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山上宝训”一直被主流基督教引申和弯曲为不问是非,颠倒善恶的泛爱主义;所以今天拨乱反正任重道远。当我们把主流基督教和鸡犬升天堂定义为撒但一会的时候,至少有两个明显的事实根据:第一、他们的圣经只能到达马太福音第5章,无法与马太福音第7章,以及马太福音23-25章周延;更从神学上完全删除了启示录的所有常识——神向恶人或仇敌宣告咒诅与审判。第二、无论是无敌论的文学嫖客,还是爱敌论的鸡汤淫妇,一方面用爱仇敌指控我的讲道,一边痛痛地恨我——我是爱敌戏子们偏偏不爱的仇敌。如果说仇恨涉嫌杀人,加上他们如此公然撒谎,说他们的父就是起初杀人说谎的魔鬼(约翰福音8:44),岂不正对吗?
根据摩西律法和先知书,最后还可以这样平行这个双元比喻:盐针对以色列或基督徒或约民:洁净、更新、合一、作王;为主悦纳(5:17-6:21)。而光针对外邦人,基督和祂的仆人都是外邦人的光。责备罪恶,以公义带领人出黑暗进入光明(6:22-7:29)。“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10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11亲爱的弟兄阿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12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鉴察或作眷顾),归荣耀给神”(彼得前书2:9-12)。阿门。
不仅如此,圣经对“幸福”的定义与有神论或信仰密切相关。马太福音定义的幸福或喜乐,与肉身享福及个人卓越无关,甚至对立。这一伟大事实,可以继续在八福的结构分析中得到加强:幸福与行义平行;而与不公不义以及成功神学或卓越决学对立。
如果说马太福音4:1-11聚焦基督进入世界对灵界的震动;而马太福音4:12-25,则聚焦耶稣“出世”对人类的更新。新的时代开始了,世道巨变:一方面,“20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22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另一方面,“25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但河外,来跟着他”。巨变开始了。
旷野试探与耶稣洗礼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我的爱子”与“你若是神的儿子”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另一方面,三重试探与“诸般的义”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神要基督和基督的门徒尽诸般的义;但魔鬼要耶稣和人类以食为天(经济,人与物)、以神为用(宗教,人与神,“唯独信心”),以鬼为父(政治:人与鬼及人与人;唯独权力,以人为役,以人为仇)。
耶稣受洗是神学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则是见仁见智;甚至不仁不智。求神帮助我们认识这其中的真理。主流的基本观点是:无罪的基督之所有接受约翰的洗礼,乃是因为祂是担罪者(sin-bearer,8:17,20:28,26:28;另参以赛亚书53:11)。我们强调两个事实:第一、祭司30岁任职的洗礼(民数记4;出埃及记30:17-21;路加福音3:23)。第二、为义而死(路加福音12:50)。
弟兄姐妹,今天,我们站在这里,记念一位被暴君以掌权之名而杀害、“教会”以属灵之名而弃绝的义人。他就是施洗约翰,基督的先锋。从人的角度说,约翰是耶稣的表兄;从神的角度说,约翰是主的先知。这盏明灯不仅曾经照亮了希律和法利赛人撒度该人的黑暗与邪恶,今天更照亮的这个世代的恶王以及主流基督教的邪恶与黑暗。面对基督复临,我们都是施洗约翰。或者说,末世的教会首先就是复临基督的先锋。这是基督教重建的核心目标。
继续马太福音第二章,借着屠婴暴行,我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王希律就是杀人说谎的魔鬼,及结局就是灭亡。根据上个主日的证道视频,思考并对比这两个问题:希律屠婴时神在哪里,希律屠婴时人(你)在哪里。关于希律及其屠婴大罪,主流教会绕行,这也不奇怪;“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启示录3:9)。这是两本参考书为马太福音2:13-23编造的主题,绝对高言大智:Jesus fulfills prophecy as God’s son;God’s son brought out of Egypt……完没有希律什么事,更无关乎“法老屠婴”。与此同时,主流社会否认其历史真实性;他们甚至愿意歌颂希律是怎样一位杰出的建筑艺术的赞助者,并讥讽马太的记录是编造。这更不是什么新事;“我们知道我们是属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翰一书5:19)。
马太福音或新约开端这个叙事逻辑是清晰而重要的:马太福音第一章,天国的王,上帝和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第二章,世界的王,希律和习律的儿子。所以主流基督教或这个蠓虫邪教必须倾覆:“23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24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马太福音23:23-24)。显而易见,马太福音第二章的主题不是东方博士,也不是流亡埃及,而是世界的王,魔鬼希律。
我们将重点讨论五个论题,这五个论题也形成交叉结构;
圣灵感孕
义
耶稣
罪
以马内利
因基督降生,人正在泥土中苏醒,或者被造。“梦中显现……约瑟醒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仔细研究马太福音1-2章的相关信息,你会看见正好也有6次的晨昏更替(1:20-24,2:2,2:10-12,2:13-14,2:19-20,2:22)。不仅如此,马太福音中的六天创造,或者重建男人和女人,每一次几乎都与“不顺服世界的王希律”密切相关。在追求连任因此草木皆兵、噩梦频仍的大希律面前,这样的见证只能出于信仰的力量:“1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2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马太福音2:1-2)。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