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恩罪人:不寐弟兄平安。这期问答使我很有得着,想说的话很多,无奈的是不寐之夜贴不上去。还请你多多指导,谢谢。……方济各一小群简单到四季光着脚丫子乞讨,没有婚姻家庭,没有正常的教会生活,这已经偏离了圣经真理,他们似乎是在对假冒伪善的基督教发泄不满情绪。但是从影片上看到,同样对假冒伪善的基督教不满的阿米什人自己有教会、有种植和养殖业、有婚姻家庭、有学校教育等等,只不过是不用现代化的东西,过着简单的物质生活。这并没有违背圣经,与方济各们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是不太了解,作为基督徒的他们在教会生活方面是怎样的,对圣经真理是如何的理解。盼望居住北美的牧者和弟兄姐妹们有机会去了解他们,将实际情况介绍给我们。阿米什人过简单的物质生活,其前提是基督信仰;这与那“宁要SHZY 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畜类乃是天壤之别。我真想和阿米什人生活在一起。谢谢。
平安。我能理解你对阿米什人生活的向往。阿米什人教会神学的问题首先在于,他们继承了门诺会拒绝婴孩洗礼的激进传统,而这个传统深刻体现了对恩典的歪曲(救恩本出于神而不是出于人),以及对洗礼真理的普遍无知:“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彼得前书3:21)。其次,他们的教会是一种封闭式的教会,这与我们的“封闭式圣餐礼”不同。我们强调圣道和圣礼是教会聚会的中心;但同时强调,这个纯正教义一点也不意味着教会因种族或人群而向社会关闭。阿米什人的教会和他们的社区一样,是与外界隔绝的——一个人首先要成为阿米什人,才可能进入他们的教会;至少事实只能如此。但从使徒时代,基督的教会向任何人开放,这是教会的基本含义——基督接待所有罪人。
影片《阿米什人的恩典》给人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这部电影同时展示了那种人本主义神学的苦境:人演上帝,或人起来见证基督的饶恕,真的很难。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种“宣教”的失败。第一、影片开始的时候,我们看见那位姐妹无法真正饶恕或接纳与她分离的姐妹。第二、那位丈夫宣布对她妻子的不饶恕不能饶恕。第三、那位“长老”无论怎样传递了先知般的饶恕,但无法避免“慷人之慨”的嫌疑——死难学生可能没有一位是他自己的儿女。我并非反对饶恕,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基督徒的饶恕和基督的饶恕之间的区别。正因为如此,主祷文将“如同免了人的债”放入祷告之中——这是需要不断靠祷告才能拥有或增长的力量。而教会生活的中心,首先是基督的赦罪,然后才是人的饶恕。这部电影在第一个神本问题上几乎一片空白。
与此相关,当人出现在舞台中央,我们一定要将耶和华“分别为圣”——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祂,没有祂的公义,更没有祂的怜悯。特别是当我们表达谦卑和怜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不是神对别人的怜悯,而是神对我们自己的怜悯;否则,我们从根本上就仍然还是“异教徒”。如果我们总是以为上帝总是应该惩罚和报应别人,哪怕我们愿意去为别人求情;这样我们都会忘记,我自己首先就是应该被惩罚和报应的“那人”。如果不牢固地建立这直线的、排他的救恩关系,实际上耶稣的死和复活就跟我没有关系,只是跟别人的关系。而我在教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帮助别人建立这种和耶稣的饶恕关系。然后我们就会无限制造和模仿阿米什人的恩典,这就是今天教会的主业。这条人本主义路线,结局只能是圣殿里藐视税吏的法利赛人。
不过我不否认我自己对阿米什人也很有兴趣。如果主日负担过重,我基本上夜不能寐。因此这个星期一早上我4点起床,一个人驱车去阿米什人社区;返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晚7点。出发的时候,外面一片漆黑,温度只有零上1度。我以为这又是一场无意义的旅程,当时心情也极为灰暗。好像到了2015年灵性生活的最低点。然而我没有想到,这15个小时的往返,成了我的一次天路历程。收获绝不在阿米什社区给了我们什么恩典,而是我一路上和神的交谈。喜乐、平安与感动在我回程的路上不断蔓延;圣灵的充满很真实,而且是“风随着意思吹”的那位圣灵。上帝实在恩待祂的仆人,那种保护、怜悯和施恩加力,让我惊叹神的信实,更感谢主的大爱。返回蒙特利尔的时候,虽然疲惫,虽然天际变幻着黑云。
