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仇敌已经定意要杀害耶稣(12:14),但是基督继续在以色列教导人,传讲真理。主耶稣当然知道谁最终有杀人的权柄,但祂首先表明了“顺从神不顺从人”这样的信仰。马太福音13:1-53被视为耶稣的第三场长篇大论:第一场讲天国宪章或天国降临,或曰天道(5-7);第二场讲门徒为天国遭遇逼迫,或曰天路(10);第三场讲天国对世界的审判,或曰天罚(13)。马太福音第13章无法拆解,所以只能放入一个单元——包含了紧密相连、彼此交集的关于基督降临、复临和教会历史的三组比喻。
在主耶稣所有的比喻或讲论中,恐怕再没有马太福音12:43-45/路加福音11:24-26更令人费解但寓意深远了。也许主流们根本没有看懂,而之所以如此,可能恰恰是因为“七个更恶的污鬼”占据了他们“房屋”的缘故。实际上这个比喻浓缩了东方史(污鬼史记或八鬼列传)、西方史或教会史,甚至也浓缩了个人历史和人类历史。仅就“基督教历史”历史而言,这些教导正是基督教必须重建的理由。基督教之所以又给污鬼重新入住的机会,或“最惠国待遇”,主要原因是她放弃了抵挡魔鬼的义道,把全部热情用于求追求神迹,就是“贪爱不义之工价”。基督教离弃了”神的义”和“义路”,成了假先知领导的不义之畜。注意这里的概念与彼得后书2:12-22平行
仅就约翰提问而耶稣回答这一事实而言,约翰仍然是基督的先锋——他的问题将我们进一步带向基督。旷野中的约翰将我们引导基督第一次降临;而监狱中的约翰将我们带向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因此马太福音11章可以大致一分为二:一、先知约翰(1-15)或教会在人间的处境,平行3:1-17,9:14-17,14:1-12,17:1-13,21:23-46,27:45-49。二、耶稣基督(16-30)或神对这个世界的审判。
地上满了强暴。什么是基督教,就是施洗约翰和耶稣基督向死而生、向生而死的义路。这条路会穿越最后的选择,或死荫的幽谷;就是用死亡向死亡撞击,纵深一跃;用对复活的信仰胜过暴君的死亡威胁;用对复临的信仰终结暴君的罪恶。这是基督的轭:“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26:39)。这是基督的柔和谦卑安息容易与轻省:“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马太福音26:46)。阿门。
承接马太福音9:36-38,基督开始重建牧者和工人。而如果说马太福音第8章的主体是驱逐魔鬼,第9章是责备魔鬼的儿子;那么第10章就是建造神的仆人,或者让我们认识到底什么是基督建造的教会和基督徒。常常有人大言不惭地个人见证:“我为什么成为基督徒”。然而打开马太福音第10章吧:你说的基督徒是耶稣差遣的门徒吗?基督徒是基督徒吗?这一章的内容在下面这个交叉结构中,让我们全面或从七个方面认识何为基督教和基督徒;而为什么我们开始说:主流基督教是非政治邪教。
马太福音8章针对魔鬼和鬼附的世界,耶稣面对和医治的是外邦人和以色列人;但马太福音第9章,虽然仍然在赶鬼医病,耶稣却开始面对犹太人领袖(文士与法利赛人)的敌对。换言之,第8章驱赶和审判魔鬼;第9章,但魔鬼的儿子们不干了。于是神子和龙子的冲突不断升级(约翰福音1:11)。
马太福音8-9章的基本主题就是:胜过世界,建立教会;或者建立教会胜过世界的王魔鬼(马太福音16:18)。基督教的悲剧是,不认识基督(基督是王);也不认识魔鬼(魔鬼是世界的王);更无教会异象。所有这些疾病或“根本有病”,都源于魔鬼的捆绑:不洁、躺平、虚热、胆怯、邪恶(“你们为什么心里怀着恶念呢”;9:4/创世记8:21)、死亡、瞎眼与冷血。不过马太福音第8章本身也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并交叉结构如上。而我们也将争取在“数九寒天”里讲完马太福音8-9章这个单元。这些故事基督徒都比较熟悉,也方便我们用概论的方式来分享这个单元的基本信息。特别是,在我们刚刚完成的马可福音系列课程,可以参考那里的相关讲章与视频:马太福音8:1-4/马可福音1:40-45;马太福音8:14-15/马可福音1:29-23;马太福音8:23-27/马可福音4:35-41;马太福音8:28-34/马可福音5:1-20。因此,我们释经重点放在马太福音8:5-13/路加福音7:1-10;马太福音8:18-22/路加福音9:57-62;特别是马太福音8:16-17。讲道台上我们将致力于重新解释“赶鬼医病”的正意,这是对主流基督教相关骗局或丘坛的进一步攻击。
