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了复活节,我们今天将完成加拉太书第三章的学习。加拉太书第三章与第四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为行文的方便,也因每课篇幅的限制,我们今天只能讲到第三章结束。保罗已经对照了律法与信心、律法与应许,现在,他要告诉我们律法的功用是什么。圣经并不是前后矛盾的——所有看似冲突的道理,最后都归结到十字架上。律法对罪人是启蒙小学,把我们引向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因此我们今天特别以新启蒙为主题,来讨论我们过红海之前所必须学习的功课。历史上的所谓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也是一场反基督教的运动。这场运动通常指在18世纪的一场理性主义思潮,人类的精英们要为亚当和夏娃“像神一样”的事件平反昭雪。1784年9月30日,哲学家康德在普鲁士哥尼斯堡给这场运动下了一个定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因此,“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从那以后,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纳粹主义、包括属灵派专制等等巴别塔文化,覆盖了人类。不能说启蒙运动的所有方面都是负面的,但其在扭转教皇权的同时,也把每个人变成了教皇——我们常常在众多教皇的逼迫下为主作见证。所以我们今天重回启蒙的真意,就是重申律法对自由的启蒙价值。
21Ὁ οὖν νόμος κατὰ τῶν ἐπαγγελιῶν [τοῦ θεοῦ]; μὴ γένοιτο: εἰ γὰρ ἐδόθη νόμοςὁ δυνάμενος ζῳοποιῆσαι, ὄντωςἐκ νόμου ἂν ἦν ἡ δικαιοσύνη.
21 这样,律法是与神的应许反对吗?断乎不是。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
这是一个设问句,“律法是与神的应许反对吗?”“反对”一字原文是由介词“κατὰ”表达的(参考加拉太书5:16-17;哥林多后书13:8;罗马书8:31)。也有人把这个字翻译为“替代”、“取代”。这是一个值得参考的译法。用律法取代基督,是犹太主义和律法主义的精髓。这种情形今天在教会里常常表现为用“果子”控告弟兄。这句话紧接着三章20节——既然“神却是一位”,这位神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祂不悖乎自己;那么,神所赐的律法和神所应许的祝福就不可能自相矛盾。所以保罗在这里做了一个坚决的否定。μὴ γένοιτο,断乎不是,我们学习过这句短语。不过保罗的否定留下一个巨大的悬念——重新肯定律法是否会落入律法主义之中去呢?保罗也细心地带领我们从这种诱惑中走出来,告诉我们,律法有自己的价值,但与称义无关——我们必须在称义以外的领域讨论律法的价值。这是圣灵分开的工作。
圣灵分开的工作是通过一个“假言判断”完成的。“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但事实不是如此。律法并不关乎生命或称义,律法的功用在另外的地方。事实上,异端正是把律法与得救联系起来的。这种异端传统仍然搅扰今天的教会。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保罗的话也使我们看见人类的整体愚昧:几乎所有民族以为“做个好人”是得救的道路,这就是需要基督福音启蒙的人类。换句话说,在人看为常识或天经地义的道理,在神却看为愚拙。
ζῳοποιῆσαι,这个动词不定式的意思是,赐给生命、拯救生命等等。换句话说,律法并不能使人胜过死亡和罪。这里的生命包括两个方面,当下的生命和永远的生命。这个动词第一次使用在约翰福音5:21,“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这告诉我们,赐给生命的只有神,而且是神在基督里将生命赐给人。这是三位一体的神的工作:“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翰福音6:63)。所以使徒们这样见证说:“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了。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使徒行传3:15)。
人怎样得生命呢?约翰福音5:24,“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这就排除了人靠自己行律法得生命的所有可能性;而通过控告弟兄显示自己有生命的“新律法主义”,就更是该隐之路。这句话因此也将所有宗教同基督教分别出来,并将各种形式的“你行的怎么样呢”之类的律法主义挽回过来,使之归向基督。这里的应用很实际——不是我们的“果子”造就我们的生命,而是我们的生命生长出我们的果子。我们曾说过,魔鬼的工作总是和神的工作顺序颠倒。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目前所有“偏偏要作见证”(所谓偏行己路)去传扬“叫人得生的律法”的宣道模式,已经并正在面对神的审判。神要拆毁他们。
22ἀλλὰ συνέκλεισεν ἡ γραφὴ τὰ πάντα ὑπὸ ἁμαρτίαν ἵνα ἡ ἐπαγγελία ἐκ πίστεως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δοθῇ τοῖς πιστεύουσιν.