阿米什人在加拿大的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多伦多以西100公里左右的原野上。我喜欢那广袤的田园,让我不断有家园之感。阿米什人的住房很容易辨认,因为周围没有电线等设施。几辆阿米什女人驾驶的马车从身边走过,她们的微笑让人温暖。不过我在这些微笑中竟然瞥见了上百年的一种孤独、伤心和苍凉。这让我突然看见:阿米什人实际上是被人类和教会伤害过的孩子,只是他们对伤害更加敏感,而且记忆能力极强;因此,他们像浪子一样离家出走了。而在他们出走的那些日子里,当时教会缺少一场温柔。那种温柔本来可以抚慰和挽留很多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阿米什人。一方面,我们容易受伤;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世外”,安顿和展示我们的伤口,并让这伤口分享拳头在世界里的荣耀。
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或教会整体在阿米什人的出走中是有责任的。我们缺少一种从基督而来的温柔,就是使徒说的“大显温柔”,或先知说的,“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的那种温柔。特别是当试探和争战起来,魔鬼就会藉此夺去我们的温柔;并从这里开始,将教会支离破碎,阿米什人出走荒野。这正是我过去一切失败的根源之一,更是我现在面对的试探。我在阿米什人社区突然看见,那恶者几乎利用和捆绑了我,将刚刚启程的复兴、蜜月、平安和温柔,再一次一一夺取;以便让我们每一个“圣洁的种类”土崩瓦解,重蹈覆辙。阿米什人的试探几乎是没有谁能胜过的,因为出走和苦难一样,会“自动”加给人一种自以为义。 这种试探无孔不入,只能是从那恶者而来,又回归那恶者。
然而上帝总是比那试探人的更周全,我们的神是得胜的神。从阿米什人社区回来,我从这一年一切的危险、试探和软弱中彻底站起来了。这是这个夏天我最后一次出行。我从旷野归来,我不再需要远方。我反复倾听以赛亚书6-12章,耳畔回响着“圣哉圣哉圣哉”的颂歌,和“你真伟大”的赞美。这个主日我在讲章应用部分,会讲这个主题:“教会是一场温柔”。这是从“教会是一场殉道”、“教会是一场复活”,合乎神学逻辑的发展。这15小时的天路,也是一次孤独之行,没有结伴和叨扰当地的弟兄姐妹,一因急着赶回来;二因我自己应该首先投石问路——建议有兴趣的弟兄姐妹最好前往美国的阿米什社区;那里的阿米什人居住更集中一些。何况天气渐冷,应该南行。最后求神赐给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温柔,使我们彻底胜过这个冬天。
2
我在屋顶2015-10-04 15:01:25 说: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一方面为这次遇难的人感到非常难过,一面又为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试探庆幸。如果现场情况真如目击者所说,是基督徒就打头,不是就打腿,当然我知道,属灵的答案是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但是我诚实一点说,如果我在现场,可能我会因为自己想保命或其他种种原因,而沉默或者回答不是。“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10:32-33)也不要怕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对,这些道理我都懂,但到了现实情况中可能还是不知怎样选择。毕竟我不是彼得保罗司提反,联系到我前面提的问题,选择跟信心有关系么?如果是牧师您,会选择什么,谢谢您的回答。
平安。这场惨案和你的问题我有如下看见,仅供参考。
