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罗马书15:14-16:27。秋风落叶,北雁南飞,我们即将告别罗马大城了。首先让我们感谢神对我们的一路保守,从约翰福音到罗马书马不停蹄;即使中间有吐谷浑马队和亚玛力人的搅扰,我们更加一路恩典。多数学者都注意到了罗马书1:1-17与15:14-16:27之间的平行关系。就我们的课程而言,我们今天的“课文”与第一课(罗马书1:1-7)和第二课(1:8-17)的内容基本上是平行的,或首尾呼应的。这些前后呼应的概念至少包括:基督的仆人与基督耶稣的仆役;奉召特派传福音的使徒与作神福音的祭司;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与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我写信与写信;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与我立了志向要去你们那里;如今仍有阻隔与我因多次被拦阻;我都欠他们的债与也算是所欠的债;同得安慰与同得安息;这福音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与我所传的福音和所讲的耶稣基督;使你们可以坚固与坚固你们的心;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与借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与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阿门与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这也意味着,相同的概念我们不再重复解释,只是关注最后这部分经文特别强调的论题。至于一些搞圣经批判的人质疑罗马书16章的归属甚至真伪,则不在话下。
这是罗马书最后一课。但你若将这一课想象为教会的最后一课,我们之间的最后一课,你会有什么看见呢?在即将分别的日子里,弟兄姐妹之间,牧者和会众之间,应该像罗马书这样话别:第一、珍惜赞扬每一个人;第二、嘱咐大家路上有狼或小心魔鬼;第三、点名祝福每一个人;第四、“用右手行相交之礼”,乘胜前进,开赴前线。
我们可以将罗马书最后这段经文分成两大论题,而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个交叉结构。第一、传道人和教会的关系(15:14-33)。在这个交叉结构中,中心信息在14;22-24,让我们看见传道人会被拦阻。换言之,教会就是在传道人不断被拦阻中渐渐成长的。这一事实可以让我们重新思想主耶稣平静风和海的故事:传道人被拦阻的时候,相当于耶稣在船底睡着的时候。那时候众圣徒必须靠着已经被交付的真道胜过风和海:“我们渡到那边去吧”(马可福音4:35)。第二、各地教会之间的关系(16:1-27)。在这段长长的同工名录之中,核心经文在罗马书16:17-20,教会被挑拨离间,因为有些人将教会变成了名利场。显而易见,这两部分的核心信息是有密切关联的:当牧者被拦阻,或者说世界之王拦阻牧者的目的,就是那恶者趁着牧者在远方之际,让假弟兄假先知假师傅像贼和强盗一样进入教会,将教会沦为他们的食物。正因为如此,围绕这两大危险,这段经文分别首尾呼应地建造牧师、会众和教会同工。一方面让他们预备这场属灵战争的必然到来,另一方面在真理和爱心以及众教会的合一上装备建造他们。罗马书最后一课是新约的民数记,耶和华的军队和耶稣的精兵站在点将台前,整装待发。最后请注意这两大部分的结语完全平行,都是圣灵在为教会祷告,万千珍重:“33愿赐平安的神,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27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一、胜过拦阻的牧者(15:14-33)
我们可以将这段经文交叉如次:1、牧者天职(14-19);2、牧者本分(20-21);3、教会苦路(22-24);4、会众本分(25-29);5、会众天职(30-33)。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让我们看见牧者和会众各自从神领受的责任和使命,特别涉及会众接纳牧者和牧众同心竭力的问题。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则让我们看见牧者侍奉的两大禾场,以及牧者在禾场上最基本的的道德操守或“职业道德”。而中间部分聚焦牧者的天路历程:牧者前往教会和侍奉的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因此这条路必然是属灵战场,也应该是光明穿越黑暗的得胜之路。
1、牧者天职(14-19)
14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15但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特因神所给我的恩典,16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
17所以论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18除了基督借我作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只提他借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19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
可以看见14节与30节的“弟兄们”首尾呼应,这是弟兄之间的一场话别。罗马书15:14-19重点在向会众强调牧者的职分和使命。首先保罗再一次夸奖了罗马教会弟兄姐妹的“信德”(罗马书1:8)。既然保罗禁止教会中的彼此论断,就以身作则,“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以弗所书4:29)。不仅如此,临别之际,更加彼此珍惜对方的恩赐。保罗赞扬罗马教会有三大恩赐或品质。第一是充满善良。ἀγαθωσύνη,uprightness of heart and life, goodness, kindness;正直良善是圣灵的果子,与最终得救相关(加拉太书5:22,以弗所书5:9,帖撒罗尼迦后书1:11)。第二是“充足了诸般的知识”,基督徒要热爱并装备真理,同时在各样知识上都有恩赐。真理与爱缺一不可。第三是“也能彼此劝戒(νουθετέω,to admonish, warn, exhort)”,这表明罗马教会有着较好的团契生活;即使在遇到牧者责备和彼此之间的矛盾也能彼此劝和,又可以互相安慰、重建坚固那些伤心和软弱的人,一同顺服爱与真理。这是真正的教会:善良、真理与相爱。我们这间教会是配得这样的称赞的,在这一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奉主的名谢谢你们。
保罗这样向罗马教会致意不是礼貌性的恭维,保罗同时表达的是这样的认同:你们是我真正的弟兄,你们在基督里的善真爱已经说服了(Πέπεισμαι)我,所以我才愿意说这样一些话,所以我才愿意去你们那里,相信你们会接待我、支持我在罗马和继续向西的事工。虽然传道人可以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但是,你的事工如果需要帮助,你最好找那些“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的教会。不要把那些信仰有问题而且缺乏良善和合一能力的教会当作你的同工和中转站。所以赞扬罗马教会更是为了接下来提醒他们靠“良善”、“知识”和“劝诫”来记住保罗是谁,并且支持保罗在罗马以远的福音事工。“放胆”(τολμηρός,more boldly)这个说法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是你们真信基督,如果我不是和你们同感一灵,我不可能更不敢求你们接待和帮助我;因为按人的道理,保罗的要求是不能被理解的。15节中又一次呼唤“弟兄们”(中译没有翻出来),也与16:24中的“弟兄”首尾呼应。在正式提出具体要求之前,保罗提醒罗马教会记住关于他是谁两个方面的事实:
第一、保罗的职分(15-16)。就是保罗从神领受的圣职和使命,特别是外邦人使徒的职分。这样的提醒是教导教会尊重保罗的职分,并支持他向外邦人传福音。你们接纳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是藉着接纳传道人也接纳了基督。希伯来书13:2阐述的道理类似:“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但保罗没有强调自己了不起所以成了使徒,而是强调自己是因恩受召,并特别用两个概念来描述自己的职分。首先是“基督耶稣的仆役”,仆役这个字(λειτουργός)已经出现在罗马书13:6,因此那里教导“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至少是一语双关:λειτουργός指向世俗政权,更指向教会权柄(另参腓立比书2:25,希伯来书1:7,8:2)。这对展开25-29中捐献的话题作了铺垫。其次是“神福音的祭司”。ἱερουργέω是动词,这个复合词(ἱερόν与ἔργον)的基本含义就是“作祭司”、“在圣所工作”。这是新约圣经中比较清楚地强调牧者祭司身份的经文。保罗劝勉信众将自己献上作为活祭,前提是自己先要献上。最后一句话是修饰福音祭司的:“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这也让我们看见旧约圣经中关于献祭的律法怎样按着精义应用在教会献祭之上。
