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们!今天的福音经文是路加福音10:25-37。“25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26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27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28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29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30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31 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32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33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35 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36 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37 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这是基督的福音。这是一个广为传颂的圣经故事,尤为社会福音派所喜爱。美国和加拿大有好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中国把撒玛利亚人称为雷锋,指给人民群众去效仿。一些国家和地区不仅通过相关法律保护救助者不受纠缠和控诉,而且要求公民有义务帮助他人。所以英国戴安娜王妃发生死亡车祸后,当时跟踪她的记者被调查是否违反了好撒玛利亚人法。总而言之,在“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个问题上,教会和世界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很多人甚至相信,信基督的目的就是成为这样的好人,而你若没有像撒玛利亚人一样对他春天般的温暖,他就无微不至地控告你根本不是一个基督徒或牧师。于是,“好撒玛利亚人”就成了投枪和匕首,成为人们互相论断的谈资。基督教因信称义的真理,就这样被颠覆成一个善行事件和不善的纷争。教会成了世界的道德文化的牺牲品,造成了一群假冒为善者,他们自己也做不到,却把重担捆起来放在教会的肩上;而教会反过来也藉着示恩或“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传福音,扮演世界的救星,目标是奉献与得人的荣耀。我请大家先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谁真的能够像撒玛利亚人那样?第二、如果“这样行”就能永生,我们还有什么必要信基督,基督上十字架有什么意义?我不否认基督徒当如圣经所说的,在基督里,靠基督努力行善;但是,我们今天要领受的主要信息是:这个故事不是要求我们成为撒玛利亚人,而是指示我们不是撒玛利亚人,因此我们需要基督。同时,我们将看见,出现上诉种种偏离,乃是撒旦对教会的胜利,是魔鬼的初衷;我们今天要靠着耶稣的道胜过魔鬼,返回真理和自由。求神帮助我们,阿们!
我们今天的信息分两部分,我们先来读25-29节。这是“好撒玛利亚人”故事发生的背景。不了解这个背景,就会让我们出现误解。“25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26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27 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28 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29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愿我们记得,“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是耶稣针对魔鬼的试探作出的反应。而魔鬼的试探,发生在耶稣十字架道路的起点。路加福音9:51开始,耶稣从加利利转向耶路撒冷,走向十字架。魔鬼最恐惧的事件乃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胜利。大约在十字架道路的起点,魔鬼先利用彼得阻拦耶稣上十字架,今天我们又看见,魔鬼差遣一位律法师(νομικός,an interpreter and teacher of the Mosaic law)拦阻耶稣。律法师从世界中站起来(ἀνέστη),目的是再一次试探(ἐκπειράζων)他。试探不是明目张胆地阻拦和攻击,而是引诱,并利用你的偏离反过来控告你。魔鬼第一次试探是耶稣受洗之后在旷野。圣灵用ἰδοὺ(Behold!看哪!)