登山宝训实际上彻底拆毁了基督教主流丘坛。马太福音第五章,从初心否定主流:“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主流信仰或受逼迫不是为义,天国不是他们的。马太福音第六章,从祈祷或话语否定主流:“33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主流祷告从不求国求义,国也不是他们的国。马太福音第七章,从行为否定主流——这就是马太福音7:13-29的基本内容:按着行为,很多“基督徒”最终不能得救;他们不行义,但常常作恶或在世界的罪中有份。仅就唯独信心这个主流教义而言,可以从这段经文中找到贯穿始终关于行为(ποιέω)的反复强调。这个“能说不能行”(23:3)或只是行恶的丘坛,该拆毁了。今天的证道经文正是基督教重建的理由;也是整体上否定“主流教会”的圣经根据。
神禁止不义的人论断义人以及彼此论断;却赐给义人或教会论断和管理世界的权柄与责任。所以复活并且复临的主说:“26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27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辖管原文作牧),将他们如同窑户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28我又要把晨星赐给他。29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示录2:26-29);“15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万民原文作凡受造的)16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κατακρίνω)”(马可福音16:15-16;另参马太福音28:18-20)。
这时代黑暗。埃及的黑暗由三部分组成:法老(出埃及记第一章中的新王,与启示录11章中无底坑中的兽可以平行)、积货城(积攒财富在地上)与瘟疫或埃及恶疾。归根结底是钱财取代公义上升为神,或玛门取代基督,于是埃及人一生为钱焦虑,忧愁至死,并且永死。圣诞中的东方博士连锁献上极贵香膏的女人,示范了人离暗入光的福音之旅。基督教重建旨在公义克服吃喝;最大拦阻仍是第一试探。这是亚当、以扫以及加略人犹大失败的根源;也是今日主流基督教“非政治”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如此,马太福音6:8和6:11已经将这个问题提出来,而马太福音6:19-34将之全面展开。后来的“资本论”和“国富论”是对主耶稣相关讲道的全面弯曲,出于邪灵——邪灵的核心教义在于否定道成肉身或神的爱,神的义(约翰一书4,约翰二书1)。关于明日之死的忧虑,会制造一个转向今日吃喝而躺平并仇视公义或非政治的巨婴之族。
这三组反对宗教表演的教导之间有这样的逻辑关系:向人的表演归根结底是不信神,没有神;从而把人怎么看自己看的过于当看的,即以人为神。但是影帝和戏子所有表演真正的目的,在有求于人:求人点赞,求人奉献;只是他们绝不行义。政治影帝为了钱;非政治宗教戏子也是为了钱。正所谓,不义的人不知羞耻。然而今天证道经文的三个基本方面,即施舍、祈祷和禁食,都是为了教导人学义,并且教导基督徒要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这是所有邪教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以人为神,即人是赏赐者。所以这里反复强调,拽不神才是赏赐的主体。正因为如此,马太福音第7章开篇禁止人论断人;而保罗进一步将论断与赏赐结合起来:“4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5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哥林多前书4:4-5)。第二、认钱作父,要人的荣耀,要人的献祭。表演是一种交易和市场行为,是为了向衣食父母买票,是为了敬拜玛门,是魔鬼用第一试探成功捆绑人的明证。二流演员表演宗教非政治,只是为了与一线明星以及世俗消费者进行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