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HmxBhRgqc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们来到了约翰福音第7章。我们已经经历了逾越节所代表的圣洗礼(1-5)和圣餐礼(6)的真理,然后我们将从逾越节进入住棚节。如果说在约翰福音第6章中我们跟随主过了红海,那么到了约翰福音第7章,我们就到了旷野,进入住棚节。这大约是今天感恩节的日子。但是根据约翰福音第7章,一方面神的儿子在住棚节呼喊我们回家;另一方面犹太人在这个日子里加快了谋杀耶稣的计划——神要藉着耶稣的献祭带领我们回家。
住棚节指向教会生活(7)。住棚节的记事从约翰福音7:1一直到10:21。而教会生活的中心在讲道,听道和信道;而道的中心在基督的教训、祂的来去(祂是谁)、以及祂的圣灵(成圣或新生命)。但是,人不都有信心,一方面耶稣的弟兄不信和弃绝;另一方面犹太人因祂起了纷争,其中犹太领袖开始谋划和实施捕杀耶稣的计划。根据上述信息,约翰福音第7章可以这样交叉结构。首先是耶稣弟兄的不信(1-10)与犹太领袖的不信(44-52)形成首尾呼应;涉及的地点从加利利到加利利。其次是耶路撒冷众人因耶稣起了纷争,两次提到的纷争有递进的关系(11-13,40-43)。住棚节的耶稣无家可归、无国可投、无民可依;祂要给我们一个天家。祂怎样带我们回家呢?中间是耶稣在圣殿中的“三场讲道”(14-39),依次是圣道(14-24);圣子(25-36);圣灵(37-39)。而14-39中的三部分之间也形成交叉结构,首尾呼应的概念包括“荣耀”(18,39),圣道(圣经、教训、15-17)与圣灵(39),以及安息日(22-23)与“最大之日”(37)、“到了节期”(14)与“节期的末日”(37)之间的呼应。中间是圣子,祂来是为了带领我们去,带领我们回到天家。
无论如何,时间近了,一步一步逼向十字架:这里四次提到犹太人要杀耶稣(1,19,20,25);四次提到犹太人要捉拿耶稣(30,32,44,45)——他们要以司法手段抓捕、公审和杀害耶稣。这大约是过了半年的时间,从逾越节到住棚节,从春天到秋天。先知如此歌哭:“麦秋已过,夏令已完,我们还未得救”(耶利米书8:20);“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原文作民女。七节同)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耶利米书9:1)。阿门。
一、耶稣弟兄不信(1-10)
1这事以后,耶稣在加利利游行,不愿在犹太游行。因为犹太人想要杀他。2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
3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4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5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6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7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8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
9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10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
耶稣进入世界,赐下救恩,见证真理,为此进入绝境:门徒不信(6:66)、弟兄不信(7:5)、领袖不信(7:48)。这也意味着教会中的不信、家庭中的不信和国家中的不信。整个世界都不信(约翰福音1:5,1:10-11;以赛亚书53:1)。但耶稣用复活重生了神的子民,仍然有信的:门徒中毕竟有彼得(6:68),领袖中毕竟有尼哥底母(7:50),而耶稣的弟兄中,后来至少出了犹大和雅各两位门徒和殉道者(以赛亚书53:11-12a;约翰福音1:12-13)。我们相信:“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马太福音3:9b)。
1、杀机与住棚节(1-2)
1这事以后,耶稣在加利利游行,不愿在犹太游行。
因为犹太人想要杀他。
2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
这两节经文也可以交叉结构。首先谈到两个地方,一是加利利,二是犹太(1a)。耶稣来到自己的家乡,却孤独一人,无家可归:北方加利利人不接待祂,南方犹太人想要杀祂。与之呼应的是第2节,重点讲时间:“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这个概念首先是呼应约翰福音1:14a:“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其次,进一步强调耶稣在世界上无家可归的绝境。因为住棚节本是安居之节,但耶稣无家可归。这个主题延伸到约翰福音8:1,“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当然,住棚节这个概念也成为铺垫:耶稣在节期中进入耶路撒冷传道;而祂在住棚节期间传道中的一个重要信息也与家有关:“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约翰福音7:33)。祂来找我们,我们要跟祂一起回家。
基督的家不在地上,而在天上。这大大安慰了所有在地上无家可归的基督徒(希伯来书11:36;哥林多后书5:1-4)。住棚节是犹太人非常重要的节期(利未记23:33-43; 申命记16:13, 16; 31:10; 撒迦利亚书14:16, 18, 19; 以斯拉记3:4; 历代志下8:13; 约翰福音7:2),又名收藏节(出埃及记23:16, 34:22)、“那节期”(列王纪上8:2, 65; 12:32;历代志下5:3; 7:8; 约翰福音7:10, 11, 14, 37)、“耶和华的节期”(利未记23:39; 士师记21:19)、“七月节”(以西结书45:25; 尼希米记8:14)、“圣会”(民数记29:12)。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耶稣可能诞生在住棚节。值得强调的是,洗礼和圣餐的目的是建造一个家,在那家里有神的同在。而这个逻辑最早预言在创世纪1-3章中了。耶稣进入我们中间,是要“喊我们回家吃饭”。表面上祂无家可归,而实际上,祂一方面要显明这地上并非我们的家;另一方面,祂要为我们打开回家的大门。与此同时,既然住棚节的基本主题也是收割庄稼,那么这个收割的信息已经预告在约翰福音4:31-38中了。
