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主日证道:人生第八天(太28:1)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首先感谢我们的主,祂道成肉身,死而复活,祂即将再来。今天我们在主里欢迎新受洗的弟兄姐妹,你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这件事,“使众天使欢笑,使众鬼魔哭泣”。今天是复活节,我喜欢这个春天,新春和红伟正在履行创世记1章28节,会友和张娟奔赴另外一个城市见证一场重生;而你们每个人如候鸟安歇在圣劳伦斯水边。春天是上帝关于复活的PPT,祂教训我们,复活(不是轮回)是真实的,重新开始是完全可能的。这个春天是从大约2000年前开始的,从那以后,黑夜、严冬和墓地不再忍无可忍。那是怎样的日子呢?“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马太福音28:1)。为了让大家对这节经文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一方面,我将三种文字同时放在这里:Ὀψὲ δὲ σαββάτων τῇ ἐπιφωσκούσῃ εἰς μίαν σαββάτων ἦλθεν Μαρία ἡ Μαγδαληνὴ καὶ ἡ ἄλλη Μαριὰ θεωρῆσαι τὸν τάφον;Now after the Sabbath, toward the dawn of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Mary Magdalene and the other Mary went to see the tomb(ESV)。另一方面,我将四福音书的相关信息全部列在这里,即马可福音16:1-2;路加福音24:1;约翰福音20:1。前者说明,基督复活是全人类,是各族各方各民各国共同的节日,是全人类的解放日,是人类真正的“国庆节”。后者说明,四福音书的四位作者都记载了这件事,显出复活节的重要意义。在初期教会中,复活节的意义远远高于圣诞节和所有的节期。这是符合真理的——复活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我今天要强调的是,复活不仅仅是一个末世论的事件,或者所谓末世论神学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我们人生要经历这复活的第八天,而且要反复经历,直到主的再来。这节经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时间,神在时间里工作,这个时间是第8天;第二部分讲人,神在人身上工作;这里的人物是女人和男人;第三部分讲地点,这个地点是墓地,是天路的起点。愿主的复活与我们同在,阿门!

一、过去和将来

1、安息日将尽

复活首先不是一个文学或心理学事件,而是一个历史事件。基督的复活发生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里面。这个时间有三个坐标加以确立:“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首先是“安息日将尽”,Ὀψὲ δὲ σαββάτων。我更愿意接受ESV的译法,after the Sabbath;而不是KJV的译法,In the end of the sabbath。中译有一些骑墙或模糊。σάββατον在这里使用的是genitive(σαββάτων),为了强调是什么样的日子刚刚过去。按犹太人的历法,安息日在星期六下午6点就正式结束了,如果此时此刻是早上6点的话,中间已经过了12个小时。安息日已经结束了,至少显明两个信息。第一、马利亚们起来购买香料和查看坟墓,没有违背摩西律法,她们是虔诚的犹太妇女。第二、此时此刻,过去的安息日已经过去了,马利亚们被带到了新的安息日之中——阅读原文,可以清楚地看见,σάββατον这个字前后的重复。此时此刻,人处于两种安息或平安之间的分界线上。也许这一点对新受洗的弟兄姐妹更加重要。以安息日为坐标,首先告诉我们,受洗重生的意义,就是从过去的安息进入新的安息。“安息”这个字的希伯来文写为שַׁבָּת。这个字的动词形式为שָׁבַת,to cease, desist, rest。这个动词最早出现在创世记2:2-3。但从创世记第三章始祖犯罪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多受苦楚,终身劳苦,汗流满面”的生活。有人在洗礼上流泪,原因是他/她身心都太累了,终于听见耶稣说,那劳苦担重担的,到我面前来得安息。以前我们在劳苦中要得安息,今天,我们在基督里得安息。今天,你这旋转的陀螺,你这魔鬼一样忙碌的永动机,终于可以停一下了。你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识”,在静止中审视你和上帝的关系。以前的安息依赖于律法,以后的安息依赖于恩典。以前的平安依靠我们做什么,以后的平安在于我们信靠神为我们做了什么。以前你靠人的赞美和论断人生活,今天,你是靠信心和赞美神来生活,靠主的喜悦生活。“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约翰福音20:26)——愿你们平安!

