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致命颠覆——谁是掌权者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马可福音15:1-32,基本主题是耶稣钉十字架,或者,耶稣基督这位万王之王,怎么站在世界之王及其差役面前,成为他们审判与杀害对象的同时,成为他们和人类的救赎与审判。让我们感谢神的话语。在具体研究这段经文之前,我们可以注意以下这三个问题。第一、耶稣在哪里。道成肉身进入世界的核心使命是进入世界的中心(耶路撒冷,从客西马尼穿越圣殿、圣城到各各他;又在橄榄山升天;北方是毕士大池重新用泥土造人,南方是西罗亚池医治人类属灵上的瞎眼),站在世界之主的面前。这关涉道成肉身的核心教义。第二、耶稣为什么要站在世界之主的面前:为审判魔鬼,更为拯救魔鬼权势下的百姓。第三、世界之主为什么联合钉死了耶稣,因为嫉妒,因为要与耶稣争夺人类的灵魂;这是地狱对天国的反击,但却成为基督复临和末世审判的罪行。我们还可以对这三个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1、站在世界之主面前的耶稣
马可福音15章进一步让我们看见站在世界之王面前的基督与教会;而“他们基督教”实际上已经彻底回避了这个基本事实,并与世界之主行淫。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基督及其新妇与魔鬼及其淫妇两者之间的对立;而神一直对淫妇说:妓女啊,你要听耶和华的话(以西结书16:35,以赛亚书23:16)。根据上个主日的相关信息,在马可福音14-16章的结构中,站在大祭司及其差役人民面前的耶稣(14:53-65),与站在彼拉多及其差役人民面前的耶稣(15:1-20),前后呼应;中间的信息是:藉着彼得在世界之主及其差役面前三次否认主重建新人与教会,就是重造这两大政治恐惧之下的人类。其中大祭司控告或关切的是:“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14:61b);彼拉多控告或关切的问题是:“你是犹太人的王吗”(15:2a)。特别注意这两段经文的平行:“14:60大祭司起来,站在中间,问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61耶稣却不言语,一句也不回答。大祭司又问他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62耶稣说,我是。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15:2彼拉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3祭司长告他许多的事。4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告你这么多的事,你什么都不回答吗?5耶稣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觉得希奇”。大祭司代表犹太人最高的政治权力,彼拉多代表罗马人或外邦人最高的政治权力。大祭司代表宗教权力,彼拉多代表政治权力。大祭司追问基督,彼拉多追问王。基督就是王。而耶稣除了“是基督是王”这个核心问题之外,对其他指控一概一言不答。
2、耶稣为什么要站在世界之主的面前
一方面,这世界的王要被审判,因为它败坏了神所造的人和世界;另一方面,告诉祂的百姓,祂才是真正的王,百姓要从魔鬼权势下面出来,归向神,从淫妇重建为新妇。换言之,耶稣站在世界权势面前,要除灭魔鬼的作为,为把魔鬼权势之下的人拯救出来,归向自己;正如起初摩西站在法老的面前,要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旷野建造会幕侍奉神。让我们再重复一下相关的经文:马可福音“1:13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34耶稣治好了许多害各样病的人,又赶出许多鬼,不许鬼说话,因为鬼认识他”;约翰福音12:31,“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约翰福音16:11,“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马太福音16:18-19,“18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19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约翰一书3:7-10,“7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8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9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种)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10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歌罗西书1:13,“他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启示录18:4-5,“4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5因她的罪恶滔天,她的不义神已经想起来了”;启示录19:2-3,“2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因他判断了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仆人血的罪,给他们伸冤。3又说,哈利路亚。烧淫妇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启示录20:1-4,“1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2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绑一千年,3扔在无底坑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国,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它。4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3、大祭司-彼拉多为什么要钉死耶稣
简言之,出于政治考量,而政治的本质是崇拜权力或对人类灵魂的控制。这首先涉及到这场决战的本质:到底谁是掌权者。我们曾结合马可福音13:24以及罗马书13:1-3中权柄、掌权一词,详细检索过新约圣经中被翻作权柄、掌权、掌权者的ἐξουσία的使用。我们要把鸡汤教长期颠覆的常识颠覆过来:ἐξουσία在新约中结构性地指向基督和使徒或教会的权柄,在严格意义上,世界的君王根本不配称为掌权者。这是基督教的淫乱,他们卖了或否认了基督这位真正或最高的掌权者,却呼喊教会无条件顺服世界的主,并将之称为掌权者。这种致命的颠覆实际上就是与世俗执政者行淫,而这一切出于人的贪婪(贪爱世界)和(政治)恐惧。为此请检索马可福音15:1-32中所有的“王”这个概念的使用,并注意,彼拉多及其差役最敏感、最憎恨并因此专门要报复、打击和侮辱的事实,就是耶稣才是王,才是掌权者。在马可福音15章这20节经文中,或者说在彼拉多决定钉耶稣十字架而且耶稣被钉十字架这一事件中,贯穿始终的概念是:“犹太人的王”和“以色列的王基督”(2,9,12,18,26,32)。连同大祭司关于“基督”的指控(14:61),世界之主围绕耶稣是王是基督的问题,在十字架事件中向耶稣发起了7次进攻。这是基督事件或十字架神学真正的本质:世界的主在人类或百姓面前为争夺他们的灵魂,用十字架处死了天国的王。嫉妒如阴间般残忍(雅歌8:6,马可福音15:10)。
教会改革更是一场洁净圣殿的行动。我们反对的不仅仅是女牧师占主导的现代基督教——她们更不可能站在世界之主面前——更反对女人化的现代基督教,以及专门与女人或女人议题论持久战,却在大祭司彼拉多面前屁滚尿流、凌波微步的假教会。为此,红二代和假贵族、土财主和嫉妒徒加倍地恨我们;而我们除了马可福音15章这圣灵的宝剑以外一无所有。他们和他们的祖宗侍奉的王不是王更不是掌权者,惟独耶稣是主或掌权者。马可福音15:1-32的结构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进入这样的真理:一、彼拉多与耶稣(1-5);二、巴拉巴与耶稣(6-15);三、众兵丁与耶稣(16-20);四、西门与十字架(21);五、众兵丁与耶稣(22-24);六、两强盗与耶稣(25-28);七、众罪人与耶稣(29-32)。其中的交叉关系,下文会逐一展开。值得强调的是,第七部分的众罪人,是权力、差役与人民或所有罪人在基督面前的综合与总结:一方面,耶稣被所有罪人,无论是权力还是人民,无论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钉死;另一方面,祂是所有罪人的救主。阿门
一、彼拉多与耶稣(1-5)