而中间一句话进一步让我们看见:整个国家不仅不接待祂,而且正在谋杀祂。但是,恰恰是藉着死,耶稣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开辟了回家的路:“19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20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2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22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希伯来书10:19-22)。“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这是使徒的见证:“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哥林多前书15:36)。
2、耶稣和祂弟兄(3-8)
3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4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5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
6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7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8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
在这种处境中,一般来说,家庭就成了最后的避难所和安慰之所。但是,耶稣无家。这段圣经拆毁了耶稣在地上的家,也等于拆毁了人关于家最后的幻想。魔鬼对抗天国有三座堡垒:旷野、国家和家庭。这三大居所分别是骗子、流氓和无赖的避难所。当灵修隐士(内在生活)或肉身成道的谎言被拆毁(参考耶稣在旷野胜过魔鬼的试探),当爱国主义的遮羞布和自由主义的春药被移民和热病光天化日,魔鬼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挽留罪人在世界上的陷阱了:家。春节和家庭于是成为霾国人彼此欺骗最后的道德小庙,而教会假冒伪善地将耶稣基督神学弄脏成婚姻家庭神学。但是,圣经不断拆毁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安顿和自欺欺人。上帝呼召亚伯拉罕离开的首先就是本地、本族和本家;而耶稣来了,最残忍逼迫祂的就是他的弟兄。这个见证是真的。家庭本位神学和婚姻中心主义从未给人带来任何属灵的祝福,留下的只有深深的伤害和永远的绝望。在创世纪结束的时候,约瑟看着他那些小市民加凶手的弟兄们,泪如雨下。创世纪50:17就这样成了约翰福音7:3-8的预言。
自己的兄弟在自己身上的好为人师和公开羞辱,这一切都是要有的。然而主耶稣早就预言了这一悲剧:“34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35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36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37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38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4-38)。主甚至这样宣告:“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马太福音22:30)。虽然圣经对婚姻家庭一直存着极为消极的看法,但是救恩仍临到家庭。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耶稣两次称呼祂母亲马利亚为“妇人”,我们还可以参考马太福音12:46-50,“46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47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48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49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50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若不在基督和教会里,亲情基本上与日俱减。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弟兄早期还是跟随过耶稣的(约翰福音2:12),悲剧恰恰就在这个地方——当耶稣如日中天、好像充满政治前途的时候,祂的弟兄也跟随祂;但是当主流社会要杀害耶稣的时候,他们就日渐厌弃祂。我突然想起“我的叔叔于勒”:“从此我就永远没有再见过我父亲的兄弟了”;“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约翰福音7:3-8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3-5,讲耶稣弟兄对耶稣的驱赶和不信。这个驱赶首先出于恐惧(7:1b)。人的自私和政治恐惧是败坏血肉亲情的主要原因。当然,更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信耶稣是神。也许其中还有“道德”的理由:耶稣的出身,以及祂传道引起越演越烈的人身攻击,都会成为整个家庭的困扰。他们愿意眼不见心不烦。这些弟兄驱赶耶稣的理由却是假冒伪善的;他们不说自己害怕和不信,反而作出为耶稣事业着想的姿态;提到“门徒”也等于在耶稣伤口上撒盐(约翰福音6:66)。人的的确确是罪人,是黑暗之子,撒旦之民;家人同样如此。第二部分6-8是耶稣的回应。首先,耶稣说弟兄的弃绝和驱逐等于将耶稣提前交付死地(6)。方便,ἕτοιμος,prepare ready;已经准备好了(献祭耶稣;马太福音22:4,8)。他们要提前吃人或提前开饭了。其次,耶稣指明祂弟兄的反应完全出于对人的恐惧;但这种恐惧是不公义的,因为耶稣并没有做错什么,罪人因为爱罪恨耶稣(7)。最后,耶稣表明祂不会顺从人的意思,只会顺从神的计划(8;另参2:4,7:6,7:30,8:20,12:23,12:27;13:1,17:1)。
3、暗中赴住棚节(9-10)
9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10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
