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篇来稿都是回应黄恩慈姐妹《感谢神,玫瑰有刺》一文的。我们感谢作者们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感动。每个人的感动都是独特的,我祈祷神象使用黄恩慈姐妹的生命见证一样使用这些文字见证。神叫万事互相效力,为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三篇稿件中,第一篇的作者是慕道友,但更是在属灵方面多有触动。后面两篇更多涉猎历史文化和教育心理等领域,以信仰为基础,将这个话题拓展到更广的范畴。我个人的的领会已经写在3月24日的“编者按”中了。这里只是想将旧约和新约的两句平行经文引用在这里,与各位分享。诗篇127:3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在新约里,这“道”就这样应验在福音书上:“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路加福音8:16)——因基督的缘故,儿女“成了”耶和华所赐的产业——任不寐2009年3月26日
一、张漓:令人颤栗的产业
不寐先生:
正如您知道的,这些日子我们正经历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我们的婚姻已经破碎多年了,如今真的要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无力回天,正在盼望解脱。现在我们唯一联系的纽带就是这个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我给您写这封信。
我知道您非常关心我们一家人。但由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我们自己成长的经验,我们一直没有办法相信这世界上有一位神。直到我们接触您们一家人。按我对您们的了解,我的确无法理解你们能够重新走到一起,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您们生命中确实有一位神。因为我知道,您所经历的一切,足以摧毁重建家庭的任何努力了。我们走过这么多年,夫妻之间已经行同陌路。以前还有亲情,可现在连亲情也没有了。我一直不再指望改变什么,何况我看见的还是越来越糟糕。但我从您的讲道和生活里,看见了一线希望。
也正当我们最后为如何安排孩子的去向而继续互相伤害和争吵的时候,我们一起收到了您推荐来的这篇见证。看完了以后,我们长时间说不出话来。你里面有一句话,你不是那位作者,她在燃烧,不是你。这话特别让我们感动。不是大道理能打动人,但我们现在多少能体会燃烧的感觉。有一种特别灼热的感觉,让我们沉默。我们已经年届四旬了,从来没有这么面红耳赤过。“你们如果想改变别人,就先改变自己。你们若不能变自己,就先让神改变你们”。您这话一直很扎我们的心,今天,这话又闪现在我的心里,我不想改变,因为我迷恋很多习惯和诱惑。我不想舍己。
今天我又一次感觉必有神的存在,否则,那对令人敬爱的夫妇不可能有这样的勇气。我想起很久以前,我们有两次流产的经历。那时候我们不了解基督教的道理,是在不明白的时候做的。现在想起来特别颤栗。更让我颤栗的是我们现在的选择——你讲的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现在,我们却为这产业互相推卸责任。好象这孩子不该来到这世界上似的。好象他是个错误的选择。难道我们的心真的这么钢硬吗?他们如此敬畏一个残疾的孩子,我们却不能为自己健康可爱的孩子完全摆上。我以前不相信罪,但我现在很清楚地看见,我们这作人父母的种种私欲、无情、硬着颈项、自以为是、放纵、说谎,就是罪。我真是一个罪人了。我心里没有一点点儿神的爱。
因为自己在苦难中,我更理解您的意见。其实对当事的父母,无论轻描淡写还是煞有介事,都无法替代他们。您写余虹那篇,显示了同样敬畏的心。我现在多少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苦难,是每天要背的十字架。生活比理论需要更大更真实的信心。
我这两天也觉得我们自己更是有灵魂残疾的人。但耶和华没有嫌弃我们,还让我们这不配的人作人的父母。我们才是真正的唐氏综合症患者,可是孩子却没有抛弃我们,反而来到世界作我们的儿女。我们有什么资格评论孩子的残疾。如果您说神真是万能的,我就更理解您说的“安置”了。现在我也信,他是神,他把最好的给人。我们没有办法安置,神必然有办法,而且有最好、最合理的办法——你来信所说的这一切,让我感动许久。是的,只是我们不明白神的好,好象自己特好,在怀疑中仿佛自己比神还好似的。一定有天国。我现在在痛苦中,更盼望天国。我要努力进去。
