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 第一课:我们的信仰(启1:1-8)

感谢主,我们今天来到了启示录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我们先来一起读启示录1:1-8,“1 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2 约翰便将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3 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4 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和他宝座前的七灵。5 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脱离有古卷作洗去)6 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7 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8 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乃希腊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感谢神的话语。阿门!

一、总论

1、立场、方法与条件

在启示录的研究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Drama理论,意思是说,启示录是个连续剧,而且显然是受希腊戏剧的影响(J.W.Vowman,1955)。我并不赞同这个理论,但我姑且借用一下这个概念,来谈谈我们怎样从宏观上把握启示录。我们可以把启示录看成一部戏剧或电影,而第一个字可以翻译为“大幕拉开了”,电影开演了。从基督与魔鬼的关系上看,启示录是战争片,结果是耶稣赢了;从基督与人的关系上看,是爱情片,新郎新娘结婚了。你也可以把启示录看成是各种题材电影的综合:科幻片、励志片、年代大戏、纪录片、灾难片、动作片、恐怖片、魔幻片等等。这是爱情故事的始终。创世记亚当和夏娃爱情的破灭。族长故事中,父亲为儿子找新娘。启示录是父亲为儿子举行婚礼的故事。信仰道路和教会侍奉很艰难,这是爱情的逻辑。在爱情中的女人不断问的问题:你真的爱我吗?每次去教会要确认这种爱。洗礼中,教会和基督订了亲,启示录完婚。一场战争:耶稣赢了,第三者被粉碎。我们也看见政治的终结: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一切苦难的终结。死亡的终结。天地合一:新天新地(起初神创造天地)。但与所有电影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看的不仅仅是电影,或者别人的电影。这是我们自己的电影,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是其中的演员。换句话说,这不是电影,而是像电影的事实——我们在看自己的历史与结局。启示录和我们自己有关,她是“我的启示录”;而且启示录与整本圣经浑然一体,她是全人类的启示录。这是学习启示录的立场。

那么,我们怎样学习启示录呢?历史上关于启示录的研究和理论可谓浩如烟海,这不是我们要进入的禾场。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倾听祂自己的话语。所以我不想给诸位推荐启示录传统研究的四分法(过去派、未来派、历史派、喻意派;The ‘preterist’ view、The ‘historicist’ view、The ‘futurist’ view、The ‘idealist’ view)。我不敢妄论这些学术见证没有意义,只是我的兴趣不在这方面,而在这卷书本身。我也不想浪费时间给各位推荐参考书,像我在加拉太书所做的——目前启示录的相关著述,一个很大的共性的问题,就是对神学的关注超过了对启示录本身的领受。因此,我们的学习内容不是神学理论,而是启示录文本本身。感谢神,“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1-32)。感谢神给了我们这样的自由,就是回到圣经。我们的这个系列课程仍然以经文释义为主,释义的方法仍然主要是以经解经。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会很少讲神学流派和文化背景,而是集中精力传道、听道。这是学习启示录的方法。

今天是第一课,我将学习的内容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总论,谈谈启示录的总体信息,二是导言,我们要细读启示录1:1-8。和我一起学过《加拉太书》的朋友们应该记得,我们藉着加拉太书1:1-5传讲了基督教信仰最基本的真理。今天,我们藉着启示录1:1-8来学习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常识。我将之定义为“基督教的基要真理”。事实上,圣经很多书卷开篇的几节经文常常是告诉我们全书的核心信息,也告诉我们基督徒的“蒙学”。这里面不仅是核心的真理,也包括我们面对真理的基本态度。不仅书信是这样,创世记1:1-3更是极好的例证——那三节经文不仅是创世记的纲领,也是整卷圣经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真理、基督教信仰的常识,或者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我们就可能误读启示录余下的篇章。启示录1:1-8不仅是对整本圣经“基要真理”的总结,也是阅读启示录的基本前提——了解这些真理可以确保我们免遭各种异端的摇动。要更好的领受这样的信息,我对学员的要求和以往是一样的——你们的“学费”仍然是背诵所学的每节经文。这是学习启示录的条件。好,现在我们开始,求神与我们同在,从始至终帮助我们,阿门!

2、撒旦教与人的哲学

魔鬼有足够理由痛恨启示录,因此,它一定千方百计阻拦和破坏启示录的学习。有人说撒旦最痛恨两卷书,第一卷书是创世记,因为那里记载它的起源和怎样被上帝咒诅。因此,撒旦愿意把创世记改造成“神话故事”,让人们觉得那不是真的。我们能够看见,撒旦这个努力藉着“科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第二卷书就是启示录,因为那里清楚预告了撒旦最可悲的下场。因此,撒旦更是不遗余力地贬低、遮盖和毁灭启示录。要理解这一点不难,世界上任何邪恶的政权都奉行新闻封锁的政策,道理是一样的;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当他犯罪之后,一定要拿无花果树的叶子遮盖自己,躲避在森林深处。当然,魔鬼不仅痛恨上帝,它还要起来,与基督竞争,带领人离开神,将人掳掠在它的权势之下。从创世记到启示录,“撒旦教”就一直与福音真理针锋相对。“撒旦教”的核心信仰在创世记3:1、4就奠基了:“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4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5 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我们从中至少可以总结出魔鬼的五大哲学。第一、“神岂是真说”。这代表怀疑论(Skeptikoi)。最早的怀疑主义者可上溯到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前375);他是作为巴门尼德“存在论”的对立面出现的。这种思潮发展到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而进入现代。事实上,这是一种普世思潮。它制造了一个宇宙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点、没有创造者也没有审判者的思潮,这也是霍金临死的时候所“改善从恶”的思想。怀疑主义的目的在于否定上帝的存在和真理的客观性。我们就此可以看见哲学史就是怀疑史。起初,是祂说;存在;然后魔鬼进来,宣布祂岂是真说,不一定存在。否定上帝之后,人起来了,“我思故我在”;然后人开始对这个人说怀疑,提出了“你说故你不在”,这就是语言哲学。所以我们能看见从怀疑主义引出两条路线。第一条,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怀疑论发展到康德的“大胆地运用你自己的悟性”;另一条,从马克斯-韦伯科学和知识的“祛魅”(Disenchantment),发展到阿多尔诺对理性神话本身的祛魅。怀疑主义先杀死了上帝,然后自杀。第二、“你们不一定死”。这是魔鬼的“死亡哲学”。首先自然是轮回论(Reincarnation),魔鬼用此来处理人类的死亡恐惧。波斯和印度起源的宗教思想,以“轮回”为旗,否定了“必要快成的事”,在为人类提供精神鸦片或推迟审判的“人道主义”努力中,肢解了基督教的末世论。这套思想推崇循环的时间观念;让罪人在转世中永生;灵魂不灭;来世努力。它宣布没有上帝,也没有上帝的审判。另一方面,则是对死亡的精神胜利,如万圣节赞美死亡,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神论悖谬。第三、“你们的眼睛就明亮了”。首先这是一种神秘论或秘传主义(Escotericism)。它在西方表现为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在东方表现为冥想,其中如禅宗、佛、道等。这种思想追求人的特异功能、特别的属灵能力和经验;因此反对上帝的道和圣经的真理外在性,认为个人的生命体验高于圣经真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知识都在我们自己里面;我们里面有光。真理是“我的真理”。极端的关键就是“开天眼”。不需要神的赐予、指示和晓谕。第四、“你们便如神”。这首先是泛神论(Pantheism),将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然后,人就是神,进一步,我就是神。在西方,凯撒是神,在东方,天人合一。第五、“你们知道善恶”,这就是道德论。道德主义一定就是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首先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主义,然后是以我为中心的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不具有救赎意义,不是爱,而是吃人的把戏。夏娃和亚当怎样论断善恶:夏娃的理性选择,亚当的道德攻击,是最早的见证。人掌握善恶就消灭了善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极端的犹太思想,掩盖人历史上的罪,并把一部分人的罪变成善,同时虚构人类美好的未来。这一点,与英国的进化论和中国“大同”历史观及儒家的人本主义勾搭成奸。在这些思想的中间,还有一种思想归向“自然”和过去,宣称人的自然状态是最好的。我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魔鬼的这五大哲学,正好被启示录1:1一一否定了。“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第一、“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这句话是对“神岂是真说”的否定。第二、“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是对“不一定死”的否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第三、“指示他的众仆人”,是神的启示对“你们的眼睛就明亮了”的否定。第四、“他就差遣使者”是对“你们便如神”的否定——在人与上帝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五,“晓谕他的仆人约翰”,是对“你们能知道善恶”的否定——若没有神的晓谕,人根本不知道善恶。所以我们看见,启示是对魔鬼的否定,因此,魔鬼要起来否定启示。