这两节经文虽然简单,但是让我们深刻看见耶稣怎样面对人,面对人言和仇敌。一方面,耶稣不在乎弟兄的攻击和弃绝;另一方面,耶稣不在乎犹太人的杀害。祂只按神的旨意行动——那恶者在祂里面一无所有。首先,基督胜过热病,没有因为弟兄的刺激而愤然出走,或者绝望出走,或者向家人证明祂的勇敢以便衣锦还乡。耶稣不会顺从两个马利亚以及彼得的意思;同时也不会对弟兄的敌意作出血气的反应。换言之,不要把人的意思和人的意见看得过于当看的。正因为如此,“9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人太容易被人的话所动,特别是恶言和阿谀,都会让人激动得落入人的牢狱。耶稣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将真理告诉他们。因为神就是爱。不过到了节期,耶稣还是上去过节。一方面是顺从律法,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上去传道。但祂这次耶路撒冷之行与祂的弟兄的动议和刺激无关,是按自己的意思上去的。耶稣作什么不是为了给人看。
其次,耶稣怎样面对这个仇恨祂的世界。“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οὐ φανερῶς ἀλλ᾽ ὡς ἐν κρυπτῷ,not openly, but as in secret。形容词κρυπτός的基本含义是hidden, concealed, secret。耶稣秘密进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成功出现在圣殿中,可以成功地向众人讲道。这样既可以暂时躲避要杀祂的犹太人,也可以避免一些追随者的纠缠。节期间公开讲道,祂显然要面对更大的危险;但这不是主的事,是犹太人的事。当然,耶稣也是努力避免与犹太人正面冲突,免得他们陷入更大的罪中。上帝的儿子在人间为拯救世人,像“贼”一样偷偷摸摸进入首善之区,这种大爱令人感慨万端,更应该让所有罪人或耶路撒冷居民及其领袖们无地自容。这是主的教导:“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马太福音10:16)。一切屈辱和隐藏,都是为了一场讲道;而只有圣道而非政治,才能拯救罪人。更深刻地说,我们的天父实在爱我们,于是一切都成了粪土,不顾一切,一心要带领我们回家。耶稣不是恐惧世人,而是爱世人。真正的爱无论在时间还是事件上,都知道真正的轻重缓急。
2016年,我们更能理解主为何“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因为“他也上去过节”,为了一场盛会,为了那个系列讲道。为了拯救罪人却将自己降卑成罪人的样式,主耶稣率先垂范,门徒亦步亦趋。这是使徒保罗的见证:“9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10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11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12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13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哥林多前书4:9-13)。然而,即使他们仍然将我们看为罪犯,我们仍然传道。
二、犹太人起纷争(11-13)
11正在节期,犹太人寻找耶稣说,他在那里。12众人为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13只是没有人明明地讲论他,因为怕犹太人。
如果将这段经文交叉结构,我们就知道犹太人寻找耶稣的目的是要杀祂。住棚节期间有两个安息日,他们却在安息日杀人。另外请注意两场纷争之间的关联(40-43)。
然后我们看第一场分争:“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这两方面都会成为圣殿证道的拦阻。但是即使说祂是“好人”(ἀγαθός,good)的人,也不承认耶稣是神。这一点让我们想起耶稣和一个犹太官长的对话:“18有一个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该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19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路加福音18:18-19)。称赞耶稣的人应当也包括那些要神迹、强逼耶稣作王的人。不仅如此,“纷纷议论”(γογγυσμός,a murmur)这个字总体上是负面的,逼似以色列人在旷野向摩西发的一切怨言。“迷惑众人的”,意思就是骗子,骗人的:πλανᾷ τὸν ὄχλον,deceiveth the people。骗子总是用“骗子”来诬告别人,但随后我们就能看见这些骗子怎样撒谎骗人。
这次攻击灵界背景大约如是:“29他们喊着说,神的儿子,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吗?30离他们很远,有一大群猪吃食”(马太福音8:29-30)。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否定和攻击耶稣的人,也不敢“明明地讲论他”。我们是中国人,路人以目源远流长,推陈出新。我们知道为什么:当局禁止敏感人物成为舆情的对象,无论褒贬好恶,要将祂彻底清除出所有人的记忆。政治恐怖出于政治自己的恐怖,不仅仅是人民恐怖,更是权力恐怖。由于罪和合法性的绝对缺失,他们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对基督的恐惧和仇恨登峰造极、无以复加,无可奈何。耶稣诞生的时候,希律王如此不安和恐惧,导致了伯利恒屠婴暴行。这是诗人的预言:“1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2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诗篇2:1-2)。