2、七日的头一日

在旧约中,有四个日子是七日的头一日或第八天。首先是创造日,是一切开始或可以重新开始的日子,那一天是,“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记1:1-3)。其次是割礼日。割礼代表人与神之间的约,这个约包含着认罪悔改的信息(创世记17:9-14、利未记12:3)。人类大约在第八天犯罪,于是开始出现死亡和流血事件(创世记3:21)。这场流血事件一方面显明上帝对罪的愤怒,另一方面显明上帝对人的爱: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按这样的真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出埃及记4:24-26所谓的神学难题。第八天有刺痛的经验,提醒我们神的存在、我是罪人和我真正需要什么。这很像小孩需要打针一样。主日证道常常给我们这样的印象。第三、第八日是严肃会。我们有了认罪的第八天。但是,我认了罪,我的罪怎么办呢?公义的神怎么可以这样轻率地饶恕我呢?所有的宗教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犹太人靠牲畜的献祭来平息上帝的愤怒,外邦人靠“罪人的好行为”这个二律背反来与神交易。在逻辑上,这两种努力的徒劳是显而易见的。新约圣经让我们清楚地看见,基督的献祭成就了上帝和罪人之间的和平。旧约中第八日有严肃会(עֲצָרָה,assembly, solemn assembly;利未记23:36、民数记29:35、申命记16:8、列王纪下10:20、历代志下7:9、尼希米记8:18、以赛亚书1:13、耶利米书9:2、约珥书1:14;2:15、阿摩司书5:21)。严肃会也被称为“最大之日”(Last Great Day,约翰福音7:37-38)。严肃会告诉我们四方面的信息:A耶稣代死赦免了我们一切的罪。B你有了聚会或属灵的家,有了弟兄姐妹而不再孤单。C这不是一般的聚会,是严肃会。我喜欢严肃这个字。我们终于有一天正经一点儿了。而那些从未有第八天严肃的生命,等待他们的是末日审判的“超级严肃”。 洗礼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将末日审判提前,先在基督里死去,先在基督里复活。到那一天,再没有活泼了。不仅如此,上帝也教导祂的儿女,要常常聚会,不可停止聚会。因为聚会很严肃,是与我们有益的。不过我们要理解,不是所有的聚会都很严肃,常见的不严肃就是不是面向神聚会,而是以人为中心。这是主次颠倒。D你的一生中有一些“最大之日”,与主亲近——外邦人没有最大之日,他们一生的日子拥挤不堪,平淡无奇,所谓最大之日常常是纵情犯罪之日。而软弱的基督徒将这一天看为“较小之日”,是实在找不到什么事可为的时候才想到的日子。第四、第八日是一周的尽头——你经历了人生一切的风雨和劳碌,走到了尽头,走到了新的一天。神在那里等候你。这是绝望也是献祭和真正收获、蒙受祝福的日子。在这一天,你要擦干眼泪,心中喜乐,重新出发(利未记23:39,民数记6:10,列王纪上8:66)。

3、天快亮的时候

靠我们自己,我们不能进入第八天的生活。是神亲自带领我们进入新的生活,就是带领我们从黑暗进入奇妙的光明之中,进入神光明的国度。我们最后需要注意,这一刻是黑夜过去,白日降临的时刻,是夜与昼的分界线。仔细读这节经文你会发现,Ὀψὲ δὲ σαββάτων τῇ ἐπιφωσκούσῃ εἰς μίαν σαββάτων,包含一个明显的交叉结构,“有光照耀”( ῇ ἐπιφωσκούσῃ)位于这个交叉结构的中心,位于旧时代和新时代,位于黑夜和白日的分界线上。我想在这里与诸位分享五点感动。第一、你们今天受洗归主,一定刚刚经历过一个漫长的黑夜。想象上一周骷髅地的风暴、绝望、杀戮和眼泪,我们就知道自己从哪里出来的。也许我们以前还没有对这个黑暗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乃是因为我们人的软弱,我们不敢正视那场悲剧的残酷性。笑和遗忘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免于自杀。我们今天在主里看见无数个深夜,那睁着眼睛默默流泪的你。想想两个女人在黑夜里的12个小时,那是怎样的忍耐呢?但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第二、无论如何,这一切今天结束了。δὲ表示了这种气氛的关联和转折。无论怎样,这黑暗的日子过去了,一定会过去。我喜欢这个链接,我赞美这个转折。受难的一周凝聚了人间一切苦难的奥秘,怎么会这样?现在将揭晓答案:但是,你将进入一个黎明……如今在黎明中我们要相信,这一切的黑暗和苦难乃是为了今天的预备,这一切的不幸都不是徒然的。一切受难是为了复活,一切黑夜是为了这个黎明。为要成就今天蒙恩得救的光景。没有黑暗我们不会认识人是什么,我自己是什么,也不会认识神是什么,认识神的愤怒和怜悯。第三、基督徒都有这“最后一夜”。这“最后一夜”是天使和魔鬼交战的一夜。因此它通往很多的方向,顺服归主,或者,破罐子破摔。我们与自己商量,我们与朋友商量,左,还是右。在这最后一夜,在这“不寐之夜”,决定了很多人今后的命运。没有人能彻底相信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所谓最后的抉择不过是最后的绝望或最后的犯罪而已。第四,没有谁能靠自己走进光明,是基督把我们带进黎明。记得约伯(约伯记19:25-26),记得那瘫痪了38年的瘫子,也记住那个从黑夜被捆绑到耶稣面前的妇人。τῇ ἐπιφωσκούσῃ。注意定冠词,这是一个特别的黎明。特别在什么地方呢?ἐπιφώσκω,to grow light, to dawn;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这里有光,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1:1-3)。所谓有光的日子,就是有基督和祂话语的日子。因为祂说,我就是生命的光,我的话语就是你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基督和祂的道是我们新生的根基和保障。今天你受洗了,神应许我们,在祂里面,在祂的道里面,我们开始新的生命。第五、重生是一个过程。约翰福音甚至说,天还黑着。过去的一切不会马上过去,有丝丝拉拉的扯痛,有时候有反复,甚至有更残酷的争战。而对“保罗”来说,出于神至高的美意,那根刺要时时扯动你流血。这时候你要持守起初的信心和圣灵的感动,毕竟真光已经照耀,白昼和春天是不可阻挡的——因为如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弟兄姐妹同在,更有主的同在——祂是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祂是一位得胜者。