第二、保罗的事工(17-18)。首先,保罗靠着基督所完成的事工有目共睹;而罗马教会藉着牧者已经作的那些事就应该起来接纳他。但是保罗再一次强调,他所作的不是出于自己,而是出于基督:“基督借我作的那些事”。牧者要把功劳归给神。这也意味着牧者没有必要在教会讲论与福音无关的那些事:“除了基督借我作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不仅如此,教会不问英雄来处。我不管你在世界有什么功名学历,也不管你在教区有什么地位人脉,我只看你的牧者职分和事工记录。什么样的事工呢?“使外邦人顺服”圣灵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有多少人因你的祭司工作而归信基督。否则就算你势力再大,也与教会无干。19节保罗一语带过这些年来他事工所覆盖的区域:“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基本上就是从巴勒斯坦到意大利东部边陲。请注意16与18(19)中“圣灵”的平行,这就是真理的圣灵,指向你教导真理的能力,而不是你搞教会政治的能力。这里既然3次提到外邦人,也是提醒罗马教会支持保罗继续向西向外邦人传道。即使你不支持保罗,但你没有资格拦阻保罗继续前行的脚步。这两方面的信息更提醒教会中的邪教势力:他有牧者的职分,他有事工的见证,你继续控告和拦阻他到底为什么呢?你的拦阻显然不是出于神,而是出于魔鬼了。
2、牧者本分(20-21)
20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21就如经上所记,未曾闻知他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
这两节经文虽然很短,但是涉及了基督教传道事工的一个重要原则:传道人不要冲击传道人的事工与禾场。当然,我这里说的传道人或牧者仅仅限于同一教区(如LC-MS)的牧者,绝不指路德宗与改革宗、灵恩派、天主教甚至威尔斯之间的牧者关系。这与地盘意识无关,更不仅仅是反对“拉羊”。这两节经文也可以视为处理牧者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并藉着这个原则将教会领袖与外邦领袖区别出来。外邦领袖侍奉的是权力和肚腹,所以他们没有边界和底线;但教会领袖侍奉的是基督,应该自觉维护和平,尊重其他牧者的禾场。这是旧约的见证:“8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创世纪13:8-9)。这是新约圣经的见证:“6至于那些有名望的,不论他是何等人,都与我无干。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并没有加增我什么。7反倒看见了主托我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8(那感动彼得,叫他为受割礼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动我,叫我为外邦人作使徒)9又知道所赐给我的恩典,那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矶法,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叫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加拉太书2:6-9)。在牧者之间划分牧场是传道人内部在底线上的一种道德责任。如果你不能遵守这个本分,你就根本不配被差遣,你只是妄自行割的犬类(腓立比书3:2)。这里面根本没有什么误会可言。
立了志向,φιλοτιμέομαι,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出于爱、荣耀和尊严而热切追求,努力奋斗(哥林多后书5:9,帖撒罗尼迦前书4:11)。“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不是说保罗要另立根基,而是说,那里的教会已经或正在建造在基督的根基上了(哥林多前书3:11),我没有必要多此一举。21节引证的是以赛亚书52:15,引用这些经文也是为了支持保罗继续开辟之工。但是保罗不反对别人在他立好的根基上建造,但这是有条件的:一方面是根基已经立好了;另一方面要求继续浇灌的人要小心谨慎(哥林多前书3:10)。当然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说,别人的根基也可以指别人的教导计划——每一个传道人都有一个特定的牧养计划,而且正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地在建造;你从中间突然插进去,可能就拆毁了神的工程,甚至跌倒了那些本来按计划已经走进洗礼池边的慕道朋友。正是由于传道人各领风骚两三年,很多基督徒的信仰根基从来没有建立起来,因为刚刚建造就被喜新厌旧的恶俗终结了。
我个人愿意在最保守的意义上来解释这个道理:保罗不愿意在彼得、约翰、雅各、腓力等已经传过福音的地方再传福音;因为那毫无意义,经过安提阿教会和耶路撒冷大会,众使徒的基本信仰是一致的。所以保罗立志离开了巴勒斯坦,先去亚拉伯,后到了小亚细亚、希腊和意大利,将来还要去伊比利亚。但是,保罗仍然在亚波罗传过道的地方传道;原因很简单,亚波罗的教导仍然有严重的问题:“有一个犹太人,名叫亚波罗,来到以弗所。他生在亚力山太,是有学问的,最能讲解圣经(学问或作口才)”(使徒行传18:24);“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洗礼”(使徒行传18:25)。亚波罗让我想起改革宗和灵恩派以及律法主义者,可以说这些宗派的共性是不了解教会的真理。按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这样应用:LC-MS的传道人,既然基本认信一致,你不要将你的事工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但是,你可以向外邦人、改革宗、灵恩派以及律法主义屠戮的地方开疆拓土。保罗选择的路线不是为了清高,更不是要建立自己的王国;而是为了避免浪费资源,也为了避免愚蠢的内讧和互相搅扰。当然这种“偏向旷野行”的心志是需要信心和能力的,那些传道无能、内战有术、好为人师、不耻上位(我比你更路德宗,我比你更正统)的人,也就只能靠寻找保罗的讲道的所谓毛病,就是高举协同书只言片语在圣经之上,以便踏着保罗的尸体而偷鸡摸狗、鸡犬升天了。但是愿我们能够看见:“在别人的根基上”传道甚至争战,乃是基督教会、特别是路德教会的奇耻大辱。腓利向南,彼得向北,脚踪惟此佳美。
3、教会苦路(22-24)
22我因多次被拦阻,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
23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
24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
教会是受难的新妇,新妇在苦难中洁净和得胜。教会的苦路首先是牧者的苦路。讨论过牧者与基督、牧者与会众以及牧者与牧者之间的关系,现在保罗聚焦牧者与撒旦的关系——撒旦即拦阻者。根据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来认识牧者的苦路。
第一、拦阻(22)。ἐγκόπτω用作被动语态,imperfect;这是没完没了的拦阻。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to cut into, to impede one’s course by cutting off his way;hinder。常常是你的事工刚刚做了一半,撒旦的差役中途起来拆毁你。帖撒罗尼迦前书2:18用的就是这个字:“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当然,拦阻的方式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身体状况的拦阻,世俗政治的拦阻,教会政治的拦阻,地理环境的拦阻,不一而足,蔚为大观。所以保罗强调“多次被拦阻”。πολύς可以指多次,也可以指严重。在保罗的传道生涯里,撒旦差遣拦阻他的主要差役三两类:犹太人代表犹太教律法主义,而雅各身边来的人代表教会中大儿子,还有罗马帝国的各级差役。特别是第二类拦阻是最残酷的。保罗曾给这些人命名为“撒旦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撒旦的差役攻击我”、假师傅、假先知、假弟兄。而他们拦阻保罗主要采取两个手段:第一、勾结官府煽动暴民对保罗实施审判和私刑,以至于最终杀害了保罗;第二、搅扰教会论断保罗弃绝保罗,以至于保罗晚年众叛亲离。不过保罗这里强调的拦阻,也包括即将发生的事变:他前往耶路撒冷面对更残酷的一场逼迫(使徒行传21-28;罗马书15:31)。
