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律国中的圣诞——2019年,回归真正的圣诞节
【希律国中的圣诞-跋2】“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太2:23)。基督教原初叫拿撒勒教。我们都是拿撒勒人:1被暴君、主流和人家才路德宗藐视为渔夫;2撒种在圣劳伦斯河谷,吐谷浑高地,喜马拉雅山麓。CSMP的弟兄姐妹们,2019年,圣诞更快乐!
【希律国中的圣诞-跋2】“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太2:23)。基督教原初叫拿撒勒教。我们都是拿撒勒人:1被暴君、主流和人家才路德宗藐视为渔夫;2撒种在圣劳伦斯河谷,吐谷浑高地,喜马拉雅山麓。CSMP的弟兄姐妹们,2019年,圣诞更快乐!
庇耳拉海莱:看过先生对约翰福音19:26的解释:“妇人,看你的儿子”,这是证明耶稣是完全的神,而神就是爱。这非常有帮助。但是即使按同样的道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我对约翰福音2:4的困惑:“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耶稣对他母亲的反应仍然不合情理,不合逻辑。我找了很多中外名牧的解释,也查看一些参考书,中文英文的都有。但没有谁让我满意,有些解释甚至让我更加糊涂。望先生救我,不胜区区向往之至。谢谢!
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言书1:1-7,9:10)。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认识耶和华只是智慧的开端;接下来,人应该生活在智慧所创造的房屋之中,并在 新房中长大。这就是箴言书24:3-5所讨论的。箴言书24:3告诉我们智慧建造房屋或新房;4节告诉我们因知识房屋里面充满最好的财物;5节则告诉我们,房屋里面的人,或新人的出生与成长。不仅如此,这三节经文的结构不是平行关系(linear Parallelism,ABC//ABC)或交叉关系(chiasm,ABC//CBA),而是第三种修辞方法,我称之为转承:ABC// A’B’C’ //AA’D。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首先为最近“不寐之夜”里面真理问题的讨论感谢神。这些讨论中最热闹的问题是“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吗);以及,“基督徒吃血”和“女牧者”两者之间的逻辑张力问题。无论如何,我们都看见,越来越理性和充满爱心的真理追问与见证,是蒙神喜悦的。我自己从诸位的讨论中受益良多。这些问题非常重要,需要求神怜悯和帮助我们,尽快澄清。我们也只是在常识层面讨论问题,远离“我们神学大师说的‘一次’、‘永远’和‘得救’,都不是你们(正常)人说的意思”那种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玄学。
这周收到了几封来信和留言,是问同一个问题的:林献羔牧师在他的著作《火湖》中,谈到的关于“乐园”和“阴间”等问题,并作出了一些很有趣的解释。来信的弟兄姐妹想追问的是,这些解释有让他们蒙造就的地方,也有让他们感到很困惑的地方。由于上周有两场讲道,我一直没有时间回复,也没有时间详细研读。今天刚刚从教会回来,详细看了这些问题,觉得很有必要马上回信。因此也要推迟两天编发10月3日的主日证道,并推迟刊发启示录第一课的讲章;我先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写出来。
最近有读者和学员都问到恐龙的问题。据说如果圣经没有提到过恐龙,或者如果圣经不能符合进化论所编造的恐龙神话,就可以反证圣经的错误。不过我们能知道的反面教材很多——比如圣经没有提到过电子计算机,这既不能证明圣经是假的,也不能证明计算机是假的。但是基督徒不应该回避这类貌似尖酸得意的问题,因为实在说来,这类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也许正相反,恐龙恰恰提示我们,圣经作为神的话语,是唯一可信的,不能被颠覆的。我在任何场合都坚守“圣经绝对正确,一句也没有错”这样的原则;若我因此让人反感,我就把荣耀和赞美归给神。
士师记第11章中,士师耶弗他最后是否将其女儿献为燔祭(士师记11:30-40),一直被视为一个古老的难题(Old Crux)。这段信息也许和马太福音2:16-18的屠婴悲剧同样充满挑战:神在生命悲剧中的缄默构成护教神学必须加以应对和再解释的“基本历史事实”。然而,除了圣经本身的启示,或者说,离开“以经解经”,任何使用圣经以外资料和逻辑进行的指控和辩护,都难免逃离人的自以为是与文化的捉襟见肘。我曾经借耶利米书和福音书中的“亚利马太城的约瑟”解释了马太福音2章中拉玛的哀哭(参见博客中复活节的相关证道);但同时,我们只能以约伯的敬畏之心来仰望神的超越和奥秘,并借着十字架上的基督去见证和盼望一切悲剧的解决。
在耶稣的众多比喻中,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是常被误解、甚至作相反解释的信息之一。这次在国内,我再一次感受到这样弯曲真理的力量。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代表了圣经真理的那种深刻性,让一切的人间智慧彻底地叹为观止——我们只能说,这真是神的智慧了。但是,由于人本主义的根深蒂固,将这个“比喻”诠释为道德主义的典范,就成为教会的巨大试探。有两方面的势力强化了这种趋势:东方的道德伦理和北美的“好撒玛利亚人法”。结局只能是:把圣经真理扁平为“象所有宗教一样教人行善”那种人云亦云。圣经有善,但神的善高于人的善;更重要的是,圣经的启示中心是基督里的救赎,而不是人的道德完善。
使徒行传8:14-17节一直是一个释经难题。特别由于“灵恩运动”,“撒玛利亚的五旬节”更成为聚讼焦点。“使徒在耶路撒冷,听见撒玛利亚人领受了神的道,就打发彼得约翰往他们那里去。两个人到了,就为他们祷告,要叫他们受圣灵。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于是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主要问题是:撒玛利亚人既然“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为什么没有同时领受圣灵;相关的问题是:腓利的权柄被质疑,而灵恩运动的极端方面更把这段信息列为“重洗”(或the second blessing)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