提醒我们,这次试探是非常重要的属灵事件。魔鬼兴起的代言人是一个有一定圣经知识的人,他从人群中起来,不是要为真理作见证,而是要阻拦、控告和诱惑耶稣;目的是破碎基督十字架的工作。这个问题我们接下再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耶稣所受的试探我们也要遇到。魔鬼同样不能容忍的事件是我们走十字架的道路,而所谓十字架的道路就是认罪悔改,同时接受上帝在基督里的救恩。所以魔鬼在我们生活里掀起的波澜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就是用一切的办法阻拦我们认罪,它让我们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错,至少比别的基督徒强——你劝我信基督,就让我看见教会的人比我更好。它让我们“永远不要低下高贵的头颅”,并利用我们里面的骄傲不断供养我们高贵的各种理由。包括最无耻的品质,魔鬼也可以解释为你的优秀品质。认罪悔改是我们得自由的基本前提,而绝不悔改使我们丧失了重生的前提,使我们成为悻悻而死的无神论者。其次,在你认罪悔改之后,魔鬼千方百计利用你过去的犯罪,甚至利用你所认的罪来控告你,告诉你和世界,基督的宝血不够遮盖和赦免你的罪,因此,你仍然没有重生。这两方面的试探,就是我们追随主走十字架道路必然要遭遇的。这两方面的试探都非常残酷。不是我们能够胜过试探,而是我们靠着基督胜过试探。耶稣怎样胜过魔鬼,我们就要靠基督和他得胜的方式分享基督的胜利。所以雅各书1:12-14说,“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
律法师的试探是一个非常危险、非常狡猾的试探,涉及基督教的基本真理。请诸位一定要注意他的问题:“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承受永生”在犹太文化中,就是“得救”之意。所以,律法师的问题是,人怎样得救,靠我的行,还是靠信基督。我们知道,基督教和所有宗教与文化的区别是:人类相信也追求,他们靠自己可以找到真理,可以通过道德修行和人格修养得到永生;换句话说,得救是我与自己的关系,或我与别人的关系。但圣经说,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承受永生,人不可能靠行善得救,人因善行自义或被别人称义都毫无意义;人得救在于人与上帝的关系,那就是上帝行义(基督代赎),我们相信。律法师的问题首先与圣经关于永生的启示是针锋相对的。约翰福音6:27-29,耶稣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以弗所书2:8-10也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让我们读使徒行传16:29-32,“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这是“标准答案”。“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不仅如此,如果律法师的问题成立,那就意味着,耶稣根本不需要上十字架,因为人完全可以靠自己“作什么”承受永生。所以我们这里能看见魔鬼的计谋——为避免十字架上的失败,魔鬼要人视耶稣上十字架为多此一举。所以,“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与十字架真理针锋相对。今天,魔鬼的使者利用这种思潮入侵了教会,一方面,人看自己,利用一些异教中的人本主义思潮,要在救恩上人神合作,这造成了一群假冒为善的宗教骗子和骄傲自义之人。另一方面,这些人以为自己作了什么,就开始扮演上帝看人,论断人,控告人,通过指控别人没有作什么,做错了什么,而搅得教会鸡犬不宁——鸡犬就是那些本来就没有真理根基的人。所以我们当知道,不要十字架的人本主义传统,一方面无视基督的代死,让基督徒然死了;另一方面,破坏了耶稣代死在教会里成就的和平。对我们基督徒来说,魔鬼这个试探就是要你在众人面前回答:你作什么配得永生?你若分辨你这些年怎样痛改前非,打开雷锋日记细数自己的好人好事,你就落入了魔鬼的圈套——因为你的重生得救与这些都无关,而且魔鬼会进一步乘胜追击,要你举出人证物证。愿我们记得,你得救根本不在于你作了什么,而在于你接受了基督。
我们接下来看看耶稣怎样应对这样的试探。我们注意,耶稣面对魔鬼使用的方法,就是一直用圣经对付魔鬼,所谓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就是上帝的话。耶稣要返回圣经对付魔鬼,特别是,通过重申律法,让我们认识人是什么。所以耶稣的问题是:“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首先,耶稣告诉那人,既然你是律法师,为什么不懂律法呢?不仅如此,讨论永生的真理问题,不应该以“我作什么”,“我认为”为出发点,而应该以永生的上帝的话语为出发点。你若连上帝的话语或圣经都不重视,都不明白,是无法讨论神国的事的。最后,既然圣经已经将相关真理讲明了,你念了没有?这对我们今天也有很大的儆醒——一个自称为真理大发热心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真阅读圣经和认真倾听讲道的人。