基督的血能洗净我们一切的罪,在这点上我实在信心不足。我这几天总是生活在恐惧中,心里害怕,也觉得自己实在不配享有这样的产业。我也看见了,罪的力量实在非常非常强大,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战胜它。四周全是它的同盟军,我所看见的,都在帮助我们加速毁灭这个家。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我们夫妻决定从此永远各奔东西的时候了。“所以我们需要耶稣,因为我们靠自己不行”。我现在知道我真的不行。我只是不敢承认这个失败罢了。前一段时间,我真的想试试再挽回这个家,但现在,我感觉筋疲力尽——用那位先知的话说,神你就取了我的性命吧,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
我知道您那里一直为我们祈祷。请您的手不要放下,让我相信祈祷的力量。在您聚会的地方,家庭、教会和网络,请为我们祈祷。今天再看见孩子天真的脸,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想想一个好好的家,因为父母的不务正业和任性,甚至所谓寻找“真爱”和“自由”,就要分崩离析了,心里很痛。我们这些骄傲无比的人,天天说人的,难道就不能为爱那产业胜自己一次吗?我又因您的来信和这篇见证鼓起勇气。请您为我们祈祷,愿你们的神也成为我的神。
……
此致
颤栗中的张漓
2009、3、25
二、严行:谁来替人定优劣?
若不是黄恩慈姐妹怀上了一个特殊的胎儿——唐氏综合症胎儿,我可能不会认真思索这个问题:对于人来说,高低贵贱由谁来认定?
无论我们怎样口头上认可“人人生而平等”、“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在事实上,在具体生活环境中,人之间还是有等差的,社会及个人实际上一直承认这种等差的存在。人们往往依据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习惯来对待不同的人。因此,国王和乞丐、天才和弱智,几乎从来没有真正的平等过。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是每个人都熟知,并习以为常的。
在以等级性为显著特点的中国文化中,这种差别就更是突出了。久处这样的文化氛围,等差意识潜移默化为自己的观念,成为判断是非优劣的价值观。在这样的等级环境之中,每一个人都处在相对不同的等级阶梯上,随处可以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黄恩慈姐妹怀上了唐氏症的孩子,一个注定体弱并相对低智的孩子,一个“价值不高”的孩子。如何看待这样一个胎儿?这孩子该不该生下来?当一个人设身处地去思考时,他就直接面对如何看待人的生命、人的价值的拷问。
黄恩慈姐妹做出了生养这孩子的选择,而且,作为一个富有经验的职能治疗师,她十分清楚她的决定意味着什么。
许多人会想,为什么在明知胎儿有严重问题的情况下不中止妊娠呢?在当代社会,优生、科学、进步……作为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无论是社会上“竞争、发展、成功”的理念,还是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无一不催促人向着永无止境的更高目标攀登。人心被日益拔高,人的眼目被聚光灯所照耀的政界、商界、科技界、演艺界的明星所吸引,“愿我的孩子像他们一样!”几乎成了当代父母的共同心愿。在这样的时代,生下一个注定残障的婴儿有意义吗?
这孩子很难光宗耀祖;这孩子肯定叫“望子成龙”的心愿落空;这孩子可能体弱多病,令父母格外操劳;这孩子可能受人嘲笑,让做父母的心痛;这孩子很难被朋辈接受,更多受欺,使父母一生牵挂。作为心智正常的成人,何必要惹祸上身?
黄恩慈姐妹的回答很简单:这是神赐给我的产业,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我愿顺服。
黄恩慈姐妹的回答,引导我们进一步深思:那么,神的意念是什么呢?掌管万有的大能的神,为什么赐下这样一个“不健全”的胎儿?神为什么允许这样的事成就?神在这样的事上让我们领受什么?