第一、我愿意靠着主的怜悯,相信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任何反应神都会怜悯。无论这人是牧师,还是平信徒。上个主日我在教会讲到以赛亚书1:2-4时,强调上帝对罪定义是诚实的,怜悯的,唯一爱心和真理的。因为这些经文所讲的罪不包括一时软弱和肉体软弱,不包括亚伯拉罕在亚米比勒面前话语上的软弱,不包括雅各在以扫面前的软弱,不包括希伯来两位收生婆在法老面前的软弱,不包括喇合在耶利哥王面前的软弱……并不包括彼得三次否认主的软弱。因为如把马太福音10:32-33应用到彼得身上,彼得也没有可能得救。神实在是体谅我们不过是尘土,甚至“做假见证”还不是罪,“陷害人”才是罪。彼得三次否认主,并非是罪,而是软弱;是怜悯的对象,不是定罪的对象。神还是给了彼得三次思考的时间。“不否认主”是一种持续相信的“理性选择”。马太福音10:32-33指的是在这个敌基督的环境中,使徒怎样长期地面对逼迫(马太福音10:16-31;提摩太后书2:12;启示录3:5)。否认主名,不是指情急之下的软弱。上帝不可能刻意利用这么样的紧急时刻,像魔鬼一样利用人刹那间的软弱和恐惧,就决定了你天堂和地狱的归宿。只有人、特别是假冒伪善的人,天天等着、急不可耐盼望别人跌倒,像牛头马面一样埋伏和跳起来,抓住别人的软弱和漏洞,拉人下油锅。所以现场的人怎样回答我都理解,而且我认为,任何人没有资格因此给他们一个信仰或不信的证书。
第二、圣经真正定罪的人,恰恰是这些魔鬼的儿子,就是用谎言害人的人。犹大卖主,不是软弱,而是罪,因为他参与了杀人。上帝怜悯罪人,但唯有对杀人者、害人者定罪;上帝尤其恨恶用谎话、特别是大话,即属灵高调杀人、害人的罪人;这些人才是魔鬼的儿子。魔鬼的儿子有三大特点:第一、说谎;第二、害人;第三、它们的谎言总是属灵高调:我为了神,为了教会、为了真理,我是为你好;我圣灵充满,不得不起来……其实做假见证陷害人的人,不过就是名利之徒,或者就是羡慕嫉妒恨,或者仅仅是无聊,甚至为了遮盖而恶人先告状,以及出于罪人那种无缘无故的幸灾乐祸。不仅如此,用这种“假如”起来难为别人、甚至牧者或基督徒的人,这些人的“问题意识”或“问题习惯”本身也应该反省。一个正常的人,或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会这么刁钻或“深刻”的。当拉结嚎啕大哭的时候,基督徒第一个反应应该是和她同哭。如果你非得“假如”,你首先不是追问别人,而是为自己就是没有在场而感谢上帝。我若在场只会流泪,没有时间考虑“这么深刻的问题”。其实“问题”有时候也是一种恐怖子弹——别人的生命悲剧只是给旁观者“深刻”的机会。特别珍惜这种机会的人,不妨这样思想一下:如果你是受难学生的家长,你第一反应首先是什么。凶手跟死难者及其家人所要的东西只是生命,但它真正的交易对象是社会和观众,这懦夫跟看客要的就是“宗教关切”和“文化反省”。有些事件可以提出这个反省:如果你在场,你如何……但在生命惨案中,我不敢提出这样的假设。一方面,这种假设几乎在漠视那些尚有余温的生命,好像我是谁比他死了更值得关切。另一方面,这完全是一个假问题,因为我就是不在场,这事也出于神。记得以前中国有一位作家,面对中国爱国贼这样的辱骂:如果美国人或日本人强奸了你妈,你还会……他的回答很“简要”:美国人和日本人没有强奸我妈……如果我在现场正在擦拭那孩子的尸体,或正在拥抱和抚慰那孩子的父母,我会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滚”,特别是这位记者追问:你是牧师,如果你在现场……这个生命,比问题、文化、本质都重要。这个逻辑类似主耶稣那个逻辑:人不是为安息日,安息日是为人。你如果一定要把某种回答在中国的道德主义作坊里制造成属灵或不属灵的标本,你不过就是另外一种道德恐怖分子而已。
第三、但是,要避免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炫耀软弱。不能诚实到矫情和炫耀的地步,以至于连真正信仰的勇敢也完全否认和遮盖了。我们不能高调我们的软弱,尽管我愿意对所有的软弱表示理解和同情,尽管“有谁软弱我不软弱 呢”。范跑跑可以跑,但你回过头来说你跑的是凌波微步,俏步徐行,还要普天下的人热点以迎,那就“喧宾夺主”、颠倒乾坤了。另外,俄勒冈这场惨案,不在提醒我们自己是何等的软弱,而是让我们,特别是中国读者学习超越“本质主义”思维的习性。我们总愿意在一些个体案件中找到普世价值。但是个案就是个案。没有任何必要将这个案件上升为“屠杀基督徒”这样一个高度。这只是一个神经病或魔鬼之子的发作,最多让我们更仰望耶稣的复活。至少应该向John Hanlin这位警员致敬:“現在讓我明確說明,我不會說槍手的名字”; “我不會給他,他可能在實施可怕和懦弱行為前尋求的名聲大噪”;“不是要美化或為他創造轟動效應,他絲毫不值得。”另外,我不断看见, “假如”把这类问题常常超越我的智力和德性,包括安乐死、死刑、外星人等等问题。我在这类问题上再一次看见自己不过是人;再一次愿意上帝的归上帝。我对在生命和智慧上演上帝的人再一次愿意任凭他们,如同看着一些“属灵暴徒”没病找死一样。
