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登山变相之二,重出埃及(路9:30-32)
感谢主,我们今天来到了“登山变相”系列证道的第二站。我们先来讲解一下这三节经文的结构。这三节经文明显是交叉结构。30和31节分别告诉我们旧约和新约的信息,都是指向基督的;31节是中心,告诉我们基督是谁,祂怎样工作。
感谢主,我们今天来到了“登山变相”系列证道的第二站。我们先来讲解一下这三节经文的结构。这三节经文明显是交叉结构。30和31节分别告诉我们旧约和新约的信息,都是指向基督的;31节是中心,告诉我们基督是谁,祂怎样工作。
教会传统将这段著名经文称为“登山显荣”或“登山变相”(the Transfiguration)。这段经文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28-29,我称之为新创世记;第二部分,30-32,我称之为新出埃及记。第三部分是33-34,告诉我们重生和成长要克服的拦阻。第四部分,35-36,告诉我们怎样得胜,将新生活进行到底。
这是路加福音记载的“耶稣第一场布道会”。当然,事实上不可能是第一场。但这场布道会在神学上有奠基的作用,它不仅为整本路加福音的信息提供了基本的宣道模式,也为我们的信仰提供了真理的根基:耶稣是谁,祂的福音是什么,以及,人面对福音的反应。
我们今天证道的主题是:用智慧迎接2012年。面对2012年或未来,人类被分成两部分。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期盼和不安,因为未来有不确定性。这是典型的无神论不安。但基督徒最大的福分是,我们一方面知道谁掌管明天,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靠什么面向未来:神将日用的饮食,今天赐给我们。这是基督的智慧。
传统上,这段经文被称为马利亚颂(The Magnificat;The Song of Mary or The Canticle of Mary);是旧约哈拿颂在新约中完美的回响(撒母耳记上2:1-10)。西方教会、特别是路德会主要在晚祷(Vespers;Evening Prayer)中唱诵Magnificat,那个时间是“黎明前的黑暗”,教会站在两个世界的分界线上。什么是基督徒呢?就是在所有人“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时候,我们因为“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不仅如此,基督徒要在暗夜里歌唱,打碎监牢,带领绝望的人走向希望(约伯记35:1;使徒行传16:5)。
从今天起,“蒙特利尔华人基督教会2011年圣诞系列布道会”正式开始了。这个系列布道会包括四场内容。第一场,就是今天,12月11日,证道主题是:何为基督教;证道经文是路加福音1-2。第二场,12月17日下午4点30时,我会用30分钟的时间,在圣诞晚会上作“欢迎致辞”,使用的经文是,路加福音1:1-4。第三场,12月18日,证道主题是,何为基督徒;证道经文在路加福音1:46-55——马利亚颂赞上帝。第四场,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证道主题,耶稣是谁;证道经文是,路加福音2:1-20。
在教会传统中,先知以赛亚这一段信息常常被称为“永久和平”之宣告。当然,这一切的预言都是指向那和平之君耶稣基督的;而且,这里面所谈的指向基督里的和平(路加福音的“道路主题”和“圣殿主题”特别应验了这些预言)。换句话说,自从亚当和夏娃之间起了冲突,从该隐杀害亚伯到今天人类互相攻击和彼此杀伐,人间从未有过真正的和平。战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现状,于是很多宗教和哲学起来,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些和平方案之中,圣经这里启示的道路是独一无二的。
马太福音已经剩下最后三章了,耶稣即将上十字架。现在这些比喻大约相当于耶稣的“最后遗言”,他们关系到基督信仰的基本真理,事关我们的生死存亡,最后审判,永死与永生。教会传统上将马太福音24-25称为“橄榄山讲论”(马太福音24:3,Olivet discourse);与“登山宝训”形成呼应。耶稣大约讲过40个比喻,绵羊和山羊的比喻是最难解的比喻之一。
我们可以将这段经文分成三部分。31告诉我们人存在的状况:人在泰坦尼克号上:一方面,人因自己的罪要在世界上经历苦难和死亡;另一方面耶稣因此来用十字架上的代死拯救我们。32-34告诉我们,人被带到十字架下,带到红海之滨,在绝地基督徒怎样重生和成圣,就是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与主同死,必与主同活。36-38则告诉我们,新生命是怎样可能的,就是重新审视世界,瞩目基督和祂的道。
首先,我们要重申何为信仰(1)。信仰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神对人说以及福音的批判性。然后我们看一看何为宗教(2-7)。这里所说的宗教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宗教领袖取代基督的位置(创世记6:4),人成为崇拜的对象和崇拜活动的中心。这主要是通过律法主义完成的。第二、宗教仪文取代道成为中心,自我和他人成了两大偶像,而宗教活动成了人向人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