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这个主日更新了赞美诗,所以大家不太熟悉这个歌曲,回去再练一练。正好我们唱诗班的米焰一家去了加东旅行,周三才能回来。大家再练一练,我们希望下一周能唱的更好一点。这首赞美诗其实很好,很有气势,像军队的进行曲。大家不要想象这是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唱的,在宗教改革的时候就鼓舞了千千万万的基督徒开始去世界传福音。这首赞美诗跟我们的使徒行传密切相关。现在,感谢神,我们开始讲使徒行传。
大家可能读过使徒行传,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觉。使徒行传共28章,是圣经当中比较长的一卷书。使徒行传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使徒行传是一本历史书。可以说,在整卷圣经当中,使徒行传是最容易理解的,对吧?它讲的是故事,一个一个故事。所以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面,我们要来讲使徒行传,你会像听评书联播一样,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而且引人入胜。所以使徒行传首先是一本历史书。它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而且和我们现实的教会生活,基督徒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也在写我们自己的故事。使徒行传的第二个特点,它是一本地理学的著作。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会跟着使徒的脚踪,走遍从印度一直到英国,中间广阔区域里面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历史名城。所以,我们在这三年里面安排了一场所谓的“福音之旅”,有可能我们走从耶路撒冷到罗马的路线,有可能我们只到土耳其。在坐的有没有去过土耳其的?土耳其是非常美的一个地方,等一下我会告诉你,我们去土耳其怎么走。因为保罗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土耳其旅行。而且,我们借着使徒行传不仅会了解中亚地区到欧洲的地理的基本特点,名山大川,自然环境,而且,我们会借着我们的旅行来讲解欧洲的,西方的文明史、思想史、古代历史。比如,我们到了希腊,我们到了米利都,我们到了雅典,我们到了罗马,我们到了小亚细亚的西部,我们都会来讲一讲当地出现过的最重要的历史人物。而这些人物影响下的人们正是保罗传福音的对象。所以使徒行传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轻松的,有趣的也深刻的一卷书。我们要用三年的时间慢慢,慢慢地来讲。
大家可能还记得,三年前,我们教会刚刚成立,那个时候总共18个人,我们今天也差不多。我在第一场主日证道的时候,讲道的主题是“教会是一场殉道”。到了今天,你们知道,这个预言是真的。今天,接下来的这三年,我要讲的主题是“教会是一场复活”。我这样讲有三个理由,就是接下来三年,我们的主题是“复活”。第一个理由,基督的复活和升天,在使徒行传第一章第二章,基督的复活和升天是教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这是第一个理由。如果没有基督的复活,没有祂的升天,就没有教会。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彼得他们这些魂飞魄散,在十字架下面的使徒们,没有看见复活的耶稣,他们不可能重新拥有勇气,甚至为主去殉道,对吗?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证据。第二,这个世界是一个垂死的世界,死亡的权势统治了全人类,我们都在走向死亡。但是,上帝在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的教会里面,一层一层,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个世代一个世代的在复活罪人。这就是使徒行传要做的事情。使徒行传要干什么呢?圣灵要借着使徒让人们在基督里面复活。我们就是复活当中的一份果实。第三个理由,我们自己在传福音的过程当中要死而复活。无论是我自己,你们自己,你们的家庭,我们的教会要经历,甚至反复的经历死而复活。我特别感谢神,我跟毛地交流,我说,我们现在不要想我们教会已经有三年了,实际上我们教会没有三年,我们前三年实际上不算是正式的教会,只是一个预备。我们的教会今天才开始,我们从零开始。我看见了神在我们教会的主要同工身上和家庭里面在过去一个月做的巨大的更新,我自己的家庭,毛地的家庭,还有个好消息,王铮找到了工作。我们从新启程,甩掉一切的包袱,甩掉一切的搅扰,甩掉一切的负担,我们轻松前进,我们从零开始。教会是一场复活。
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讲的是三个问题。讲一讲使徒行传的基本特点,讲一讲使徒行传的历史背景讲一讲使徒行传的基本结构。目的只有一个,借着今天的讲论和分享,你今天基本上对圣经当中的这卷书,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以往讲圣经某一篇概论的时候,都会牵扯到作者真假,有很多人攻击我们教会,攻击圣经有很多的地方不对,所以这些传道人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去和这些人去辩论,我们完全舍弃这些无用功。圣经是神的书,我们坚信不疑。所以我们直接讲使徒行传的特点、背景和结构。