魔鬼是世界之王,圣经说全世界都伏在它的权下。这种影响也波及了属世的教会。从古代教会开始,启示录一直被忽视。即使到了宗教改革的时候,启示录不是被重新重视,反而是进一步被贬低。在我看来,宗教改革至少三方面的局限:教皇制的残余,与理性或现代性的行淫;第三就是贬低启示录。近代以来的“进步”与“发展”鼓励了人类的乐观主义,也鼓励了教会的乐观主义——其结果就是对末世论的疏远,转向在此世荣耀上帝,与凯撒和谐或共同荣耀的新神学。毫无疑问,加尔文主义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在加尔文的释经著作里,完全不要启示录。不过对启示录这种态度,更是马丁-路德的;马丁-路德很明确地表示:启示录和雅各书一样,不是圣经中真理启示最高、最有价值的部分。在改革三大巨人中,走得最远的是慈温利,他公开宣布,启示录不是圣经。改革以来的基督教运动深受这些改革家的影响;这造成了长期以来轻视启示录的教会传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会和世界一样相信,人类会越来越美好。在加尔文主义等神学思想和实践里面,片面夸大了“福音地极化”或“大使命”的信息。福音全球化并不是说全球的人或大多数地球人都会信福音,而是说,福音会逐渐传遍全球,但不是所有听见的都相信——起初耶稣传道怎样被接受、被阻挡;今天也一样。福音传遍地极是必然的,这是神的计划。但是,全地的人未必会相信福音。这是两个问题。还是那个问题,神愿意,人不愿意。基督愿意,耶路撒冷不愿意。欧洲福音化了,然后北美也福音化了,但是,欧美的教会都在衰落。这也是全球的境况。启示录实在是真理——人类即使不是每况愈下,也与大洪水之前的人类没有两样。以这种普遍的乐观主义为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正在覆盖全球的生态危机,不断将人类重新带回启示录所预言的状况之中。因此我们看见,20世纪以来,教会开始了研究启示录的热潮。总体上说,这是圣灵的更新运动,也是教会在弥补改革运动在真理上的亏欠。但是魔鬼也会插手,对启示录的热情之中,更容易长出一些异端;这反过来提醒教会,不要矫枉过正。另外一个方面;疏远和否认启示录可以为犯罪大开方便之门,“没有最后的审判”,这使人类的不信和堕落更加心安理得。不仅如此,否定审判一方面让夏娃为所欲为,也让亚当成为审判者——末世论的消解与人对人的奴役正相关。正是因为最后的审判被取消了,人要起来像神一样审判别人。这是恐惧产生的荣耀。总之,骄傲和恐惧从两个方面推动人类痛恨和蔑视启示录。

3、时间、作者与语言

让我们离弃很多繁琐的争论过程。一般来说,研究者普遍相信,启示录是在公元95-96年写成的,这是罗马皇帝多米田(Domitian)统治时期。记住多米田的两个特点,第一、前所未有地推动帝国崇拜皇帝的运动,把自己称为“神”和“主”;第二、为此极力逼迫境内的基督徒,特别是仍然宣称唯有基督是神,是主的基督徒。记住这两个事实,是理解启示录的关键之一。不过我要特别提醒中国读者的是,约翰领受启示的时候,是中国的东汉时期。公元90年,庚寅年(虎年);东汉永元二年(永元为东汉的皇帝汉和帝刘肇的年号)。这些年在远东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呢?公元90年,北匈奴国在阿勒泰之南建“金微山单于庭”,单于庭当设于多尔布尔津及额尔齐斯河沙尔湖松一带,公元91年东汉名将窦宪率军北击北匈奴,平定西域,多尔布尔津被置于“汉西域都护府”节制之下。92年,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密谋,铲除外戚窦宪,汉和帝亲政。97年,窦太后死,同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经安息抵达波斯湾或地中海。这是古代中国人“回家”走得最远的一次(《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想象波斯湾或许位于伊甸园附近,而地中海东岸乃是基督诞生传道之地,逆想巴别之分散,确实令人感慨万千。值得一提的是,佛教也是在这之前不久从西方进入中国,“侧身西望常咨嗟”,是包括孔子在内的中国文学的一种乡愁,或者“回忆”(《列子.仲尼》载,“孔子动容有闲,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过我这里回溯中国,不仅要各位对启示录的写作时代有更具体、更形象的感受;也为我们借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启示录的“语言贫困问题”。