1一到早晨,祭司长和长老文士全公会的人大家商议,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彼拉多。
2彼拉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3祭司长告他许多的事。
4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告你这么多的事,你什么都不回答吗?5耶稣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觉得希奇。
首先需要强调,马可福音中的彼拉多更为负面与邪恶,更有世界之主或政治流氓的特色。彼拉多的驻地本来在该撒利亚;但因为逾越节,为“稳定压倒一切”和“伟大斗争”的缘故,他暂时驻扎在耶路撒冷。当然你可以说,是上帝在调动一切,为成全十字架的计划。圣经没有标出彼拉多在耶路撒冷行宫或行营的具体方位。但我们需要记住这个政治背景。首先注意大祭司和彼拉多对耶稣追问的内容与方式,以及主耶稣的回答与沉默,都是交叉平行的(质问-回答-沉默)。而这4节经文,也可以平行结构。其中1与3平行,记载犹太领袖的集体控告行动;2a与4平行,记载彼拉多的讯问;2b与5平行,记载耶稣的反应。综合而言,这些信息应验了主耶稣早前的预言:“33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34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马可福音10:33-34)。不过这段经文还可以简单分为两部分,即彼拉多与耶稣的两场问答。
1、第一回(1-2)
1一到早晨,祭司长和长老文士全公会的人大家商议,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彼拉多。2彼拉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这应该是“星期五”的早晨了(创世记1:26-31)。注意马可福音15章的时间概念(1,25,33,34,42,及16:2,9)。公会的“领导层”经过广泛的“民主协商”,一致同意按大祭司的旨意,定耶稣死罪之后,“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彼拉多”。马可福音这里特别强调了耶稣被捆绑的事实,如同羔羊。另参约翰福音18:31-32,“31彼拉多说,你们自己带他去,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他吧。犹太人说,我们没有杀人的权柄。32这要应验耶稣所说,自己将要怎样死的话了”。不是为了“顺服掌权者”,犹太人这样作是为了借刀杀人。原文中有一个εὐθέως,显示“他们都定他该死的罪”(14:64b)之后,犹太人是何等的急不可耐:恨耶稣,也怕生变。Καὶ εὐθὲως ἐπὶ τὸ πρωῒ συμβούλιον ποιήσαντες οἱ ἀρχιερεῖς μετὰ τῶν πρεσβυτέρων καὶ γραμματέων καὶ ὅλον τὸ συνέδριον δήσαντες τὸν Ἰησοῦν ἀπήνεγκαν καὶ παρέδωκαν τῷ Πιλάτῳ,And straightway in the morning the chief priests held a consultation with the elders and scribes and the whole council, and bound Jesus, and carried away, and delivered to Pilate。在马可福音中,彼拉多在这里第一次出场。彼拉多在马可福音出现10次,是基督事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Πιλᾶτος,Pilate,armed with a spear。我们讲过,彼拉多是“我”,或“猎人”。
彼拉多审问耶稣,他的问题显示他的“信仰”,权力崇拜以及对该撒的忠诚或恐惧:Σὺ εἶ ὁ βασιλεὺς τῶν Ἰουδαίων,Art thou the King of the Jews?彼拉多不过是把大祭司的希伯来文或亚兰文的审问,直接翻译成了拉丁文或希腊文:“大祭司又问他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14:61b;另10:47-48,12:35-37)。耶稣的回答等于祂公开在世界之主面前承认自己是王,而基督就是王。ὁ δὲ ἀποκριθεὶς εἶπεν αὐτῷ Σὺ λέγεις,And he answering said unto him, Thou sayest。中文“你说的是”是意译。这句话可能同时还有这样的意思:表面上这是你说的,但实际上是神让你说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参考约翰福音18:33-37,“33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34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35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呢?36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37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2、第二回(3-5)
3祭司长告他许多的事。4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告你这么多的事,你什么都不回答吗?5耶稣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觉得希奇。
此时此刻,众祭司长都在场,当着彼拉多的面控告耶稣;而且“告他许多的事”。一方面,极尽网罗编造之能事;另一方面,在外邦人面前控告自己的族人,他们不会觉得特别羞耻。其实这事儿我当面对杨牧师们说过,仍没有看见一丝一毫的脸红。祭司长们妒火中烧,已经丧失了认罪和知耻的能力。καὶ κατηγόρουν αὐτοῦ οἱ ἀρχιερεῖς πολλά,And the chief priests accused him of many things: but he answered nothing。有的版本在原文有这样一句:他什么都不回答。也许圣灵都不好意思记载那些肮脏的控告,其中甚至不乏下三滥的诬告。诬告没有任何回应的价值,耶稣完全沉默。注意3-4中“许多的事”(πολύς,many, much, large)与“这么多的事”(πόσος,how great,how much,how many)之间的平行,以及“耶稣不回答”之间的平行。彼拉多也是故作友邦惊诧状,他也在演。而且彼拉多强调:人家可是有证据(καταμαρτυρέω,to bear witness against, to testify against one)的。我们必须效法耶稣,对那恶者别有用心的诬告,就是“许多的事”,你完全不需要搭理。不要给他们脸。对魔鬼的控告的任何回答也是自我羞辱。不仅如此,耶稣的沉默也可能意味着对彼拉多的弃绝——当神不再搭理你或任凭你了,你的末日就提前到了。
彼拉多这样问不仅是例行公事,显然,他对这些特别脏、特别娘的事儿,也兴趣盎然。我们记得犹太人经典的下三滥控告:“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约翰福音8:41)。而主耶稣已经对他们审判过了,现在的沉默也显示对他们的彻底弃绝:“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44)。但彼拉多对魔鬼的控告欣赏有加,因为他们出于同一位父。不仅如此,站在两造之间居高临下表演审判,不仅满足彼拉多下流的好奇心,而会给彼拉多公开演神的机会。也许他记得或有人告诉过他耶稣这样的话语:“1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2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3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13:1-3)。诚实的人应该明白,彼拉多也在“灭亡”之列。彼拉多感到希奇(θαυμάζω),他无法理解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平静地面对这么多人的诬告,而且完全做好了赴死的预备。在彼拉多的一生中,从未见过耶稣这样的人。
二、巴拉巴与耶稣(6-15)
6每逢这节期,巡抚照众人所求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7有一个人名叫巴拉巴,和作乱的人一同捆绑。他们作乱的时候,曾杀过人。8众人上去求巡抚,照常例给他们办。
9彼拉多说,你们要我释放犹太人的王给你们吗?10他原晓得祭司长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解了来。11只是祭司长挑唆众人,宁可释放巴拉巴给他们。12彼拉多又说,那么样你们所称为犹太人的王,我怎么办他呢?