第一个问题,使徒行传有哪些特点?我们先看书名。使徒行传就是使徒的作为,英文是Acts。使徒行传最早其实是没有名字的,你们是知道的,没有名字,没有章节,这都是后来加上去的。那什么时候才开始有名字的?大约是在4世纪的时候,2世纪的时候,3世纪的时候,4世纪的时候被冠以这样的名字。但是最早的一个版本实际上不叫使徒行传,只有acts,就是“行传”,后来被加上了“所有使徒的行传”,这种加法是错误的。我们通读使徒行传,你会发现使徒行传根本不是“使徒的行传”,不是“使徒的传记”,是耶稣基督复活的灵借着使徒的作为。所以我支持把使徒去掉,只用acts。是上帝的工作,是复活的基督的工作。如果是“使徒的行传”,你看使徒行传一定有一个不满,为什么?没有一个使徒的传记在使徒行传里面是完整的,对不对?我们知道彼得的来龙去脉,但是来无影去无踪,到了使徒行传第12章,彼得没有了,哪有这么写传记的,对吗?保罗,我们看到他出现了,突然在使徒行传第9章出现了,然后呢?到了使徒行传28章,没有了。你读使徒行传会有一个不满足,是什么?使徒行传戛然而止,保罗到了罗马,没下文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他是上帝工作在初期教会的记录,记录的是从耶路撒冷到罗马的工作。这就很完整了,所以我很同意这个观点,这是使徒行传最完美的结尾。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使徒的行传,这就包含了一个巨大的危险,人就成了圣经的主角。正因为如此,随着不断的把使徒加在这个名字里面去,慢慢教皇制就出现了。这就是天主教兴起的一个背景。所以,恰恰是为了避免这种人本主义的传统,教会里面看人,什么属灵英雄,教会伟人,很好的牧师,所有这一套人本主义的胡说八道,为了避免这一点,使徒行传前后两个最“伟大”的使徒,最“著名”的使徒,不约而同地,平行地说了一样的话,彼得在使徒行传10章26节说,你们千万不要崇拜我,我也是人。保罗在使徒行传14章15节里面说,我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你有缺点,我也有。当然,我有缺点,你也有。使徒行传真是了不起。这样前后呼应的告诉我们,使徒行传要传讲的既不是彼得,也不是保罗,而是耶稣基督的所行所做。这正是使徒行传第1章第1节开明宗义讲到的内容。使徒行传1:1耶稣所行和所教训的。
后来有人说,你们可能有人听过,比较熟悉教会生活的人。说,使徒行传改个名字叫圣灵行传,或者干脆叫耶稣后传。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理由如下,因为耶稣和圣灵所行的远远超过圣经所记载的,对不对?你要说,这是耶稣行传,大卫鲍森就这么讲,说是圣灵行传,那圣灵干的就是这点儿事喽。“行传”是什么意思?就是圣灵的传记,就是基督的传记。不是这样的,福音书都不敢说这是耶稣的传记。你们还记得约翰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吗?约翰说,如果把耶稣所行,所说,所干的事情全记载下来,整个宇宙都放不下,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不好那样讲。因此,我建议就直接用第4世纪用的那个名字,就是行传。
“行”,acts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行动。我们跟其他的宗教区别在什么地方?我们信的上帝是一个真实的上帝,是一个行动的上帝,在我们教会里面,在我们个人的生活里面一直在行动的上帝,祂是一个真实的上帝,而且是借着教会,借着使徒,借着基督徒在行动。那么这个行动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查使徒行传“行”的这个词,希腊文是“ ”,它主要有六个特点。这是“行传”,我们接下来要效法使徒所做的行为的六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使徒行传的行为,使徒的行为一定是公共职分的行为。第一方面是公开,我们不是一个地下组织。所以为什么很多的政府很容易迫害基督徒,因为他们都是公开的。这很有效,这很好,我们没有什么可隐藏的。有人说,任老师,有特务在你们教会。我说,没关系,欢迎特务,因为我们都是公开的,我们不搞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对不对?有人说,任不寐,你在讲异端。真是感谢互联网,我所有的讲章都在互联网上呢,你去骂吧,你去选吧,你去说吧。我讲的都在那儿呢,对不对?感谢公开信。第二方面,职分。不仅是公开的,一定是教会行为。职分是从教会来的,神在教会里设立一个职分。所以使徒的行为是教会授权、保障、执行的公开的行动。这就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它这个行为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一种持续的,负责到底的行为。我们知道,我们身上也有缺点也有软弱,常常不想干,或者走到一半就算了。神要求使徒的行为是一个持续负责到底的行为,你不能因为你的情绪影响你的侍奉。
第三个特点,使徒的行为一定必须是获得成功的行为,胜利的行为。胜利是什么意思?就是胜过苦难和逼迫。整个的使徒行传充满了石头、棍棒、监狱、死亡、咒骂、毁灭,但是上帝在使徒身上都胜过了。
第四个特点,劳苦奉献。这个不用多说了。
第五个特点,这个希腊文还有什么含义呢?它是一场婚礼的行为。这很有意思,对吗?你在教会的时间越长,你越发现,教会很像一场爱情。不是说你跟我的爱情,你跟基督的爱情,我们彼此之间的爱情。时间越长,将来再过十年我们回首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是人间最美丽的爱情故事。有非常残酷的争吵,有怀疑,有攻击,有不解,有复合,有喜乐,有相爱。而且教会的历史就是我们不断的更新,做基督的新娘的历史。
最后一个特点,这个词在希腊文里面常常当做银行结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使徒基督徒接下来效法使徒所做的一切行为,所说出的一切话,将来都要在上帝面前结算,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使徒行传所讲的行为。这是我们讲的书名。
我们接下来再看一看第二个问题,就是使徒行传的目的。为什么要写这卷书呢?路加写了两卷书,实际上是一卷书,后来把它分开了。前书叫路加福音,后书叫使徒行传。路加福音开明宗义,一章一到四节就告诉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你们知道所学的一切真道都是确实的。所以,我们简单来讲,学习使徒行传两大目的,第一,坚固我们的信心。我们学习的一切的耶稣基督,都是真实的,都是真理。第二,让我们效法使徒的行为,按路加福音结尾,马太福音结尾和使徒行传1:8节的教导就是,我们要出去传福音,把耶稣基督分享给整个世界,把基督的复活带给这个垂死的世界。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出去呢?是不是跟保罗他们完全一样呢?等一下在今天的报告当中,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象的一个项目,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三年要走出去的一个计划。