首先,“健全”,只是人的认定;在神眼里,只有“罪人”和“蒙恩悔改的罪人”,并不分“健全”与否。主耶稣传道的三年里,多数时间就是与各样“不健全”的人在一起:麻风病人,瘫痪病人,瘸腿的人、枯臂的人、聋哑人、被鬼附的人、血漏的女人……。世上本有众多“健全”的人,而主耶稣似乎更愿意走向那些被人所轻视、所排斥的人,走进这些身体有着各样病患和缺陷的人中。
在耶稣生活的时代,社会还没有因基督教的影响而形成尊重残疾人的文化,这些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处境至为卑下,辗转于沟壑之间,活得很不像人样。而人们往往对他们的处境视而不见,那个在毕士大池边躺了漫长的38年的病人,期待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没有一次在水动的时候,有人肯帮他下到水里而让他获得医治。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主耶稣主动治愈了这个“没有人”帮助的可怜的人。
在马太福音21章中,路旁两个瞎子向耶稣呼求遭到了众人的斥责。这一事实反映了人们对残疾者的态度,视他们低人一等,他们不配有资格呼叫。而主耶稣的反应完全不同。34节写道:“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在这里,众人的责备与耶稣的慈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基督耶稣毫无偏见的爱,以及对苦难者格外关怀、主动施救。
其次,世人总是以“功利价值观”来评价人,按功利指标给人定价。以这样的眼睛来看,就看到领导比职员高,老板比工人高,富人比穷人高,博士比文盲高,精英比庸众高,俊的比丑的高,健康的比生病的高,健全的比残疾的高,聪明的比低智的高……并由此形成了人们的对价值高的追求。所谓望子成龙的意思,当然就是期望孩子成为价值高的人。这正是吃了智慧果之后的罪人,用自己的“智慧”所分辨出来的价值。
在神的眼里并不是这样。那些位高权重的大祭司,那些学问渊博的法利赛人,是当时人们所敬重的,却是被耶稣毫不留情进行批评的。而对恶病缠身的人,对残疾人,耶稣则表现出极大的慈爱。在马太福音12章里,耶稣甚至不惜为一个枯手的残疾人打破安息日的传统禁忌,伸手去医治他。耶稣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接下来第20节写道:“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耶稣的行为即是道成肉身的神的公理,这公理远远高于人的功利计较。
有人会从杰出残疾人的社会贡献来解释残疾人的价值,比如霍金在现代物理领域有卓越的研究发现。其实,这样的说法,仍然是从“工具价值”的视角度出发的。从更普遍的意义来讲,一个天生残疾的人,绝不比任何一个健康人低下。甚至一个智力障碍的人,也同样是神所赐下、所祝福,是与众人有着完全一样的荣耀与尊严的人。并不因他的工具价值的高低,而减少他的存在意义。
第三,不少人认为让一个明知残疾的婴儿出生是不道德的,因为这个残疾儿将成为社会的负担,消耗掉大量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浪费人力物力。
持这样观点的人忘了,财富和资源,都是属于神的。是神把世上万物赐给人,是神供应人“日用的饮食”,是神为人类“生养众多”提供保障。神不撇弃歧视残障者,那么,作为承受神恩而生活在世上的人,根本无权视与他一样被神养育的人为“包袱”。
而且,浪费一说,掩饰的是人自私的罪性,在这一意识中,人把社会福利看作一块饼,希望少人来分享,尤其是少一些可能占用比例高的人来分享,以求自己能较多享用。并且用“浪费”的理由,联合并鼓动其他分食者响应,一起阻挠这一“浪费”现象。
第四,有人说:唐氏儿等先天残疾的儿童来到世上,他们的一生将是悲惨的,明知如此前景而生下这样孩子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是不理智的。
这样的说法的确是现代人的理性推论。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上比普通人相应艰难,这是一个事实。但这未必就能得出他们“不幸福”的结论。更有大量事实证明幸福并不与是否健全、是否聪明成正比。美国医务总监Dr. C. Everett Koop曾为数千名残障儿童做过儿科手术,他发现残障和不快乐无关,他所认识的儿童中有些身心健全,却是最不开心的;有些生来便有残缺的,却十分快乐。
而且,论定一个尚未出生的残疾儿童将生活悲惨,本身是毫无道理的。正如没有人能够确定一个健全儿童就一定幸福一样,也没有人能确定残疾儿童就一定不幸。这种虚拟前提,从逻辑上说,是不可以作为推论根据的。
第五,如何看待残障婴儿,他们的生命权应当由谁决定?怎样看待残障?谁是真正的残障者?谁有理由活在这世上?