二、女人和男人

1、女人:夏娃和马利亚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跟随主直到第八天的两位女性。当然,从其他福音书中我们知道,现场不止她们两位,还有其他女人。耶稣身边有一个“加利利妇女团契”,一直追随和侍奉主。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马太仅仅列举两位女性,有其神学的目的。见证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申命记19:15)。Μαρία ἡ Μαγδαληνὴ καὶ ἡ ἄλλη Μαριὰ,Mary Magdalene and the other Mary,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注意这个句子的结构。ἡ Μαγδαληνὴ不仅表明这个见证人是真实存在的,有具体的住所;这个字在希伯来文中就是“巴别塔”的“塔”字——她从反叛上帝的罪人中被拣选出来(מִגְדָּל,tower,创世记11:4-5)。“抹大拉”这个字在圣经中共出现过12次,四福音书都提到了她,而且都与复活相关。而“另外一位”,不仅强调“再加上一个见证人”之意,也在说明,“她就是那个马利亚”,那个童女怀孕的马利亚。很多人都说“那个马利亚”是另外一位马利亚,而不是耶稣的生母,可能是耶稣的姨妈撒罗米,或革罗巴的妻子。不过我们根据马太福音27:56、61和马可福音6:3可以确定,“那个马利亚”应该就是耶稣肉身的母亲。这两位见证人也可以和旧约的复活见证人遥遥相对:亚伯拉罕与约伯,以利亚与以利沙,以赛亚与但以理……但这两位是女人,是绝对的底层人。希伯来文的“马利亚”即“米利暗”,מִרְיָם,这个字是“背叛”、“造反”之意。显然,这两位女人是罪人。不是义人或伟人见证复活,而是罪人见证复活。女人在场,这使我们想起了夏娃——她是亚当苏醒的见证人。不仅如此,与魔鬼的工作针锋相对,蛇首先诱惑了夏娃,基督从魔鬼败坏的女人身上彰显祂的得胜与恩典。起初夏娃被捆绑在两种犯罪处境中,第一是人与鬼的关系中,第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中,而在这种关系里面,血亲关系是根本。夏娃首先被魔鬼捆绑(创世记3:1-5);然后,她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先罪及亚当,后祸及长子该隐。我们可以将这两个马利亚分别对应夏娃的两种处境。抹大拉的马利亚身上曾附着7个鬼,这显明她完全被撒旦的权势所奴役(路加福音8:1-3)。想象一下被七个鬼附着的女人是什么样子。按魔鬼对夏娃的试探,我们也能看见七个方面的表现: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就如神、能知道善恶……在抹大拉的马利亚身上,基督的复活是宣告魔鬼和死亡统治的完全终结。与抹大拉的马利亚相对应,另外一个马利亚集中了人间的不幸和软弱,是人际关系中的受伤者。作为女人和女儿,她首先让父母和未婚夫蒙羞;她经历了人间至辱;作为母亲,她生头胎的孩子的时候,就颠沛流亡,目睹了儿子上十字架和下葬。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她是雅各和约西的母亲。让我们感谢上帝在人间的解放运动,而这个解放运动是从解放女人、妻子和母亲开始的。在这个马利亚身上,基督的复活向整个人类敞开。