第二、绝境(23)。撒旦的差役的拦阻和搅扰几乎是成功的,保罗在自己的家乡或第二故乡已经走投无路,没有立锥之地。而犹太人煽动各地掌权者和暴民,从耶路撒冷到欧洲,为保罗预备好了警察、法庭、监狱和断头台。没有可传的地方,不是没有人听信福音,而是仇敌堵死了保罗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马其顿和亚该亚等地事工的所有空间。实际上保罗到了绝路。这应验了主的话:“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路加福音4:24);“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约翰福音4:44)。牧师是独特的走投无路、背井离乡之人。一方面,他们因传道被N个故乡逼走他乡;另一方面他们流落他乡同样去传道。但神与他们同在。圣灵催逼和引导保罗继续向西。但他自己没有想到,他到罗马是带着镣铐被成功船运过去的。这正如保罗所见证的:“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提摩太后书2:9)。
第三、厌弃(24)。这主要指教会贡献的伤害。“24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我读这节经文泪如雨下。保罗在其他教会可能很难得到支持了,他也失去了从其他教会获取传道支持的盼望,于是将盼望转向了他未曾建立或从未牧养过的罗马教会。那种哀求罗马教会支持他传福音的表情令人无限悲凉。他不需要很多安慰,只需要“心里稍微满足”;他所求的满足不是为了自己的肚腹,而是为了完成基督给他的托付(使徒行传9:15-16;加拉太书1:15-16;使徒行传23:11)。所以保罗在这里谈到他“切心想望”和“盼望”。所谓切心想望,ἐπιποθίαν ἔχων,having a great desire;持有一份强烈的愿望。名词ἐπιποθία的基本含义是longing。这些年来保罗一直怀着要去罗马和西班牙传道的理想。如果打开地图,我们就能看见,保罗要践行基督给教会的“地极使命”(使徒行传1:8)。Σπανία即今天的西班牙,基本上位于地中海区域的最西端。所谓盼望,ἐλπίζω,to hope;hopefully to trust in;这是与信心有关的盼望(马太福音12:21;罗马书5:3-5)。教会的厌弃并没有夺去保罗的信心。我这样说并非灵意解经,我们有充分的以经解经的根据。加拉太代表亚细亚众教会,哥林多代表希腊众教会,这些教会已经厌弃了保罗。
使徒行传终止在罗马,没有告诉我们保罗是否到了西班牙。这是基督教的一个传统,仅供参考:“伪经的克利门壹书五:7和《穆拉多利残卷》(以及Cyril)的记载里,保罗在罗马监禁两年后被释放,后来在第四次旅行布道,出往西班牙与大不列颠岛,但虽然这确实是保罗的意图(参观:罗马书15章:22-27节),这个证据依然还是非决定的。最后当他在第二次又被囚罗马监狱,约于公元67年,罗马皇帝尼禄在位时殉道……2006年,由梵蒂冈委派的考古学家,在罗马第二大教堂“城外圣保禄大殿”祭坛下发现石棺,石棺面刻有拉丁文碑文“Paolo Apostolo Martyr”,即殉道者使徒保罗。考古学家采用碳14年份测试法对微小骨片进行了检测,确定这些骸骨属于公元一世纪或二世纪时期,此与使徒保罗殉道的年份吻合”。在某种意义上,保罗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人;他甚至做了比耶稣更大的事,正如耶稣自己所预言的(约翰福音 14:12-14)。当然,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基督做的。
传道人和教会靠什么胜过拦阻走向胜利呢?“4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5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哥林多后书10:4-5)。唯有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才能带领我们冲破一切拦阻,走向胜利(以弗所书6:10-20)。感谢神将圣经赐给我们。上一周我打开圣经,一切拦阻就落花流水了。
4、会众本分(25-29)
25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26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27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28等我办完了这事,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我就要路过你们那里,往士班雅去。29我也晓得去的时候,必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去。
奉献是会众的本分。不过保罗在罗马书15:25-29中讨论教会奉献问题,远没有他在哥林多前书第9章、哥林多后书8-9章以及加拉太书第6章、提摩太前书第5章那样充分和激烈。不仅如此,在交叉结构中,罗马书15:25-29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我们看见牧者的责任。这个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耶路撒冷教会的责任,就是募集其他教会的奉献给耶路撒冷教会,支持那里贫穷的基督徒。这当然也是众教会互相支援的责任。基督的教会是一个大家庭,同一个国度。另一方面,则是向罗马教会分享“基督丰盛的恩典”。对牧者来说,福音传向新的禾场,但在奉献上仍然看顾过去的教会。不过这里的重点在基督徒奉献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基督徒的奉献。
第一、奉献主体,每一位基督徒。“马其顿和亚该亚”基本上构成了大希腊的版图,而那个商业文化圈在福音光照之前基本上是不知奉献为何物的(以西结书27:13)。将柏拉图学园作为“最早的慈善机构”证据严重不足。变化是从教会开始的,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以钱财为上帝的民族,有人起来开始将以前的上帝(玛门)奉献给真正的上帝。“一个人在巨额财富中死去是可耻的”,这只能是基督教的观念。而这里所说的奉献者,就是这些地方的基督徒和教会。根据使徒行传,马其顿和亚该亚的教会包括腓立比教会、帖撒罗尼迦教会、雅典教会和哥林多教会等。但是奉献的基本态度是乐意,εὐδοκέω,自己认为是好的,很高兴去做;更是神所喜悦的(26,27)。哥林多后书8:3也这样谈到马其顿教会的奉献:“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捐项”,κοινωνία,这个字就是聚会、团契和同领圣餐的那个字;原指共享、有份。相关信息还可以参考使徒行传19-20,哥林多前书16:1-4,哥林多后书8-9章。无论如何,“捐项”与投资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全新的事业。在这方面,基督徒要铭记亚拿尼亚撒非喇的教训,教会要铭记赎罪券的教训。
第二、奉献对象。奉献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尽管这两个方面可以是一种人。第一、“供给圣徒”或“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第二、“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的那些人,或“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去”的那些人。因此奉献的主要对象是教会中的穷人和传道人。这里特别提到奉献是还债这样一种神学:“也算是所欠的债”,这与加拉太书6:6的教导是一致的:“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另参哥林多前书9:14,“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提摩太前书5:16-18,“16信主的妇女,若家中有寡妇,自己就当救济她们,不可累着教会,好使教会能救济那真无倚靠的寡妇。17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地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18因为经上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这也意味着,社会上的慈善事业不是基督徒的本分,但教会不反对有人这样作。但是,如果一个基督徒宁愿陈光诚,却不愿吕底亚,这些人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了。另外,保罗在这里也“委婉地”教导罗马教会要用奉献支持他前往西班牙传道。这个“委婉”让我们叹息牧者在教会中教导奉献真理的尴尬和两难。钱财让罪人敏感。