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
律法主义不是救恩的道路,是救恩之路的阻挡,是魔鬼的道路。但律法主义不等于律法本身。与成功神学和灵恩派或所有廉价的恩典主义相反,圣经强调律法有另外的功用。这种功用就是“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我欣赏过一些讲道台煞有介事地嘲讽律法和十诫。但这不是圣经的态度。我们教会里要讲律法——这一点我们与廉价的恩典主义者不同,他们缺乏认罪的重生过程;但我们讲律法仅限于律法的启蒙功用——这一点我们与律法主义不同,他们要靠律法称义。我们多次领教了保罗怎样坚守“唯独圣经”的信仰,今天又是一例。换句话说,无论人怎样讲自己的道理,并把自己的嫉妒讲得怎样属灵,无论人怎样人多势众或人声鼎沸,“但圣经……”(ἀλλὰἡ γραφὴ)——圣经讲的是另外的道理,且只有圣经是唯一的真理。上帝对人的诡诈看透肺腑,对人的貌似属灵不屑一顾。每次我在各样围剿中都因“但圣经……”而获得自由,正如主所应许的(约翰福音8:31-32)。无论谁论断你,你都要感谢主,说这话的是他,不是神。无论别人怎样看我们的生命,“但圣经……”有另外的应许。“但圣经……”让我们除了圣经视万言如粪土;反过来可以视耶稣的救恩为至宝。
不仅如此,圣经反过来把一切自以为义的人都圈在罪里。But the scripture shut up all things under sin,我喜欢这个译法。这里的圣经前面有一个冠词,因此可以解释为特定的某段圣经信息。比如申命记27:26,“不坚守遵行这律法言语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罗马书3:10-18将这个问题解释的更为充分。“圈”这个字为συνέκλεισεν(συγκλείω),我们先看看英译:to shut up together, enclose;of a shoal of fishes in a net;to shut up on all sides, shut up completely——这个字有“一网打尽”、“完全彻底关起来”、“无路可逃”、“走投无路”等意。这就是律法之下人类的真实命运。路加福音5:6用的就是这个字:“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这里的神学连接是很清楚的。不仅如此,律法是把“所有人”都关起来,这一点尤其重要。
我今天要重点谈谈一种新律法主义:对别人讲律法,对自己或自己人讲福音。从这种风潮中我们看见教会里的稗子怎样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卑劣的“亲亲疏疏”等恶习相结合的。他们也讲律法,但目的是将别人圈在罪中,以便将自己摘出来,凌驾于别人之上。新律法主义的口号是:“但他没有生命”——这话在出发的时候就变成了自我指控,“说话者自己的生命怎么样呢”。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一句,这里是说τὰ πάντα,就是所有人,每个人,包括每一个自己。律法不允许任何道德特权存在,任何地盘都被其粉碎。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守望的复兴正在临到我们,这一点由于阻拦的同在显得更为真切,更成为圣经真理的见证。昨天还有弟兄姐妹谈到当年路德与教皇关于主葡萄园里的小狐狸和猪之间的辩论,我想月光底下并无新事。但教皇制的残余,实在风光不再,今不如昔了——一些半瓶子醋开始更疯狂地扮演教皇的角色。但我们告诉诸位,这拦阻所使用的工具就是新律法主义,哪怕它诽谤说“任不寐的加拉太书很多地方都讲错了”(“错”=“和我不同”或“我不懂”)。无论来自嫉妒纷争、私欲若坏了胎就生出罪来,小题大做又趁机报复,又是一知半解又好为人师的,更有教会女权主义者,又成功神学或灵恩神学方面的,坚守地盘的,又怎样“那一天希律和彼拉多又成了朋友”,等等,这一切人等,都聚集在新律法主义的旌旗之下。迦南地的成长和慕道班的首战告捷都如此生动地鼓舞着我们,面对这样的复兴我们也看见法老的追兵正在这面旗帜下掩杀过来。但神的恩典也将在红海之滨显多。法老的术士已经狼狈退场,法老的将军仍然硬心而至。但与此同时,我们已经坦然无惧地站在干地上了。这个慕道班创办和结束以来,我们真正经历了神每天将得救的人加给我们的奇妙恩典。但与此同时,破马张飞和骨头中的朽烂自然追踪而至。我昨夜祷告的时候,神又是那句话:“我要使法老的心刚硬,他要追赶他们,我便在法老和他全军身上得荣耀,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神的话是真真可信的。我一直将教会里面的黑暗视为自己已经蒙福并将继续蒙福的见证。他们想把我们圈在罪里,我们要为此感恩,因为这继续将我们引向基督。
这正是律法将所有的人圈起来的目的。与魔鬼的目的不同,魔鬼把人关起来是要吃人,但神是要救人。新律法主义者试图用律法控告人并毁灭人,但神的意思却是好的。神用律法把人圈起来是为了把人引向基督——人在走投无路的状态下开始认罪并仰望救恩。律法是我们的启蒙学校。ἵνα,这个连词表示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呢?“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一方面,恩典是白白赐给人的,人蒙福唯一的道路是“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也成为一种确定的祝福,只要“信耶稣基督”,所有相信的,都将蒙福。人的嫉妒、排挤和记仇都不能废掉神的恩。
23Πρὸ τοῦ δὲἐλθεῖν τὴν πίστιν ὑπὸ νόμον ἐφρουρούμεθα συγκλειόμενοι εἰς τὴν μέλλουσαν πίστιν ἀποκαλυφθῆναι.