人对耶稣和真理的认识有两大局限。第一、我认为。这一幕也显示蛇的成功:罪人像神一样知道善恶。人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认识耶稣的,没有人根据圣经和启示来认信基督。这种人本主义很难支持人继续认信基督,并顺服启示真理。一方面,“我认为”不断和圣经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根据我认为和我讨厌制造假基督。第二、我害怕。人对耶稣的认识常常受限于对犹太人的恐惧,这一点实在很有现实意义:对真理的热情,对耶稣的“爱”,一旦遇到政治恐惧,就只能转入地下,甚至偃旗息鼓了。罪人不愿意为信仰给自己惹麻烦,换句话说,他们还没有信仰,或者信仰刚刚开始。我想圣经记载这事,不是让我们嘲笑耶路撒冷这些“鼠辈”和胆小鬼;而是让我们从中诚实地看见我们自己的软弱,“我就是那人”。然后,我们当仰望那仍然体谅我们软弱,继续施恩给我们的神。正因为不配(希伯来书11:38),恩典才完全是恩典。
三、住棚节的证道(14-39)
现在我们来看耶稣圣殿中的公开讲道。耶稣的讲道总是公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与各种密宗区别,也让控告祂的人没有办法“耍流氓”。我为此感谢互联网。“19大祭司就以耶稣的门徒和他的教训盘问他。20耶稣回答说,我从来是明明地对世人说话。我常在会堂和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训人。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21你为什么问我呢?可以问那听见的人,我对他们说的是什么。我所说的,他们都知道”(约翰福音18:19-21)。在殿中讲道也可以与教会的真理联系起来——在住棚节期,耶稣并没有破坏圣会、严肃会的律法。约翰福音7:14-39实际上记载了耶稣住棚节期间在耶路撒冷圣殿的三次讲道,三场讲道都有强烈的反响。
1、第一场讲道:我的教训(14-24)
14到了节期,耶稣上殿里去教训人。15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16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17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18人凭着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19摩西岂不是传律法给你们吗?你们却没有一个人守律法。为什么想要杀我呢?
20众人回答说,你是被鬼附着了。谁想要杀你。
21耶稣说,我作了一件事,你们都以为希奇。22摩西传割礼给你们,(其实不是从摩西起的,乃是从祖先起的)因此你们也在安息日给人行割礼。23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礼,免得违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就向我生气吗?24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
主耶稣的三场公开证道的时间在住棚节,地点在圣殿。这段经文平行结构如上:藉着犹太人的两次发问,耶稣分别阐述了祂的教训或圣经(14-19),以及安息日(21-24)两个问题;耶稣同时回给犹太人两个问题。
犹太人的第一个问题显示了他们的狂妄,以及争辩中诛心的习性——他们不关切你说什么,而是关切你是谁。但我们关切的重点应在“教训”(14)和“书”(γράμματα,letters;15)——耶稣在耶路撒冷只是传讲圣经,圣经怎么说祂就怎么传;而圣经启示的“教训”(16)是父神的的旨意(17)。而且耶稣真正明白圣经。在14-17中,“教训”这个概念重复了3次(διδάσκω,διδαχή,διδαχή)。而耶稣强调,祂的教训就是神的教训;或者说,祂只传讲神的话(“书”)。将自己的意思(θέλω)顺服神的意思(θέλημα),或顺服圣经,行道在先,是分辨一个传道者是否传讲神的话,以及认识神的旨意的唯一道路。有两种传道者:“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顺服太难,因此信出于神。17-18节实际上包含一个交叉结构;18节以交叉的方式分别解释这两个原则的根源:“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归根结底,你是求自己的荣耀还是上帝的荣耀。无道的传道人不真不义。最后,主两次谈到摩西所传的“律法”(νόμος),等于解释“书”的主要内容;同时宣告犹太人从不行律法。不守律法是不接受耶稣及其教训来自父神的根本原因;爱罪是不接受基督的根本原因。
犹太人的第二个问题(约翰福音7:20)让我们看见“众人”的邪恶:对耶稣的咒诅,以及他们公然撒谎:一方面污蔑耶稣是“被鬼附着了”(Δαιμόνιον ἔχεις,Thou hast a devil:);魔鬼具有先下嘴为强的狡猾(约翰福音8:48,52,10:20;另参马可福音3:22;创世纪3:1)。魔鬼儿子们定罪人的特点还包括:只定罪不论证,既没有事实也没有真理。换言之,具有没有办法证伪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公然否认他们要杀耶稣的事实;魔鬼从起初就是杀人的,起初就是说谎的——他们一边狠毒地谩骂你,一边宣称自己不是要害你。我们熟悉他们教会这种吃人的艺术:我们吃你不是要害你,而是为神驱鬼,乖僻的我们乖僻他……
请注意耶稣在这里同样给犹太人两个问题。第一、耶稣揭示了犹太人内心的一个恶谋:“ 你们却没有一个人守律法,为什么想要杀我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类似“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翰福音8:7)。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第一、正因为你们不守律法,所以你们要杀我。犹太人自己违背了摩西“不可杀人”的律法和安息日的律法。第二、一个罪犯有什么资格杀害别人呢?第三、基督进入世界被交给罪人,被杀,乃是神的计划。第四、人杀神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甚至人恨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个质问应该临到每一个人。你说出来的杀害的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不是全部的理由。从来没有什么替天行道,只有为己行道:嫉妒、报复、贪婪、不义……愿主的质问光照这世界上每一个正在吞吃人的热土。