13他们又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14彼拉多说,为什么呢?他作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15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彼拉多真的不想杀人吗?若非嫉妒和恐惧,没有人会选择杀人。所以我们看这是事实:“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路加福音23:20);“从此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约翰福音19:12)。但他胜不过政治,因此马可福音更强调彼拉多在杀害耶稣上与犹太人的共谋与互动。巴拉巴出场至少有两重深意。一方面,加倍钉了犹太人的罪;另一方面,强调了耶稣是为巴拉巴所代表的罪人而死。当然,这一切也都为了应验旧约的相关预言:“这就应了经上的话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28)。可以将这段经文分成三个部分。首先,6-8聚焦巴拉巴与耶稣替换的可能性。这里的“常例”可以参考约翰福音18:39,“但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你们要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王吗”(另参马可福音15:6)。其次,9-12让我们看见,犹太人要杀害耶稣的根本原因是围绕“犹太人的王”而生出的嫉妒,以及嫉妒徒的极端扭曲与邪恶。最后是13-15引出十字架——犹太人不仅要杀害耶稣,而且追求以最残忍和最极端的罪名杀害耶稣。这里有三个十字架。
1、巴拉巴(6-8)
6每逢这节期,巡抚照众人所求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
7有一个人名叫巴拉巴,和作乱的人一同捆绑。他们作乱的时候,曾杀过人。
8众人上去求巡抚,照常例给他们办。
罗马人“大赦天下”或在逾越节期间释放一个罪犯的惯例,不是为了感恩上帝救赎犹太人出埃及,而是为了在犹太人国庆期间向他们演上帝。非常反讽:如今犹太人正在杀害那拯救他们出埃及的上帝,而且将之视为罪犯之中的罪犯。更讽刺的是,如今上帝要藉着他们的祈求,在基督里释放所有的“罪犯”。注意这3节经文的交叉结构。巴拉巴,Βαραββᾶς,Barabbas,son of a father or master;他也是某位父的儿子。这个名字确实一语双关。当时被抓捕在监有很多人,巴拉巴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而这些罪犯的确是作乱之人。有人认为他们是奋锐党人或革命者,从经文中看不出这个事实。也许他们就是实实在在的刑事罪犯或黑社会。名词στάσις的基本含义是:a standing, station, state,an insurrection;strife, insurrection;争辩,叛乱,暴动(使徒行传15:2,19:40,23:7,23:10,24:5)。而且他确实是杀人犯(φόνος,murder, slaughter)。他杀的或是罗马人,也恰恰可能是犹太人;甚至同时包括罗马人和犹太人。倘若如此,巴拉巴是彼拉多和犹太人共同的敌人。不过根据使徒行传的语境,巴拉巴貌似在一场争辩或争吵中性起杀人。另外注意第8节中的众人(ὄχλος,11:8-10)。这是逾越节中的一次政治聚集,要求罗马当局释放他们判刑的犹太人;这种政治压力应该给彼拉多带来了更多的刺激,无论他认为这些犹太人是为了追要耶稣,还是巴拉巴。
2、嫉妒徒(9-12)
9彼拉多说,你们要我释放犹太人的王给你们吗?
10他原晓得祭司长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解了来。11只是祭司长挑唆众人,宁可释放巴拉巴给他们。
12彼拉多又说,那么样你们所称为犹太人的王,我怎么办他呢?
这4节经文可以交叉如上。彼拉多首尾呼应地提出了“犹太人的王”这个概念,这是有意为之。当然他有自己的法律根据,因为上文耶稣当面承认了自己是犹太人的王。但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显示了彼拉多的嫉妒和对犹太人的刻意侮辱,甚至威胁。如果犹太人真的要求释放他们的王,那么彼拉多反而会认为他们有谋反的蓄意。因此彼拉多的问题也是一种政治陷阱,是他首先阻断了耶稣被释放的可能性。何况下文也告诉我们,彼拉多明明知道犹太人嫉妒耶稣,那么根据他的人生经验,嫉妒徒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嫉妒的对象。因此马可福音中,彼拉多更为阴险和邪恶。彼拉多实际上在试探或勾引犹太人提出来处死耶稣。当然他可能没有想到,犹太人比他更恶,竟然贡献了钉十字架这个创意。这是蛇的试探之下,罪人比坏的运动。总而言之,彼拉多内心根本没有真想释放耶稣,一方面他有道德恐惧;但另一方面他更屈服政治习惯。杀害耶稣是彼拉多与犹太人的互相利用,互相借刀杀人。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神在宣告:耶稣的的确确是犹太人的王。
嫉妒(φθόνος)在耶稣之死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ἐγίνωσκεν γὰρ ὅτι διὰ φθόνον παραδεδώκεισαν αὐτὸν οἱ ἀρχιερεῖς,For he knew that the chief priests had delivered him for envy。在希腊文中,嫉妒(φθόνος)与谋杀(φόνος)两个字非常接近。嫉妒徒是没有信仰和公义的,如饥饿之鬼,只有灭掉死敌才能“饱足”。嫉妒徒不关心善恶,为了消灭他们所嫉妒的人可以无视甚至利用更大的恶。嫉妒徒甚至会用饶恕和吹捧更大罪恶和罪犯的方式,报复和惩罚他们所恨的人。换言之由于他们特别特别嫉妒一个人,他们宁可那时候饶恕全世界所有伤害过他们的人,或者伤害过全世界的人。因此,11节实际上生动注疏了何为嫉妒。
而这是我们熟悉的经文:“6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7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雅歌8:6-7)。而这是创世记中三场著名的嫉妒:创世记26:14,“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许多仆人,非利士人就嫉妒他”——嫉妒为羊群;创世记30:1,“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嫉妒为后裔;创世记37:11,“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嫉妒为权柄。嫉妒徒是“无我”的。这或许类似,因为嫉妒,“我们才路德宗”那几天甚至和加尔文主义也成了朋友。必须承认,彼拉多也是嫉妒徒中的一部分。而嫉妒耶稣的原因有两个:谁是王,人民跟随哪一位。归根结底,这是围绕王和新妇展开的属灵决战。这场决战最后到启示录,才终结。可以理解,众人(8,15)的聚集进一步点燃了嫉妒之火。
3、十字架(13-15)
13他们又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
14彼拉多说,为什么呢?他作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