第三,我们看一看文本有什么特点。主要有五大特点。第一,路加是整卷圣经当中唯一的外邦人,外邦人是什么?就是不是犹太人吧。因此他所写的这卷书特别适合我们来看。你有慕道友,你有新来的人,我们给他们推荐什么?你说推荐圣经先看哪卷书?一般说,路加福音。为什么?因为路加福音撇开了很多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律法的纷争啊,很多专业的名词啊。他用外邦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写给外邦人。所以路加福音是很适合我们阅读的。
第二,使徒行传是用希腊文来写的,而且是最经典的希腊文。整本圣经中最好的希腊文在使徒行传,所以我们要用希腊文原文来讲这卷书,这是我们接下来三年主要的工作。不仅如此,路加使用了希腊文历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这个方法有两大特点。就是在路加诞生前的五百年,希腊出现了伟大的历史学家,你们如果对希腊思想史比较了解的,可能记得,一个叫希罗多德,听说过吗?一个叫修昔底德。他们确定了历史的第一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研究考证,详细考察。不像《荷马史诗》,我坐在这里创作,不是的,历史不是创作,是搜集材料,详细考察。所以路加福音第一章第3节,路加怎么说呢?说我所记的这一切,我都详细考察。第二个特点,希腊人写历史学著作,大量的引用名人的演讲词。回头我会继续详细的讲这个问题。因此,在路加福音里面,在使徒行传里面,他大量地记载了很多使徒的讲道。因此,构成了后来教会讲道的范本。你们记得最长的讲道是司提反。在他之前,彼得的讲道,后来有谁的讲道呢?保罗的讲道,对吧?一篇一篇。我们今天要模仿这些讲道。
第三个特点,路加是医生,里面有大量的医学名词。而且神借着这个医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生病了,因此需要医治。同时要求使徒们像路加学习具有医生的品格。医生的品格有三大特点,对吗?医生的第一个品格就是对生命极其敏感,医生嘛。第二,对别人的病比较敏感,喜欢找别人的病。第三,医生有忍耐,有耐心,因为他跟病人打交道。所以,神差遣我们进入世界,我们必须有这三大品质。
第四个特点,路加是保罗的同工,甚至是保罗在监狱里的时候,受逼迫的时候,路加誓死不离,不离不弃。我以前跟大家分享过,提摩太后书告诉我们,保罗到晚年众叛亲离,他自己培养的学生都离开他了,提多也跑了。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四章有一句话,昨天我看了以后,泪如雨下。保罗怎么说呢?唯有路加在我身边。保罗写信给他在远方的一个学生叫提摩太,说你把衣服给我送过来。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保罗已经混到什么人缘了呢?连衣服都没有人给他送。但是,只有路加与我同在。因此,使徒行传所记载的,作为保罗不离不弃的同工,路加,他的见证一定是真实的,而且是用他的生命作见证。
第五个特点,使徒行传这卷书讲的是一个历史的故事。我刚才讲的历史的特点,历史真实,和我们现实密切相关,生动有趣,充满了故事性和可读性。
好,我讲第二个问题,背景,使徒行传的历史背景。上周我给大家推荐了学习使徒行传需要的参考书,大约有三四十本,都是英语的释经著作,在我的博客里。我希望大家去读一读,特别是以后你听我讲道,你怀疑我讲错的时候,你可以参考参考这些书。这些书在网上都有电子版本,你可以下载,你可以建一个使徒行传的图书馆,网上图书馆。我都推荐在那里了,全部都可以下载。但是,我今天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使徒行传的历史背景,给大家再推荐四本外邦人写的名著。我今天借着这个为什么要讲一讲外邦人的著作呢?我讲的主要是使徒们所经过的那些地方,中亚,西亚,欧洲,地中海。这些地方在使徒前后一千年,主前五百年,主后五百年,在这些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重要的政治事件,文化事件和军事事件。我们只有了解这个,才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使徒们所遭遇的,所面对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了解那个世界呢?只有借助于使徒前后五百年里面,被世人认可的学术名著。有四大名著,我推荐给大家四大名著。这四大名著,现在基本上网上都有电子版本,但是第一部,我不太清楚有没有中文的,后面的三部都有中文的。我希望大家回去读一读,这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即使你不是基督徒也该读一读。任何一个有大学文凭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第一本书就是约瑟夫的《古代史》,神学院也高度重视这个,教会也高度重视这个。这个人大约是和路加同龄的人。他写了整个犹太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我不知道他的这个作品是否翻译成中文了,但是英文我们在神学院是一定要读的。这个我不多说了。我重点要讲另外三部。第二本书就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这个中文出了三个版本了。商务印书馆有一个版本,另外一个好像是三联书店的。网上也有电子版,你可以下载来看。希罗多德讲的历史,主要讲的是保罗西进之前四百年左右的时间里面,在小亚细亚,就是使徒行传和启示录那些主要的教会所在的地方,发生了一场主要的战争,就是希波战争,就是希腊人和波斯帝国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记载和圣经很多的故事可以一一的印证。