3
被悦:……一个认识即奇迹。就是“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能认识到这一点,绝对是一个奇迹,不是升官发财方面的奇迹,而是灵魂苏醒的奇迹,我们甚至可以想象,魔鬼在拿俄米的耳旁叫嚣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这让我们想到约伯,事实上,魔鬼这样控告甚至是有理有据的:因为他们离开应许之地了,在饥荒中没有坚守对神的信仰,不信,对不对?在我能够看到和听到的对路得记的分析里面,几乎都是这样讲的,神要管教,说实话,这种解读迷惑了我五天时间,几乎使我推倒之前的所有解读。
但是感谢神,不是的——在自己做错了、选择错了、明白神的管教、魔鬼也有足够理由控告自己的时候,将祸与福的源头归向耶和华,这本身就是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这是奇迹。这是核心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把这个核心放回这段经文的交叉对称结构中去,就会发现“从摩押地回来到伯利恒”“摩押女子路得”中的“摩押/伯利恒”与“满满的/空空的”之间的相互解释:于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华所说的。(申34:5)律法最终的功能是要使人知罪,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7)
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
就这一句话。这一句话能配得起那些大义凛然、义薄云天的议题吗?面对合城人的惊讶,拿俄米有权利这么说吗?有,而且配得起。怎么配得起的?凭什么配得起?凭她荒芜的人生遭遇和命运吗?不是,是凭荒芜的人生遭遇和命运也没有隔绝她对耶稣基督的仰望,这就是我在上面分析的拿俄米的那句话是指向耶稣基督的——在此,在这一核心的纵向关系中,我们看到至高的道成肉身的降临:在这个可怜的、命运走到尽头的女人的表白里,甚至表白的不仅仅是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而是那份伟大的爱情,神听到了她的表白,所以在面对这一血肉之躯;这一脆弱、软弱并且也会犯错的血肉之躯时,神使她意识到福祸之源头都在耶和华的同时,也为她预备了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的降临,归根结底,是神使自己的百姓与祂的爱情相配。
平安。为你这些文字见证感谢神,也祈祷神的灵感动更多的弟兄姐妹从世界和人那里脱身出来,“天天查考圣经”。这些领受都非常独到,我相信真理不仅祝福你自己的生命,也会祝福很多阅读他们的人。这些看见我没有什么可以异议的,只是“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这话,让我想起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路得记仍然是指向基督的。耶稣在旧约很多“悲剧人物”里面呼喊,从亚伯经过拿俄米一直到撒迦利亚:“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马太福音23:35)。
拿俄米走完了拉结的未竟之路:“19拉结死了,葬在以法他的路旁。以法他就是伯利恒。20 雅各在她的坟上立了一统碑,就是拉结的墓碑,到今日还在”(创世记35:19-20)。拉结死于难产:“离以法他还有一段路程,拉结临产甚是艰难”(创世记35:16。用新约的话说,她死于一场产难——基督徒的更新或重生。至少拉结比罗得的妻子更有信心——死也葬在伯利恒。