第二、“我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就向我生气吗?”罪人杀人或生气,只有两个原因:自己是罪犯,别人行得好。在21-24中,耶稣进一步论证,犹太众人为什么不守律法,却以律法的名义要杀耶稣。耶稣对他们的审判是围绕第五章安息日那个问题展开的。耶稣先讲亚伯拉罕接受割礼之约在摩西律法之前;然后讲犹太人没有办法面对这个悖论:在安息日实施割礼算不算违背安息日律法;这个难题人在基督之外是无解的。但是,犹太人在这种矛盾之中,却毫不犹豫地控告耶稣在安息日行医治的神迹,这种伪善和弯曲又进一步违背了关于公平断定是非的摩西律法(利未记19:15;申命记16:18-19;以赛亚书11:1-5)。而他们的“生气”(χολάω,to be atrabilious,to be mad,to be angry, enraged),则将耶稣和他们的关系,归回到亚伯和该隐的关系中。χολάω的字根是χολή,可以参考马太福音27:34;使徒行传8:23。而耶稣这句话,几乎等于在呼唤这些该隐的后继者:“6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7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创世纪4:6-7)。这是约翰一书3:12对第二个问题的解释:“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
从这里我们也看见,耶稣来不是要定人的罪,但对高举律法定人罪的犹太精英和人民,从未纵容。但是,耶稣对这些要杀他的犹太人的回应,仍然是充满忍耐和爱心的。祂仍然盼望他们悔改。
2、第二场讲道:我的来去(25-36)
25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26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什么。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27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
28那时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大声说,你们也知道我,也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来并不是由于自己,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你们不认识他。29我却认识他。因为我是从他来的,他也是差了我来。
30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只是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31但众人中间有好些信他的,说,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迹,岂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32法利赛人听见众人为耶稣这样纷纷议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打发差役去捉拿他。
33于是耶稣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34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
35犹太人就彼此对问说,这人要往哪里去,叫我们找不着呢?难道他要往散住希利尼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利尼人吗?36他说,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约翰福音7:25-36同样可以交叉结构。其中25-27与30-32以及35-36平行,讲犹太人的三次反应;首先是不信,然后是有信的,有要杀祂的,最后是嘲笑。28-29与33-34平行,是耶稣的讲道。耶稣的讲论第一部分强调我从哪里来;第二部分强调我往哪里去。而这两个问题,涵盖了耶稣在地上的基本事工。一方面,耶稣从神而来;另一方面,耶稣要返回神。
我们先看第一回合的争辩(25-29)。首先,耶路撒冷人民见证了耶稣在恐怖中讲道的勇毅。但人民常比领袖更邪恶和愚昧(25-27)。耶稣这场讲道是一场特别“失败”的讲道:似乎耶路撒冷很多人不相信祂,甚至听道成仇。他们怂恿当局杀人:为什么不尽快将耶稣绳之以法?“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人民可能只是盼望恢复往日罪中的安宁(马太福音2:2)。为此,他们不惜弯曲圣经彰显自己的愚昧:“27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这个见证是假的,实际上旧约圣经多次多方告诉我们耶稣是从哪里来的。耶稣的回答等于揭穿了他们的谎言:实际上他们知道耶稣是从哪里来的,只是撒谎。这是问题的根本——你没有办法叫醒装睡的人。所有敌基督和不信的人,只要他们听见主的话语,看见主的工作,他们完全没有办法否认这个事实:这人这事只能出于神。但是,是罪和骄傲阻挡他们接受这个事实。正因为如此,耶稣说亵渎圣灵的永不得赦免。总之,耶稣再一次宣告祂来自神。
第二场论辩更为关键(33-36):耶稣从父那里出来,要返回父。这个宣告也等于在呼唤所有的人跟祂返回父神或者回家。这是真正的住棚节。而且时间不多了。但是,犹太人不理解,并且嘲笑。他们不仅嘲笑耶稣,也趁机论断一下τὴν διασπορὰν(the dispersed)。不过他们的嘲笑最终竟然成为事实:当犹太人拒绝基督和福音的时候,救恩就临到了希利尼人和外邦人。这一幕让人想起祁克果那个著名的寓言。不仅如此,35-36这段经文,也在强调耶稣第二个问题更为重要,与住棚节的主题相关。实际上,“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这个概念,在30-36中重复了3次,在于强调:耶稣的死而复活和升天。而在这三次重复中,中间这句话是核心:“这人要往哪里去”?人啊,你往哪里去?这是“标准答案”:“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3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约翰福音14:2-3)。
中间30-32聚焦犹太人的不同反应。而30-32本身还可以进一步交叉结构:30与32都是在强调犹太人要捉拿耶稣;而中间的31节则有人信耶稣。30节中。“捉拿”还只是一个构想,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约翰福音2:4,7:6,8:20)。捉拿,πιάζω,to lay hold of,to take, capture of fishes;to apprehend of a man, in order to imprison him。这个字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9次,7次指捉拿耶稣(约翰福音7:30,32,34,44;8:20;10:39,11:57);2次指打鱼(21:3,10)。他们不是一般的谋杀耶稣,而是要以国家暴力和司法手段正式逮捕、拘押、审判、处死耶稣。“吃货”的最高境界是“妖精”——用司法正义的名义剪除对手。但是,最终这捉拿别人审判别人吃人肉身的野兽,将被擒拿(启示录19:20)。不过我们不能对“众人中间有好些信他的”(31)评价过高,因为他们主要是神迹追求者。他们很快会在各各他抛弃耶稣;尽管神迹的见证仍然是重要的。