第三本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是修昔底德,希腊人。他讲的是什么呢?它讲的是希波战争之后,在保罗要去的希腊诸岛,希腊群岛上发生了一场战争,借此我们会认识哥林多教会,雅典教会,贴撒罗尼迦教会,这些教会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那些情况?读了这本书,你就全明白了。第四本书,这是英国的一个叫吉本的人写的,叫《罗马帝国衰亡史》。它这里面,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两大主题。就是基督徒为什么会兴起。整个的罗马帝国,从巴勒斯坦的小地方怎么就征服了整个欧洲,欧洲怎样被福音化?第二,基督教遭遇教难,逼迫,基督徒死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好,我先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我说第一本就是第二本,因为约瑟夫的《古代史》跟我们今天的使徒行传的关系没那么密切。第一本,希罗多德的《历史》。有历史学是从希罗多德开始的,我们知道今天所有的学科都是从希腊人开始的,对吧,基本上。所以logy的后缀都是logos的缩写,这个学科,那个学科。历史学也从希腊开始,就是从希罗多德开始的。他创造性地使用了history,his story这个词,而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路加福音一章3节的那个意思,详细考察。所以,路加是历史学家就是因为使徒行传是按照这个方式写的。第二,希罗多德在他的书里面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一个圣经人物,叫居鲁士。谁知道这个名字在圣经里面中文和合本是怎么翻译的?以赛亚书第44章最后一节,第45章第1节,耶和华预言他要兴起居鲁士,为什么呢?两个目的,第一,用来刑法列国,征服各个国家。第二,由他来差遣,遣散被巴比伦掳掠过去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圣殿。但是,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居鲁士到底干了哪些事情。这本书告诉我们居鲁士是什么人。而特别有趣的是,居鲁士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寓言,结果我们的主耶稣完全按照这个寓言讲给我们,这就是路加福音7章31到32节耶稣讲的这个寓言。耶稣怎么说呢?耶稣对犹太人说,也对全世界的人说,也对所有人说,我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举哀,你们不哀哭。是这样的。你知道这个背景是什么?我要告诉大家,这里面有非常深刻的神学的含义。上帝不仅借着大卫预表耶稣基督,也借着居鲁士,圣经翻译为古列,古列王,来预表耶稣基督。耶稣不仅是旧约的耶和华,他完全知道居鲁士是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而且耶稣基督也会使用居鲁士的这个寓言来传递更深刻的信息。而且耶稣基督,我们看到祂是一个很博学的人,祂一定读过在他之前400年前的这些历史名著,这是我的观点。
那么居鲁士原来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波斯帝国兴起了,波斯帝国的发源地大概在今天的伊朗,巴比伦这一带,开始向西征服小亚细亚半岛的那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然后继续向西攻打,攻打谁呢?攻打希腊。很久以前,希腊人在这个世界里面的名声一直不太好。今天很多人谈希腊文明,是因为他不懂。当时在主前四五百年,希腊有个外号就是强盗,海盗。他们有个海盗的行径,就派了一批人占据了小亚细亚的西线,就是后来的以弗所,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使徒行传和启示录这些教会所在的地方。那么重点囤积的地方是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的,后来被称为伊奥尼亚和爱奥利斯的两个地方。史学家们曾经讲的伊奥尼亚起义,讲的就是他们反对波斯帝国的统治,就是这个地方。当居鲁士率领大军即将征服这两个地方的时候,这两个地方拒不投降,因为他们背后有希腊诸城邦的支持。后来居鲁士先灭掉了当时的一个帝国,就在小亚细亚半岛中西部盘踞的帝国,叫吕底亚帝国。你们记得吕底亚这个名字吗?使徒行传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女人,叫吕底亚,是一个名字。灭掉了吕底亚之后,伊奥尼亚人和爱奥利斯人害怕了,就去找居鲁士,要投降。居鲁士就给他们讲了这个寓言,说有一个渔夫,一直在水边吹笛,但是水里的鱼不跳舞。后来这渔夫没有办法了,就一网撒下去,把所有的鱼都捞上来了。然后居鲁士说,现在我吹笛,他们想跳舞,但是想跳也没用了。这个比喻是不是很有意思?这不正是马可福音,主耶稣说,你们得人要像得鱼一样吗?现在我们传福音,往普天下去撒网,我们撒网没有人听。等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审判临到我们,你想跳舞也不行了,有意思吧。那我们如果读过这本书,我们就知道原来耶稣的话是从这里来的。这是居鲁士的原话。我向你们吹笛的时候,你们既然不出来跳,现在你们也最好不要再跳了。
希罗多德记载了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被波斯帝国俘虏的故事。这个国王后来认罪悔改,说了很多深刻的话。在之前,他跟波斯一个很有名的思想家叫梭伦,你们知道,对吗?梭伦改革,读过高中历史。谈论什么呢?什么叫幸福?希腊人跟吕底亚国王同时得出一个结论,说人活着没有幸福。感谢神,这是为什么?这在干什么呢?在小亚细亚,在希腊,就预备了福音向西传播。人活着没有幸福我们必须仰望天国的信息。克洛伊索斯还说了一句很著名的比喻,他说在罪人当中我是个罪魁。所以我刚才讲,这是保罗的话,对不对?保罗什么地方的话?保罗在提摩太书里面的话,写给希腊人的话。希腊人必知道保罗在引用什么。感谢神,是吗?而且希罗多德的《历史》大量的介绍小亚细亚,圣经所提到的主要城市的历史变革。我们会看到在保罗他们要去的小亚细亚半岛,加拉太,亚细亚,每西亚,庇推尼,弗吕家,所有的这些地方在历史上不断的充满争战,人民XXXX,地上满了强暴。从来没有安慰,都在等着上天创造的基督。
