是我们世代满街、满堂的偶像文化。港台背景的北美华人教牧,与大陆信徒日新月异的增长,这两者之间充满了微妙的张力。一方面,我看见了北美教会不可遏止的衰退,另一方面,我见证了中国教会如火如荼的兴旺。这一切和“福音要传到地级”这一神圣计划有关。

从波士顿到罗得岛,那座山上之城(更新)

穿过骄阳似火的两天,2009年8月20日清晨,我坐在波士顿城里一座高耸入云的大教堂里,为几日的恩典祷告赞美神。我特别感谢基督在这里接待我,使我深切体会到神的奇妙应许:当我穿过死阴的幽谷,“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感谢在各处为我远行代祷的弟兄姐妹,“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他的脚登山何等佳美;这话是可信的。

休闲图文:“2009年最牛连环画”

      休闲图文:“2009年最牛连环画”无评论

趁先生远行,趁圣经学习暂停一周,趁着月黑风高,博客全体编辑人员倾力合作,隆重推出这篇“2009年最牛连环画”(“没有最牛,只有更牛”),誓将休闲进行到底。我等玉树临风,文思潮涌,奋不顾身,以飨读者。本故事素材取自我们爷爷讲的一个故事,那是“long long long long ago”的年月了;请勿对号入座,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