全能者使我受苦,而我仍然住在这“苦情”中,不离不弃,这是爱,这才是爱。这是爱情的真意。拿俄米在摩押地被“全能者“折腾的山穷水尽、家破人亡;她竟然仍然返回全能者在伯利恒预备的筵席(路得记1:6-7)。按人的性情,这时候全能者即使在伯利恒满汉全席,我也不食周粟。苦难和纷争总是人彼此弃绝的“良机”。在这个意义上,人间无爱,拿俄米的回归只能是从神来的。我们从此可以仰望一种真正的爱情,我们从此可以相信爱情:就是被神弃绝到绝地的时候,那个人仍然全然爱主。这个人就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也可以成为阿米什人,但耶稣在呼喊了“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之后,最后一句话竟然是:“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加福音23:46)。父爱如山,子爱如海。
4
我在屋顶2015-09-30 08:24:41 说: 1,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可15:34)耶稣是靠感觉觉得耶和华神不与祂同在,还是耶和华神真的这时候离弃了祂?是因为罪么?全人类的罪都归在祂的身上,耶稣这时候岂不成有罪的了?无罪的话,为什么说神离弃了祂呢?抱歉,有些愚钝,这里想不明白。 2,旧约中所有的信息都指向耶稣么?因为教会里几乎从来没有这样讲过,所以这个信息量有些大。翻看诗篇,超过五处经文都有说,"主(我的神丶耶和華)求你不要远离我!"这也是指向耶稣的么?可那个时候就是大卫在困难中的祷告呀?听过一篇证道,说被杀害的该隐也指向基督,这些都是巧合么?3,信心是怎么得来的?如果是自己努力去信,也不能多努力就能有更多信心吧。如果是上帝赐予的,每个人的信心为什么不一样呢? 看不寐三个月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行,他不行,她也不行,只有主耶稣能行。真的是让人完全的来仰望基督了,感谢主! 问题多,谢谢牧师或者弟兄姐妹的回答,求主你们为弟兄姐妹的付出。
平安。1、耶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作为人,而且代替所有罪人被主弃绝,这种“感觉”一定是真实的;而这种弃绝也必然是事实。至于替罪的逻辑,可以这样理解:你欠人钱了,有人帮你还;但那个人并不欠钱。2、旧约指向耶稣,这是耶稣自己说的。3、信心这个逻辑总是这样:你的信出于神,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这让我们无论怎样属灵都要感恩。努力和不同,都可以在听道、学道上找到答案。但另一方面,人的不信总是出于自己,因为人自己拒绝神的道。
5
我有平安如江河:在整理利未记概论的录音,你提到赎罪祭是针对职务犯罪一说不能理解,对利未记中的赎罪祭和赎愆祭也不能很好区分。这是不能原文读经之痛啊。在网上搜了一下相关资料,下面这段解释不知是否有原文的依据,麻烦你看看。“赎罪祭sin offering与赎愆祭trespass offering是同类的两种祭:赎罪祭是对神,而赎愆祭是对人(邻舍)的。这两祭都是流血的火祭。 (一)为我是罪人与我犯某罪之不同 :赎罪祭是为我是罪人;赎愆祭是为我犯某罪 ;(二)赎原罪与本罪:赎罪祭主要是为赎我们的原罪;赎愆祭是为赎我们的本罪”。
平安。网上这个解释应该是不完全周延的,因为看不出“赎罪祭主要是为赎我们的原罪;赎愆祭是为赎我们的本罪”。“赎罪祭是针对职务犯罪”,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赎罪祭特别是针对职务犯罪”,如利未记4:3,4:22等。这些条例在赎愆祭中是没有的。
6
最近你的博客我根本上不去。偶尔登上去了,发言又被删掉,没办法。我想问问你,你觉得我这个女人,是否可以在教会里担任领导角色?今天教会的人来问我是否愿意接受一个团契的领导工作,我觉得很犹豫。我会不会显得太过招摇啊?今天我在教会里给主日学老师们做培训,她们好像还挺乐意参与课堂的讨论,挺有收获的样子。希望上帝悦纳我的奉献。
平安。不可以。
7
小天狼星:创世记 6:7 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根据创世记1:21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那么就说明大洪水没有灭绝水中所滋生的各样有生命的动物,为什么?水中的生物没有犯罪吗?理解了创世记第七章神的唠叨就理解了整个旧约神的唠叨,创世记第七章详细的描述了进入方舟中的人、走兽、牲畜、飞鸟,没有一样儿落下的,为了洪水过后可以在全地上存活。特别令我感动的是第七章16节后半段,耶和华就把关在方舟里头。所以神是爱,祂爱我们,千真万确。