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
保罗继续分析律法的由来和功用。从23到29节,是整个论证的过程,保罗要带领基督徒回到自己的启蒙时代或童年;同时,看见我们今天“成了何等样人”。这个过程,被描述为从奴仆到儿子的转变。这是圣经里的废奴运动,加拉太书因此成为全世界真正的黑奴解放宣言。不仅如此,保罗让我们聚焦这个转变的中心是“基督”或“信耶稣基督”、“信基督耶稣”。这个过程的标志性事件,或者说“成人礼”,是“受洗归入基督”。从此,一无所有的我们,成了承受产业的儿女。与此同时,一切“人上人”的藩篱被救恩彻底铲平。
“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因信得救”一句原文就是τὴν πίστιν,即信心,the faith。所以直译应该是“但这信还未来以先”,“这信”应该是指上文的“信耶稣基督”及“因信称义”之真理。介词Πρὸ,在……之前,表明了神在历史中工作的基本真理。换言之,神的旨意和救恩是在时间中启示出来的。“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首先,“我们”没有摘出来,这一点保罗与新律法主义者针锋相对:我们自己也被圈在律法之下。这里的“看守”和上文的“圈”不是同一个字,而是ἐφρουρούμεθα(φρουρέω),Tense: Imperfec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这个字的意思是:to guard, protect by a military guard, either to prevent hostile invasion, or to keep the inhabitants of a besieged city from flight。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我们是被上帝“保护”起来了,被天使天军看护起来了。因此对于有信心的“我们”来说,律法超越了纯粹的咒诅,律法也代表神的爱。
后面的“圈”字则与上文是一致的。律法对我们的管制不是无期徒刑,而是有期限的。佛教把这个期限理解为轮回,无神论者则在绝望中将盼望看为虚妄,自愿接受了死刑的判决。但我们基督徒却有这样的信心去等候这一天,“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基督道成肉身、受死与复活,已经在盼望中应验;我们靠这样的功课,可以满怀信心地守候主的再来。这里所说的“真道”仍然是“这信”(τὴν……πίστιν)。“这信”是“将要来的”,μέλλουσαν(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to be about)。神有祂的时间,律法时代要在时间中终结;然后我们进入恩典时代。另外请特别注意“显明”一字,ποκαλπτω,就是“启示”(Tense: Aorist;Voice: Passive;Mood: Infinitive),就是“启示录”中的启示(启示录1:1,名词,ποκλυψι)。
24ὥστε ὁ νόμος παιδαγωγὸς ἡμῶν γέγονεν εἰς Χριστόν, ἵνα ἐκ πίστεως δικαιωθῶμεν:
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
也可以把23-25节看做一个交叉结构。23节与25节是平行关系,中间24节是中心,是结论。事实上,保罗在这里给律法下了一个定义。首先,承接23节的论述(ὥστε,这样),保罗结论说,“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然后,“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是对这个定义的进一步解释。
“训蒙的师傅”,就是παιδαγωγὸς,英译为:a tutor i.e. a guardian and guide of boys. Among the Greeks and the Romans the name was applied to trustworthy slaves who were charged with the duty of supervising the life and morals of boys belonging to the better class. The boys were not allowed so much as to step out of the house without them before arriving at the age of manhood。更简单的译法是schoolmaster,pedagogue、校长,教师。不过很多人并不满意这种译法,因为παιδαγωγὸς更应该是一个高等的奴隶,负责教导儿童,并关切道德教育,类似nurssing father之类的角色。