希罗多德记载了巴比伦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使徒行传称巴比伦是淫妇,至少那里面有一些线索。他讲了巴比伦两个非常坏的女王,而且特别讲到了巴比伦的女人。巴比伦所有的女人在她一生里面必须到神庙里面,跟一个陌生男子交媾,这是巴比伦的律法。所以为什么圣经一直在讲巴比伦淫妇,所有的比喻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他讲到了,特别记载了埃及的金牛犊,那个牛犊真的是用金子包起来的,所以你就明白在旷野里面为什么以色列要重建金牛犊,因为在埃及这400年的时间,他们的信仰就是这样的。但是只有希罗多德的《历史》告诉我们是这样的,而且特别讲到当时埃及的国王,他的女儿夭折了。他怎么办呢?他把他的女儿塞到了牛肚子里面,迷信到这个程度。特别有意思的是,他讲了埃及的大葱和大蒜。大家还记得以前我们讲过民数记,对吧?以色列在旷野里要回去,说,还不如我们回到埃及去,在那个地方不花钱就有鱼吃,而且有黄瓜、西瓜、韭菜、葱和蒜。我们以前讲多这段的时候,基本上讲他们比较贪婪,偷懒,喜欢埃及的物质财富。十年前,我读过希罗多德的《历史》,最近因为使徒行传的原因,我在重读。人学了圣经以后在读历史,领会就不一样了,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我就找到了这段话。这个葱和蒜是干什么用的呢?就是以色列人修建金字塔,他常常给奴隶和劳工用葱和蒜来做薪水。你如果这样想的话,你就明白以色列人旷野要回去是什么意思了,这太深刻了。那深刻到什么程度啊?就是这些人不想在旷野里面继续走天路了,他宁愿回去继续给埃及人修金字塔,做奴隶,而且有稳定收入。是这样吗?这完全不一样,我们理解圣经就完全不一样。所以建议大家回去读一读希罗多德的《历史》。想跟我借的话也可以。但是一次只能借一本,借完上一本,还了,然后再借下一本。
好,我们看第二本历史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讲的是希腊和罗马。通过这件事情,要告诉我们,所谓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母是没有错的。但是人们极大的高估了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的水平。我们借着这个希腊人自己写的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希腊人是何等的罪人。他们的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大家都对中国近现代史很熟悉,日本侵略中国,国共合作,对吗?一起团结起来抗击外国侵略者。这种情况特别像希腊,但是当日本人被打倒的时候,我们两个党打起来了,而且互相推卸战争责任,到今天为止还是如此。希腊也是这样,波斯帝国攻击希腊的时候,斯巴达和雅典,希腊所有的城邦国家联合起来对付波斯帝国,叫希波战争,刚刚讲过了。波斯人一走,两人打起来了。而且这里面大量的记载国共两方的辩论,一个是新华日报,一个是中央社。基本上是这样,大量的这种辩论。辩论的内容什么呢?你为什么破坏和平?你为什么破坏和平?战争的责任是你的。我们会发现什么事情呢?人不断的犯罪,但是出了问题,罪责都是对方的。夫妻是不是这样?也是这样的。教会也是这样的。牧师把责任推给会众,会众把责任推给牧师。公司也是这样的。希腊人的这场争吵,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就是关于这场争吵,深刻的代表人的罪性。然后重点告诉我们引起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哥林多,哥林多人。在和合本之外,圣经都科林斯把哥林多翻译成科林斯。所以你在因特网上搜科林斯就行了。哥林多位于雅典和斯巴达中间的地峡,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里面是个海道,所以来往的贸易都要经过它,因此,哥林多历史上非常的富裕,他有个外号叫富裕的哥林多。哥林多人有钱,不仅有钱,淫乱,那是真的淫乱。哥林多所有的庙宇基本上都是妓院。就是神殿基本都是妓院,而且它崇拜的女神是性交女神。有维纳斯,还有一个我记不住名字了。我们了解哥林多这样的一个环境,你再去看使徒行传中保罗在哥林多的遭遇,你再去看保罗在哥林多书信里面所写的哥林多那种淫乱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淫乱,有人娶了他的继母,我们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了。然后这里面还讲了讲雅典。你还记得保罗在使徒行传17章,站在雅典的亚略巴古街头,跟雅典人辩论,而雅典是西方文明之母,是哲学的发源地。你就知道雅典在历史上有哪些事件。
然后呢?这里面讲到了好多好多名人的演讲。在修昔底德的这本历史书里面,名人演讲占四分之一。我要告诉大家,在使徒行传里面,使徒讲道占四分之一,这是历史学的传统。这里面记载的替罪羔羊叫伯利克里。读过高中历史的人知道,伯利克里是希腊伟大的政治家。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过程当中,雅典人很讨厌伯利克里,像以色列人讨厌摩西一样。战争好的时候,得胜的时候,还可以。出现了问题,把罪责全归到他身上。我们那时候就能看见雅典所谓的民主制度,西方虚伪的民主制度的本质就表现出来了。什么本质呢?人民用民主的方式要控告伯利克里,大家都同意。伯利克里就讲了这么一段话。在这种情况的时候,他对所有的雅典人说,说尽可能用开朗的心情。你不要以为他拉着个脸,是吧,好像都是别人的责任。承担灾难,并且迅速的反抗,无论对于承受个人,这都是真正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这种精神从哪里来呀?只有靠信仰,后来才完成这个工作。