目前对启示录的的认知有两个极端。一方面神学家鼓吹启示录是最难懂的;另一方面,一些释经作者矫枉过正,反过来说启示录是最容易懂的。这都不是真的。首先,启示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是耶稣赐给我们的。其次,神将启示录赐给我们,不会让其中的信息对我们隐藏;因此,其中的基本真理一定是我们能够明白的。最后,由于启示录的启示方式比较特殊,因此,其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启示录相对深奥。我把这个问题称为“可怜的约翰”。启示录之所以难读,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时间产生的问题,造成了约翰话语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在过去看未来,必然造成语言的贫困。东汉时期的人看见飞机会怎么说呢?一只大鸟。约翰用很多当时的语言在描述未来的事物,而他自己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是造成启示录成谜的重要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启示录里的很多形象描写,未必是象征,更可能是由于语言的贫困造成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启示录的作者根本不是约翰,而是耶稣;约翰仅仅是耶稣书信的记录者,而且是现场记录者。启示录作为现场的“课堂笔记”自然造成了别人阅读上的一些障碍。让我们在这里同样省略很多关于作者的争吵。那些不断否认作者是使徒约翰的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启示录的文学水平不高,一是所记不明确,二是混乱,甚至有一些语法错误。这些问题,与使徒约翰的福音书以及三封书信,形成鲜明的对比。但真相是,这封信严格来说根本不是约翰的书信,而是“耶稣书信”。天主教称“若望启示录”是错的,启示录是耶稣的启示,约翰只是“录”。这是整本圣经耶稣唯一的书信,而且是圣经中最长的书信;并且是收信教会最多的书信——耶稣是第一封“群发邮件”的发明者了。约翰仅仅是记录者——你们今天谁的课堂笔记不是凌乱的,谁的记录能像论文一样“文学”呢?不仅如此,约翰所见的启示极大地震惊了他,他几乎是在战栗中记录的。那么约翰为什么不事后修改润色一下呢?第三个原因在启示录22:18-19,“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这是一位启示录的研究者的观点:“启示录的作者是谁受到怀疑,主要的原因是文体。启示录的文体与所有其他的书信、福音书都完全不一样。其他书信和福音书的文体,无论在希腊文的文法、写作技巧、书信结构、理性思维上,都远远超过启示录。在书信和福音书里,完全没有任何错误或模糊不清的用字。启示录的文体完全不一样。启示录当然是来自神的启示。但是启示录的希腊文,文法常常不正确、有时出现外语、常常发现圣经里从来都找不到的词汇”。感谢神,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4、框架结构

愿神帮助我们,不要忽视圣经的结构。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像中国文学一样,结构和文本一同表达一定的含义。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你就完全无法明白创世记,更明显的例子是耶利米哀歌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主日证道严格按经文的顺序宣讲的原因。“主题式布道”常常打乱经文的顺序,自己按主题重新编辑经文,这要特别谨慎。不过对一段经文或一本书的结构分析,常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领受,这是特别需要神怜悯我们的地方。有关启示录全书的结构神学,至少有如下的流派:the patchwork theory、poetic theory、the symbolism theory、the drama theory、the sevenfold deign theory、the liturgical pattern theory、historical-prophetic thepry等等。坦率地说,这些流派确实有各有一些极端。

在提出我自己关于启示录的结构分析之前,我介绍三种比较简单的方法。第一是五分法;是英国浸信会的Rev. David Pawson的观点。这位牧师对启示录和圣经的领受值得推荐给中国教会,尽管其中有一些地方有点儿信口开河。这个问题我在以后的启示录的学习中会讲到。他把启示录结构如下:1章:天上的基督与地上的教会,不断从天上到地下;2-3章:地上的状况不好:败坏的世界和妥协的教会。聚焦亚细亚西部7个教会;4-5章:天上的状况很好。神在宝座上掌权,耶稣主宰历史;6-18章:情况恶化:世界,灾难,1/4的人死亡。教会,三年半的大患难。三个邪灵的统治。淫妇统治。很多人殉道;19-22章:大大好转。千禧年、审判日、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新妇。我们会发现,这种划分在有些地方,有很生硬的地方,比如1章与2章之间的断裂就很主观。另外一位是中国的倪柝生弟兄的研究,他是根据启示录1:19来组织启示录的,“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主命约翰写三件事:第一,约翰所看见的事;第二,现在的事;第三,将来必成的事”。因此,“启示录必定是分作三大段:1、2-3、4-22”,这三大段分别对应“约翰所看见的事”、“现在的事”和“将来必成的事”。其实这个划分方法保留了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第三大段怎样进一步划分结构?这恰恰是读者真正关心的问题。第三位是路德会的牧师Martin H.Franzmann,他的结构是这样的:导言(1:1-3);致意(1:4-8);七大异像(1:9-22:7,包括七间教会、七印、七号、教会的争战、七碗、基督的胜利、新天新地);结论(22:8-21)。我个人觉得,第一章他“瓜分”得过于琐碎了。

下面是我的建议。这是一个明显的“交叉结构”。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告诉诸位,我这样划分的理由。

七封书信(1-3)

羔羊宝座(4-5)

七印与七号(6-11)

妇人-三兽-羔羊(12-14)

七碗(15-18)

羔羊筵席(19:1-22:5) 千禧年、末日审判、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

重申启示(22:6-21)

现在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圣经信息,就是启示录1:1-8。我们在细读这段经文之前,同样需要对这段经文做一个结构分析。首先需要诸位记住的是,启示录是整本圣经中的一卷,他与旧约的创世记有呼应的关系,不仅在真理上呼应,在结构上也存在呼应的关系。另外,旧约中的一些书卷,如以西结书、但以理书、撒加利亚书等,以及四福音书,是研读启示录不可或缺的基础。启示录1:1-8就体现了这个特点。这里仅仅谈她与创世记的连接,与圣经其他书卷的关联,我们后文会继续讨论。启示录1:1-8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第一、启示录1:1-3相当于创世记的1:1-3。这里讲启示真理的三个方面:1、基督的启示(起初神);2、约翰的见证(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3、我们的福分(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第二、4b-6里面的完美结构——平行关系。环环相扣的3组3。首先是三位一体的神(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和他宝座前的七灵。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然后是耶稣基督的三个身份(a诚实作见证的,b从死里首先复活,c为世上君王元首的;分别是先知、祭司和君王)。第三是这三个身份的三个工作,两者有一一对应的关系(a`他爱我们,b`用自己的血使我们洗去罪恶。c`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最后,“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对应“愿荣耀权能归给他”(请参考路加福音2:14,“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创世记的前六天存在相同的平行关系。第三、1-8的交叉关系。中心信息是“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前面是信息的来源,后面是信息的内容。这两方面的信息囊括了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真理。藉着启示录1:1-8,圣灵将基督教最常识的真理交代给读者,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启示录必须的装备。如果不把我们建造在这样的基要真理之上,启示录的学习会引出无数异端。