15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十字架这个概念在马可福音中最早出现在8:34,“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不仅在基督的十字架,也在教会的十字架。耶稣当然知道祂最后在地上的遭遇。如今这是结局了,是这场吃人筵席最后的结局:十字架,犹太人呼喊了两次“把他钉十字架”;而彼拉多响应了一次“交给人钉十字架”。这是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合作。对犹太人的要求,彼拉多没有做出任何一点反对。相反,他从恶如流。这是政治。而且我们有理由奇怪,众人是如何如此异口同声的:οἱ δὲ πάλιν ἔκραξαν Σταύρωσον αὐτόν,And they cried out again, Crucify him。这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公会中商议好的。他们也算定了彼拉多不会反对对耶稣处以极刑。我们越是明白何为十字架,越是明白嫉妒徒那种极端的仇恨与邪恶。这声音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喊”(κράζω)出来的。这要求在彼拉多煞有其事地追问“为什么呢?他作了什么恶事呢”之后,没有丝毫悔改——神给了他们最后的机会——反而变本加厉表现为“他们便极力地(περισσοτέρως)喊着说”。
而彼拉多这样追问根本不是为了试图为耶稣脱罪免死;而是为归责与人:“24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25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马太福音27:24-25)。神也给过彼拉多机会:“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马太福音27:19)。彼拉多妻子的梦境来自人、鬼还是神?彼拉多的神是政治:“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彼拉多不要讨神的喜悦,而是要讨人的喜悦;他不怕神,但是怕人——最终屈服于人民意志,这是彼拉多悲剧的本质之一。而“要叫众人喜悦”归根结底,仍然是为该撒向上帝争夺人的灵魂,争夺“女人”。动词βούλομαι可以指情欲,彼拉多要与人民行淫。形容词ἱκανός的意思是sufficient;他要纵情。因此投桃报李,彼拉多在钉十字架这场吃人的厨艺之外,增加或贡献了新的作料:“将耶稣鞭打了”。彼拉多为政治也为嫉妒,要耶稣“不得好死”。而且这样作还可以取悦于下文那些鞭打和侮辱耶稣的士兵——讨好军队和人民,这是世界之主的两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吃人和淫乱。
三、众兵丁与耶稣(16-20)
16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叫齐了全营的兵。
17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18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19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
20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十字架现场的军队充分显示了十字架是国家公刑,而军队往往是国家暴力或脏活的执行者。耶稣被军队(可能有600位士兵参与)侮辱,也在旧约的预言之内。这一点可以参考以赛亚书50:6-11,“6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7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8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谁与我争论,可以与我一同站立。谁与我作对,可以就近我来。9主耶和华要帮助我。谁能定我有罪呢?他们都像衣服渐渐旧了,为蛀虫所咬。10你们中间谁是敬畏耶和华听从他仆人之话的。这人行在暗中,没有亮光,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11凡你们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的。可以行在你们的火焰里,并你们所点的火把中。这是我手所定的。你们必躺在悲惨之中”。但是,这一切令人发指的人对人的羞辱背后,彰显着上帝对罪人的愤怒之杯,倾倒在基督身上。同时福音书关切的主要不在耶稣肉身甚至灵魂的痛苦,而在祂的十字架与罪人之间充分的关联。这一点非常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士兵对耶稣或王拙劣的模仿(parody),恰恰显示了罪人对权力的普遍崇拜,或者长期以来积郁于心的嫉妒。
1、人民军队与魔鬼的差役
这时候“人民军队”出场了。这些刽子手唯一被人重视是因为他们可以为了迎合主子的意思而“勇敢”地杀人。你如果不明白军队的邪恶,可以去看香港的警察,或流氓国家“创造”的警察。军队不仅仅是罪人的登峰造极,而在十字架事件中,他们同样在用暴力侮辱人的时候登峰造极,他们以罪为乐。在这方面,注意彼拉多的兵丁与大祭司的差役“同感一灵”。正如香港的警察与中国的警察都出于同一位父:“就有人吐唾沫在他脸上,又蒙着他的脸,用拳头打他,对他说,你说预言吧。差役接过他来用手掌打他”(14:65)。这些魔鬼的差役好像除了打人和吐唾沫没有别的新招了,打人就是暴力,吐唾沫相当于国家谎言,喉舌喷污,公开撒谎。因此这两方的特征就是魔鬼的两种伎俩:杀人与说谎。当然,作为政府军队,罗马士兵仍然别出心裁:全营全副武装的士兵,欺辱一个手无寸铁而且被捆绑、伤痕累累的耶稣。他们完全没有神经,不知羞耻,以罪为美。这是僵尸。而17-19揭示了警察动机:替他们的主子报仇而换钱,他们表达了世界的主对王的极端嫉妒与愤怒。十字架归根结底,就是王者之战。奴才深知该撒最恨什么,最怕什么;而他们可以靠这种精明和行动立即获得狗粮。所有在该撒之外的王都必须彻底消灭,而且任何手段都为该撒喜闻乐见;这是五个凡是或核心利益。但无论如何,这些强大的人民武装其实不过就是一群懦夫——他们只敢欺辱那任凭他们欺辱或无心反抗、无力反抗的人。暴徒冲进校园砍杀儿童和学生,这是懦夫之灵的一以贯之。
2、顺服“掌权者”的基督教
这场暴行发生在“衙门”里:πραιτώριον应该指彼拉多的“总督府”,那是他们的地盘,可以为所欲为;这是表演给彼拉多的军演或阅兵:给钱吧。在某种意义上,军队和警察(Οἱ δὲ στρατιῶται,And the soldiers)算是顺服掌权者的典范了,在这方面,他们与现代基督教的勇士们“同感一灵”。这些军人本有神造的形象,本可以拒绝作恶的。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无条件顺服掌权者”,这魔鬼的谎言为他们开辟了通往地狱之门。或者说,魔鬼成功将他们捆绑了,使他们冲破了最后可能存在的神圣警告和良心防线。耶稣完全的不反抗,或者完全的“和平理性非暴力“,本是神给他们最后一次悔改的机会。但是显然,他们没有珍惜。和埃及法老的军队一起被埋葬在水中,那支军队一点儿都不冤枉。他们活该。不仅如此,这段经文反复谈到这些概念,应该别有深意。第一、“紫袍”,καὶ ἐνδύουσιν αὐτὸν πορφύραν,And they clothed him with purple。君王的服饰。也可以指向基督的义袍,就是说这些土匪和黑社会本来有机会认罪悔改因信称义。第二、冠冕,ἀκάνθινον στέφανον,a crown of thorns;王冠。神曾在荆棘中向摩西显现,祂来要拯救在埃及作狗奴才的罪人。第三、“苇子”,κάλαμος,苇子作的杖,也是君王的象征(马太福音27:30)或笔(约翰三书1:13)。法老的军队溺毙在苇海(红海)。
四、西门与十字架(21)