否则的话,你根本没有资格讨论真理问题;而一个对圣经一知半解的人对别人的一切指责,都出于魔鬼。这就是提摩太前书3:6所说的,“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这些“初入教的”讨论问题的出发点不是圣经上怎么写,而是“我认为”,是“我的经验”,“我的知识”,“我的感情”,“我的理性”。总之,是“我”在埃及遗留下来的一切异教知识,是“我”从文革继承下来的一切“优良传统”。“我认为”与“神认为”这之间的对话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双方谈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动词的时态。“写”(γέγραπται)是现在完成时,它排除了所有借口,说圣经没有写清楚,所以我要成为上帝的参谋,我要帮助上帝把没有说明的事情告诉你。圣灵在这里告诉我们,基本真理已经启示在圣经中,而且已经启示完了。你不需要补充,也不需要你合作。“念”(ἀναγινώσκεις)则是现在持续式,告诉我们,领受上帝的话语是持续不断的工作。耶稣的意思是,你现在是否一直在领受圣经。这就告诉我们,所有的讨论都要一直回归圣经,并以圣经为唯一的标准。问题不在于你,而在于神,问题不在于你行了什么,而在于神说了什么。
我们看见,律法师是熟悉圣经的。“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个回答是标准答案(参考申命记6:5、利未记19:18)。事实上,律法师不仅在引用旧约的经文,也是在引用耶稣自己的话(马太福音22:37-40)。耶稣的目的是告诉律法所要求的是什么,但律法师的目的是他知道律法所要求的,而知道就被等同于做到了。如果人能够“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就可以承受永生,那耶稣上十字架的意义何在?我们在这里的对话可以看见律法师脸上得意的笑容——“你自相矛盾了!”那耶稣怎么办呢?耶稣的回答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回答。耶稣用两条最大的诫命对律法的总结,乃在于说明:一方面,没有人能这样守全律法;另一方面,只有基督能成全律法。这正是保罗书信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首先,耶稣针对的是“你”,这是对利未记18:5(所以,你们要守我的律例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我是耶和华)的进一步解释。这告诉我们,律法是对每个人自己的要求,耶稣的意思是,你自己要做到,才能得到永生。然后圣经清楚地说:没有人能“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加拉太书3:10-11)。““因为承受产业,若本乎律法,就不本乎应许。但神是凭着应许,把产业赐给亚伯拉罕。这样说来,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并且是借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但中保本不是为一面作的。神却是一位。这样,律法是与神的应许反对吗?断乎不是。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加拉太书3:18-23)。而“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约翰一书2:25)。保罗在罗马书3:18-20更清楚地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 因行律法, 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这就意味着,律法师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律法咒诅的地位。
因此,当耶稣要求律法师“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的时候,律法师是非常清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但是,人认罪却未必悔改。一个被咒诅的人,一种本能的反应就是狡辩。所以尽管律法师知道自己无法成全律法,就开始寻找别的借口来为自己在上帝面前完全的不义找借口。我们来看29节:“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圣灵清楚地告诉我们,律法师的问题就是要显明自己的义,显明人在上帝面前靠行为称义。但人又不能靠行为称义,为了做到一点,就只能通过弯曲或控告上帝的律法来显明自己的义。“谁是我的邻舍呢?”这个问题一方面在控告上帝的律法。律法师不敢否认第一条诫命,就只能针对第二条诫命。他的意思是,律法没有清楚地说明谁是我的邻舍,因此,我即使未能爱一些罪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我的邻舍。这是一种文革逻辑。“为人民服务”是对的,但谁是“人民”呢?这得由我决定。