第三、神的悦纳。“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圣灵看奉献为善果。原文并无“善”字,只有καρπός,果实。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个字在罗马书中的使用,就能明白保罗在这里讲什么。罗马书1:13,“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罗马书6:21-22,“21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22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因此,这里讲的果子同时指向物质上的奉献和精神上的献祭。交付明白:σφραγίζω,盖上印(约翰福音6:27,哥林多后书1:22;以弗所书1:13等)。就是神已经收纳了。换言之,从根本上说,奉献不是献给任何人,而是交给神。但这不是说上帝贪财,所有基督徒要明白:上帝使用这些钱财乃是为将福音传到地极。同时,既然神吩咐基督徒奉献,祂自己必须保证奉献者的生存。这一点我们可以查看人类历史和全世界每一个地方: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和个人,没有谁是饿死的。这也是神的应许:“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加福音12:48)。或马太效应(马太福音25:29)。
5、会众天职(30-33)
30弟兄们,我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又借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31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32并叫我顺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地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33愿赐平安的神,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如果说牧者的天职是“务要传道”,那么会众的天职就是支持传道。罗马书15章最后这段经文中,保罗奉神的名劝勉会众或教会与他同心一致(另参罗马书12:1),以便支持他的各项事工:“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与牧者同心竭力和为牧者代祷,乃是会众的教会责任。一同竭力,συναγωνίζομαι,to strive together with one, to help one in striving;如同战场上的同心同德,而且要竭尽全力。这是一场战争,只有团结才能赢得胜利。不仅同心,而且要竭尽全力。你是否为教会的事竭尽全力了呢?正相反,大部分基督徒对教会的支持是九牛一毛。实际上自己家中和社会上任何小事,都可以以牺牲教会和主日聚会为代价。另一方面是为牧者祷告。会众是“为我祈求神”,还是旁观、非议、阻挡,甚至向神控告牧者,真假教会泾渭分明。仅就为牧者祷告而言,这里涉及三重祷告或三重同心竭力:
第一是“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保罗预感到前面有一场针对他的巨大政治风暴,生死攸关。在面对仇敌的时候,保罗祈求会众和他站在一起,最低要求会众不要站在犹太人所代表的主流社会那边一同不顺从。犹太人就是律法主义大儿子的代表。牧者的悲凉常常在这个地方:你的会众和同工总愿意站在对你苦毒的人那边,更愿意“理解”任何抵挡你的人。愿意和敌人一起不顺从,愿意与仇敌结盟,这是北国以色列的痼疾。但是成熟的牧者必须时刻预备好迎接这样的痛苦和伤心。第二、“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为保罗在耶路撒冷这次事工祈祷。牧者有一个异象和使命,会众应该尽力支持。保罗要去耶路撒冷转送其他教会的奉献,显然同工和会众可以有各种反对的理由。但是,你是否愿意在牧者决定的事项上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呢?教会有一种声音,就是牧者决定什么,他都会“不”。这是一种权力人格作祟。第三、“并叫我顺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地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这指向保罗完成耶路撒冷交付奉献之后的罗马和西班牙之行。这不仅要求罗马教会代祷,也要求罗马教会预备接待保罗。不排除有这样一种“祈祷”:主啊,求你千万别让保罗到我们这里来,如同阻止秋风落叶;或者保罗来此毫无必要,因为他的教导我们都非常熟悉了……牧者之行,必有美意。
而这一切的一同竭力,从两个方面都道理充足。第一、源于我们拥有和侍奉一位共同的神、共同的主耶稣基督,祂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感谢主,保罗在这里交托罗马教会的三重祷告都应验了。我们的神是听祷告的神。第一、上帝拯救保罗脱离了耶路撒冷犹太人的网罗;保罗成功将各教会的奉献交割给了耶路撒冷教会;保罗成功到达了罗马教会。保罗和罗马教会的祷告,正是主耶稣所教导的祷告: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在这个前提下“求必得着”。第二、一般来说,平信徒都缺乏传道的恩赐。除了特别有教导圣经之瘾的人,平信徒应该支持那些蒙召受遣的传道人去传福音。不可能每一个基督徒都成为传道人,而你支持一位传道人,就等于你间接在传道。这更让传道人学习谦卑,你每一篇讲章的作者都不是你一个人,任何一篇讲道都是教会集体的创作。根据这样的看见,“名牧”乃是基督教的耻辱。这是常识:没有弟兄姐妹不可能有不寐之夜。
二、胜过离间的教会(16:1-27)
罗马书16章同样可以这样交叉结构:1、牧者举荐(1-2);2、问圣徒安(3-16);3、胜过撒旦(17-20);4、同工问安(21-24);5、牧者祝祷(25-27)。其中第二部分的问安是问候罗马教会的人,记载的是罗马教会部分圣徒名单;而第四部分则是介绍保罗身边向罗马问安的同工。这是基督的国度,不同教会的弟兄姐妹互为肢体,互相接纳,互相问安。而中间这部分经文(17-20)则再一次强调教会对魔鬼的胜利,这让所有人儆醒,更让所有人信心倍增。在罗马书16章中,保罗至少提到了34个名字,这是新约圣经的一份家谱,这是基督解放罗马的军团。点名也是圣灵对每个人的尊重——日本人为什么可以否认南京大屠杀?因为贵国没有一份遇难者的名字:谁呀?咋的啦?
1、牧者举荐(1-2)
1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她是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2请你们为主接待她,合乎圣徒的体统。她在何事上,要你们帮助,你们就帮助她。因她素来帮助许多人,也帮助了我。
保罗向罗马教会推荐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非比,因为她即将前往罗马教会。普世教会之间是一直密切连接的。这也应该是保罗写罗马书的目的之一。这两节经文以及下文不断提说的女性名字,让我们震撼初代教会中女人的地位和贡献。把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性称为“我们的姐妹”,这是古代世界绝无仅有的基督教文明。Φοίβη,radiant,发光的;这应该是一个异教徒的名字(可能是以弗所亚底米女神的另一名字)。坚革哩在哥林多附近,是哥林多向东8英里的一个港口城市。保罗曾经过那地,应该在那里建立了教会(使徒行传18:18)。接纳(προσδέχομαι)这个真理在这里成为教会的实践。显然对罗马教会而言,非比是陌生的,但教会按着真理应该接纳。所谓合乎体统,ἀξίως,这个副词的基本含义是suitably, worthily, in a manner worthy of;主要指与我们蒙受的基督恩典相称,对得起主的恩惠(另参以弗所书4:1,腓立比书1:27,歌罗西书1:10;帖撒罗尼迦前书2:12;约翰三书1:6)。一个被主接纳的人应该接纳主已经接纳的人。教会接纳基督徒是圣徒的本分,每一间教会都是基督徒免费的驿站。当然,这不是说普世教会要为四处旅游的基督徒提供免费招待;接待前提是,非比应该是奉差遣到罗马“公干”的。
必须注意的是,保罗在罗马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教会”这个概念:ἐκκλησία,a gathering of citizens called out from their homes into some public place, an assembly。至少每一位学员应该记住这个字的解释方法。这个字在罗马书16章出现了5次:1,4,5,16,23。而保罗书信中提到的教会基本上是“家庭教会”,这也意味着大教会从来不是圣经记载的教会。