二、导论

(一)启示真理(1-3)

1、基督的启示(1)

我们先读第一节。“1 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这段经文包含很多“三”的结构。第一节经文也可以分成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我信基督。宗教改革提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唯独基督。这也是这段信息首先告诉我们的。“耶稣基督的启示”!这句话很平常吗?不,这实在是让人热泪盈眶的真理告白——这句话背后是教会的殉道史。首先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帝王崇拜如火如荼的时代。当时罗马帝国的官方文件开头都写着:“多米田我们的主和我们的神赦令……”。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此我们才能明白“耶稣基督的启示”这句话的伟大力量。用什么来比喻呢?在希特勒的德国,一个犹太人在街上宣布“我是犹太人!”不仅如此,约翰已经因传道被囚于拔摩岛(Patmos),他是“顶风作案”;他这样说,不仅证明他是“历史反革命”,而且是“现行反革命”。不论启示录写于拔摩岛,还是写于之后,都需要信仰上的勇气。一个加利利海普普通通的渔夫,他靠什么力量敢于挑战整个罗马帝国呢?因为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今天,我们面临类似却更平庸的选择。基督徒最英勇的时代仿佛过去了,各类凯撒正在均分耶稣基督的荣耀。现在好像不再是非此即彼了,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有的时候,太太比凯撒的力量还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够高举“耶稣基督的启示”?基督是神,基督是主,基督是中心。

第二、唯独基督。就是神赐给他。这不是别人的启示,不是多米田的启示;这是耶稣基督的启示。这个启示是排他的,是专属于基督的。我们先来看看启示这个字,ποκλυψι,动词ποκαλπτω源出π与καλπτω,后者是to hide, veil、to hinder the knowledge of a thing之意。简单说,就是将隐藏的事揭露出来。启示真理首先是指属于上帝的,若非神告诉我们,我们就不明白。而启示真理与理性真理和感情不同。很多人厌恶启示录,就是觉得这里面的道理与我们的理性、经验和感情不合。人接受启示乃是圣灵的工作。同样,若非从神自己启示出来的真理,都属于“世俗小学”,不能上升为真理,也不能与真理平起平坐。不仅如此,这个启示只是通过基督发明出来的。ησο Χριστο。这个属格是排他的。一方面,“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另一方面,唯独耶稣。“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12)。基督的排他性从何而来呢?“就是神赐给他”。这句话是定义启示的,这启示是从神来的。神是启示的赐予者。启示不是人虚构的,也不是人冥想的。ν δωκεν ατ θε,which God gave unto him。一方面,上帝已经赐给祂了。δωκεν,δδωμι, Tense: Aorist;Voice: Active;Mood: Indicative。这是一个既定事实。另一方面,神只赐给了他。除他之外再无别神。皇帝不是神,神也没有启示他。这一点包含了基督教让人讨厌的真理——异教都不是神启的:穆罕默德、释迦摩尼、老子、孔子……对不起,圣经意义上的启示真理没有交给他们。对一个基督徒来讲,当已经有了特殊启示、完备的启示,再向异教找“它山之石”,实在莫名其妙。

第三、启示的内容和对象。首先,启示的内容是“必要快成的事”。一方面,这些事情是必要的、必然发生的:δε,it is necessary, there is need of, it behooves, is right and proper;Tense: Present,Mood: Indicative。启示不是开玩笑,不是故事,是要应验的。这要求所有的人必须认真谨慎。我们不能放纵自己。从神的公义来说,这是必要的。每个人在遭遇不顺和压制的时候,都有这种必要的要求。只是神完全按公义提出这种必要。从神的爱来说,这是必要的,神不会看着自己受苦的信徒而不管,他要带领他们进入新天新地。“主啊,你难道不在意吗”?主在意。另一方面,这些事情是很快就成就的:τχο,quickness, speed。关于这个“很快”,教会面临很多尴尬的护教问题。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这句话,问题并不存在。“很快”首先是针对我们个人的,而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要趁着有光的时候去顺服光。其次,这个字有“突然”,“像贼一样”之意,这些事情的到来是超过人的预期的。最后,“神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不仅如此,这里讲的是“日期”;不是“日子”——整个“末世时代”很快就到来了。第三节对这个问题有回应,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这个“末世时代”。然后我们看看启示的方法:这里有两个动词:指示与晓谕。 “指示”; δεξαι,δεικνω,to show, expose to the eyes。不是约翰们自己追求的,是基督主动指示给他们的。晓谕:σημανω:1) to give a sign, to signify, indicate,2) to make known。不仅指示给约翰,而且要他明白,让他看清楚。最后是启示的对象:他的众仆人、并进一步缩小到仆人约翰,并通过约翰传给更多的人。关于仆人(δολο),我会在这个主日证道中更充分地讨论,因此这里不展开。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是上帝的奴仆,不是凯撒的奴仆;约翰是基督的仆人,孔子不是。此外,启示录的信息不是临到众位仆人,只是托付给了约翰。这就意味了,约翰以外的“启示录”就是谎言。我们要警惕假先知。启示录不是要培养我们也成为先知。我们当知道的,神都告诉我们了,都托付给约翰了。

2、约翰的使命(2)

现在我们来读第2节,“2 约翰便将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这里进一步讲,耶稣晓谕约翰的真理是什么,而约翰怎样完成这个使命。这个内容同样分三个方面。