另一方面,律法师在控告耶稣——按犹太人的传统,罪人和外邦人不在“邻舍”之内,因此,耶稣与这些人同席是违背了上帝的律法,不如律法师在上帝面前更义。不仅如此,我们知道,律法本是要人知罪,目的是把人从绝境中带向耶稣。但是,律法师作出了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反应:当我们被指控,我们不会到上帝面前悔改并接受祂的救恩,我们反过来会把律法指向我们的矛头转向邻居。我们常常用邻居同样或更加的不义来成就自己的义,或者转移自己面对指控所产生的焦虑。一个人做错了事,如果他有足够的敏感,就会不安。但这不安不让他悔改,为了显明自己的义,他反而通过加倍寻找别人的错来掩盖。我们都是被律法咒诅之人,因此,对“别人不好”有一种普遍的需求,如不靠仰望基督,我们只能靠编造、倾听、传播和指控别人的罪来象征性地称义。这是人类一切道德事件的本质。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特别愿意论断别人的生命的时候,当一个人正在攻击别人的生命的时候,一个真正的原因就是,他自己的生命正被上帝审判,他所作的事情正被律法咒诅——他不过想通过把别人带进来拉人陪绑,恶人先告状,或者金蝉脱壳。这种道德踩踏的需要,使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成为恶邻关系。所以耶稣怎么说呢?“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5:43-44)。邻舍成了仇敌,爱是仇敌之爱。仇敌不能相爱,因此,只能靠基督来爱。
让我们读第二部分的信息,就是30-37。“30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31 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32 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33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35 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36 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37 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这里共有六个人物:首先是那位受害者,然后是一群强盗、祭司、利未人,撒玛利亚人和店主。我请大家想象一下,我们是谁?谁是撒玛利亚人。我们首先是那个受害者、我们失丧了,被打得半死,完全丧失了爱神和爱人的能力。我们常常自以为自己可以去帮助别人,但神说你根本没有这样的爱心和能力。我出生在文革后期,那时候的教育告诉我,我们活在人间天堂里,而全世界有三分之二受苦的人民要等着我们去爱,不仅台湾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美国人民也饥寒交迫。这一切让我们壮志凌云,爱心汹涌——一定要去帮助那些穷人和受苦的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才是那需要别人帮助的穷人,我们自己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耶稣这里讲的那位受害者,不是别人,就是律法师自己。他已经被罪、世界和魔鬼打个半死了,根本没有能力爱邻舍。人若夸自己有爱心,实在是无知了。这是人存在的普遍现状。我们不是爱的主体,乃是爱的对象。其次,我们是强盗。圣经描述的世界不是“天下无贼”的矫情的世界,也不是一遇到这类事件就要“正确地舆论导向”,“要说祝福人的话”,掩盖强盗存在的事实。不是的,这世界盗匪横行,撒旦遍地游行,要寻找吞吃的人;而我们自己,常常是这种强盗。强盗和革命以及控告出于同样的逻辑,就是要在经济或道德上掠夺别人,这罪出于嫉妒,他要掠夺掠夺者,或将“名人”弄脏。该隐杀亚伯是代表。第三位是祭司,第四位是利未人。或者一位是牧师,一位是长老。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位是教会领袖,一位是平信徒或同工。祭司是圣殿的领袖,而利未人是“助理牧师”。他们和受害者大约都是“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的。换句话说,他们应该与受害者同是“弟兄姐妹”,他们有共同的宗教信仰。这个故事的背景应该是犹太人的三大节期之一,就是各地的犹太人上圣城参加庆典。不过两个城市都是宗教中心,这些宗教人物来来往往也是常事。很多人解经都讲到,按律法的要求,圣殿侍奉的人不能接触尸体,否则就不洁净了。因此,这种律法主义是祭司和利未人没有施以援手的原因之一。不过祭司和利未人略有不同。祭司代表成功人士对别人苦难的麻木不仁与冷酷无情,他唯一追求的就是洁身自好。利未人显然是模仿了他们的领袖;但由于灵命较浅,利未人比祭司走得更近一些。或者利未人好奇心更强,因此要前去看个究竟;他要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他代表幸灾乐祸与落井下石的文化。诗人曾这样说:“我心跳动,我力衰微,连我眼中的光,也没有了。