21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这段经文如果位于交叉结构的中心,那么其中的核心教导应该就是:基督徒或教会必要跟随主走十字架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会的十字架是马可福音关切的核心真理。这一点可以参考马太福音10:38,“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6:24,“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23: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马可福音8:31-38,“31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32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33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34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从我。3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36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37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38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因此,当鸡汤教再高调哥林多前书2:2的时候,就是当他们在用之标榜自己更福音、更传统、更纯正、更有生命、更谦卑的时候,他们应该明白:“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这样的宣告不仅仅在于确证基督的救恩而否定行为成义,也在呼喊每一位基督徒跟随主上十字架。而这正是保罗的本意:在基督里向死而生,奉献生命、钱财和一切(哥林多前书15-16)。我们在这里首先看见另外一位西门,他至少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古利奈人西门”, τινα Σίμωνα Κυρηναῖον, one Simon a Cyrenian。这与迦百农或加利利的西门区别,也与伯大尼的西门区别。这位西门来自非洲。Κυρηναῖος,a native of Cyrene。参使徒行传2:10,“弗吕家,旁非利亚,埃及的人,并靠近古利奈的吕彼亚一带地方的人,从罗马来的客旅中,或是犹太人,或是进犹太教的人”。古利奈应该是今天利比亚(吕彼亚)的一座城市。据说那里曾经居住着很多犹太人,有犹太会堂。但仅此一点,也不能排除这位西门仍然可能是一位外邦人。由于他的出现,我们看见旧大陆的欧洲(罗马人)、非洲和亚洲的人都到齐了。值得强调的是,北非包括古利奈,后来成了初代教会的中心之一(另参使徒行传6:9,11:20,13:1)。
第二、“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παράγοντά……ἐρχόμενον ἀπ᾽ ἀγροῦ,who passed by, coming out of the country。动词παράγω基本含义是经过,也有离开的意思。也许他正在离开耶路撒冷,或者刚刚才从城外进入耶路撒冷,结果遭遇了耶稣钉十字架。名词ἀγρός的意思是land,field,farm,country等。可能是从“乡下来”(查看各各他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他是无意进入十字架现场的;另一方面,可能正是因为他是外乡人或乡下人,因此倍受兵丁的欺辱。当然,因此他得以认识耶稣。我们被人轻贱或遭遇冤屈,有时候反而成了进入救恩的良机。这是真的。
第三、“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τ ὸν πατέρα Ἀλεξάνδρου καὶ Ῥούφου,the father of Alexander and Rufus。一方面,他为主背十字架是有代价的,他毕竟有两个孩子。另一方面,因为他认识主,救恩也就临到了他的家,包括他这两个孩子。当然,也因为这两个孩子在教会的缘故,福音又临到马可福音的读者(认识这两个人的人)和我们。“3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4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得后书1:3-4)。彼得这里提及的亚力山大和鲁孚可能是初代教会很有名的基督徒。不过这位亚力山大(Ἀλέξανδρος,Alexander,man defender)可能是后来逼迫保罗的亚力山大(提摩太前书1:20,提摩太后书4:14)。而鲁孚(Ῥοῦφος,Rufus,red)应该就是罗马书16:13中提及的鲁孚,“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马可福音的第一批读者可能是罗马教会的人。
第四、“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Καὶ ἀγγαρεύουσιν……ἵνα ἄρῃ τὸν σταυρὸν αὐτοῦ,And they compel……to bear his cross。西门背耶稣的十字架是被逼的(ἀγγαρεύω),是被动的。他自己并不愿意,但是,神应许罪人将十字架加给了他。这一点可以参考另外一位西门后来的命运:“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约翰福音21:18)。这是动词ἀγγαρεύω的基本含义:to employ a courier, dispatch a mounted messenger, press into public service, compel to go(马太福音5:41)。而士兵在外乡人身上呈淫威,也显示了狗奴才普遍的政治特征:越是被暴君压迫和奴役的人,越愿意找替罪羊转移他们的痛苦,并在更弱的人身上实现“想象力执政”。红二代基本上都尝过暴君的苦楚,因此他们如今对人民更邪恶。人民正活在暴君受害者的暴政之下。士兵找人帮忙,不是同情耶稣的疲惫不堪,可能希望尽快结束这场“任务”;他们很自私,对任何生命和死亡都麻木不仁。大祭司的使女与彼拉多的士兵以交相灰映。
无论如何,为西门一家感谢主,感谢主“任凭”罗马士兵用强暴临到他,而那是他认识耶稣的机会。有多少人是因为流氓国家耍流氓,而被迫进入神的国呢?!福音书关切的不仅仅是耶稣之死与大祭司、希律、彼拉多、犹太人以及罗马士兵之间的关系,更关切耶稣之死与基督徒或教会的关系。仅就西门而言,这里面有三个基本的教会十字架的真理。第一、教会要跟随主走十字架路,十字架的道路是得救的唯一道路。第二、不是我们主动跟随主,而是主带领我们走这十字架的路,特别是在我们能承受或预备好的时候。第三、两位西门的替代——你可以在十字架面前卖主、裸奔和否认,但你不走有人走——这个西门否认主,那个西门会起来。事实上主耶稣也警告过彼得:“28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29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30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31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可福音10:28-31)。
五、众兵丁与耶稣(22-24)
22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
23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他却不受。
24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他的衣服,看是谁得什么。
旧约圣经中的诗篇22篇和以赛亚书53章,可以平行马可福音15章的内容。而在交叉结构中,我们再一次面对罗马士兵。这些懦夫的重复出现,让我们看见他们在现有的政治环境中,是不会悔改的——别人的软弱只是助长了他们的兽性;而他们公然将十字架变成了一场狂欢和消费项目。强调这一事实倒不是激动教会以恶胜恶,而是让我们认识到传福音的界限以及上帝审判的必然性。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军队是十字架的行刑者,而十字架绝对是国家公刑,而非暴民的私刑。不仅如此,若没有彼拉多的命令或许可,这些恶行不会发生,也不会终止。这也是教会要站在法老面前的原因之一:暴君必然败坏他的人民,也败坏他的军队和儿女。流氓是流氓国家的群众基础,也是其受害者。因此为拯救灵魂的缘故,责备法老是呼喊他及其军队、人民和儿女悔改的重要方法,或者责任。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见这些兵痞作恶的三个基本方面。在约翰福音中我们已经讨论过相关事项的细节,因此这里只作补充性的解释,就是把一些没有论及的信息补充进来。