2、男人:众门徒在哪里

哦,弟兄们,当我们这样对两位女人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感到极度的羞愧——那些男人们在哪里呢?所谓男人,就是把女人扔在墓地(绝境)里的那些人。他们刚刚钉死上帝的儿子,现在又抛弃了女人。他们躲在耶路撒冷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抱怨而战栗,开始思想明天的生计。男人是凶手、伪君子和胆小鬼。门徒也不能幸免。首先让我们看看没有基督的男人是何等的可怜。众门徒在十字架下几乎就因恐惧极力否认主,然后就魂飞魄散四处逃命去了。“丢人者”举例有三。彼得三次否认主,而在这之前,就是这块“石头”常常滔滔不绝大言不惭,扮演人道主义者(主啊,万万不可;就在这里搭建三个帐篷),属灵表演艺术家(谁都可能否认你,只有我不能)。马可光着屁股丢盔卸甲狼狈逃窜了。剩下一个“耶稣最爱的门徒约翰”,他是怎样完成耶稣的托付的呢?我们若相信这个马利亚就是耶稣肉身的母亲,我们是否能更深刻地看见人性的问题呢?约翰同样害怕了,甚至不敢收留和照看这位“政治犯”的母亲。他自己逃走了,在这恐怖的暗夜里,留下马利亚一个人在绝境中守望耶稣的坟墓,马利亚旁边就是如狼似虎的走卒。约翰福音19:27,“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事实上,这句话的直译并非是约翰将马利亚接到自己的家中了,而是,从这时候起,约翰就将马利亚看为自己的母亲(ἀπ᾽ ἐκείνης τῆς ὥρας ἔλαβεν αὐτὴν ὁ μαθητὴς εἰς τὰ ἴδια)。约翰想爱她,却没有能力(罗马书7:18)。不仅如此,你知道这位约翰曾经有怎样的“笔名”吗?马可福音3:16-17,“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又给这两个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读中文不是很明白。所谓“半尼其”,即Βοανηργές,源出בֵּן与רְגַז,直译就是“怒火的儿子”,相当于白雪公主里的“爱生气”,或中文小说里的霹雳火与黑旋风。“雷子”实在是出于软弱。所谓“纯爷们”,但“这孙子”今天在哪里呢?显然,亚当怎样丢人,彼得和约翰就怎样丢人。起初亚当一言不发,拿起来就吃。今天,彼得和约翰同样精明得“不在场”。不仅如此,耶稣的兄弟在哪里?雅各和约西在哪里?诗人早就说过,“我的弟兄看我为外路人,我的同胞看我为外邦人”(诗篇69:8)。别忘了,耶稣的兄弟一直很烦他,觉得他是个灾星(约翰福音7:1-5)。此时他们即使不是幸灾乐祸,也会漠不关心。有一种传说,耶稣受难的时候,雅各在现场冷眼旁观。据说葬礼的隆重与否显示人生前“做人怎么样呢”。面对耶稣的“众叛亲离”,你怎么看呢?是“耶稣做人很失败”,还是让我们如此深刻地看见,人是什么?是的,这就是男人,这就是人。我们也不用嘲笑彼得和约翰,在软弱这方面,彼得如何,约翰如何,任不寐也如何。天起了凉风,神追问,那人,你在哪里?