圣经并没有明确提到堕胎,它包含在十诫“不可杀人”之中。因为在旧约希伯来文中,未出生的胎儿与儿童是同一词语;在新约中,描述未出生的施洗约翰与刚诞生的圣婴耶稣,也是同一词语。可见,出生与否并不影响婴儿的价值和地位。诗篇139篇清楚地写明了神对婴儿的珍爱以及亲密参与在婴儿的发展和生命中:“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如果说胎儿和婴儿同价,那么,在广泛承认残疾人权益的当代社会,有什么理由剥夺残疾胎儿的生命权?
在世界上,有多少身体健康的人,灵里残缺如耶稣所说:“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这种灵里的盲聋状态,难道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吗?圣经说“神爱世人”时,是对所有世上的人而言,并不是说只爱健全、聪明的人。耶稣十字架的宝血,也是为世上所有信祂的人而流,“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这里的“一切”,也包含着残疾的、病痛的、低智的。以永恒的角度看,神赐下生命,不论在胎中还是已诞生,都是神宝贵的创造,是神托付下来,需要我们庆贺和保护的。
第六,对世上为什么有生来残疾的人这个问题的理解,要回到神对我们生命的目的里来看。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给人带来了得救的福音。但这福音,不在于让人在世上活得享受,活得舒服,而是为着更高的目的,为着人的永生。神的心意并不是叫我们过着轻省的生活,乃是希望我们生命改变,有着耶稣的形象。祂希望我们成为圣洁,而不是安逸地过活。困境通常是祂拣选的方法,用来操练我们,残障儿童的存在也试炼我们对生命的敬虔。正如经文所说:“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18)
因此,某些时候,严重残障儿的存在,正是叫人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我们不可以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神赋予生命价值,不论一个人的境遇是何等的卑微。
美国高位截瘫的基督徒作家琼妮曾在她的文章里提到一个生来失明、失聪且全身瘫痪的儿童科迪,当人问这孩子生命意义的时候,琼妮说:“上帝富于动机和使命。祂从不随意地或仅凭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祂为这个小男孩所做出的设计就是单纯地活着、呼吸并鼓励其他的人。” 许多时候,正是因为如此的残缺和软弱,更容易让其他人看到神的能力和荣耀,因祂的能力恰恰在软弱上显得完全。
主耶稣曾就一个生来瞎眼的人向门徒解释说,这人的瞎眼,不是因为他或他的父母有罪,乃“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约翰福音9:3下)。正如耶和华神最终也没有向约伯解释受苦的原因一样,耶稣在这里也只强调神的作为。苦难,是超越人理解能力之外的奥秘,但神的作为,可以让爱神的人从中得益处。
诚然,残疾儿由于他们的残疾,必然面对格外艰难的生存处境,若非如此,讨论残疾问题就没有意义了。即使在福利保障制度健全的加拿大,做出生养唐氏儿的决定仍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据统计,加拿大有92%的唐氏症胎儿会被堕胎,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而且,由中国社会福利保障缺乏以及仍然普遍存在的歧视残疾人现象,选择生养残疾儿童更加艰难。然而,神赐给先天残疾的胎儿以生命,我们应该尊重这生命。“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世记50:20),这是我们理解神心意的起点。愿我们因着理解神的心意,“我们从今以后,不从外貌认人了。”(哥林多后书5:16)
三、黄仿: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每个人的责任
感谢恩慈姐妹在这里为主所做的见证,让我们得以知道神大能的作为。对于文章里的一些话,本人有些感动,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在这样的见证中,心灵无法在自己的感恩中安置那个尚未进入世界的孩子。》》》》》》这种心情很容易理解,要接纳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孩子对每个人都是挑战。但是从这个孩子自己本身的感觉来说,她不会比你更开心,但肯定不会比你更不开心。做她的父母也不会比您的父母亲更难,不信去问一下自己的令尊令堂大人,有哪个孩子不让父母亲操心的?有不同孩子的父母亲有不同的挑战,仅此而已。作为一个人,周围有听障的人,你就有机会学习用手语沟通;有视障的人,你就有机会学习用盲文沟通;有智障的人,你就有机会挑战自己用他们听得懂的程度来讲道;有自闭的人,你就得学习用直接到机械的程度的语言来沟通。你有机会丰富自己,是祝福,对吗?