无论如何,律法是人类真正的启蒙教师,就是叫人知罪。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不认罪不悔改的民族是需要启蒙的民族,这是圣经对“不成熟”、“野蛮与文明”的界定。无论一个社会、一个人自以为有多成熟、多伟大,多属灵;多么崛起或和谐,多么和睦和爱人如己,只要他还不认识自己的罪,还不知道自己是个可怜的罪人,就是最蒙昧无知的人,就是幼稚和不成熟的人(参考以弗所书4:13)。如果这样的人竟然“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结果更是灾难性的。不过在社会生活里,特别是教会生活里,越是无知的人,越敢于运用自己的“生命”去审判别人的生命,越敢于肆无忌惮地上讲道台,并在那里不知廉耻地指控别人“讲错了”。无知必然无畏。这样的人若还是人类的教师,就一定是瞎眼领路的。同样,取消了律法信息的教会,必将是重返蒙昧时代的教会。他们和社会打成一片,不再需要基督的十字架和救恩——对不认罪的人来说,救主就是谎言。
所以这位教师不仅仅让人认罪,他让人认罪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此带领人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不认罪的人不可能到基督那里,他们要到敌基督那里。不仅如此,“到基督那里”,是进入基督里面,εἰς Χριστόν,完全进入基督里面,与上文的完全被律法关闭形成对照。我们越是完全承认自己是个罪人,我们就越可能完全接受基督的恩典。这里的连词ἵνα进一步告诉我们,进入基督里面的目的是什么,乃是因信称义。从古代社会开始,学校的启蒙课程首要目的是教导学生“行为称义”的功课。但基督教这所律法小学的功课正相反,这里的功课是因信称义(ἐκ πίστεως δικαιωθῶμεν)。“称义”一字是δικαιωθῶμεν(Tense: Aorist;Voice: Passive;Mood: Subjunctive)。我们今天再一次回顾一下这个字的英译:1) to render righteous or such he ought to be;2) to show, exhibit, evince, one to be righteous, such as he is and wishes himself to be considered;3) to declare, pronounce, one to be just, righteous, or such as he ought to be。称义是神的工作,一个人完全没有权柄控告别人没有生命,也无权柄称别人为义。这就是圣经反复提醒的“不要论断人”。论断人的,将被神论断。
25ἐλθούσης δὲ τῆς πίστεως οὐκέτι ὑπὸ παιδαγωγόν ἐσμεν.
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
刚才我们讲到,25节与23节围绕24节,存在一个平行的关系。现在保罗带领我们在基督里进入一个新时代,让我们看见怎样从律法时代出来,进入福音时代。一方面,律法的咒诅被废除了;另一方面。在基督里,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告我们,我们自由了。ἐλθούσης(Tense: Second Aoris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从这个字的“时态”我们知道,“这信”既然来到,“已经来了”。我们和加拉太教会的人一起生活在这个时代里面,因此不再是以前律法的奴仆了。想再用我们过去的罪来牢笼我们的一切企图,都无效了。οὐκέτι,“不再”。这个副词代表两个时代的分界线。什么是基督徒的新生命,我们是“不再……”的生命。信心来了,信心进入我们里面,从此,我们就解放了。一方面,我们获得了不再犯罪的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获得了免于控告的保全。反过来说,我们要在这钉死基督的世界里继续靠信心活在新自由之中;一切飞沙走石都轻如鸿毛。什么时候我们的信心软弱了,或者丧失了,我们就会重新成为“长牧嫉妒徒”们的奴仆。因此,在所有的围剿和控告中,信心是唯一能带领我们出来,走在干地上的力量。
26Πάντες γὰρ υἱοὶ θεοῦἐστε διὰ τῆς πίστεωςἐν ΧριστῷἸησοῦ. 27ὅσοι γὰρ εἰς Χριστὸν ἐβαπτίσθητε, Χριστὸν ἐνεδύσασθε: 28οὐκ ἔνι Ἰουδαῖος οὐδὲ Ελλην, οὐκ ἔνι δοῦλος οὐδὲἐλεύθερος, οὐκ ἔνι ἄρσεν καὶ θῆλυ: πάντες γὰρ ὑμεῖς εἷςἐστε ἐν ΧριστῷἸησοῦ. 29εἰ δὲὑμεῖς Χριστοῦ, ἄρα τοῦἈβραὰμ σπέρμα ἐστέ, κατ’ ἐπαγγελίαν κληρονόμοι.