1、各各他(22)
22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
军队将上帝的儿子带到死地,就是各各他:καὶ φέρουσιν αὐτὸν ἐπὶ Γολγοθᾶ τόπον ὅ ἐστιν μεθερμηνευόμενον Κρανίου Τόπος,And they bring him unto the place Golgotha, which is, being interpreted, The place of a skull。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两种语言解释各各他,这是在将审判和救赎同时临到犹太人和外邦人。Γολγοθᾶ,גֻּלְגֹּלֶת,head, poll, skull。这个名词在旧约中出现了12次,首先出现在出埃及记。如出埃及记16:16,“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你们要按着各人的饭量,为帐棚里的人(גֻּלְגֹּלֶת),按着人数收起来,各拿一俄梅珥”。各各他在这里指向人(人都是将死之人),唯有靠天粮就是基督,才能复活和永生。出埃及记38:26,“凡过去归那些被数之人(גֻּלְגֹּלֶת)的,从二十岁以外,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人。按圣所的平,每人出银半舍客勒,就是一比加”。另参民数记1:2,18,20;3:47都指被数算的以色列的男丁数目,那是耶和华的军队。如今以色列人都在罪中死了,如以西结书记载的平原骸骨,等候复活。这个词被翻作头颅,始于士师记9:53,“有一个妇人把一块上磨石抛在亚比米勒的头上,打破了他的脑骨”;列王记下9:35,“他们就去葬埋她,只寻得她的头骨和脚,并手掌”。到这里我们看见的是两位世界之主的头颅,一位是亚比米勒,另一位是耶洗别。因此可以将之连接到创世记3: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这一带可能也是犹太人的公墓之一。最后三次都出现在历代志上:历代志上10:10,“又将扫罗的军装放在他们神的庙里,将他的首级钉在大衮庙中”;历代志上23:3,“利未人从三十岁以外的都被数点,他们男丁的数目共有三万八千”;历代志上23:24,“以上利未子孙作族长的,照着男丁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都办耶和华殿的事务”——一切开始重建。
2、酒(23)
23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他却不受。
在约翰福音中,我们驳斥了所有关于“士兵出于善意”的胡说,此不赘言(诗篇69:21;箴言31:4-7)。我们来注意马可福音独特的记载:καὶ ἐδίδουν αὐτῷ πιεῖν ἐσμυρνισμένον οἶνον ὁ δὲ οὐκ ἔλαβεν,And they gave him to drink wine mingled with myrrh: G4669 but he received it not。动词δίδωμι用作imperfect,这是连续进行的侮辱性动作。只有马可福音在这里提到了没药。动词σμυρνίζω:to be like myrrh,to mix and so flavour with myrrh:wine with myrrh: i.e. wine flavoured with myrrh. The ancients used to infuse myrrh into wine to give it a more agreeable fragrance and flavour。我同意这个解释:没药调和酒,只是为了使香气更为浓郁,或为了更加的香气逼人。如果说这个动作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缓解钉十字架之人的痛苦,那是为什么呢?路加福音23:36已经指明动机:“兵丁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但问题是,这如何成了戏弄呢,也许有更深的含义在其中。动词σμυρνίζω在新约中只出现这一次,但其字根名词Σμύρνα将我们带到启示录1:11的“士每拿”;更带到马太福音2:11,“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而“没药”的献祭仍然与君王相关:“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马太福音2:2;另参约翰福音19:39)。所以我们在交叉结构中,仍然看见“犹太人的王”在这里;同时看见,世界之主的差役,如此百般凌辱耶稣,仍然是为了“王权争夺战”,为王前驱,国家姓X。耶稣不接受,应该主要是为了显示祂继续坚持受死——因为任何“饮品”仍可能延长死亡的时间。
3、衣服(24)
24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他的衣服,看是谁得什么。
钉十字架的行动开始了。这里的核心概念是十字架,或钉耶稣的十字架。在这个核心概念之后,马可福音15章两次聚焦军人,都谈到衣服(上文是紫袍、冠冕和苇子)。军装只是他们无花果树的叶子,这些赤裸裸犯罪的人,更需要耶和华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值得强调的是,其他福音书都用一句简短的话描述耶稣钉十字架:they crucified him。而在马可福音中,这个动词σταυρώσαντες甚至只是一个分词,是用来形容后面的“分” διεμερίζον的。这更让我们看见,圣灵并不让我们聚焦钉十字架的过程本身:καὶ σταυρώσαντες αὐτὸν,And when they had crucified him……而是让我们关切十字架与罪人的关系。这是马可福音特别强调的事件:διεμερίζον τὰ ἱμάτια αὐτοῦ βάλλοντες κλῆρον ἐπ᾽ αὐτὰ τίς τί ἄρῃ,they parted his garments, casting lots upon them, what every man should take。这里的动词很特别:αἴρω,to raise up, elevate, lift up,to take upon one’s self and carry what has been raised up, to bear,to bear away what has been raised, carry off……可以指将分到的衣服举起来,或者披戴在身上。而“拈阄”这个行动可以联系到旧约中“占卜”等迷信风俗,而那是为耶和华所憎恶的。这场行动也显示,军人的偶像实际上不是该撒,而是财物。他们是因为钱财才作狗的。
六、两强盗与耶稣(25-28)
25钉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时候。26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
27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28这就应了经上的话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