第一、真理的两个方面

圣经首尾一贯地告诉我们真理的两个方面,首先是τν λγον το θεο:神的道。然后是τν μαρτυραν ησο Χριστο:耶稣基督的见证。基督这个“人”;耶稣就是道,或是道的中心。所以马可福音8:34-38这样说,耶稣“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约翰的使命也是教会的使命,就是道是中心,传讲基督。我们讲的是基督的见证,不是某个人的见证。这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你要传讲你所看见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一方面,凡自己看见的,无论喜欢不喜欢,都要一无所漏地传讲出来。我们是仆人,是器皿。刻意回避甚至歪曲圣经上让自己不喜悦的信息,是教会经常遭遇的试探。σα εδεν,all things that he saw,约翰所看见的一切。包括上面两个方面。σο,as great as, as far as, how much, how many, whoever,尽可能的,没有保留的。不论你赞成不赞成,你都要讲。这是对传道人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另一方面,你没有看见的不要胡说。神比我们大,真理比我们大,我们只能传讲那明确告诉我们的信息。但感谢神,祂藉着圣经,把我们应该知道的救恩真理,完全告诉我们了。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林献羔牧师“阴间划分乐园和苦园两部分”的观点,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多讨论。也有一些弟兄姐妹将这个问题送给我,希望我能够做出一些回答。我今天在这里就谈谈我的观点(见附录:《释经难题:林献羔牧师的乐园在地心里吗?》)。林献羔牧师似乎和加尔文的一些继承者有同样的神学热情——一边深沉地告诉我们预定论是人的理性讲不清楚的,一边没完没了要跟我们讲清楚;你要是不明白,他就把好像已经明白了的一大堆“世俗小学”书单开给你。同时,他们另外一个讨论问题的习惯就是强行论断你“不明白改革宗”——这是中国人中间特别流行的恶劣的学风,先论断对方一定没有自己更知道自己所捍卫的东西,然后就进入阿Q的胜利。这是一种虚弱,而且在逻辑上自我指认——你正在论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至少我每次对加尔文的评论基本上都以他本人的著述为据,除非你说,那些白纸黑字“不是那个意思”。这也涉及这个原则的第三方面:真理必须是自己看见的,不是自己猜想的,也不是别人看见的,不是道听途说,不是神学大师。你把别人所看见的一切都证明出来了,这有什么意义呢?“保卫加尔文”是教会在当代干的最愚蠢的事件之一。同时我们也看见约翰的真正谦卑:约翰不是无所不知的,他只能见证自己所看到的;因为约翰不是基督。

第三、证明与殉道

既然你看见了,你就要证明出来。这里特别警告那些假谦卑者。就算他们真的领受了真理吧,但“我不说”。我们需要注意这句经文有两个证明,字根是一样的。μαρτυρα是“证明出来”这个动词μαρτυρω的名词形式。μαρτυρω,to be a witness, to bear witness, i.e. to affirm that one has seen or heard or experienced something, or that he knows it because taught by divine revelation or inspiration。“证明出来”。这需要“听从神、不听从人”。甚至殉道。无论如何都要证明出来,不想证明也得证明,而且要竭尽全力去见证。这是仆人的工作。这个证明也预设了这个世界是不信的世界,真理需要证明给他们看。这也说明,这个证明是有代价的;要遭遇世界的嘲笑、围攻和杀害。首先是“耶稣基督的见证”,耶稣必须把上帝赐给祂的启示见证出来,为此要上十字架。耶稣是用自己的生命为真理作见证,祂也就是真理。耶稣没有“谦卑”、“属灵”到第一个亚当那种程度——我知道,但我就是不说。当然,更多的时候,人不敢见证真理乃是因为恐惧,恐惧各样的逼迫,恐惧失去世俗的掌声和利益。约翰是效法基督,他必须做见证。这里是进一步告诉我们,什么叫神的仆人(加拉太书1:10)。这不仅是约翰的使命,这是教会的使命。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教会是一场殉道”。而我今天要说,很多时候,证道也可能是一场殉道。

3、我们的福分(3)

现在的问题是,约翰和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见证这个启示真理呢?不仅如此,既然见证如此残酷,见证的意义何在?见证是面向更大的福分的。我们读第三节,“3 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我们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领受这句信息。

第一、唯独圣经与客观真理

这里我们遇到了宗教改革另外一个口号:唯独圣经。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在哪里呢?在这书上,这书就是启示录。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整本圣经,因为整本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圣灵是真正的、唯一的作者。所以我们见证的真理,不是做梦,不是从别的宗教典籍中找启示,不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个人见证。显然,致力于那些资料上的人并不蒙福。启示录的中心信息是προφητεα,就是预言(prophecy)。这是很清楚的,没有什么可增删的。这里面圣经上的话和所记载的事用的是复数,所有的信息都是重要的。圣经不存在部分信靠的问题。换言之,我们要做基督的见证,首先就是唯独圣经。

第二、教会生活与蒙福之路

那么我们怎样唯独圣经呢?这里很清楚的信息是,耶稣在谈论教会的崇拜:读、听、遵行。这里转向了教会生活。事实上,上帝对《启示录》(也包括整本圣经)有一个计划:在教会里教导。这里讲到了教会的三个方面,或者“三福”。首先,1:3 这是启示录里七福之一(1:3; 14:13; 16:15; 19:9;20:6; 22:7,14)。英文的翻译会更清楚一些:Blessed [is] he that readeth, and they that hear the words of this prophecy, and keep those things which are written therein。这三重祝福讲的是教会生活最基本的三个方面:读(讲道)、听(听道)、遵行(行道)。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这三个动词都是“现在持续式”;信仰持续不断的状态。另一方面,这个顺序不能翻转,讲道是基础。读:聚会中公开朗读。当时识字的人不多。这里用的是单数。牧者或传道者一般是一位。听和遵行,用的是复数。中译有“那些”表示。见证是以道为中心的。在大逼迫时代,这些活动或正常的教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见证。即使在和平的年代,我们能确保这样的福分吗,就是坚持主日聚会的读、听,然后遵行?我们要警惕福分的失丧。由于魔鬼的搅扰和人的抵挡,教会这三个基本方面都在式微。昨天我还接到一个电话,一位“主内”说:讲道听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生命。诸位,这是魔鬼动听的声音。

