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二月流火,远望可以当归(下)
1、在2月的火光中,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大兴安岭环绕中的小村庄。这使我从夜里站起来,为2009年必然来临的浩劫默默祈祷。
1、在2月的火光中,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大兴安岭环绕中的小村庄。这使我从夜里站起来,为2009年必然来临的浩劫默默祈祷。
一场冰雪从暗夜启程正覆盖我们的城市。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祈祷,明天的清晨有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坐在黑暗、徘徊在严寒中的人是祷告着的人,是需要怜悯的人。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朋友,基督为什么裂天而来,道成肉身进入世界?我们为什么需要基督,为什么我们只传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一座冰雪和黑暗覆盖的城市,这座城市等待安慰,充满了祈祷和盼望。
本文为本博内部学习参考资料,请勿转载。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价值是资料性的,使读者对保罗研究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是我们即将启动的保罗书信部分原文释经课程的预备课之一。
几封来信让我再一次进入“不寐之夜”。这两年来,我多次思想神藉着一家人给我的爱,就想起保罗为什么没有在起初四面受敌的见证中象怨妇一样抱怨自己的孤单。神的恩典是够用的,何况受难又成了荣耀。不过提起“任不寐老先生”等等误解,这样的事这些年我已经屡见不鲜了。我真盼望的确如那些鼓励所言,这些误解实在是因为我的文字“老道”或“深邃”,不象年轻人所为;
卢梭的性善论和中国的性善论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中西方的人性论与基督教的人性论(特别是忏悔意识)最大的区别可能在救赎论方面:无论基督教把人看得怎样不堪,宗旨绝不是要践踏人,更不是要把一部分人(天生性善者)打扮成另外一部分人的救主,而是把人归向十字架,为了在基督里完成救赎。东方和西方的人本主义的人性论最大的问题是与神圣拯救无关,性善和性恶都导致对人的奴役,一方面是自以为义,另一方面是彻底的绝望。
在一场冰雪和几场地震之后,几乎每年一度的旱灾又笼罩了整个国家。无论怎样崛起了万千广厦,如果城乡没有了池塘和小溪,如果郊外没有了河流和湖泊,如果地下和地上的水尽皆污染,人的存在就进入了绝境。2009年中国大旱不是突然降临的。事实上,20多年来,甚至在更长的时间里,人心的败坏和生态的败坏一直在此消彼长。最近几年来,干旱和水危机在中国愈演愈烈,已经将崩溃的前景清清楚楚地摆在了世人的面前。无神论者不承认罪的存在,但他们无法否认死亡这个事实。然而死是从罪来的,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比基督教给出的答案更加震撼人心又具有历史穿透力。
冬去春来,我们也迎来了约书亚记最后一课。这个冬天在很多意义上都是令人难忘的。尽心竭力追随一种信仰,给生命带来的转折,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改变,都是与众不同并值得感恩的。顺服在神的话语里面,是一种很大的挑战,而这个季节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顺服——顺服并不仅仅是一种人为的谦卑态度,而是神为了把祝福加给你,先要把你倒空。顺服是为了承受产业,而这样的应许必然应验。
姐姐走了。
20年前,父亲死于癌症。20 年后,姐姐死于癌症。20年来,我从死亡出来,返回死亡。
姐姐就是我的20年,她满身伤痛。是最亲的人将死亡传给了她,父亲的癌细胞和妹妹的爱情,这是生命的两条锁链。她没有伤害过谁,她来到世界就是为了承受伤害。没有什么力量能真正伤害到她,只有遗传在血液里的共同基因。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遭遇网络时代是她的“炮制者”始料未及的——网络上恶评如潮成为近年来与春晚并行的又一道“风景线”或“新民俗”。特别是每当主办单位同时又是收视率的调查者和公布者的时候,那个明显编造的数字就成为主旋律和哄堂大笑之间冲突的焦点。于是,“无聊”和“无耻”就成为网民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分别送给“春晚”的一副春联。
很抱歉因为身体原因,这么晚才能坐下来撰写一年一度的“恩福家书”。不过在逼近除夕之夜的时候提笔写这封家信,确实别有感动。这感动将一些阴影和光环都抽将出去;靠主我们知道: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