3、第三场讲道:灵与荣耀(37-39)
37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38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39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分析这三场讲道,这三场讲道可以依次对应三大主题:祂是谁(从父神而来);祂来作什么(死而复活);人应该怎样么办(作信我的人)。第三场讲道显然发生在另外一天:“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这应该是住棚节的最后一天。这是住棚节期间最后一次证道了:“耶稣站着高声说”,考虑上文犹太人要捉拿和杀害祂的背景,这是一种殉道的姿态;主要不顾一切呼喊儿女回家,并且喊他们回家“吃饭”。按犹太人的传统,住棚节最后一天有特别的献祭仪式:“七日内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第八日当守圣会,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这是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利未记23:36)。
学者们都提到住棚节期间,耶路撒冷有一些“喷泉”之类的临时建筑,但是,到节期的末日,这些设施已经不再工作,甚至开始停水了。耶稣应该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高声向众人呼喊的:“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38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显而易见,“渴”与“喝”这些概念可以上溯到第4章中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的讲道;但是,内容显然更为深化——喝了活水之后,新人或教会“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换言之,约翰福音7章中“活水的江河”是约翰福音1-6章所有水和圣灵主题的一次总结。不过有一个难题是,耶稣这里说的“就如经上所说”具体指哪段旧约经文,历来争论不休。一个广为接受的选项是撒迦利亚14:8-21,因为犹太人在住棚节期间常常会读到这段经文。另外的选项还包括以赛亚书12:3,44:3,49:10,58:11;以西结书36:25-27;约珥书3:18;阿摩司书9:11-15;撒加利亚书13:1,尼希米记9:15-20,等等。不过关于38节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39节有清楚的解释:受洗接受圣灵,时间在耶稣死而复活之后(荣耀)。因此对应旧约的经文应该至少包括这四个信息:腹中、水、灵和死。很难找到同时满足这些概念的具体经文。所以很有可能,主在这里是综合了所有旧约相关的信息。其中κοιλία(腹中)这个概念需要检讨,它可以指腹部或肚腹,也可以指母腹(马太福音12:40,路加福音1:15;约翰福音3:4;使徒行传3:2;罗马书6:18;加拉太书1:15等)。就母腹这个概念而言,这句话指向一场重生或新生。另外,“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或者可以这样翻译:“那时他们还没有领受圣灵”——若非见证耶稣复活,门徒不可能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关于旧约经文,我个人有一个领受供大家参考。这段经文或者也可以与创世纪2:5-14平行:开始“耶和华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而在“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之后,“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需要强调的是,圣灵降临不仅重生个人,也建立教会,重建国度和乐园。这是五旬节的故事。在圣经中,活水、圣灵降临常常与圣殿或教会相关(以西结书47:1-9,启示录22:1-5)。圣灵这个主题在约翰福音14-17章会充分展开,并应验在约翰福音20 :22-23,“22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23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赦罪指向圣灵里的重生,泥土成为活人。
四、犹太人起纷争(40-43)
40众人听见这话,有的说,这真是那先知。
41有的说,这是基督。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42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
43于是众人因着耶稣起了分争。
与11-13平行,耶稣住棚节的讲道进一步激化了犹太人的“分争”(σχίσμα,a rent;a division, dissension;马太福音9:16)。这类分争就愈演愈烈(约翰福音9:16,10:19)。这次分争主要不再是根据“我认为”或“神迹”;而是因为“听见这话”。同样是听道,人的理解仍然五花八门。信道一定是从听道来的,但是听道不一定信道。“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提摩太后书3:7)。这段经文如果交叉结构如上,可以分别看见三个核心概念:先知、基督(重复3次)和耶稣(救主)。这场纷争的焦点是:耶稣到底是谁。显而易见,这场纷争已经公开化了,犹太人的禁令不再有效,耶稣成了耶路撒冷舆论的中心。当然,这将刺激犹太人尽快推行杀害耶稣的计划。
因主的话语而起的分争将犹太社会划分为两大阵营。首先是“先知论”;圣经根据是摩西的预言。其次基督论,圣经根据是先知的预言。但基督论内部也一分为二,有支持者,有反对者。反对者的根据是:“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他们特别提到大卫,这个思路引起的后果是复杂的,一方面,追根溯源到大卫符合圣经的启示;另一方面,如今他们仅仅将弥赛亚等同于政治上的大卫王,就会导致最后弃绝弥赛亚的悲剧。实际上历史正是按这个逻辑发展的。