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灾病,都躲在旁边站着。我的亲戚本家,也远远地站立。那寻索我命的,设下网罗。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恶言,终日思想诡计”(诗篇38:10-12);“我受他们的羞辱。他们看见我,便摇头”(诗篇109:25)。按犹太人的传统,祭司和利未人是受害者的邻居,但我们看见,在这样的邻居关系,或人际关系中,人对人是狼。连一点点怜悯的心肠都不存在了,宗教竟然让人天良丧尽。不仅如此,也许祭司和利未人还很庆幸或“感恩”——倒霉的是那个人,而不是我们。也许他们还责备受害者,谁让他自己不小心。或者污蔑说,这必是上帝对他的管教。这一切攻击都是为了掩盖麻木不仁造成的良心不安。或者,他们妄称在耶利哥或耶路撒冷有“更重要的信仰事务”要侍奉,因此,要尽快摆脱所遇到的事件。但神说,“我喜爱良善(或作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西阿书6:6)。我还要举那个强奸犯的案例——将教会不去同情受害者,反举起圣经要求受害者和罪犯彼此相爱。或者为了自洁,他们远离这个案件,千方百计把这个案件与“我们的教会”分开,好让“我们”从“从那边过去”。“我们”生怕卷入风波坏了自己的名声。更俗不可耐的反应是,一边绕开作清高状,一边蜚短流长地代祷着论断受害者。这就是教会里的祭司和利未人。这就是我们的邻居,这就是我们自己。现在我们也谈谈故事里的第六个人物,就是店主。他代表人间的各种偶像。他对“人民”或受害者有了爱心,但这爱心是从撒玛利亚人的赐予来的。我们有时候可以帮助别人,有传福音的侍奉,或有捐赠的义举,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乃是因为神先将福音、财富或权力赐给了我们。我们不是上帝,我们仅仅是上帝的器皿。如不信主,把自己视为爱心大使或爱的施予者,所有的爱也成为试探,是造成新的人际矛盾的原因——我爱了你,你若不涌泉相报,就因爱成怨,反目成仇。所以,我们可以是这个故事里的五个人物:强盗、受害者,祭司,利未人,店主,但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撒玛利亚人。我们也看见魔鬼是不负责任的,它把你爱个半死,丢下就走了。很多自诩“用爱心说诚实话”的也是如此。他把你爱个半死,就离开教会了。他根本不管你死活,那种爱是假的。求神让我们明白,主要不是由于我们的经济条件,更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贫困,我们已经丧失了爱的能力。所有的邻居都不是爱的对象,邻居成了仇敌,至少视同陌路。这就是基督进入的世界。邻舍就是仇敌,而且人们彼此为敌。不仅仅是别人不能爱我们,更是我们也不能爱别人。人们常常抱怨别人靠不住,却忘记了自己就是那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新的爱,就是爱仇敌的爱。人根本没有这种爱。
我们看见,不仅我们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爱邻居,我们等候邻居的爱也是徒然。就是在这种绝境中,撒玛利亚人出场了。我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律法师的问题是,谁是我的邻舍,而耶稣的问题是,你是谁的邻舍?第二,谁是撒玛利亚人?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耶稣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之后,提出的问题是“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按律法师的逻辑,他所说的邻舍是他要去爱的对象;但根据这个故事,耶稣所说的邻舍却是爱那位受害者的撒玛利亚人。耶稣告诉律法师,你不仅不能爱,而且你自己就是那个被打得半死之人或者是其他四个无爱之人,根本没有能力爱你的邻舍,只能被你的邻舍去爱。一方面,我们不能爱神和爱人,另一方面,我们都需要邻居之爱,却没有邻居爱我们。就是在这种绝境况之中,撒玛利亚人上场。撒玛利亚人,他是犹太人的仇敌,从来不是犹太人的“邻舍”。约翰福音4:9,“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撒玛利亚人被称为“好撒玛利亚人”,但这不是圣经的原意。教会传统上的讲道信息,把撒玛利亚人视为一个人间的榜样,而我们应该通过成为这样的人承受永生。我们是、或者我们应该是撒玛利亚人,这种神学造成了两种恶果。第一、否认十字架。教会和社会到处都是传讲“学习撒玛利亚人好榜样”,就等于传讲,耶稣就没有上十字架的必要了。这正是魔鬼的目的。第二、道德控告。魔鬼的试探在教会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一方面,牧师鼓吹信众向好撒玛利亚人学习;另一方面,会众要求牧师作好撒玛利亚人或彼此让对方做奴仆;否则,却抱怨攻击。于是好撒玛利亚人不仅否认了十字架,而且就成了教会纷争的根由,将因信称义的真理,更改为行为成义的的假道理。所以我们要知道,耶稣这里讲的“好撒玛利亚人”乃是指祂自己说的。