然后呢?整个这本书特别的告诉我们,整个希腊在这场内战当中,希腊文明就衰败了。接下来希腊文明就终结了。后来北方出来个马其顿,征服了希腊,就到了主耶稣前期的时代,对吧?希腊化的时代。特别有意思的是,这卷书最后的结局,最后一行字终结在以弗所。感谢神,世界的尽头是福音的起头,保罗到了以弗所。而且使徒行传,我会重点讲以弗所。将来我们的福音之旅,我们要专门去以弗所,以弗所很重要。
最后一本书,《罗马帝国衰亡史》,基本讨论了从保罗时代一直到教皇兴起之间,基督教从巴勒斯坦一个小小的地方,12个打鱼的人怎样征服了整个欧洲。他有一句名言,他这句名言是怎么说的呢?他说罗马帝国对全世界的征服是为福音征服全世界做的预备。这句话太伟大了,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见了亚历山大大帝,看见了凯撒大帝,表面上是怎样征服了全世界,但是圣灵利用了保罗这样的小老头子,这样一些很不堪的人,让整个世界福音化了,我们今天成为其中一部分。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基督教这么个小小的东西怎么能够征服全世界呢?有五大原因。第一个原因,这是他讲的啊,他说这个基督徒有一个疯狂的信仰激情。就是这些人简直是,你不知道他哪来的劲头,不给钱也行,也干。他讲了两大激情。第一,对人的最不可调和的仇恨,不可调和的恨人类的罪。第二,对罪人毫无道理的,无条件的爱。第二个特点,基督教提供了一个末世论信仰,末世论信仰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自己去对比,全世界所有的宗教,文化,只有基督教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末世论的信仰,就是关于灵魂不朽,死后的天国,千年王国。只有基督教提供了最完美的信仰,最能够给人安慰的信仰。是什么呢?耶稣再来,上帝亲自统治,最后的审判,新天新地。在耶稣基督,在基督教以外,从来没有过任何完整的信仰。佛教徒,轮回,对吧?未来怎么样搞不清楚,下辈子你可能就是一匹马,对不对?不清楚呢。但是所有人都渴望末世的安慰,因为我们在世界里面,这个现实世界根本不能满足我们,所以基督教提供了这个帮助。第三个特点,教会充满了神迹,有神迹的力量。第四个特点,基督徒生活的道德楷模和严厉的禁欲观念与和平主义的生活方式以及不看重财富的清贫的生活,这一切令当时的罗马帝国,所有的臣民有大量的吸引力。最后一个特点,教会的非常难以理解的组织能力。这个组织能力完全不遵守纪律的原则,财产的原则,血亲的原则,完全遵守爱的原则。这样的组织形式在当时的罗马帝国产生了极大冲击力。
他讲得很好,我补充两个理由。基督徒、教会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兴起,还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罗马帝国在客观上为福音全球化准备了基础,对不对?你什么时候看见保罗去小亚细亚,去欧洲,要签证啊?罗马帝国不需要。今天不行了,我回中国申请,人家不给你签证啊。上帝要兴起一个福音,一定在历史上预备好了条件。今天虽然中国不给我们签证,但是有互联网了。帝国的统一,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等一下,我会给大家看一张地图。从罗马经安提阿到大马士革,越过安息帝国,帕提亚王国,穿越河西走廊直到中国的长安。就是在主耶稣复活之后100年,全世界的道路全部联通了。帝国的统一提供了和平的环境,那个时期也是世界上最和平的一段时期。那么下面一个原因就是,一个国家越是兴盛,人们的灵魂越是饥渴。对吧?这是什么情况?是今天中国的情况,对吗?是今天全世界的情况。今天的世界正是罗马帝国的世界。第一,全球化,没有错吧。第二,人的灵魂越来越扁平,越来越饥渴。
我们再看一看,这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基督徒受逼迫。他讲了教难的三大理由。第一个是宗教的理由,第二个是人性的理由,第三个是政治的理由。我先简单讲这三个理由的意思。宗教的理由,我等下进一步的讲。人性的理由,他讲了一段很有趣的话,他说整个罗马帝国的人民,人们只关心现实的幸福和安乐,但是来了一群非常讨厌的苍蝇,天天跟我们嚷嚷,这世界的一切都不重要,天国才是最重要的。开始他们很厌烦,后来他们很生气。而且他讲,他说罗马人民对你们那一套什么属天的,未来的基督将来掌权根本不感兴趣。因此你这个话语说多了,最后人民都起来了,非得弄死你们这些苍蝇不可,这是他的一个理由。政治的理由,这个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他说罗马政府像所有的世界上的政府一样,对所有的不受政府控制的组织充满了本能的反感和不可遏制要消灭的欲望,这我们可以理解,对吧?我现在回到宗教的理由。他讲的这段话,我读给大家。他说,为什么当时罗马帝国,无论是犹太人,犹太人最恨他们,对吧?最早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包括罗马帝国的皇帝合起来要弄死基督教呢?他说,世界上的各种宗教之所以能和平共处,主要是由于古代各民族对各自宗教传统和仪式,一都不言自明的表示认可和尊重,因此可以想象某个教派(基督教)或民族(基督徒)要把自己从这人类的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声称唯有他们了解神的旨意,而把该教派以外的一切宗教仪式都斥之为渎神活动和偶像崇拜。那他必将触怒所有的其他教派,使他们联合起来群起而攻之。很熟悉的情况,凭什么你最对呀?你最对就意味着我们都讨厌你,你是人民的公敌。所以接下来,教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逼迫。使徒行传主要讲的是犹太人对教会的逼迫。使徒行传结束之后,保罗在罗马,接下来大约有2到300年的时间,是罗马政府所有的外邦人联合起来消灭基督教,上演了非常惨烈的殉道史。那么我们怎样了解使徒行传之后的殉道史呢?我给大家推荐第五本书,供参考,叫做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他就讲到了保罗怎么殉道,彼得怎么殉道,教会后来一两百的历史。这个在网上也有中文的电子版,大家可以参考。