第三、时间:因为日期近了

我们的福分不是遥遥无期的;你来教会也不是将来的某个时候。时间对魔鬼和不信者是致命的。他们的哲学是及时行乐。因为他们没有盼望。害怕启示录的“基督徒”实在很奇怪,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自己知道自己是不信的,因此想逃离最后的审判。或者,他从未为真理受逼迫,他的日子过得“很好”。启示录是写给为真理受难、劳苦的人的,启示录是真正基督徒的盼望。现在我们看这句总结。 γρ καιρ γγ,the time [is] at hand,因为日期近了。καιρ,1) due measure;2) a measure of time, a larger or smaller portion of time, hence。γγ,near, of place and position(adverb)。前文我们说过,这是对第一节“快要”的回应。事实上,我们已经看见时间近了,我们正处于“末世时期”。以赛亚书51:6,“你们要向天举目、观看下地。因为天必像烟云消散,地必如衣服渐渐旧了。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如此死亡或作像蠓虫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远长存、我的公义也不废掉”。希伯来书1:11回应说,“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渐渐旧了”。我们就处于这样的世代。最近我看到来自英国的一份报告,全球五分之一的植物正受到绝种的威胁,这项研究由伦敦邱园的皇家植物园领导进行的。而据“零灭绝联盟”(Alliance for Zero Extinction)公布的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我刚看了10月1日的一段录像,面对那灰黄肮脏的天空,我想体会天使用抹布去擦一擦的冲动。日期近了。

(二)教会书信(4a)

1、三种书信

既然圣灵已经在第三节中将焦点转向了教会,我们来读第四节中的第一句话:“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我们可以从这里学习两方面的真理。第一、教会与社会。启示录和圣经是为教会“服务”的,是教会用书。圣经是以教会为中心的。圣经不是普世的教材。这是“唯独教会”的观念。圣经关心的是“教会”,不是“社会”。这是对社会福音派和政教合一精神的警惕。我们切忌不要用圣经来改造社会,你可以用圣经来改造你自己。特别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用启示录来改造社会的恐怖后果。社会福音派就像当初的约翰和雅各一样,既不认识神,更缺乏自知之明。第二、耶稣与提阿非罗。当然,新约有两卷书是写给外邦人的,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但我们要注意,一方面,提阿非罗是正在学道的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两卷书讲论的完全是“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换句话说,“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是教会关切的全部中心。最不“着调”的“教会书信”是什么呢?一群“牧者”或“传道人”或“基督徒”,写信给希律,讲论另外一位外邦人如何是义的;或者,与之相对立,另外一批“爱国贼”基督徒,本着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的原则,反过来称不信的希律更是义的。这两方面的胡作非为至少涉及了四重罪:首先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其次是宣布在基督之外也可以称义,第三则是对雅典称义的贪恋——这一点成非常有趣的,当年保罗站在雅典对那里的精英进行启蒙教育,而今天,一些教会领袖指着瑞典的义或不义彼此争战,互相教育。最后,因为时间近了,教会卷入外邦人的事业是“不务正业”。面对这样的风波,我们可以从耶稣那里学习一个简明扼要的功课,就是路加福音13:1-5那段对彼拉多和其批评者一视同仁的讲论。当然教会要爱人如己,但从基督里来的爱乃是吩咐个人悔改重生。

2、七间教会

这里谈到了七间教会,地点在Ἀσίᾳ,Asia = “orient”,东方。我们需要明白这七个教会的宗教方位和文明版图上的重要位置。此时,福音即将离开亚洲进入欧洲,教会正从初代进入第二代。无论是代际传递还是文明冲突,启示录是在正确的地方和正确的时候,给了教会正确的信息。这七间教会按1:11所说,是“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老底嘉”。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思想。第一、启示录的对象是普通人。这七间教会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信徒,不是什么高深的神学家。因此,所谓启示录读不懂、需要专家指引之类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学习启示录要避免故作高深状和无病呻吟。第二、这七封信是写给苦难中或即将遭遇大逼迫的信徒。一个为基督受苦的人,写给即将和正在为基督受苦的人,讲述一个已经胜过苦难的基督。一方面,教会的牧者应该首先看顾受苦的羊群,一个不顾患难中神的羊却总是为雅典受伤的马殚精竭虑的牧者,实在令人费解。另一方面,只有真正为基督受过苦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启示录,并不可救药地爱上她。第三、启示录警戒半途而废的基督徒。并向“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陈词滥调说再见。启示录的目的是让基督徒预备自己现在,面对未来。因此这些信谈的是未来,但目的是让我们今天怎样向罪死,从而每天向神活着。第四、启示录面向所有的信徒,叫人在审判台前无可推诿。注意启示录里的数字“七”。这首先与创世记的七天的呼应。“七”在启示录中出现了54次。不仅如此,七封信中每封信也可以分7个部分(地址、耶稣的称号、肯定、责备、劝告、呼吁听道、应许得胜)。“七”在希伯来文中代表神学的完全。一方面,启示录是圣经的完全;神将所有得救和审判的信息都摆在了我们面前。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七”中,因为七间教会可以代表所有的教会。感谢神,启示录是基督从天上写给“我”的电子邮件。

(三)救赎真理(4b-6)

现在的问题是,约翰给7间教会写信的具体内容和目的是什么。这是4-8节所要回答的。4-6讲基督的救赎,7-8讲基督的再来和永在。4-6也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传讲基督救赎的真理,其次,将恩惠平安归给教会;最后,将荣耀权柄归给上帝。不仅如此,如果说基督教是三大启示宗教的一种,那么,只有基督教有救赎方面的真理或救赎真理。伊斯兰教认为上帝将启示交给了穆罕默德,犹太教归之于摩西等。但只有基督教包含着救赎的真理——上帝的独生子进入世界,为罪人死,将我们从罪、死亡和魔鬼的权势下拯救出来。这是基督教独一无二的真理。这个救赎真理包含以下基本信息面:三位一体(耶稣也是神)、基督中心、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荣耀神、末世论等等——这些改革时代的基本口号包含在4-8节经文之中了。我们先来学习4b-6节经文。

1、三位一体

“4b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和他宝座前的七灵。5a 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这句话大约相当于“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这里讲三位一体的上帝。首先,父神:他是“我是”。ν κα  ν κα  ρχμενο,from him which is, and which was, and which is to come。出埃及记3:14,“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上帝也在这里说,“耶和华是我的名”,(Yahweh,the LORD)就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其次,圣灵,这里讲圣灵的七方面的工作。τν πτ πνευμτων,the seven Spirits。这七灵是在父神的宝座前的。which are before his throne, νπιον το θρνου ατο。事实上,这里并没有出现“上帝”这个字。我同意这样的释经传统:这是回应以赛亚书11:2,“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最后讲圣子。请注意,这段信息共3次提到基督。