对我而言,马可福音15:25与约翰福音19:14没有什么“矛盾”,我也劝你们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莫须有的问题上面;正如我劝阻那些沉溺于教义争辩的人。马可福音15:6-15与25-28至少有两个概念是前后呼应的:巴拉巴与两个强盗;犹太人的王与犹太人的王——这一切的信息再一次显示,冲突归根结底总是王权的冲突。由于王权的嫉妒,将耶稣与罪犯同列,更显示了那种阴间般的残忍。世界之主要极力丑化耶稣,试图全然抹去人类对祂的记忆。换言之,他们不仅要消灭耶稣的肉身,也要败坏祂的名誉。我们因此也可以将这段经文分成三部分:25-26节让我们看见整场暴行就是因为耶稣宣告自己是王而导致的疯狂报复;而27节让我们看见政治嫉妒导致的妖魔化工程;最后是28节,揭示了这一切背后上帝的旨意——祂来作罪人的赎罪祭,祂来拯救罪人。
1、君王(25-26)
25钉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时候。26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
首先注意第25节经文的原文:ἦν δὲ ὥρα τρίτη καὶ ἐσταύρωσαν αὐτόν,And it was the third hour, and they crucified him。中译的顺序不同,巳初这个概念更是意译。原文是第三个小时或时辰,应该是上午9点(马太福音20:3,使徒行传2:15)。第二句话是陈述语气:他们钉了他十字架。这是福音书都强调的基本事实。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是,十字架既然是国家公刑,必然由最高权力决定,经过法庭审判,并交由正规军队执行。而耶稣被钉或这个国家政权钉耶稣十字架的罪状是“反政府罪”,如同“大不敬”——还不仅仅是因为祂自称是基督,更因直接自称是王。起初大希律为同样的缘故屠杀了伯利恒的男婴;如今为同样的理由,彼拉多希律和大祭司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这是属灵战争,也是政治冲突——世界之主绝对不可能容忍另外一个王,一个主。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一些国家大力逼迫残害教会,甚至不惜动用警察和军队,归根结底是为了“谁是王”。从这里我们可以解释华人教会白左教会的非政治主流,以及西方世俗化的根源:不敢再宣告基督是王,主动承认上帝的归该撒。他们记得基督作王的下场:καὶ ἦν ἡ ἐπιγραφὴ τῆς αἰτίας αὐτοῦ ἐπιγεγραμμένη Ὁ βασιλεὺς τῶν Ἰουδαίων,And the superscription of his accusation was written over, THE KING OF THE JEWS。彼拉多和犹太人的淫威仍然统治着基督教。值得一提的是,名词ἐπιγραφή首先出现在12:16,“他们就拿了来。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该撒的“号”刻在钱财上,基督的号刻在十字架上。这号就是祂被钉十字架的原因或罪状:αἰτία,cause, reason,cause for which one is worthy of punishment, crime,charge of crime, accusation(马太福音19:3等)。
2、强盗(27)
27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这里没有论及两个强盗的来处或罪名。不排除他们可能是巴拉巴的同志或战友。这是一种特别刻意的安排,为了加倍报复和羞辱耶稣。我们是巴拉巴,我们也是这两个强盗;我们也谈及这左右两个强盗可以指向东西方两大文明。当然,这种“灵意解经”不仅让人家牧师见猎心喜,更让台湾神学家暴跳如雷。但我们今天仍然这样看。Καὶ σὺν αὐτῷ σταυροῦσιν δύο λῃστάς ἕνα ἐκ δεξιῶν καὶ ἕνα ἐξ εὐωνύμων αὐτοῦ,And with him they crucify two thieves; the one on his right hand, and the other on his left。强盗:λῃστής,a robber, plunderer, freebooter, brigand。这个名词曾出现在11:17,“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起初耶稣的责备应该是扎到他们了,于是才有今天这样以牙还牙的报复。这也说明,钉十字架的那些人,以及左右两个罪人,在神面前是完全一样的盗贼。香港人最明白何为盗贼:“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约翰福音10:10a)。另参14:48,“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祂知道人心里所存的:唯有自己做惯了强盗的人,才会淫者见淫以为基督和祂 的仆人,进入世界也来和他们抢食来了(权力或钱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幕让我们想起了一个妇人和她的两个儿子(马可福音10:35-41)。更值得强调的是,这两边的强盗,竟然有一位最终是得救的(路加福音23:43,马太福音25:33)。在人侮辱人的十字架上或高峰,耶稣仍然在救人。这是两位王的又一区别。
3、代赎(28)
28这就应了经上的话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
在罪人自以为大功告成的地方,上帝宣布这一切都是为完成祂的计划;而这一计划早就写在圣经之中的。这也应该是我们理解人类一些悲剧的基本思路:上帝即使在我们最不能接受的惨案之中,仍然掌权;魔鬼在最以为自己得胜的地方,恰恰是上帝展开了更大的一场胜利。我们需要的只是忍耐和信心。有时候的忍耐只是三天时间。这的确是非常残酷的信心的试炼,但我们并非没有确据作为信心的内容或依靠。这确据就是神的话语,就是圣经。而这一伟大真理,恰恰是第28节经文及时而准确地告诉我们的:καὶ ἐπληρώθη ἡ γραφὴ ἡ λέγουσα Καὶ μετὰ ἀνόμων ἐλογίσθη,And the scripture was fulfilled, which saith, And he was numbered with the transgressors。动词λογίζομαι的基本含义是to reckon, count, compute, calculate, count over;to reckon inward, count up or weigh the reasons, to deliberate;by reckoning up all the reasons, to gather or infer。这个字有民数记的意思。形容词ἄνομος的意思是:destitute of (the Mosaic) law,of the Gentiles;departing from the law, a violator of the law, lawless, wicked。即违法之人,不法之人。这里引用的旧约经文是以赛亚书53:12,“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总而言之,我们只要并唯有住在神的话语中,才能胜过苦难。
七、众罪人与耶稣(29-32)
29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
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
30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31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32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
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