我们现在来看看反对者的圣经根据。实际上围绕耶稣出生地而质疑耶稣是基督,这个观点在这段经文中以讹传讹地重复了3次;而这三次又都是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27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41b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42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 52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另参弥迦书5:2)。实际上这些“惟独圣经”的人并不真懂圣经,这一点像极了今天的加尔文主义者;也让我们反省我们在圣经真理上的亏欠。路加福音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耶稣恰恰出生在伯利恒,正如旧约所预言的。因此必然有人故意遮盖了耶稣出生在伯利恒这个事实,并就此误导了犹太公众。人的历史学常常就是一种政治谎言。
加利利这个名字在约翰福音第7章出现了5次,起到了结构的作用(1,9,41,52)。约翰福音依托路加福音的圣诞记事,未必是为了讽刺犹太人的无知;更可能是为了强调这个事实:弥赛亚可以同时出生在伯利恒,又是加利利人,或者偏偏是加利利人。这是对犹太教的切割。而加利利的基督同样是圣经所预言的,这个问题我们下文会展开讨论。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说,耶稣既不是从加利利来的,也不是从伯利恒来的,而是从上面来的。这是约翰福音1:1首先就奠定的基督论,或真理根基。无论犹太人怎样纷争,他们都是在地上爬行,不能明白天上的事。
五、犹太领袖不信(44-52)
44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无人下手。45差役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他们对差役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带他来呢?46差役回答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47法利赛人说,你们也受了迷惑吗?48官长或是法利赛人,岂有信他的呢?49但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诅的。
50内中有尼哥底母,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对他们说,51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52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
对犹太当局和主流社会而言,必须制止这场动乱。但基督的时间还没有到。当差役空手归来并希奇耶稣的教训的时候,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恼羞成怒了。他们不仅呵斥这些差役、咒诅百姓,而且攻击为耶稣说话的尼哥底母。这是一种因为嫉恨而陷入的抓狂状态,这是因为恐惧而见人就咬的末日疯狂。“拿来”,ἄγω,带领、带来;也指预备筵席(马太福音14:6),牵引牲畜(马太福音21:7)。因此这个动词比“捉拿”一词更具有羞辱意味。这段经文可以简单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利赛人的丑态(44-49);第二部分是尼哥底母的辩护(50-52)。前者记录了法利赛人与差役的对话,后者是法利赛人和尼哥底母的辩论。我们重点来分析犹太人为杀害耶稣怎样弯曲圣经。
首先,实体错误。这两节经文是在弯曲圣经:“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 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要证伪这个论断,只要参考以赛亚书9:1-2就可以了:“1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从前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2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西布伦就在加利利的腹地,中心大约就是拿撒勒。而且他们在掩盖圣经并且公然说谎:“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实际上先知约拿就来自加利利。列王记下14:25,“他收回以色列边界之地,从哈马口直到亚拉巴海,正如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借他仆人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先知约拿所说的”(另参约拿书1:1)。迦特希弗:גת חפר,the winepress of digging,home town of Jonah on the border of Zebulun。约书亚记19:10-13则告诉我们西布伦在哪里,就在后来的加利利。难怪主耶稣这样审判他们:“44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44)。也难怪主耶稣常常谈论“约拿的神迹”(马太福音12:39-41,16:4;路加福音11:29-32)。另外,先知那鸿也应该出于加利利(耶柔米。伊勒歌斯,אֶלְקשִׁי;捉拿神?另参Capernaum)。不仅如此,他们在做假见证陷害人:尼哥底母发言,证明这句话是假的:“48官长或是法利赛人,岂有信他的呢?”另外,咒诅百姓违背了摩西律法:“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利未记19:18)。而他们要杀人,更是违背摩西律法了。为了一个罪,他们要犯更多的罪。