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讲讲使徒行传的结构。大家可以翻到使徒行传这卷书。讲结构就是让你用很短的时间对使徒行传28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徒行传怎么来划分它的结构呢?有三种划分方法,我推荐给大家,我提出我自己的划分方法,是第四种。第一种划分方法,二分法。很简单,第一到第十二章讲以彼得为中心的教会在巴勒斯坦的历史,很简单吧。第二部分,第十三到第二十八章讲以保罗为中心的教会在外邦人当中发展的历史。二分法很简单,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也有它的缺点,因为我们知道,每一部分里面不仅有彼得,不仅有保罗,对吧?那我不管它。我们看按照这种划分方法,重点说说彼得和保罗所遭遇的逼迫。一到十二章记载了彼得三次的监狱经历,我这样讲的时候,大家有什么联想呢?彼得三次否认主,耶稣三次坚固彼得,你爱我吗?彼得在这个坚固之下三次胜过监狱的捆绑。这是圣经很严整的逻辑,我也相信,彼得每次在监狱的时候都会回想他曾经三次软弱,他不能再软弱了。彼得在监狱里面一定每次都会想起耶稣跟他说,你爱我吗?你牧养我的小羊。当耶稣这样对我们说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什么呢?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你必须喂养我们的小羊。我们看保罗,使徒行传这段经文里面讲了保罗遭遇了12次暴行,殴打、辱骂、石头、鞭子、棍棒、监狱,所有的苦难,人间所有的苦难几乎暴露欧都经历了,其中还包括朋友的反目,教会的弃绝,君王的审判、流氓的陷害、大自然风暴对他的毁灭。然后谈到保罗面对的七场控告,控告他是个罪人。最后使徒行传最后两章,27和28章,他经历了一场船难。在这场控告里面有两段控告比较有名,第六场控告和第七场控告,我写在这里。我们看看保罗,他遭遇了人间最难听的辱骂。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如果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我的天啊,这恨保罗已经恨到什么程度了。我非得弄死你不可。而且这是一个人两个人吗?不是。这样同起誓的有四十多人。我的天啊,这保罗还能活得了啊?还有一场,最后第七场控告,这是一个专业人士的控告,业内人士,很有名的牧师,叫帖土罗。希律王把他请来,带他到罗马巡抚腓力斯大人面前控告保罗。然后帖土罗有一段名言控告保罗。他怎么说保罗的呢?他说我们,不仅他一个人,我们大家看这种人,怎么看呢?看这个人像瘟疫一般。我的天啊,保罗真是太惨了,我们看保罗如同瘟疫一般。他是什么东西呢?保罗是一个什么人呢?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你这不是破坏和谐社会吗?对吧。本来大家都挺好的,来教会很开心,你这儿搞一套,对吧?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这是坏人当中的一个坏人,而且最大的罪状是连圣殿他也要污秽。所以这是保罗遭遇的一些控告,但是我们要记得,保罗遭遇的所有的控告,所有的灾难,最后有一个总结,就是在使徒行传27到28章。在那场船难里面,他告诉我什么呢?就是所有的灾难,耶稣都在现场,然后呢?主耶稣带着保罗胜过了这场灾难。而整个使徒行传27章和28章,向历史敞开,向300年大逼迫敞开,向你我敞开,向现在敞开,向未来敞开。我是说什么呢?就是我们都在这场船难里面,我们教会都要经历这场风暴,但是主要在我们身上宣告一场胜利。
好,我们再看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三分法。这本书就是三分法,三分法是广泛的被接受的,在这个文字里。所以我说,这些东西,圣经里的这些东西一方面有帮助,另一方面只有参考价值,为什么?因为这些支持只是一家之言。三分法就是根据使徒行传一章8节那句话作为整个使徒行传的提纲携领。这句话怎么说呢?说圣灵降临在你身上,你们必得着能力,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做我的见证。因此,使徒行传相应的分三个部分,耶路撒冷,教会在耶路撒冷,教会到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教会到地极。第三种方法,六分法,六分法是怎么分出来的呢?根据圣经当中反复出现的这句话,就是神的道兴旺起来,总共出现了大约六次之多,因此从一章1节开始依次排下来总共可以分成六大部分。我个人提出的建议是七分法,是把使徒行传一章二章单独拿出来作为序言,讲教会诞生的三大事件,耶稣升天,圣灵降临,教会诞生。教会诞生的结局,最后一句话也基本是神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跟这个平行的,这样的话就是七分法。
好,结构我们讲完了,最后我们做一下总结。还没讲完。使徒行传大约记载了110个人名,你们要记得,其中有五六十个人是需要详细了解的,回过头来我们会讲。然后,大约有一两百个地名,这个地名当中特别重要的是我写在PPT里面的,我们需要熟悉它们,甚至熟悉当地的历史变革和山水自然环境,而且在使徒行传的讲解当中,我会一个一个讲每个城市。我还是重复一句话,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面,我们有可能安排一趟土耳其之行或罗马之行,会经历这里面的城市,所以我们现在先在纸上谈兵。这些地名主要分布在四个地方,巴勒斯坦,就是指以色列人王国那个地方。地中海有很多岛屿,三大岛屿,大家知道吗?最东的是居比路岛,中间是克里特岛,再往西是西西里岛,对吧?小亚细亚,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然后呢?欧洲,主要是希腊和罗马。我给大家看一个地图,我只是简单讲两个例子。大家一定要借着地图才能够明白使徒的世界以及跟我们现在世界的关系。这个是从空中鸟瞰当时保罗他们所经过的地方。这是巴勒斯坦,从耶路撒冷出发,然后北边有一个重要的城市,叫安提阿。然后从这里出发,被差遣出去。保罗第一次是到了这一代地方传福音,被称为保罗的第一次旅行。我们从这里能够看到,安纳托利亚高原或者小亚细亚半岛的地势是非常高的,对吧?非常高。它几乎是从海平面直线上去。了解这个背景对我们理解使徒行传有什么帮助?使徒行传里面有一个胆小鬼,叫马可,对吧?跟保罗他们去传福音,在什么地方逃跑的呢?就在这个地方。他为什么逃跑呢?因为这个路太难走了,太高了,山高谷深,而且有各种传染病,所以他就逃跑了。我们如果走土耳其,我建议大家不要从这里走。今天这里的村庄很少,仍然很荒凉。我怎么知道的?你用谷歌地图去看,就知道了。我们可能从这里过去,这里有个非常有名的城市,等下我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名胜古迹,而且是重要的旅游城市。第二次,保罗基本上是游遍了这一带地方。第三次,到了这一带地区,又回来,到欧洲去了。