3、复活,必定是真实的

但是,让我们看另外一面,就是有了基督,被基督复活了的男人成了何等样人。马可虽然还软弱,曾在传道的中途再度逃走,但他一直在长大。他没有嫉恨保罗的批评,他成了保罗宝贵的同工,成了彼得的“儿子”。谁能相信马可福音的作者曾经就是那个屁滚尿流的小屁孩呢?我们再看彼得。基督复活之后,特别是五旬节之后,他开始复活。首先他越来越坚强。在使徒行传第二章的时候,开始公开在掌权者面前宣告“听从你们,还是听从神,哪样是合理的”。到了使徒行传第五章,他更加刚强壮胆:“听从神不听从人是应当的”!就是这位曾经三次否认主的彼得,最后含笑为主倒钉在十字架上。而约翰呢?这个“雷子”竟然成了爱的使者,这从他的书信中可见一斑;那份温情,那份持守,叫人感动不已。他后来确实把马利亚接到以弗所,马利亚在那里度过了晚年。他后来成了罗马帝国的重要政治犯,披枷带锁在魔鬼岛,就是拔摩岛。即使在那里,即使在风烛残年,他更加勇敢地宣告自己的信仰,一封启示录,在最黑暗的年代,将基督再来的大好消息,送进整个世界。那些嘲笑而冷漠的耶稣的弟兄,特别以雅各为代表,就是那位雅各书的作者。他开始称耶稣是主,是弥赛亚。他在狂风暴雨的逼迫中,成了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黑格希普斯、克莱门、约瑟夫、优西比乌这样讲述雅各的殉道:犹太人把“义者雅各”带到他们中间,在众人面前要雅各否定他对基督的信仰。雅各在众人面前说: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最后雅各被从圣殿的护栏上扔到地面,看到摔到地上的雅各尚未死去,他们开始用石头击打雅各。雅各却转身跪倒在地说:“我祈求你,主、上帝和父亲,赦免他们: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其中有一位洗衣工,他拿起平时用来洗衣服的洗衣棒,猛击义者雅各的头部……各位,我们可以按人的常理想一想,如果耶稣不是上帝的儿子,如果耶稣没有复活,如果这些曾经的懦夫和可怜虫没有见证耶稣的复活,他们有什么理由为一个生前就讨厌和半信半疑的死人殉道呢?答案只能有一个,就是他们看见耶稣复活了,而复活的耶稣用圣灵重生了他们。死亡和恐惧对复活的见证人来说,毫无权柄。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保罗。所以他在哥林多前书15:3-8中为所有门徒做见证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这位狂热的犹太主义者,他的归正和委身直到殉道,只能有一个解释,他看见了复活的基督!复活一定是真的。不仅如此,我们要知道,四福音书的作者都是男性门徒,他们诚实地记录了复活节这重要的一幕。反过来我们也看到了马利亚们的谦卑。第一时间见证耶稣的复活,这种荣耀和兴奋,没有把两个马利亚变成教会的领袖、不可一世的女先知,以及师母和女传道。她们跑去告诉门徒,然后她们渐渐在公众视野中沉默了,她们顺服在主的教导中守住了自己的位份。

三、终点与起点

1、跟随基督到底

我们都要复活。但是,我们复活的起点在哪里呢?坟墓是“梦开始的地方”。我们已经看见,墓地里没有一个男人,悲剧中没有爱和同情,墓地终结了人间所有的神话。但是,圣灵仍然带领两位马利亚来到了墓地,这使我想起了耶利哥城墙上的妓女喇合,上帝有办法在无中创造有,有能力在死气沉沉的世界里让福音找到飞地着陆。墓地中的马利亚显明了我们复活的出发点是哪里,或者说,我们怎样开始复活。复活的第一步就是跟随基督归入祂的死。这包括几个方面的功课。第一、只跟随基督。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两位马利亚,在太阳升起之前的12个小时里,在那个最后一夜,我们会怎么度过呢?我们会把耶稣的12个门徒从头到尾论断一番,彼得和约翰首当其冲,然后还有犹大的卑鄙……抱怨和义愤填膺之后,是放弃。这是什么样的功课呢?亲爱的弟兄姐妹,在教会里,你永远不要跟随任何人,包括教会的领袖,只是专心跟随基督。你们跟随任不寐随时可能跌倒,只有跟随基督,我们才可能将起初的信心坚持到底。想象吧,如果马利亚们追随领袖,此时此刻她们也躲在耶路撒冷的某处,在思想怎样在世界里安身立命。这难道不是今天的现实吗?教会领袖常常比平信徒更爱世界,更胆小怕事,更假冒伪善。第二、既然跟随了主,就要坚持到底。前面还有难处,还有十字架。你必须靠着信、望、爱去面对,而且忍耐到底,必然得救。这正是两位马利亚的功课。从北方的加利利到十字架,到各各他山到坟墓,历经一切绝境,让她们坚持到底的就是对基督话语的信靠、对苦难的同情与怜悯,对复活的盼望。第三、你要起来行动,要改变。注意动词ἦλθεν,ἔρχομαι:to com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to follow one,起来行动,必须改变,必须“移民”。你要从过去的状态中起来。不过我们“来”乃是因为耶稣先来了。这个来带着呼召,你们要来!这可以从“Middle voice”这个语态中得到启发。也就是说,这个动词不仅说“来了”这个动作,而更强调的是谁来了。第四、进入死地。基督徒首先要经历死亡的启蒙教育,死亡意识的觉醒,直面死亡。不仅如此,死亡让我们认识罪,因为死亡是从罪而来。一方面是别人的罪,另一方面是自己的罪。只有靠着死亡一样的经历我们才能归入基督的死。注意这个动词,θεωρέω,这里用作动词不定式,表示动作“来”的目的。是来“看”。这个“看”不是简单的查看,而是“思想”,to be a spectator,look at, behold。你来,你就会看见,而且突然醒悟,震撼不已。圣灵把我们带到死亡和绝境面前,让我们无可回避。但看见什么呢?看见坟墓。τὸν τάφον,the sepulchre,坟墓。看见坟墓的人,已经到底了,到了生命的尽头。你不再是孩子了,你将要复活。