26 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27 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28 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29 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
这个“不再”的生命乃是在“基督”里完成的。所以注意26-29节,每节经文里都有基督为“中保”。我们从这里看见保罗从“唯独圣经”转向“唯独基督”。这个“不再”的生命对世界和不信者来说绝对是谎言,是无法接受和不可理喻的,甚至是不公平或精神胜利,或者就是心理上的自我安慰。但对有信心的人来说,这的的确确是靠着基督才完成的。基督就是这一切的保障、代价和归指。如果不理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就无法理解“不再”的生命何以可能。世界控告说,他们凭什么不再了?我们的答案很简单,我们凭基督。这四节经文分别从四个角度定义基督徒的新生命,或我们怎样“不再”了;所以我们将这四节经文放在一起简单加以解释。
26节告诉我们基督徒不再是奴仆,而是儿子了,这是启示我们在基督里的身份和地位,是宣告我们因信称义。上帝在基督里宣布我们是祂的孩子。For ye are all the children of God by faith in Christ Jesus。首先,我们是因信基督才成为神的儿子的;这个称义的过程与我们自己的义无关,是神所赐的(διὰ τῆς πίστεωςἐν ΧριστῷἸησοῦ)。其次,也是这句经文的重点,是所有(Πάντες)信基督的人都被称义。这里排除了所有“大儿子”心态的人。坦率地说,“大儿子”如今垄断了很多教会,他们占山为王之后又豢养了“犬类”围绕着大卫。他们总是以为他们是离耶稣最近的宗教特权者。就连“乳臭未干”的年轻名利之徒也很快学会了这种吃人的技能或踩踏技术。正是这样一群人沦落为控告和抵挡弟兄的魔鬼之子。所以请特别注意这里人称的变化,“我们”变成了“你们”(ἐστε),没有把神的祝福从我们和你们之间分开。这一点也与今天一些教会的现状形成对比:我们才是神所爱的,你们讲错了,你们没有生命,你们不能和我们一样蒙恩……最后,我们从师傅手下出来并不是成了孤儿,而是“重新”成了天父的光明之子。神的儿子,υἱοὶ θεοῦ,这首先是基督的名份;我们因信基督继承了这个名份。我们都在以扫里为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的名份;但如今,因基督的代赎,上帝将我们出卖了的名份重新加给我们。保罗神学里的υἱοὶ θεοῦ也常常代表新自由;与“辈分”文化无关。对于加拉太人和我们来说,我们的不幸和困苦常常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是天父的儿子,忘记了我们如今是何等样的人,并有一位在天上的父亲,祂是创造宇宙并要来拯救和审判的主。当然,对中国人来说,这里将一切冥顽不灵的“龙的传人”等迷信思想也排除在外。
27节讲明我们在基督里成为神的儿子需要一个仪式,就是“信而受洗”(马可福音16:16),就是圣洗礼;并说明,这受洗在真理上的含义:因披戴基督,神重新收养了我们。代词ὅσοι的意思是“whoever”,无论谁。无论谁“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这里也是呼应26节的άντες,即所有的。受洗一字是βαπτίζω(Tense: Aoris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洗礼是亲子关系恢复的见证。这个亲子关系的恢复是因基督的缘故。首先,是归入基督,εἰς Χριστὸν。受洗不是归入任何人、任何门派和宗派——那些因宗派偏见和嫉妒阻拦受洗的人,将被咒诅(马太福音18:6);因为这是天国里的大喜事(路加福音15:7)。每次洗礼前后,或者在红海之滨,都有各样拦阻。不过这几天我们一些学员所面对的拦阻竟然是来自教会的;而其中的原因是如此的丑陋不堪。感谢神给我们这样的功课。让刚刚回家的浪子首先认识本地教会的黑暗。其次,这里用“披戴基督”来显明受洗的真理,是至关重要的(哥林多前书1:13-17;12:13;15:29;罗马书6:3;13:12-14;以弗所书4:24;帖撒罗尼迦前书5:8;哥林多前书15:53-54;歌罗西书3:12。又参见箴言书31:25;约伯记8:22;29:14;39:19;诗篇92:1;103 (104):1;131 (132):9,16,18;以赛亚书51:9;52:1;6:10等)。这个罪人披戴(ἐνδύω:Tense: Aorist;Voice: Middle;Mood: Indicative。to sink into, put on, clothe one’s self)基督的预表,最早记在创世记3:21,“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所谓披戴基督乃是指在基督里上帝遮蔽了我们的罪。受洗不是说我们无罪了,而是说我们在基督里被宣布无罪。我们因此在洗礼中也宣告我们的复活和自由。