2、基督中心

这里用平行结构带领我们聚焦基督。这就是路德神学强调的“基督中心论”。相对来说,加尔文神学更倾向于对三位一体上帝的均等的重视,但路德神学更强调基督中心论——面对人,圣父上帝通过基督与我们连接,而圣灵的工作是把我们的带向基督。我们先看耶稣的三重身份。“5a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首先,耶稣是道成肉身的,是最大的先知(诚实作见证的,无罪的神。“证明”这个字第三次出现);然后是死里首先复活的神;是最大的祭司(胜过死亡和魔鬼。πρωττοκο,the firstborn,in the beginning);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胜过世界,τῆς γῆς,the earth)。与此相对应或平行的是“5c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脱离有古卷作洗去)6a 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他爱我们”对应耶稣的先知身份——道成肉身进入我们中间,是因为神爱我们,因此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约翰福音3:16)。基督爱了我们,Τῷ ἀγαπῶντι ἡμᾶς,这里的动词“爱”用作分词,因此带着冠词Τῷ。与它并列的动词分词是λσαντι,washing,“洗”。中间的连词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这是对耶稣基督的解释,祂是谁,祂是爱我们的。“用自己的血使我们洗去罪恶”,对应“是死里首先复活的神”,这里讲的就是路德说的“十字架神学”;保罗讲我们只传“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一方面,基督对我们的爱是藉着祂的血完成的:κ τν μαρτιν μν ν τ αματι ατο ,washed us from our sins in his own blood。因此我们得着恩惠与平安。这是对恩惠与平安的祝福进一步的解读。π τν μαρτιν μν ν τ αματι ατο,washed us from our sins in his own blood。我们的罪,祂的血。这里特别强调“他自己的血”——人类解决纠纷和危机的方式是流别人的血。上帝要献上自己的儿子。危机是要流血的,但有天壤之别。圣经说,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司布真讲得好:“如果有别的方式,上帝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洗净我们的罪”。认罪是我们接受救赎主的前提。但我们要知道,约翰此时写这封信会面临很大的难题:教会正在遭受逼迫,按中国人常有的逻辑,此时会提出两个问题,第一、神在哪里?第二、我们没有罪,至少我们比多米田们更无罪。这是我们经常的处境或精神状况。答案现在很清楚了,关于第一点,所以我们有启示录,神让我们等候那必要快成的事。关于第二点,别人的罪不能成就我们在神面前的义。另一方面,注意这个顺序,基督先爱了我们,然后用血洗净我们。不是我们干净了,因此讨神的喜爱;或者因为我们可爱所以神必须用血来爱我们。神爱我们是没有条件的。这是神的爱。洗(有的版本用“释放”):面对脏的东西,洗代表一种爱。不爱的可以抛弃了。我们洗的东西一定是我们舍不得扔掉的东西,我们洗的东西为我们所珍爱。我们是上帝手里的旧衣服。祂对我们充满了爱情。祂是用血洗净我们。上帝并不贫穷,只是珍惜我们。最后,“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对应“为世上君王元首的”——一方面,只有耶稣是万王之王,我们才可能成为祂的国民和世界的祭司;然后讲耶稣流血的果效。祂洗净我们不是用来当摆设,祂要使用我们,并让我们成为合格的儿女(希伯来书13:14-15、彼得前书2:9)。另一方面,愿我们永远记得,万王之王的国度不在这世界上,不是任何一位王国中的一部分;人间所有的王在祂面前都是罪人,连给祂提鞋都不配。把万王之王拉下来帮助“和谐”,没有比这种半吊子神学更渎神的了。

3、唯独恩典与唯独神的荣耀

“5b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χρι μν κα ερνη。这句话插在上面的平行结构的中间。一方面,真正的恩惠和平安只能是从这样三位一体的神而来,另一方面,因为耶稣的救赎我们才得着恩惠和平安。同时,先有恩典然后有平安。这个世界没有平安,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接受基督的恩典。我们越是经历神的恩惠,就越有平安。这个顺序同样不能颠倒——没有恩惠就没有平安。没有恩惠的平安就是假平安。另外很多人注意到,这里的介词“从”(apo)的用法就不符合语法。巴克莱(Barclay)这样解读:“在危难黑暗的日子中,约翰心中依靠那位永不改变的神,并以反常的句法毅然宣告他的信心。”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约翰显然不是故意的,理由在上面已经说了。前文也讲过,“6b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与“5b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也是对应关系。ατδξα κα τ κρτο ε το ανα [τν ανων],这是常用的一句颂词:to him [be] glory and dominion for ever and ever。也是一种祷告,与主祷文的结尾相近。成为国王和祭司的人容易骄傲。这是让我们记得回去将荣耀归给神。这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受洗了,侍奉了,被拥戴了,就开始忘记神了,然后就是跌倒。这几乎是一种犯罪的规律。所以圣灵让我们记得,“永永远远”将荣耀归给神。而只有神配得“永永远远”的荣耀。荣耀和权柄是不可分的。权能:基督是最后掌权的。世界的荣耀是没有权能为根基的。人说你荣耀没有意义,因为他无权。只有基督有这样的权柄。荣耀的根本问题是一个权能的问题。世界的权柄不仅有限,而且从来没有荣耀。世界的权柄常常就是邪恶与不洁。不仅如此,教会不要追求属世的荣耀。什么时候一个基督徒被世界荣耀了,什么时候我们就不再是耶稣的仆人了。我们在世界上合适的位置是骷髅地、各各他、公会、亚略巴古,狮子坑、城墙下面、口水集散地、石头阵中……领奖台永远不属于耶稣和他的门徒,属于我们的只有十字架。世界的荣耀不是属天的荣耀,真正的荣耀只属于基督(歌罗西书1:15-18)。教会必须与人本主义的最大威胁争战,我们要不断提醒加尔文主义“在地上荣耀神”的真理边界,也警告成精神学及灵恩派的滥用:荣耀神不是表演。