圣经对非比只有这一句描写,因此我们对她知之不多。我们知道她是教会的同工或执事(διάκονος;马太福音20:26,23:11;约翰福音12:26;罗马书13:4,15:8;哥林多后书3:6;提摩太前书3:8等)。而且保罗说她帮助过很多人,也帮助过保罗。帮助这个概念在这段经文中以动词和名词的方式各出现一次(παρίστημι,προστάτις)。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与……站在一起,靠近……这让我们想起亚当的肋骨。也许非比像吕底亚一样是一位有钱的妇人。但无论如何她是一位好帮手(另参路加福音8:3,使徒行传16:14-15)。上帝在基督里,藉着教会,重建了女人帮助的形象(创世纪2:18,20)。非比、连同下文的百拉基、罗马的马利亚、土非拿氏、土富撒氏、彼息氏、罗孚的母亲、犹利亚、尼利亚的姊妹,她们是欧洲天宇的月亮,是欧洲点着的明灯。欧洲的姐妹、母亲和妻子得救了,上帝藉着她们开始照亮那黑暗的陆地和海岛。很有可能,非比这次公干就是专程向罗马教会送信的,她是罗马书的信使。大家可以自己在地图上找到从坚革哩到罗马的路程,可谓天高地远。当然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保罗将这位可以帮助教会的人差到了罗马教会,尽管她去那里仅仅是私人原因。
2、问圣徒安(3-16)
3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4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谢他们,就是外邦的众教会也感谢他们。
5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安。问我所亲爱的以拜尼土安。他在亚西亚是归基督初结的果子。6又问马利亚安。她为你们多受劳苦。7又问我亲属与我一同坐监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安。他们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里。8又问我在主里面所亲爱的暗伯利安。9又问在基督里与我们同工的耳巴奴,并我所亲爱的士大古安。10又问在基督里经过试验的亚比利安。问亚利多布家里的人安。11又问我亲属希罗天安。问拿其数家在主里的人安。12又问为主劳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问可亲爱为主多受劳苦的彼息氏安。13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
14又问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并与他们在一处的弟兄们安。15又问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尼利亚,和他姊妹,同阿林巴,并与他们在一处的众圣徒安。
16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
保罗几乎将他在罗马教会中能够想起来和认识的圣徒的名字都写在上面了。我不愿意将这样的问安视为礼貌上的老道——有求于人,面面俱到——不如说这些人都是保罗心上的人(腓利门书1:12)。是保罗事工中的天使天军。我们可以在罗马书16:3-16中找到三间教会。第一间就是百基拉和亚居拉家中的教会(3-13);第二间是亚逊其土等人组成的教会(14);第三间则是非罗罗古等人组成的教会(15)。很有可能,第一间教会是犹太人为主的教会,而另外两间是希腊罗马背景出来的外邦人组建的教会。另外有学者指出,这份名单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可能出身于奴隶。
第一间家庭教会的领袖就是百基拉和亚居拉(3-5a)。我们在使徒行传的课程中认识他们,因此在这里不复赘言。值得强调的是,保罗将他们称为“在基督里与我同工的”。συνεργός,a companion in work, fellow worker。这个字在罗马书16章中出现了3次(3,9,21)。此时他们应该已经返回罗马,因为逼罗马当局驱逐犹太人的政策暂时过去了(使徒行传18:2;哥林多前书16:19;提摩太后书4:19)。保罗特别提说他们“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另参约翰福音15:13;使徒行传19:23-41)。在保罗艰苦卓绝、内外交逼的一生中,这对夫妻是上帝赐给他的天使。我相信保罗每一次想到他们都会热泪盈眶,深得安慰——无论世人和教会在怎样伤害他,但还有百基拉和亚居拉。而且那是基督真理之内的患难之情,生死之交。而且这对夫妻也祝福了很多外邦教会,又在自己家中建立了教会。
罗马书5b-13列举的人应该都是百基拉和亚居拉家庭教会中的人,这些人有4个特点,或者说与保罗关系密切。第一是“我所亲爱的”;ἀγαπητός,beloved, esteemed, dear, favourite, worthy of love(罗马书16:5,8,9,12;另参马太福音3:17,12:18,17:5;罗马书1:7,11:28,12:19等)。第二是“劳苦”的,包括“一同坐监”的、“在基督里经过试验的”;κοπιάω,to grow weary, tired, exhausted (with toil or burdens or grief);to labour with wearisome effort, to toil……主要指为主受苦的(罗马书16:6,12×2)。第三是“我的亲属”。συγγενής,of the same kin, akin to, related by blood。有血亲关系的(罗马书9:3;16:7,11,21)。这是我们能理解的状况:传道人有亲戚成了基督徒,但不是所有的亲属都是基督徒。特别是13节,保罗对鲁孚的母亲的感情令人动容,这是基督里的亲属关系:“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们不知道保罗与鲁孚和他母亲之间的关系,但我们记得十字架上的耶稣怎样将自己的母亲交给了使徒约翰。在基督的教会中,将弟兄姐妹的母亲视为自己的母亲,特别是奉养那些为主殉道的信徒的母亲,应该是基督徒的本分。值得强调的是罗孚(Ῥοῦφος)这个名字出现在马可福音15:21,“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如果这是同一位鲁孚,我们就知道鲁孚的母亲就是为主背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门的妻子。保罗这样尊敬她也是情理之中。第四、“问亚利多布家里的人安”;“问拿其数家在主里的人安”。在教会中,有一家归主的情况,其中自然包括孩子和奴仆。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犹尼亚是“女使徒”的争辩,我在相关讲章中已经解释了这个问题,此不赘言。在这份名单中,除了马利亚和鲁孚以外,所有名字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一次。我想在这里再开放一个问题:罗马的马利亚一定不是耶路撒冷的某一位马利亚吗?
罗马书16:14-15中的名单可以另外列为一组,他们显然与保罗的关系没有第一组那么紧密。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对保罗不重要。这些名字在新约圣经中也只出现一次;而每一间教会提到了5个人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翻作“黑米”(Ἑρμᾶς,Hermas,Mercury)的这个名字,以及“黑马”(Ἑρμῆς,Mercurius or Hermes,herald of the gods),都可能源于希腊十二主神之一的赫尔墨斯(Ἑρμῆς,爱马仕;另参使徒行传14:12)。他们应该是从希腊异教中归正过来的,而初代教会有个传统称黑米本是耶稣70门徒之一,在主后55年成为达尔马提亚(Dalmatia)的主教。另外一间教会的第一个人物是非罗罗古,Φιλόλογος ,Philologus,lover of the Word。他很有可能是从希腊哲学(φιλοσοφία)中召回的。犹利亚(Ἰουλία)很可能是非罗罗古的妻子。阿林巴,Ὀλυμπᾶς,heavenly;这个名字应该与奥林匹亚有关。这两间教会的人名在新约圣经中也只出现一次。
16节是这场问安的总结。值得强调的是,问安(ἀσπάζομαι)这个合成词(ἄλφα and σπάω)的基本含义乃是召聚在一起之意:to draw to one’s self;中译请安,问安(Greeting,Salute;马太福音5:47等)。这个动词在罗马书16章出现了21次(3,5,6,7,8,9,10,11,12,13,14,15,16,21,22,23)。而这个字在整卷新约之中只出现60次。我们可以这样说,彼此问安开创了人际关系全新的局面,将人际关系从彼此问吃、彼此传恨和彼此苟合中拯救出来。正因为如此,保罗特别强调“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Ἀσπάσασθε ἀλλήλους ἐν φιλήματι ἁγίῳ,Salute one another with an holy kiss。直译是用圣洁的吻问安。一方面,弟兄姐妹之爱不是犹大之吻;另一方面,弟兄姐妹之爱也不是以真理为代价的桃园结罪和梁山聚罪。
3、胜过撒旦(17-20)
17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18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
19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所以我为你们欢喜。但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20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