28节讲基督徒在基督里的合一,这关切我们的成圣或天路历程。不过首先,这里的合一还是在称义的范畴里讲的。“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需要强调的是,希腊人(Ελλην)在这里与犹太人(Ἰουδαῖος)相对,代表所有的“外邦人”。保罗在这里将地上的人分为三组:犹太人与外邦人、自由人与奴隶、男人和女人。这就是全人类;救恩是普世性的,尽管蒙恩不是(不是普救论)。你们全都成为一,即πάντεςὑμεῖς εἷςἐστε。这个一(εἷς)当然是在属灵的意义上讲的,并且和前文的“一”相呼应(哥林多前书10:17;12:12-13;罗马书12:4-5;歌罗西书3:15)。πάντες,全部的,所有的,这个字在这里是重复使用。一切藩篱都被基督拆毁了,这个万民归一、全民平等的解放运动源于基督在十字架上,在上帝和人之间,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人与神之间的墙被推倒,人与人之间的墙也就随之轰然倒地。其次,这个合一确实与成圣有关。在某种意义上,基督徒的生命历程,就是与基督合一,并让世界在福音里与基督合一的过程。最后,这个合一代表了我们在基督里的彼此相爱。我最近确切地感受到:教会(local churches)或者被嫉妒埋葬,最终成为撒旦一党了;或者在基督里合一。基督还是嫉妒,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目前教会的首要问题。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嫉妒已经统治了教会。这是复兴(拆毁与重建)的前夜,惨不忍睹的罪恶和愚蠢已经登峰造极,因为基督不会放弃祂的教会。总而言之,这一切是“在基督里”(ἐν ΧριστῷἸησοῦ)完成的。
29节讲明我们的福分,从现在到永远,有产业为我们存留。这里的论证回到加拉太书3:6开篇处的问题。“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首先,神的应许是赐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的;其次,基督就是这位后裔。最后,我们因信基督,就一同蒙受应许给基督的产业。这是保罗的“神学代数”。“你们既属乎基督”,原文的意思是,你们既然是基督的人(εἰὑμεῖς Χριστοῦ)。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任何人的人,不是任何人的羊——基督,并只有基督是我们的大牧人。自称牧长的人已经忘乎所以了。“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这里的后裔仍然用的是单数(σπέρμα),是集合名词——我们都是这后裔的一份子,无人有权拦阻。最后一句是这福分的内容:“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基督信仰最后的祝福指向“产业”:κληρονόμοι(κληρονόμος)。马太福音21:38中,耶稣在讲“凶恶佃户的比喻” 的时候,用的是同一个字:“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按这样的理解,产业是一个葡萄园(马太福音21:33)。这个园子可以上溯到伊甸园,起初人在那里修理看守。乐园是上帝在基督里为我们恢复的产业。
正是为了这份产业或上好的福分,我虽然很劳累,遭遇百般的匪夷所思的逼迫和围剿,仍然是甘甜无比的。我以前常常困惑保罗的这个见证:“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23)现在我明白了,而且我已经走在这样的路上。因为我生命的诸般愉快,都是从释经的幸福中出来的。在神的话语里面,我如此生动地经历着神的同在。耶稣总是这样说:你们若住在我的话语里,就真的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恐龙回来了,公会和犹太人回来了,法老回来了。但“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使徒行传5:41)。因此从这里,对应许的信心日日加增,使我们看万物如粪土,心里欢喜。这是我的新自由。这自由是我启蒙之后的第一份产业,是不能被夺去的。此时此刻,神又吩咐我们说:“你们从这里,从约旦河中,祭司脚站定的地方,取十二块石头带过去,放在你们今夜要住宿的地方”(约书亚记4:3)。阿门。
任不寐,201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