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毋宁死,不自由(加5:1-15)
大约22年前初夏的一个凌晨,我伤痕累累地返回故乡。父老乡亲围着我追问:自由是啥玩意啊?我回答,首要的是言论自由!“那咱村李泼妇很自由”。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迄今为止,我仍然坚信,纳粹式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是严重罪行;但随着我遭遇各种形色的“李妇”,我也看见,“自由”中人仍然被罪所捆绑,如同魔鬼“养只猪”。政治史的悲剧在于,朝野在不同的时间段上,“抛头颅洒热血”地追求犯罪。自由的答案在创世记2:15-17
大约22年前初夏的一个凌晨,我伤痕累累地返回故乡。父老乡亲围着我追问:自由是啥玩意啊?我回答,首要的是言论自由!“那咱村李泼妇很自由”。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迄今为止,我仍然坚信,纳粹式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是严重罪行;但随着我遭遇各种形色的“李妇”,我也看见,“自由”中人仍然被罪所捆绑,如同魔鬼“养只猪”。政治史的悲剧在于,朝野在不同的时间段上,“抛头颅洒热血”地追求犯罪。自由的答案在创世记2:15-17
1月2号,常德市“桃源五中”重新挂牌,不少学生在寒冷里顶着风雪欢迎领导。
小羊回家:我这次也提出一个问题:先生为何不回中国宣教,那么大的禾场,那么大的需求,渴啊!
我们今天证道的主题是“认识你自己”——一方面,认识我们曾经是谁,另一方面,来认识我们如今成了何等样的人。诸位可能听过这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self (νώθι σεαυτόν),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为?”他回答说:“认识你自己。”尼采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我们同情尼采,因为他不认识自己乃根源于他宣布上帝死了。
启示录4:1-5,“1 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2 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3 看那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4 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5 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又有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灯就是神的七灵”。
讨问不休:博主很少讲基督教的“成圣”,“结果子”。本人这里向博主讨教:“蒙恩的罪人”与“不要再犯罪了”之间,基督徒该怎么做呢?一方面,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再犯罪,另一方面,耶稣要我们不再犯罪,保罗教导我们要行为上完全,雅各更说“没有行为的信是死的”。我不知如何平衡这种矛盾。博主怎么看呢?
各位弟兄姐妹,路德曾藉着加拉太书转向宗教改革,我们正藉着加拉太书穿越教会的黑暗。真正的基督徒当像圣经一样诚实,就是比社会更能面对教会存在的问题,包括教会在历史上干的那些脏事,以及教会今天正发生的风风雨雨。主耶稣说,“阴间的门不能胜过她”——一方面,教会有阴间的权势,但另一方面,基督徒最终能在基督里得胜。我相信,面对社会和教会的双重黑暗,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有过这样清高的感叹:我不愿意和人打交道,因为人让我害怕;尽管我们自己也是人。
老张头回来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赵氏孤儿这部电影。《趙氏孤兒》,元朝雜劇,作者為紀君祥。 此劇是一部悲劇,內容取材自春秋時代的晋国的歷史事件「下宮之難」。剧中描繪忠臣、義士、節婦、孝子,無不凜然如生;忠憤之氣,貫徹全篇。後來傳到法國,伏爾泰將其改編為五幕劇本《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1735年出版),是中國最早傳至歐洲的戲曲作品。有人称赞《趙氏孤兒》為:“來自東方的《哈姆雷特》”。
编发这次主日证道之前,要先跟诸位说一声抱歉——由于遭遇了恶意攻击,电脑突然瘫痪,准备了一周的讲章和C盘的相关资讯都付之东流了。今天我特别感慨,一方面,电脑病毒的存在和泛滥特别生动地见证了人类的的确确是罪人——人可以毫无目的地害人;而从基督里来的那些帮助同时见证了上帝就是爱——神毫无道理地爱我们。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一起思想神的话语:神让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