接下来的一周里,不断有了解情况的兄弟姊妹来看望我们,关顾我们,那一周我们几乎都没有做饭,总有弟兄姐妹送来。本来,在教会里多年,我们一直参与事奉,习惯于关心他人,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弟兄姊妹,而在现在这个时刻,我们接受从众兄姊妹的关怀,我们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设身处地为恩慈姐妹着想,旁人过多的注意和怜悯会给她带来很大的压力。每个人都爱恩慈姐妹,这是值得珍惜的,但是要注意分寸,在恰当的时候要给她一些空间。周围的人尽量以平常心对待这件事,每个人准备好自己去接纳一个特殊的孩子,把她当成跟别人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神所心爱的孩子,每个人都是被造而平等,只是在某些部分不一样而已,不要过分大惊小怪。过分的关心表示自己内心不能接受这件事,觉得别人可怜,觉得自己幸运,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不完美,都有限,只是程度上有点区别而已。自己生活的周围出现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事,不是只有父母亲才要学习面对。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到底如何去做才是对孩子和她父母亲是最好的帮助。
我慢慢明白,我和嘉彤要互相鼓励,不要管他人的议论,今后,将会有很多别人的话我们需要承受,我们要有打算,我们要有准备。我们不是无知,我们甚至清楚,在教会里受的伤害比外面大,小孩受欺也有可能。但神的话鼓励我们,让我们学习轻看世界。》》》》》》这才是问题的结症所在。有一个特殊的孩子本身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周围的人的眼光和议论。如果周围的人不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用同情的眼光来看父母,他们会轻松很多。把有一个特殊孩子看成一件自然的事情,就不会给别人造成压力,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普通小孩子如果从小就有机会接触特殊儿童,而周围的成年人也没有过分去渲染这个事实,他们接受特殊儿童的能力比成年人好得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有机会接触过一些特殊儿童,据观察普通孩子跟他们相处得很好,会在必要的地方帮他们,但是也不会过分让他们,分寸掌握得很好。小孩受欺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受周围成年人歧视和偏见的影响。有一个特殊的孩子,照出每个人的心态,也给每个人挑战自己的机会。
撇开种种文化上的心态不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跟所谓的正常孩子一样,都是可爱的孩子。在本公司工作范围里一直都有一定比例的特殊需要的孩子,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天真烂漫的一面。我们的生活中有了他们,也教会我们很多原来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比如自闭症的孩子,通常他们会很有美术天分,他们没有理解表情和暗喻的能力,只会从字面理解语言,需要用图才可以沟通。结果我们学会了很多他们看我们的方式,以及我们怎样才可以正确地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他们。实话说,在自闭症的人眼里,所谓的正常人都是一群地道的骗子,他们懒得答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对的,不是吗?