我们看下面的一些示意图,我们看看其中的一些城市。我自己因为研究使徒行传之后,我好像打碎了向东从耶路撒冷去罗马的路线,因为这一带地方已经够我们行走了,而且每个城市都非常的漂亮,也包含了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个地图是一个动态图片,在我的博客里面有,大家可以看到,就是讲保罗3次的旅行路线。红色是第一次,绿色的是第二次,蓝色是第三次,保罗还有第四次,就是去罗马,回头再说。我们讲几个比较有名的地方,比如说,约帕。我自己建议,如果我们有福音之旅的话,第一站是从耶路撒冷,然后从约帕往北走。约帕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谁在旧约里面,有印象吗?约拿逃往他施,下到约帕,从这里往西班牙去。而且从约帕一直往北,被称为沙仑平原。沙仑平原,沙仑,大家在旧约圣经里面有印象吗?沙仑的玫瑰,这是一片非常美丽的平原,整个沙仑平原大概是从约帕向北一直到鳄鱼河。这一带的风景很漂亮。然后,经过推罗和西顿,这是保罗他们经过的,然后我们到了安提阿。安提阿是教会被称为基督教的地方,也是中国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时期,福音传到了中国。然后到了保罗的家乡大数。那我的建议是,我们最后要到大数,我们从安提阿一直向北,到这个地方,这里实际上有一个城市叫卡帕多奇亚。圣经里的名字是什么?使徒行传第二章告诉我们,是加帕多家。圣灵降临的时候,这里有的人来到了耶路撒冷。大家去没去过新疆的魔鬼城?有没有人去过美国的恶地公园?我刚回来。所有的科斯特地貌最经典最漂亮的其实是在加帕多家。我们可以到那里好好照照相,吃一顿,包包饺子。从这里下到大数,然后往这边走,逆着保罗的路线,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加拉太教会,本都,庇推尼,弗吕家,就到了这边重要的城市。这里面我主要给大家讲两个城市,一个是以弗所,这个是我们重点要去的。以弗所非常非常重要,然后是特罗亚。特罗亚为什么重要呢?以弗所下面还有一个城市,可以和以弗所放在一起,叫米利都。我说到米利都,你有什么概念吗?一定有,对吧?你要稍微懂得西方文明史,西方思想史,你就知道米利都是哲学的发源地,那个地方有人类第一位哲学家叫泰勒斯,他第一次提出了存在这个概念,就是黑格尔的哲学史告诉我的。但是这句话不真实,为什么不真实?因为圣经第一次提出了存在的概念。为什么我这样说?存在的英文是哪个字?being,谁的名字叫being?耶和华。耶和华的意思就是being,我就是是,我就是自有永有的,我就是存在。然后以弗所,特罗亚。特罗亚往北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地方,离的很近,跟这个名字很像,叫特洛伊。有概念了吗?特洛伊。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战争。荷马史诗最重要的那个地方,我们可以看一看。所以如果我们去,我想这么前往,从这里过去,从这里过去,最后回到塞浦路斯岛。这里是克里特岛,西西里岛。保罗最后去罗马的时候,经过了克里特岛,大约在这个地方遭遇了风暴,弃船逃生。
好,再往下看,我要大家看一看更广阔的区域里面,就是保罗所在的使徒时代所描述的在这个历史区域在地图当中的一个位置以及和中国的关系。使徒行传第二章提到三个东方的国家,这三个东方国家当中有一个国家跟中国比邻。这三个国家分别是帕提亚、马代和以拦。其中在主后100年时间里面,在东亚地区兴起了一个帝国,就叫帕提亚王国。中国司马迁的史记和历史书里面称帕提亚王国为安息帝国,称罗马为大秦。安息帝国跟中国汉朝有非常密切的外交关系,曾有一段时间,汉朝的皇帝派遣使者去了安息帝国,结果,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吹牛,怎么说的呢?说安息帝国派两万骑兵来迎接汉朝的使者。那不管怎么样,帕提亚这个地方连接着这边,也连接着这边。不仅如此,在使徒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了全球化的一部分。我们看下面。这是安息帝国,刚才我讲了。这是中国的新疆、西藏。我们看看中国的丝绸之路。从中国的长安出发,这就是使徒时代丝绸之路的路线,我们看这个地方就是当时的帕提亚王国,在这一带。然后看中间这条路线,经过什么地方?这是地中海,这个地方不是很清楚,这个地方叫安提阿,基督教发祥地。然后再继续往北到土耳其。所以在那个时候,中国也成了福音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好,我们最后做点总结。教会要经历或者一直在经历使徒行传27到28章,神借着保罗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们在苍茫的大海上旅行,而魔鬼是大海当中的控制力量,这世界的王是魔鬼,充满了风暴和不可意料的灾祸。但是神掌权,让保罗弃船逃生。沉舟之旅是教会之旅,也是基督徒的生命。这个沉舟之旅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死掉旧人,离开世界,基督要在我们身上的得胜。整个使徒行传表面上好像教会失败了,保罗彼得失败了,一直被逼迫,在监狱里。实际上,上帝要借着我们在世界里面的逼迫和患难,让福音不断地传讲。所以初代教会有一句名言,叫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子。中国在广州有一个很有名的传道人叫林献羔,他有一句名言,我认为说的很好。他说更多的逼迫,更多的复兴。我们感谢神,我们一起来祷告。
天父,我们谢谢赞美你,你带领我们跟随使徒的脚踪,你保守我们前面的道路,你让我们一生充满了沉舟之旅,不断地遭遇苦难,但是你不断的高举我们,让我们更有你儿子的形象。你复兴我们的个人,你复活我们的家庭,你复活我们的教会。愿你掌权,我们这样的祷告奉靠耶稣基督的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