我们可以将16:17-20与15:22-23平行,也可以说16:17-20进一步揭示了15:22-23中的拦阻者乃是撒旦。而且我提醒教会再一次正视这个事实:无论保罗怎样强调慈悲、恩典、相爱、接纳,怎样反对论断人;但是对拦阻者,离间者和诱惑者,或撒旦的差役从未放弃“论断”,并且保罗极力教导教会“躲避”搅扰教会的人。如果保罗不责备这些黑暗之子,他就无视基督的真理,也无视耶稣新妇,更缺乏对弟兄姐妹真正的爱。这是牧者的天职。而如果你责备和厌弃保罗的责备,高调你的泛爱主义,或者你是无知的,或者你自己本是撒旦一会的人——撒旦总是愿意装作光明的天使。在主耶稣的教导和使徒的书信中,我们总能看见怜悯和责备的平衡,就是恩待税吏和审判法利赛人之间的平衡。这经你没有念过吗?箴言28:23,“责备人的,后来蒙人喜悦,多于那用舌头谄媚人的”;罗马书3:4,“断乎不能。不如说,神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如经上所记,你责备人的时候,显为公义。被人议论的时候,可以得胜”;罗马书12:9,“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提摩太后书4:2,“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多书2:15,“这些事你要讲明,劝戒人,用各等权柄责备人。不可叫人轻看你”……只是人不都有信心,也不都领受。会有人听道成仇:阿摩司书5:10,“你们怨恨那在城门口责备人的,憎恶那说正直话的”。而且他们将勾结起来,成为撒旦一党的新生力量:以赛亚书29:21,“他们在争讼的事上,定无罪的为有罪,为城门口责备人的,设下网罗,用虚无的事,屈枉义人”。当然,这一切都是要有的。魔鬼的拦阻已经跑到保罗的前面,在他到罗马之前已经开始在那里分裂了教会。
那么我们怎样区分论断和责备呢?罗马书16:17-18就是最好的教材。或者说,这两节经文谈到了应该被责备的两种对象。只要是这两种状况,牧者就应该责备他们;而对他们的责备就不是论断,而是在顺服基督仆人的责任,是对教会的真爱。
第一、无道的离间(17)。保罗首先劝勉基督徒注意或警惕(σκοπέω,to look at, observe, contemplate)挑拨离间的人。一方面你不要像一个瞎眼的人,听风如雨。另一方面,你要知道那孙子兵法离间计。διχοστασίας,dissension, division,出于肉体的纷争、分裂;嫉妒分争(哥林多前书3:3;加拉太书5:20)。一方面那第三者激动你纷争的理由与真理无关,完全是肉身的理由,如贪婪、恐惧、心胸狭窄;另一方面,你应该看见你的行动必将对教会和牧者以及弟兄姐妹造成伤害和分裂。需要说明的是,孙子离间的对象主要不是弟兄姐妹之间的关系,而是将矛头针对会众和牧者之间的关系。离间者常常是犹太人或自以为雅各身边来的人,自以为比别人更路德而非更圣经的人。他们的离间计是这样实施的:第一步:挑拨你对牧师话题的兴趣;第二步、试探你对牧师个别言行的看法;第三步:建立听道成仇而形成的共识;第四步:扩大议论纷纷的阵营。第五步、挟持舆论或协同书,找机会公开顶撞和批评你的牧师……而离间者总是瞄准教会的核心同工。这就要求同工要加倍儆醒。我们已经在上次讲章中谈到了禁止论断牧者的真理。如果教会有人跟你分享他对牧者的论断或苦毒,你作为同工本应该首先制止,更不应该随声附和,甚至趁机利用别人对牧者的苦毒而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由于牧者践行责备人的职分,教会一定埋藏着广泛的、伺机而动的杀牧苦毒与嫉恨。但同工一旦成为破口,魔鬼拆毁教会的计划就已经全面启动了。起初乐园出现问题,就因为夏娃顺着蛇“质疑”的话语开始像神一样论断善恶。教会呼召同工起来侍奉,不是借此给你一个窥探隐私和同流合污的机会,而是相反——你要更坚决地站在破口之中。其次,不是所有的离开教会的行动都是中了离间计或分裂教会,而决定的因素是“所学之道”。说的更简明一些,就是圣经根据。如果你的牧者的教导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已经偏离圣经,无论有没有人挑拨,你都可以离开。但是,如果你抓住牧者只言片语小题大战,上纲发热,主动求人离间,那就是你的罪了。在这类问题上我们必须诉诸良心和圣灵的见证。
第二、肚腹的诱惑(18)。保罗论断的人“不服事(δουλεύω)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这是第二个标准。这是我们主的教导:“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路加福音16:13)。其实我们很容易判断这两种侍奉:如果基督徒在正道上跑得好好的,你一定将人从教会中拉出来另建教会,你任何花言巧语都无法掩饰你的名利之心和谋食之道。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你的教义和人家的教义基本上相同,你将那间教会的人拉出来分门结党,你无论怎样鸡蛋骨头,你就是服事自己肚腹的人。这一点我们应该效法保罗: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我也一直用这样的常识回答那些论断我们的人:我从来不在任何其他LC-MS的教会中当教师,但是,我欢迎任何LC-MS之外的基督徒和外邦人参加CSMP——为此我不怕被他们教会论断,必须“离间”那样的教会;但是,LC-MS内部的离间才是保罗要反对的“离间”。道理都在这里了。“肚腹”这个概念让我们想起上帝对蛇的咒诅(创世纪3:14)。撒旦之子“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不仅仅指“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也指“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立比书3:19)——他们会使用特别下流的手段控告你们的牧师,比如背后写控告信,像外邦人那些恶心的政治伎俩一样。这也是一个判断标准:背后说人还是公开传道——如果有人因不寐之夜上光明正大的道理而被“离间”了,你最好是顺服圣灵的宝剑。但如果你是用写控告信和背后说人的方式“保护教会”或挑拨离间,你无论怎样“花言巧语”都是黑暗之子。所谓花言:χρηστολογία,假冒为善的漂亮话;巧语,εὐλογία,祝福、恩典(罗马书15:29);但这里应该指小恩小惠。这是一种“诱惑”:ἐξαπατάω的意思就是欺骗,to deceive;而且是利用你的罪性欺骗你(罗马书7:11;另参哥林多前书3:18)。你好骗不是你无辜,而是你有罪。诱惑是魔鬼的本性(哥林多后书11:3,提摩太前书2:14,帖撒罗尼迦后书2:3)。当然,有些被骗是因为“老实”:ἄκακος,天真无邪(希伯来书7:26)。这些人常常是跟着跑的,原因很简单:很傻很天真。其中有些是这样的妇人:“这些妇女担负罪恶,被各样的私欲引诱。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提摩太后书3:6-7)。
罗马书16:19是对教会正面的劝勉。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见顺服的另外一个界限:你不要顺服“恶”,即上文的离间者和诱惑者。顺服真理是好的,但顺服人去背叛真道则是犯罪。“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这是对所有基督徒的劝勉。愚拙(ἀκέραιος)这个字在马太福音10:16是这样使用的:“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驯良,至少不要害人;要诚实无伪(腓立比书2:15)。而根据这里的语境,所谓“在恶上愚拙”,也指你不要和离间者、诱惑者同流合污,甚至魔高一丈。第20节让我们仰望神的保守,并看见两个事实:第一、离间者和诱惑者出于撒旦;第二、基督正在将撒旦践踏在我们脚下,因此我们应该大有平安。快要,ἐν τάχει,shortly(申命记11:17,启示录1:1,22:6;约翰福音18:8)。一方面,撒旦的离间和诱惑是要有的,正在进行;魔鬼已经在罗马教会设立了座位,同时抢在前面为保罗设置了防线,恶人先告状。另一方面,它们的“胜利”总是昙花一现。所以对不起,沃姆斯国会胜利闭幕了;这就是我的立场。告状信或背后控告我们弟兄的告状信,已经彻底失败了;“瓦器”已经被“打得粉碎”(启示录2:27)。“因为那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启示录12:10b)。而且昨天我已经将告状信当作天上的赏赐像奖状一样裱在地下室的北墙上了,心中欢喜,算配为这名受辱。但杨牧师们(有理由显示他们也与今年7月的“告密”事件有关)是否愿意在恶上更加聪明,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呢?“主责备你吧”(犹大书1:9)。龙头被打碎,但我们带着脚伤(πούς)继续前进(创世纪3:15,路加福音10:19;另参约伯记1-2,撒迦利亚3:1-2,历代志上21:1;约伯记26:12,诗篇74:13,89:11,91:13,以赛亚书27:1,51:9;路加福音10:18,启示录12:7-13,20:1-10)。亲爱的,你,是我脚上的伤口吗?