平安。有时候上帝一定是非常难做的,所以难怪真正聪明的人不愿做上帝,甚至不愿意演上帝。祂老人家因着人的罪淹没全地,人指控祂残忍。留下水族,人又觉得不公平。这个道理可以参考耶稣在马太福音20:1-16中的那个比喻。最后耶稣说:“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马太福音20:15)不仅如此,罪常常是从中心逐渐向外污染的,陆地上的动物离那些“会喘气的泥土”显然更近。同时,神留下一些生命没有消灭,只能说明这是神的怜悯和爱——在最极端的时候,神仍然没有“把事情做绝”。而且生物学上的常识告诉我们,水中的生物几乎是所有动物的食物源头,所以上帝从开始就为陆地上生命的“复活”做好了预备:水源、以及水中生物。
8
小凡之旅:路16:18……这些也困惑着我,一直没满意过。今天茅塞顿开,非常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地方是英文没有翻译过来,不过这是我的问题(真是失败的人生啊)。我读圣经产生的疑难虽然没有“十万个为什么”这么夸张,一百个为什么却是有的。曾经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是自己找各种资料解决,二是继续保持不懂。后来发现了不寐之夜,读“问答与回应”就成了我个人最重要的解决方案。被解决的问题越多,越是心惊胆裂:我的问题也太傻太浅了吧,瞧那些真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傻问题忍不住要跟老师举手……我搞不懂“太5:39”——从前有些“可爱”的外邦人挺愿意在我身上检验一下,我解释为这是律法,我做不到,所以我信羔羊替我承担了罪责。
平安。我们在不寐之夜多次强调阅读登山宝训需要注意的一个神学常识:登山宝训是耶稣钉十字架的预备,是指向耶稣的,是“旧约”的一部分,是耶稣自己从灵魂和精神层面,对律法深刻的解读。这样解读不仅是要消灭法利赛人和犹太人的骄傲,也是指明:人不可能守全律法,因此,耶稣只能上十字架为我们赎罪。如果人都能按登山宝训那样生活——阿米什人就是这样追求的,很多基督教会都这样“天国宪章”——那耶稣死与不死,我们信与不信,都不打紧了。如果这些宪章我都能做到,我为什么要信那位拿撒勒的木匠呢?我为什么要去教会呢?这样理解丝毫不是鼓励我们降低“成圣”的标准,而是不断提醒我们自己不过是人,因此我们凡事需要神的恩典。这也是耶稣那个真葡萄树的比喻的意义——离开祂我们根本不能做什么。
至于马太福音5:39,其实圣经中有一节经文几乎和这节经文是完全呼应的。我们可以把这两节经文放在一起,足以让所有“登山派”哑口无言:“39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5:39);“2 大祭司亚拿尼亚吩咐旁边站着的人击打他的咀。3 于是保罗对他说∶「粉饰的墙,上帝将要击打你了!你,你坐着审判我,是按律法的,竟违背律法命令人击打我阿!」 4旁边站着的人说∶「上帝的大祭司、你辱骂么?」 5保罗说∶「弟兄们,我不知道他是大祭司阿;当然,经上记着说∶『不可说坏话骂你人民的官长阿。』」”(使徒行传23:2-3)。亲爱的弟兄姐妹,“圣保罗”做不到,你我也一样,强忍着,只会有一天以“魔鬼的儿子“的谎言高调起来报复。但只有一个人做到了,所以马太福音5:39更是指向耶稣本人的:“22 耶稣说了这话,旁边站着的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吗?23 耶稣说,我若说的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的是,你为什么打我呢?”(约翰福音18:22-23)。
主啊,我仰望你。主啊,我单单仰望你。“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因为你行了这事。我也要在你圣民面前仰望你的名。这名本为美好”(诗篇52:9);“主阿,求你使仆人心里欢喜。因为我的心仰望你”(诗篇[86:4)。阿门!
任不寐,201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