面对这个“好”,耶稣曾说,除了神以外 ,谁是“好”或“良善”的呢?约翰福音8:48,“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吗?”撒玛利亚人不是犹太社会的人,他是外来人,是外来者,甚至被视为罪犯和不洁的人。耶稣自己与罪人等同,祂把自己谦卑隐藏在撒玛利亚人身上。此时耶稣也是在行路,遇到了这位律法师,要把救恩的真理讲给他;这正如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动了慈心”一字是σπλαγχνίζομαι,to be moved as to one’s bowels, hence to be moved with compassion, have compassion。后面圣灵藉着律法师的口告诉我们,这是“怜悯”,ἔλεος,这个字常用来指示上帝在基督里对人的爱。这爱是通过几个动作表现出来的。首先是走向他。我们注意,祭司是站在路的远处,利未人到达了受害人的地方,但撒玛利亚人是来到了受害者的身边(προσελθὼν)。基督进入世界,来找罪人。其次是,基督进入世界是要医治和包裹(κατέδησεν)我们的伤口。这个医治是通过倾倒油(ἔλαιον,橄榄油)和酒(οἶνος)开始的。我愿意把这视为基督代死的预表。酒就是耶稣的血,而他被鞭打,我们得医治。再次,“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重生之后的我们,被带到一个暂居之地,接受照看。最后,耶稣离开了,撒玛利亚人离开之前,“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耶稣复活升天,差遣保惠师与我们同在,直到他的再来。箴言书19:17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基督就是耶和华(路加福音14:14)。不仅如此,在这个故事里,撒玛利亚人是医治者,正如耶和华是医治者。
但我们看见,即使律法师不得不承认是撒玛利亚人帮助了他,他仍然不愿意提撒玛利亚人这个名字。即使耶稣为我们死了,我们仍然不称他为主。正因为如此,耶稣告诉我们,是神先爱了我们,我们才可能接受爱,然后去爱。而神对我们的爱,最高的彰显就是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约翰福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一书4:9-11,“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亲爱的弟兄阿,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只有我们接受了神的爱,就是接受了基督,我们才可能获得爱的能力。这正如约翰一书 3:16所说的:“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所以在这个故事之后,耶稣吩咐说,“你去照样行吧”。不是我们能爱,而是我们靠着圣灵,用基督赐给我们的爱去爱别人。ὁμοίως,照样,likewise, equally, in the same way。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能效法基督。我们应该效法基督,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效法基督,乃是因为我们倾听和领受神的话语,就是,“你去照样行吧”。我们看看耶稣三次面对魔鬼试探最后的反应。第一次马太福音4:10,“耶稣说,撒但退去吧。(撒但就是抵挡的意思,乃魔鬼的别名)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这是面对魔鬼对道成肉身的攻击。第二次在马太福音16:23,“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这是面对魔鬼拦阻耶稣上十字架。今天这个故事中,魔鬼已经知道耶稣上十字架并复活不可避免,因此就藉着律法师的试探,让整个世界不看十字架的真理,不接受十字架的救恩。耶稣这里不再说“撒但退去吧”,“ 撒但退我后边去吧”;而说,“你去照样行吧”;耶稣已经胜过了魔鬼,现在要去帮助和拯救被魔鬼利用的罪人,要他们靠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胜利,在蒙爱中得自由。我曾经因为重新传讲“寡妇的小钱”惹恼了伪牧师,我也知道,这篇讲道同样会让很多祭司和利未人不喜悦。“灵意解经”、“标新立异”,中国的月光底下也没有新事。求神帮助我们,我们讲道和听道只在乎唯独基督,并让我们的见证与圣经的整体真理保持一致。求圣灵与我们同在,一方面,让我们感谢我们的主,祂是我们真正的邻居‘他裂天而来,道成肉身搭支帐篷住在我们中间,成了我们的邻居;祂爱了我们,救了我们;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我们心里。另一方面,让重生的我们,凡事顺从圣灵而行,靠着基督的话语,每日从基督那里支取“照样行”的能力和自由。阿们!
任不寐,201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