2、复活,向死而生

荒谬的是,尽管死亡仍然统治,但这仿佛是一个没有死亡意识的时代。男人们在城里战天斗地,不愿意到这里来,因为人不愿意正视人最终的结局。阿Q精神和进化论分担了魔鬼的工作。一直看光明,结果沦入永久的黑暗。严肃对待黑暗,可以进入永久的光明。这是一个黎明,但我们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黎明,这是墓地的黎明。这是死地。耶稣带领我们,把我们带到死地,然后从这里作为我们的出发点。这意味着什么呢?从此墓地被我们抛在身后,死亡不再是我们的君王。我们已经在基督里死过了,我们自由了,向着永生前进。受洗不是别的,乃是归入基督的死,然后归入基督的复活。人间有两种人,一方面,从来不敢进入墓地;另一方面,进去再也不出来了。前者的文化叫掩饰,好像死亡与自己无关。后者的文化叫哀嚎,生出很多异教的骗术。但基督徒在墓地会有两个发现,首先、那是一座空坟墓,因为耶稣已经复活。其次,基督呼吁我们从墓地出发,到“加利利”与祂汇合,继续天路。于是死亡就成了基督徒的身后事和中点。来到死地,来到人间最悲惨的地方,来到命运的终点。看似结局,但却是开端。这正是洗礼的意义(罗马书6:3-11)。我从墓地而来。若非是那场死亡一样的黑暗,我不可能重生。一个婚姻的重生也是如此。一个教会和社会的重生也是如此。愿我们记得,死亡和绝境永远不是基督徒的终点,而是我们的黎明。人类历史把墓地当做终点,所谓盖棺论定。但神把那里视为新历史的起点。杀害耶稣的凶手们已经走了,他们以为大功告成,一了百了。同情耶稣的人们也擦干眼泪,忙于生计去了。这个人彻底死了,不再属于人类。但新历史的帷幕却刚刚拉开。神说,你看,这是一个黎明,你来,如同亚伯拉罕出迦勒底的吾珥,如同以色列人出埃及。坟墓让我们对自己和人的信任降到了最低。各位弟兄姐妹,2004年直到今天,我至少两次看见了自己的坟墓。“阿哈,这回任不寐完了。”身临风暴中心的人会很愚蠢,他们本能地拒绝“完了”。但后来我们才会发现,爱我们的神就是先要把我们带到墓地,让我们彻底完蛋。因为不完蛋就不可能重生,就不能进入罪的终点,也更不能把终点变成新生的起点。但我也愿意与各位分享我的长进。我在第一座坟墓前面很惊慌,因为那时候我还不认识人、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神。我们不能接受人怎么会这样的嫉妒、凶残、愚蠢、卑鄙和伪善,也不能正视自己的罪虐和骄傲,更不知道神的公义与怜悯。但无论如何,我是看着自己死了,我半推半就地埋葬了自己。我有幸参加了自己的葬礼,但感恩是渐渐胜过抱怨的。不过感谢神,第二次情况基本上不同了。当我领受呼召和感动筹备建堂的时候,我怀着前所未有的平静对法老的追兵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我们面前还有墓地,无论是因为我们残余的罪,还是因为魔鬼和世界恨我们。但我们一定要记得,每一个墓地就是一个第八天。那是新的一天,是一场新的安息日,一场割礼,一场严肃会,一个黎明,一场洗礼。那是一场新的旅程,走过坟墓的人拥有新的旅程。不再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的经历;不再是从牛马不如的生活,到如牛似马的生活。这是一天新似一天的生活,这场新生活叫复活。阿门!

任不寐,2011年4月24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