在如何看待特殊需要的孩子这个问题上,有些观念需要反省。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努力学会自己吃饭的价值,其实等同于一个有音乐天分的孩子完成一场音乐演奏会,因为都会让他们感受到同样的成就感。站在教育的立场上,教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自己穿衣,其价值跟教一个数学天才做数学题是同样的一回事,因为都是在教孩子需要学而又喜欢学的东西。
过分让着特殊的孩子,让周围的孩子早熟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公平地对待他们,不对他们另眼相看,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方式。学习以特殊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跟他们互动,其余的地方处之泰然,这样对孩子和她的父母亲就是最好的帮助。
愿神继续赐福给恩慈姐妹和她的家人;愿平安和喜乐常在你们的心中;愿教会里的弟兄姐妹带给你们的是来自主耶稣基督的爱。
四、J. K. Barrey:祂替我死
(此文是今天康来昌牧师推荐的,我转在这里与各位分享,如果有版权问题请和我联系,我会及时调整——任不寐)
我本想去國外宣教,但神帶我到礦區傳福音。有一次,我聽人說一位肺癆病人:「他為人甚惡,沒人敢和他同住」。我心中有了戰爭,一方面想傳福福音給他,一方面怕他傷害。我終於去了。罪惡在他的臉上留下可怕的痕跡。知道他不能動,我才沒有一看到他就逃跑。
他看到我,就咒詛我。
「我的朋友,請你不要說這些話。」我說。
「我不是你的朋友,我從來沒有朋友,我也不要。」
我將帶來的水果放在他那裡,退到門口。我問他記不記得母親,但他咒她。我又問他曾否有妻子,他也咒她。我最後告訴他,關於耶穌和衪為我們死的救恩,他更咒罵著說:「這些都是謊話,從來沒有人替別人死。」
一連去了兩星期。他沒有一點感激的心。我失望了,當天晚上,孩子們上床睡覺時,我再不替這位礦工祈禱,以前我每晚紀念他。兒子說:「媽媽,你沒有替那惡人禱告。」我嘆了口氣說:「沒有。」「媽媽!你對他失望了嗎?」「恐怕是。」「媽媽,神是否也失望了呢?」那晚我沒法睡覺:「這將死的人多麼可憐,沒有人看顧他。」我起來禱告,深深地感到自己沒有信心,也沒有愛心,呼求說:「基督啊,給我看到一個靈魂的價值。」我跪在那裡,直到基督十架顯在我心。那時我纔了解,為靈魂所經歷的「生產之苦」。那一晚我看到前所未見的耶穌。第二天,我帶鄰居女兒一起去。我替他換一盆清水,並給他毛巾,這是我每天來看他時,都要做的。他從未向我道謝過。
我對鄰居的小朋友說:「瑪美,來看這病人。」他握住她的手,流下了眼淚:
「我曾有一個女兒,也叫瑪美。她已經死了。只有她愛我。要是她活著,我不至到這地步。她死後,我開始恨每一個人。」找立刻抓到這人心中悲傷的原因,思想臨到我心中,這思想是由昨晚禱告中得來的:「當我問你母親和妻子時,我知道她們不是善良的女人,不然你不會咒罵她們。」「善良的女人!你不知道她們有多壞,是你不能想像的。」「親愛的主不要她活著像她們,所以接她去。今天她在等候著你。你要再見她嗎?」「粉身碎骨也要!」我對他傳福音,這福音滿了平安。我們和基督十架再親近沒有了。
這可憐的病人問我,「婦人,你以前閉著眼睛和空氣說話,那是什麼意思?」「那是禱告,我祈求神。」「現在禱告,趕快禱告。」我們跪下,天門好像為我們敞開,那裡站著一位人子,衪的手有釘痕,衪的肋旁有傷口。他滔滔不絕地訴說以往的經歷,除非當時主基督跟我同在,我實在經不起他所說的話,主尋到了這將喪命的靈魂。這位疲倦可憐的靈魂棄絕了一切來歸向主,衪是全能的救主,替我們死的主。
我們為他預備了一個聚會,小孩坐滿了他的房子。他一邊咳嗽,一邊說:「小朋友,你們知道,水流過沖礦槽的時候,把泥土沖走,剩下黃金。主基督的血洗淨我一切的污穢,只留下永生,我怎能不愛衪?」
他在世的日子快完了,我問他:「則克,今晚我該說什麼?」「只要說『晚安』,當我們再見時,在那邊我們要說『早安』。」
他死後的神色安祥,滿有主的形像。「他臨終的時候才稀奇呢!」他們說:半夜時他精神特別好,歡笑地說:「弟兄們,我走了!告訴她,我去看我的瑪美,告訴她,我去看那替我死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