其次,程序错误。这一点正是尼哥底母所指出的:“51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尼哥底母的律法根据应该是申命记19:15-19,“15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16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17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18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19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另参民数记35:30);以及申命记17:6-7,“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将那当死的人治死。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将他治死。7见证人要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不仅如此,使徒行传25:15-16记着罗马总督非斯都的话:“15我在耶路撒冷的时候,祭司长和犹太的长老,将他的事禀报了我,求我定他的罪。16我对他们说,无论什么人,被告还没有和原告对质,未得机会分诉所告他的事,就先定他的罪,这不是罗马人的条例”。这些犹太领袖连外邦人都不如。犹太律法和罗马法律犹太人都违背了:没有本人的口供,控告者只想杀人,迫不及待。
应用:差役的见证
显而易见,这是末世了,令人绝望的现象总是祸不单行。领袖们悔改很难,头狼悔改很难,法利赛人悔改很难。这令人忧愁。“先知与王说话的时候,王对他说,谁立你作王的谋士呢?你住口吧。为何找打呢?先知就止住了,又说,你行这事,不听从我的劝戒,我知道神定意要灭你”(历代志下25:16)。但是,如今主吩咐全世界的人都要悔改。约翰福音7:46节是其中一个神迹,尽管这个见证出于差役:“差役回答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这也是每一个基督徒打开圣经,进入教会之后的共同感触。耶稣和祂的话语太不同了,耶稣这个人和祂讲的道理,都是旷世空前的。所以祂是神,是我们的救主:“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领受和应用差役的见证。
第一、真理的力量。信道总是从听道来的。是耶稣的话语强烈震动和更新了差役,而耶稣的话是与众不同、空前绝后的,是带着能力的。祂的话语证明祂是神;祂的话语医治万民。不仅如此,耶稣的话语和人类所有的话语都不同,差役们对这一点一定印象深刻。首先,耶稣的话语与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话语不同,这是恩典和真理与律法主义的不同。其次,耶稣的话语一定和差役们的话语不同,他们的话语归结起来就是民以食为天,服从权力的命令就是警察的天职等等。最后,耶稣的话语与差役们所熟悉的所有人类典籍都不同。我们可以注意在约翰福音7:32与7:45之间耶稣的话语,看看差役们到底听闻了什么。首先耶稣谈到复活和天家的事(33-34);其次耶稣谈到活水的江河和圣灵的降临(37-39)。这两方面的信息对世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天音,但攸关生命存在的基本意义。一方面,我们实际上拥有另外一个家乡,一个更美的家乡;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可以拥有另外一种生活,更美好的生活。而耶稣基督正在带领我们进入这两大福祉。一个贪恋世界的人,一个动物一样侍奉肚腹的人,一个因为侍奉肚腹而天天害人犯罪的人,突然听见了天上的声音。肚腹除了装满粪土,竟然还可以流出活水的江河。差役们从来没有这样参观过自己的肚腹,相反,长期以来,他们的生命就是为了饭碗,并因为嫉妒罪而活在罪恶累累之中。这一切黑暗有一个根本的原因:他们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国度,另外一种生活。然而,天国和复活恰恰是福音的两个基本内容(马太福音4:17)。
第二、教会的爱心。逼迫我们的是慕道友。差役本来是捉拿耶稣的。实际上,在约翰福音7:45-47中,“差役”这个概念重复出现了3次;而他们最早出现在约翰福音7:32,“法利赛人听见众人为耶稣这样纷纷议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打发差役去捉拿他”。差役,ὑπηρέτης,servant,奴仆,罪的奴仆。公职人员,警察。这些“差役”为了生存和职业加入了杀害基督、逼迫教会的国家行动,他们本来对真理毫无兴趣。彼拉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只是凯撒的差役。一般来说,奴才往往比主子更凶残,主要不是为真理的缘故,而是为了食饵和赏钱,以及同业竞争(约翰福音18:3,18:12,18:18,18:22,19:6)。差役也相当于腓立比监狱中的狱卒。但是,我们永远不要把差役当作敌人,每个人都是罪的奴仆,都是基督要拯救的对象。所以当上帝任凭甚至允许差役来捉拿我们的时候,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听福音和得救的机会;同时给了教会、传道人和基督徒一个传福音、作见证的机会。实际上全世界的外邦人都是差役,他们都想捉拿基督和祂的门徒,抓住他们的肉身,控告他们的弱点,以便将我们钉在十字架上好自以为神,报仇雪恨。我们也曾经是差役。但是,今天如果我们真有神的真理和爱,我们就必然能以善胜恶;甚至有人可能在这场危机中得救。教会绝对不要、永远不要用刀砍掉差役的耳朵,基督徒永远不要与警察对骂和互扔砖头。相反,“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15)。欢迎你来。
又一个夜晚降临了,愿你们平安;愿房上每一只孤独的麻雀得见异象:“9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10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使徒行传18:9-10)。亲爱的弟兄姐妹,这是一个法利赛人和差役组成的世界;实际上差役正在向我们走来。求神赐给我们每一个人面对差役的基本心态:我们没有作错什么,正相反,我们正在作正确的事,正在见证真理;而这真理同样与差役有关,神爱世人。所以最后让我们用这段经文共勉,愿主的恩与我们众人同在:“1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2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摩太后书4:1-2)。阿门。
任不寐,2016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