4、同工问安(21-24)
21与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亲属路求,耶孙,所西巴德,问你们安。22我这代笔写信的德丢,在主里面问你们安。23那接待我,也接待全教会的该犹,问你们安。24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土,问你们安。
在交叉结构中,罗马书16:21-24与16:3-16平行。这是两份名录或家谱。16:3-16是罗马教会的家谱;而16:21-24则是哥林多教会(如果罗马书是在哥林多写的话)的家谱。更准确地说,这是保罗身边的同工名录,是一份生命册(腓立比书4:3)。这4节经文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成熟的传道团队:教师(21)、文秘(22)、接待(23)和财物(24)。哥林多前书3:9这样解释同工(συνεργός):教会的同工同时也是与神同工(另参哥林多后书8:23)。而同工的目的在于帮助,在真理上建立基督徒的信心:“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συνεργός)你们的快乐。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哥林多后书1:24;另参帖撒罗尼迦前书3:2,约翰三书1:8)。即使不同教会的领袖彼此也应该是主内同工(腓利门书1:1);同间教会之内的不同分工更是同工(腓利门书1:24)。同工更是战友,是“一同当兵”的;这一点很重要;同工不应该临阵脱逃(腓立比书2:25)。特别是当患难来临,同工应该“同负一轭”,“一同劳苦”(腓立比书4:3),甚至战友成为狱友(歌罗西书4:11)。如果外邦人的同志和战友都可以同甘共苦,如果教会同工总是大难当头各自飞,我们就羞辱耶和华的军队了。当然,彼得鸡叫三次,仍有重新作大丈夫的机会。
在这份生命册上,保罗介绍了8个人:提摩太、路求、耶孙、所西巴德、德丢、该犹、以拉都、括土。这里大部分人在别的书卷上都出现过。第一是提摩太(Τιμόθεος),在新约圣经中出现了28次。不过我突然想到了巴拿巴,鼻子一酸。提摩太出生在小亚细亚的路司得;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犹太人。他是保罗特别重要的同工,提摩太在禾场上给人按手不需要耶路撒冷和安提阿教会甚至保罗这个supervisor的特别授权(提摩太前书5:22)。保罗的同工团队从来没有建立任何政治等级制度,使徒们的禾场从来也不是官僚主义的教区。路求、耶孙和所西巴德都是保罗的亲属(οἱ συγγενεῖς μου);我们在罗马书16章至少看见了保罗7位亲属了,他们应该都是犹太人。路求(Λούκιος)应该就是安提阿教会中的先知或教师古利奈人路求(使徒行传13:1);也有人认为他就是路加医生。耶孙(Ἰάσων)是帖撒罗尼迦人,曾经在患难中接纳、保护过保罗和西拉(使徒行传17:5-9)。但我们对所西巴德(Σωσίπατρος)一无所知。不过有人认为他是使徒行传20:4中的“比里亚人毕罗斯的儿子所巴特(Σώπατρος)”。罗马书是保罗口述,德丢(Τέρτιος)代笔的,很有可能,保罗这时候眼病更严重了(加拉太书4:15,6:11;另参哥林多前书16:21;歌罗西书4:18)。德丢在圣经中只出现1次,保罗对自己“文秘”的尊重令人感动。新约圣经有4个人叫该犹(Γάϊος):“马其顿人该犹”(使徒行传19:29);“特庇人该犹”(使徒行传20:4);保罗施洗的哥林多人该犹(哥林多前书1:14),约翰三书的收信人该犹(约翰三书1:1)。不排除他们可能是同一个人。该犹在哥林多可能为保罗提供了3个月的食宿(使徒行传20:2-3)。“接待全教会的该犹”可能指哥林多教会是在该犹家中聚会,他也接纳外来的传道人。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Ἔραστος)首先出现在使徒行传19:22中,在以弗所与保罗同工;后来住在哥林多,可能与保罗分开了(提摩太后书4:20)。οἰκονόμος可以指“管银库的”,也可以指“管家”(加拉太书4:2等);也有人认为这个字描述以拉都是一位特别谦卑的人。总之以拉都应该是一个有权有钱的人。括土(Κούαρτος)在圣经中只出现一次,但有教会传统说他本是罗马人(居住在罗马的犹太人),是耶稣70位门徒之一,后来成为Berytus的主教。括土可能是以拉都的弟兄,或就是一位主内的弟兄。
值得一提的是,德丢的意思是“老三”,而“括土”的意思是“老四”。不排除这种情况,这两位可能是弟兄。更重要的是,这份名单最后是以“弟兄”(ἀδελφός)结束的,弟兄在罗马书出现了20次。而且牧羊人在点名(约翰福音10:3),凡被我们的大牧人叫到名字的,都是属于神的。不仅如此,我们因此成了一家人。无论是第一部分名单中罗马教会的26个人名,还是第二部分名单中哥林多教会中的8个人名,他们都是主内弟兄。该隐和亚伯的弟兄关系就这样被刷新了——在基督里,在教会里,四海之内皆兄弟。弟兄括土,连同鲁孚的母亲,让我们回想起主的话:“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马太福音12:49-50;另参约翰福音19:26-27,20:17)。
5、牧者祝祷(25-27)
25惟有神能照我所传的福音,和所讲的耶稣基督,并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固你们的心。
26这奥秘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按着永生神的命,借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
27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感谢主,一切搅扰都被平息了,我们顺利抵达了罗马书最后一站,每一个人都祝福满满。罗马书16:25-27在整卷书中交叉回应了罗马书1:1-7,“1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2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3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4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5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6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7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诸位可以自己查考其中完全重复的概念。另外,16:25中的“坚固”与1:11中的“坚固”首尾呼应。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三个不同的概念。
第一是“惟有神能……”(Τῷ δὲ δυναμένῳ)。15节有3个人称代词需要强调,因为这3个人称代词构建了教会基本的责任框架。第一是祂,第二是我,第三是你们。原文中没有“神”,而是“祂”。不是我,是祂。我的责任是我传福音,并且只传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福音,并且只传圣经中启示的耶稣基督。这是我的责任。但从今以后,讲道之后,我就是无用的仆人,我就消失了。“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路加福音17:10)。天地之间就能剩下“你们”和“祂”的关系了。不再是我的事儿了,那是祂的事儿。这是传道人的自由或责任的边界:如果你已经将福音传出来了,剩下的一切就交给神。一方面,你必须不顾性命竭尽全力地讲道;但另一方面,至于会众和学员听信了多少,是否像你所愿得蒙造就,这根本不是你的事。所以我能听见在罗马书封印的时候,保罗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任不寐牧师则要仔细研究另一个菜谱,我计划接下来两周在“辣椒炒牛肺”这道菜上进一步炉火纯青。有诗为证:“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过腊一日,谓之小岁,释贺君亲,进椒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能老”……
第一是“奥秘”(μυστήριον,hidden thing, secret, mystery;罗马书11:25,16:25),这个奥秘就是基督,或者说,旧约圣经(众先知的书)的一切奥秘就是基督。这一点正如歌罗西书2:2所说的:“要叫他们的心得安慰,因爱心互相联络,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们真知神的奥秘,就是基督”(另参歌罗西书1:25-29;以弗所书3:8-11;提摩太后书1:9-11;提多书1:2-3;彼得前书1:10-12,20)。牧者的责任就是传讲神的奥秘或圣经的奥秘就是基督。如果你抓不住浩如烟海的讲章,你就记住基督这个中心即可。μυστήριον在16:26中并没有出现,只是强调如今不再有奥秘了。这实在令所有追求真理的人欢喜快乐:在耶稣基督里,圣经不再有奥秘和难题了。而这也是保罗在放下罗马书之后对教会的嘱托:怎样理解罗马书的精义呢?前前后后,仅仅抓住“耶稣基督”。换言之,放下一切用不着的,瞩目看基督。与此相关,就是以经解经,“借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你遇到任何难题,就回到圣经去查考。圣经是全息性的,每一问题的答案都在圣经之内。当然,你可能在圣经中找到答案了,但是你不想接受神的道理。那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使他们信服真道”(εἰς ὑπακοὴν πίστεως)。求神怜悯你,让你不服也得服,不信也能信。而且“我服我信”之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第三是“独一全智”。μόνῳ σοφῷ θεῷ,God only wise;只有上帝是聪明的,上帝是唯一有智慧的;上帝是唯一的智慧(另参提摩太前书1:17,犹大书1:25)。σοφός(wise)这个字也责备人的“自称为聪明”;那是希腊罗马以及今天世界的普世价值(罗马书1:14,22),那是作恶的聪明(罗马书16:19;另参以弗所书5:15,雅各书3:13)。但是恰恰是希腊式智慧或哲学,或东方式的悟性或经验,成为人类通往上帝的拦阻。人的智慧不是自由,而是牢狱;甚至是阻挡人类得救的深坑。“25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26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马太福音11:25-26)。而且自作聪明的人类,会屠杀上帝的智慧。“33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阿,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马太福音23:33-34)。但上帝要摧毁人类的自作聪明。σοφῷ在哥林多前书第1章和第3章中出现11次,主要强调的就是这个事实:“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哥林多前书1:19;另参哥林多前书1:20,1:25-27,3:10,3:18-20,6:5)。所以罗马书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对罗马帝国,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呼告。而在我们以后的天路上,我们最大的拦阻就是人的聪明。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自作聪明,另一方面是世界上不断有自作聪明的人来质疑圣经,搅扰我们的信仰。但我们必须记住保罗在罗马书结束的地方对众教会的叮嘱:无论“科学进步”和“人类大脑进化”到什么程度,即使人不是越来越愚蠢和疯狂,人类的智慧也永远不如神的智慧;或者说,只有神的智慧是真智慧,关乎真正的平安、得救、爱、圣洁、公义、荣耀与永生。