4、唯独信心

荣耀和权能归于基督,这需要我们的信心。因为在世界上,基督的荣耀和权能往往是隐藏的。我们不是凭眼见,而是凭信心。特别是在大患难时期,我们靠信心仰望基督的荣耀和权能。这个信心的表达就是“阿门”。无论怎样翻译这个字(,μν),她在真理上最简单扼要的解释就是“我信”。启示录共有9个阿门(1:6、1:7、3:14、5:14、7:12、19:4、22:20、22:21)。一次是说基督的名(3:14)——基督阿门了父神,我们效法基督。没有基督的阿门,我们不可能阿门。这个阿门不仅相信基督的救赎,也首先要承认我们的罪。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民数记5:20-22,“你若背着丈夫行了污秽的事,在你丈夫以外有人与你行淫,(祭司叫妇人发咒起誓),愿耶和华叫你大腿消瘦,肚腹发胀,使你在你民中被人咒诅,成了誓语。并且这致咒诅的水入你的肠中,要叫你的肚腹发胀,大腿消瘦。妇人要回答说,阿们,阿们”。耶稣在启示录被成为“阿门”,就是祂代替了行淫的妇人(约翰福音8:1-11)——我们对这一切的恩惠平安的事实说阿门,并向荣耀全能的上帝说阿门——阿门,我们相信,并感谢。在第6节结束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这话是真实的。阿们。να μν,να(particle),yea, verily, truly, assuredly, even so。中译“这话是真实的”,是意译。应该没有问题。我信什么呢?上面陈述的一切真理。不仅如此,我们不仅相信耶稣曾经做的,也相信祂即将做的。而这两个方面,都记载在圣经上了。我们对耶稣的信仰不是凭空的,有圣经为见证——这话是真实的,对基督徒来说,看见的未必是真实的,看不见的未必是不真实的。神的话是唯一完全真实的。我们信道,并且,信道是从听道来的。不仅如此,我们靠行道进一步阿门。阿门!

(四)末世论:最后的安息(7-8)

1、基督再来

到第6节,基督教的基要真理还没有启示完。最后两个真理是,基督的再来和基督到底是谁,即基督的二性论——祂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基督论)。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7 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 δο:看那。约翰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未来。这就是末世论关切,这是教会一个极为重要的真理,这是基督教一个特别重要的方向。孔子是不管末世的。现在很多教会也把福分放在了此世的福分上了。首先,约翰这里讲的不是异象,而是信心。我们相信基督会再来,因为这是圣经告诉我们的——这里进一步解释“阿门”的根据是神的道(约翰福音14:3)。这也是耶稣自己说的,约翰相信这一点(使徒行传1:9-11;参考希伯来书12:1;出埃及记13:21-22,16:10,19:9,24:15-18;但以理书7:13;马太福音26:63-64)。这里讲基督要“驾云降临”:ρχεται μετ τν νεφελν。ρχετα,Tense: Present;Voice: Middle or Passive Deponent;Mood: Indicative。He comes。耶稣正在回来。他在回来的路上。但是“所有的眼睛都要看见祂”,这里的动词是将来时态。ψεται,Tense: Future;Voice: Middle Deponent;Mood: Indicative;to look at, behold。耶稣第二次来和第一次不同,第一次是世界没有地方,祂降生在马槽里。第二次是万众瞩目下降临。前者是谦卑自己以罪人的方式进入世界,后者,祂是审判者。以前,祂从来没有上过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的头版头条,与时代周刊和CNN无缘,更在福布斯排行版无名。但现在,他是万王之王。这里的观众不仅是神的仆人,包括“连刺他的人”也在内。不信的也要复活——复活定罪(撒加利亚书12:9-14)。不仅如此,耶稣来的一个结果竟然是: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πσαι α φυλα τ γ,all kindreds of the earth。φυλ,a tribe,a nation, people(马太福音24:30)。“哀哭”:这是第二个将来时态。但是,这个字的原文是κπτω,1) to cut, strike, smite;2) to cut from, cut off;3) to beat one’s breast for grief。更通常的说法应该是,地上的万族都要被审判。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不过翻成哀哭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字有这样的含义,而且藉着这个字我们看见基督教的历史观——人会越来败坏,到了末世,会出现这种情形:创世记6:5-6,11-12“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另外,虽然所有的人都是扎耶稣的人,但更可以单指犹太人。对犹太人来说,也可能是痛悔的哀哭(马太福音23:39、罗马书11:25-26).)。总而言之,基督的再来是教会真正的盼望。然而目前教会的真正危机是,几乎很少有教会盼望基督再来,我们和世界一样恐惧基督再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从来没有、或者很少为义受逼迫,或者,我们对基督再来的福分半信半疑。而更根本的,是我们贪恋世界。一个有末世论信仰的教会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属世的利益和荣耀方面,不可能滥用弟兄姐妹的奉献建造“楼堂馆所”,也不可能一味追千人教会、追求属世的正义与和平。显然,将来,这样的教会一样会一块石头不在另一块石头之上了。

2、基督二性

我们现在读最后一节经文。“8 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首先我们注意,7节在讲“神的道”,8节在讲“耶稣基督的见证”。这是与第2节经文的呼应。其次,这节经文现在把上面的过去和未来连成一片——耶稣连接过去和未来,祂是谁,他就是上帝。启示录1:1更强调基督的人性,道成肉身。因此第8节也是对第一节的回应,“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仆人……”那么,耶稣难道正如耶和华见证人等新旧异端所宣布的,耶稣是“次一位的神”?因此,首先,约翰说耶稣是主。λγει  κριο:主说。这是耶稣自己说的。神说,与创世记呼应。神是说话的神。更重要的是,基督是主,这个主回答了“仆人”的来源。耶稣是我们的主,我们是祂的仆人。我们是人,耶稣道成肉身来做我们的主,耶稣也是完全的人。因为耶稣是完全的人,所以,神将启示赐给祂。但同时,这位主就是旧约的“耶和华”,这在词源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耶稣说他就是耶和华(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另一方面,耶稣说他就是上帝(全能者)——这分别是创世记2章和1章的两个名字。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γ εμι:我是。这个字在约翰福音反复出现,旨在强调基督是神,“我与父原为一”,“我是我是”。其次, Α κα τ Ω,ρχ κα τλο:始终。基督在所有事物之前,也在所有事物之后。这是永在的意义,这是荣耀和权柄的明证。而且,祂对历史有一个计划,是历史的主权者;因此也必然是我们生命的主权者(弥迦书 5:2)。愿我们记得希伯来书13:6-8所应许的,“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这是对所有苦难中信徒的安慰。第三, ν κα  ν κα  ρχμενο:重复“昔在今在以后永在”。这个句子在启示录出现在1:4、1:8、4:8、11:17、16:5。进一步讲耶稣怎样在历史中。更重要的是,这句话在告诉我们,耶稣就是旧约中的耶和华上帝。最后我们看“全能者”: παντοκρτωρ:1) he who holds sway over all things;2) the ruler of all;3) almighty: God。,就是创世记第一章第一节的“上帝”。这个字在启示录中也出现了9次。启示录有9次阿门,9次全能者。全能不仅是权势最大,也意味着统治一切,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时候,所有的人。因为基督是全能者,祂是完全的神,我们得平安。以利亚应该不再害怕,阿门!

任不寐,2010年10月2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