十字架现场都是罪人,不仅仅那两个强盗是罪人。我们可以将这段经文交叉结构如上。其中29a与32b首尾呼应——十字架上下的罪人同时辱骂和讥诮十字架上的耶稣。这一幕也让我们看见,没有任何人靠自己的罪性或理性能认识神,能接受这样的上帝。其次,29b-30与31-32a前后呼应,让我们看见耶稣被钉十字架三大原因的总结。第一个原因是为了钱——拆毁圣殿实际上毁掉了耶路撒冷权贵阶层以及所有人的生意,而那是他们的核心利益。特别是大节期的时候,圣殿成了犹太人崛起的商机。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权,这场祭司长和文士念念不忘的仇恨,是他们永远的痛或伤口。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死或生:这两场辱骂共享的概念就是“救”——这是属灵上的仇恨,他们憎恶耶稣自称是神的儿子,是人类的救主。与此相关的痛恨应该是这样的真理:信基督的得救,不信的定罪或下地狱。这个福音常识足以让世人抓狂。他们早就快疯了。人类或罪人钉耶稣十字架这三大原因,应该平行蛇的三重试探。一方面,耶稣不是亚当,祂完全胜过了这三重试探。另一方面,这场胜利的代价是魔鬼用这三大理由动员它的差役,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一方面,魔鬼的三重刑罚表面上是魔鬼的胜利,但实际上是基督借此胜过了罪、魔鬼和世界。
1、人心(29a,32b)
29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32……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
节期人来人往,很多人从普天下来。除了耶路撒冷人,还有全世界上来过节的犹太人。长期以来,这些上来过节的人主要不再是为了宗教目的,而是为了生意或消费,甚至纯粹为了旅游和娱乐。这是人心。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有理由痛恨耶稣。动词辱骂当然是imperfect;βλασφημέω的基本含义是:to speak reproachfully, rail at, revile, calumniate, blaspheme;to be evil spoken of, reviled, railed at——他们用最恶毒的话疯狂地攻击谩骂耶稣。而且还要加上肢体的动作,如同网络流氓的摇头:κινοῦντες τὰς κεφαλὰς αὐτῶν,wagging their heads。这种行为艺术可能是跟乃父学的,大祭司的属灵表演是撕裂衣服,小流氓的属灵表演是摇头,有时候还要加上撇嘴(诗篇22:7;另参马可福音3:28-30)。最后看第32节中的动词讥诮,自然也是imperfect:ὀνειδίζω,to reproach, upbraid, revile;to upbraid, cast (favours received) in one’s teeth。这个动词与上文的辱骂是同义词,但似乎更为狠毒,咬牙切齿。这是真的,几乎在所有的文革暴行中,最激进的人往往是最邪恶的人。基督徒也会随主遭遇同样的命运(马太福音5:11;彼得前书4:14)。当然这个动词也有正面的含义(马可福音16:14),另当别论。这是教牧书信对牧者的劝勉:“我们劳苦努力(suffer reproach),正是为此。因我们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提摩太前书4:10)。我们一定被骂,我们必须忍受辱骂。
2、钱财(29b)
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
绝大多数人辱骂耶稣是为了钱。Οὐὰ ὁ καταλύων τὸν ναὸν καὶ ἐν τρισὶν ἡμέραις οἰκοδομῶν,Ah, thou that destroyest the temple, and buildest it in three days。根据相关语境,这些谩骂应该是针对耶稣洁净圣殿及相关言论的。这件事实际上使耶稣成了经营和出入耶路撒冷圣殿的人的公敌。我们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将这些辱骂和摇头与玛门崇拜连接在一起,是因为这些清清楚楚的经文:“15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16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17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18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11:15-18)。很多时候,他们恨我们还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讲对了,而是因为我们砸了假牧师和女牧者的饭碗。辱骂,特别是以属灵的名义加给我们的辱骂,甚至从钱财和下三滥方向来的辱骂饥饿淫者见淫,会一直是我们的“朋友”,追随始终。你要学习和习惯与之共度今生。我的经验的,不要搭理它。
3、拯救(30-31)
30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31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以“戏弄”为轴心也形成交叉结构,前后呼应的概念是“救”:σῴζω。这个动词在这里反复出现了3次。传道这些年,我们常常因为传讲耶稣是救主,而看尽了人类那些丑恶而颤抖的嘴脸:祂凭什么是我的救主?凭什么不信基督就要下地狱……越是公知,越是异教,越是无神论,这些嘴脸越扭曲。而他们越是扭曲越证明:这事事关生死,特别是永生和永死,没有人真的不在乎。只是基督是唯一救主这个道理,足以让所有人类和异教气急败坏。他们恨教会提醒他们也会死的,他们更恨教会宣称唯有我们信的基督是出死入生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现在他们的第一届代表大会的代表到了各各他现场,可以藉着十字架极尽侮辱我们的主耶稣之能事。但是这三个σῴζω更显示,罪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拯救。他们理解的拯救就是政治解放或经济富强,就是免除肉身的痛苦,就是医治神迹……最终的拯救当然包括这一切,但远远超越这一切。不仅如此,罪人进入救恩必须经过十字架或死亡。换言之,这些蠢货以为死亡是终点,而耶稣已经到了终点,一切都完了;他们却不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拯救从死亡开始,然后是复活,然后是永生。
4、王权(32)
32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
最后的原因再一次归结到了王权之战。ὁ Χριστὸς ὁ βασιλεὺς τοῦ Ἰσραὴλ καταβάτω νῦν ἀπὸ τοῦ σταυροῦ ἵνα ἴδωμεν καὶ πιστεύσωμεν,Let Christ the King of Israel descend now from the cross, that we may see and believe。首先,大祭司指控的基督和彼拉多指控的王,在这里合二为一:以色列的王基督。这是问题的实质,这是一种神学总结,这是完整的基督论:耶稣是以色列的王基督。而按犹太人的观点,基督不可能在十字架上,基督应该住在耶路撒冷或罗马的王宫中。这里也谈到“信”,并与“看见”相连接——这是犹太教,这是世界的宗教:看见才信。更准确地说,看见你在世界的功成名就才相信你是以色列的王基督。一方面,这信是为了嘲笑耶稣教导的因信称义的真理;另一方面,圣灵使用这些告白,让我们将真理与异教区别出来了。这是我们的教义:“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20:29);“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2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希伯来书11:1-3);“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18)。阿门。
任不寐,2019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