中国是万国的一份。感谢主,整整一个秋天,我们完成了罗马书的课程。我们算不得什么。但“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箴言30:25);“6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7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8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9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箴言6:6-9)。在冬天到来之前,我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粮食。我们的“冬眠”叫写作业。所以现在是到了写作业和交作业的时候了,又一次看见你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很欣慰。2016年的期末考试是:用任何一段罗马书的经文写一篇讲章,字数不限,截止日期是2016年12月30日。我们很快就将开赴提摩太书信。“你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提摩太后书4:21),“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那些书也要带来。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提摩太后书4:13)。我说的“那些皮卷”特指“你的作业”。亲爱的弟兄姐妹,穿越太平洋浩瀚的雪,你看见更美好的福音之旅了吗?比张骞凿空更美。落叶是一群候鸟,腓利展翅向南;咱们明年见。主说,“我们可以渡到湖那边去”(路加福音8:22)。愿主的恩典、保守、更新和祝福,与我们众人同在。阿门。
应用:直到地极
圣灵常常用“禁止”的手段带领牧者走向地极。保罗转向罗马一方面出于他对基督使命的顺服,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地中海东部他进入了绝境。这种绝境不仅仅是政治逼迫,也包括经济困境和教会的厌弃。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复习一下“哥林多现象”和“加拉太定律”,并可以在罗马书和保罗其他书信之间建立一种神学和历史的连接。
哥林多前书4章和9章显示,哥林多教会开始论断保罗,特别是开始质疑保罗使徒身份的合法性,并拒绝向保罗提供经济上的奉献支持:“3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4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8你们已经饱足了,已经丰富了,不用我们,自己就作王了。我愿意你们果真作王,叫我们也得与你们一同作王。9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10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1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所作之工吗?2假若在别人我不是使徒,在你们我总是使徒。因为你们在主里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证。3我对那盘问我的人,就是这样分诉。4难道我们没有权柄靠福音吃喝吗?5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仿佛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并矶法一样吗?6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作工吗?7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8我说这话,岂是照人的意见。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9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难道神所挂念的是牛吗?10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分明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当存着指望去耕种。打场的也当存得粮的指望去打场。11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12若别人在你们身上有这权柄,何况我们呢?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权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13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14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15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事实上保罗可能在生活上已经无以为继了,保罗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重操旧业,靠制造帐篷养生;当时保罗正在哥林多(使徒行传18:1-3)。
在哥林多前书第9章,哥林多后书8-9章以及加拉太书第6章中保罗都用非常充分和非常强烈的语气论及教会奉献问题,这一方面与自己的遭遇有关,另一方面圣灵也藉着保罗要支持历代的传道人。而哥林多后书则让我们看见,哥林多教会对保罗的指控和厌弃已经从使徒身份转向保罗的教导和动机。首先他们指责保罗的教导前后矛盾,忽是忽非:“17我有此意,岂是反复不定吗?我所起的意,岂是从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吗?18我指着信实的神说,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哥林多后书1:17-18)。然后他们猜忌和论断保罗传道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或钱财。所以保罗这样辩解:“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哥林多后书2:17);“你们要心地宽大收纳我们。我们未曾亏负谁,未曾败坏谁,未曾占谁的便宜”(哥林多后书7:2)。他们更厌弃了保罗的脾气和责备:“11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12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哥林多后书6:11-12);“15我也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难道我越发爱你们,就越发少得你们的爱吗?16罢了,我自己并没有累着你们,你们却有人说,我是诡诈,用心计牢笼你们。17我所差到你们那里去的人,我借着他们一个人占过你们的便宜吗?18我劝了提多到你们那里去,又差那位兄弟与他同去。提多占过你们的便宜吗?我们行事,不同是一个心灵吗?不同是一个脚踪吗?(心灵或作圣灵)”(哥林多后书12:15-18)。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1章中,直接指出离间他和教会关系的就是魔鬼的差役;而且我们看见,质疑保罗牧者身份的诡计愈演愈烈:“3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4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5但我想,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12我现在所作的,后来还要作,为要断绝那些寻机会人的机会,使他们在所夸的事上,也不过与我们一样。13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14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15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22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23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而假使徒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弃绝保罗。于是保罗说:“6我却盼望你们晓得我们不是可弃绝的人。7我们求神,叫你们一件恶事都不作。这不是要显明我们是蒙悦纳的,是要你们行事端正,任凭人看我们是被弃绝的吧”(哥林多后书13:6-7)。也许东西教会的分裂,在保罗时代就已经露出端倪了。
加拉太定律更有悲剧性,因为加拉太教会起初火热地爱着保罗,结果却因为假弟兄的离间,转过来弃之如敝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6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7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加拉太书1:6-7)。然后事情愈演愈烈:“9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10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11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12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加拉太书5:9-12)。于是最后传道成仇,加拉太教会移情别恋:“15你们当日所夸的福气在哪里呢?那时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这是我可以给你们作见证的。16如今我将真理告诉你们,就成了你们的仇敌吗?17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原文作把你们关在外面)你们,叫你们热心待他们。18在善事上,常用热心待人,原是好的,却不单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才这样”(加拉太教会5:15-18)。教会弃绝牧者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中断了对保罗奉献的支持。这些“基督徒”的奉献不是按照神的命和真理,只是根据情感的变化或个人的情欲。因此保罗在加拉太书第6章中用最为激烈的方式提到教会奉献的问题:“6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7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8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9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10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6:6-10)。
各位弟兄姐妹,CSMP这一轮课程没有时间学习哥林多书信了,但我强烈建议每一位学员重新阅读哥林多书信(以及重读加拉太书)。无论如何,对保罗而言,条条窄路通罗马;虽然窄路,但是天路(马太福音7:14)。你们准备好了吗?“假使徒”(哥林多后书11:13)和“假弟兄”(哥林多后书11:26;加拉太书2:4),请开枪为我送行。阿门。
任不寐,2016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