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周末平安!我在这里再次感谢不断来信征订《灾变论》的朋友们。相关问题我在这里一并答复如下。“国际证主协会”正在全面规划销售事宜,交与作者的图书大约在6月底登陆加拿大。目前我收到了少量的图书,在蒙特利尔的一些教会里与弟兄姐妹分享。这是为6月中旬在蒙特利尔举办首届“《灾变论》与中国福音事工研讨会”预备的。因此,更多的征订者,要等候6月底才能按您们征订的数量发送。继续希望预订的读者可以给我来信:renbumei2005@hotmail.com。由于新书正在上市过程中,2010年版的《灾变论》书评要稍后才能写出来。另外,有读者提出影印《灾变论》转送朋友和教会的建议,我表示感谢。但请不要这样做。即使出于福音的目的,基督徒任何形式的“盗版”行为都当禁绝。我今天编发一组图文。这组图片或可表明,《灾变论》提出的问题,不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不是钻牛角尖的问题,而是一个常识问题、普遍问题和现实问题。所编发的文章有两篇。第一篇是新版《灾变论》的序言,写于2009年春天。第二篇是在出版编辑过程中,我和出版社的编辑关于“代序”、“作者自传”两个问题的通信。这些文字很直白,多少可以显示我对这本书的基本立场。愿神祝福你们。——任不寐2010年5月28日。
《灾变论》2009年作者自序
《災變論》一書從1991年著手寫作到最近五年裏反覆修改,而今再度尋求出版,其中所耗費的時間、精力和遇到的各樣挫折,都超過自己的預期。我常常這樣自我安慰:這些文字不是為我自己的時代敲打出來的,它實際上是我給後世的某個朋友留下的一份遺產。不過我現在相信,這條路之所以如此漫長,一方面是為了有更充足的預備將自己從埃及分別出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己所當走的路還沒有走盡——在「耶穌睡著了」的時日裏,神給我的福澤超越我所求所想。
二十年前,我在一場大水裏被拉出來,既要躲避自己的兄弟,又為躲避法老,就逃往米甸的曠野居住。在那裏,涼風繼續覆蓋過來,死亡、恐懼和流亡從國家到家庭演繹著從先祖到今日的殘缺。《災變論》,是從這些歲月裏長出來的。原來它所承載的是我第一個二十年對族性的文化反省,後來則成了我關乎人性的自覺;我愈來愈清楚地看見,這後二十年的所謂自覺,乃植根於大馬色路上純粹的被動事件。
其實《災變論》並不是一本時效性很強的政論著作,因此我應該有更多的耐心等候它在最合適的時候才出版。在這個虛華的世代,文字成為口紅和商品的同時,也意味著思想正成為垃圾。如果一位作者真的僅僅為真理而寫作,他必須乞求一種謙卑,這種謙卑的表現之一就是對文字的高度責任感和謹慎。基督徒作者尤其應警惕對筆下的事實和人物的「暴政」和「輕慢」,因為你的文字並非要蓄意討好世界或排遣个人恩怨,而是一種特別的獻祭。事實上,這種品質在我的世界中是缺乏的——這是一種需要藉著禱告從神那裏來支取的力量。
本書部分內容2001年在網絡上披露以來,一度獲得了很多關注。然而,最近五年來,隨著真理繼續向前帶領,也隨著一些善意批評的增多,特別是自己在路德神學院所獲得的神學裝備和知識更新,使我不斷意識到重修此書的必要。需要改進的缺陷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由於寫作時間拉得比較長,不同年日的文字有不同的風格,文體缺乏一致性。一些文學性、雜文性的段落擾亂了全書的學術理性與思想連貫性。第二,開篇處過於理論化,使讀者有閱讀方面的障礙,「吊書袋」的惡習和虛榮心同樣污染了自己的寫作態度。第三,基督教神學方面的論述,應該處理得更專業一些;與此相關,一些否定性的評論過於苛刻,因此需要將自己徹底從「魯迅-柏楊」等近代反應模式中釋放出來。此外,有些內容可以通過更豐富的資料進行更充分的論證,而最近幾年我為此蒐集了一些新的資源和心得。但儘管如此,由於寫作時間過長,包括參攷書目、注釋等等,在動盪不安、顛沛流離的二十年裏,散失很多原始的資訊,無法一一收復。尤其是中文著作,由於後來移民海外而無法求證。盼望這是一個在將來可以彌補的學術遺憾。
我在2007年5月15日的「自序」中這樣寫道:「推門出去,已經是2007年的春天了。海鷗再度歸來,在門外的小山上繼續飛旋歌唱。樹葉和草地含苞欲放,天空的深藍連同春天的一切,特別是孩子在陽光裏的歡笑,提示著那種長闊高深的恩情來自昔在今在永在的神」。倏忽之間,兩載又過,現已是2009年初春。冬天比我想像的要長,但雨水終於止住過去了。盼望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為《災變論》寫「自序」。我要從神藉這本書所賜的祝福啟程,回到我的族人和法老那裏去。
任不寐,2009年2月8日
关于《灾变论》的代序及作者自传
尊敬的弟兄平安:
谢谢你们的努力,而薛先生的努力如盐,溶解了我在2009年的很多日子。由于你们的同在,“活埋”与“割喉”的工程在庙堂与教会两地就这样落幕了。我一直是大大小小耶利哥城向内塌陷的见证者。在感恩节前得知《灾变论》可以如约在12月份之前正式出版,是特别值得我感恩的。多年来,我藉着这本书百般经历了神的同在和祝福,愿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我非常感激和理解您关于找人写序和提交个人传记的建议。这是善意的,也是符合时代潮流和商业习惯的。不过这次我是刻意不这样做的。事实上,我的电脑硬盘里保存了一些著名学者和知名作家关于《灾变论》的很多溢美之词和专门为《灾变论》写的序言,也包括“主内弟兄姐妹”的热情评论。但是我不想再使用这些文字。我下面要说的话并不是针对您的,我只是想趁机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做。
稍微诚实一点儿的作者都应该承认,请人作序的目的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而且也知道,作序者不太可能认真读你的作品,所以代序就成了人情。因此我们常常看见,文人互相作序真的成了“你们互相受荣耀”(约翰福音5:44)的公开行径。我认识一位很有名的传道人,在一位文化基督徒的再三恳求下,就为他的书写了一篇序,称其为“真话英雄”。后来这位传道人告诉我,他从来不看那位作者任何一篇文章。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代序是公开的说谎,而该书的作者在故意追要谎言。至于借所谓有名望的包装,或者在书中有元首、教皇之类的装饰,对图书的价值实在毫无意义。这些有名望的人根本不能为真理增添什么,而他们自己也将随着新书渐渐成为旧书蒙尘消散。
我现在不想寻求代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不认为谁愿意认真读书并因此有能力可以为《灾变论》写一篇代序。我所知道的著名学者大约分两类,一类是有学术却无思想,一类相反。而我所了解的名牧或神学家,无论在神学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与灾变论的主题没有太大的干系。我当然知道自己这样说话必然落入“谦卑大法”的石头阵中,但我按主的吩咐,是就说是(尽管我说的未必完全是)。我昨天在一封回信中这样说:“至于《香水》之类的影评文章,至于那些照镜子练就的吴侬软语和属灵表情,应该是文化基督徒和法利赛人写给中学生、慕道的老太太以及教会里羊皮主义者看的。我早已经过了考究羊皮的年龄了。我不废弃基督里的自由,不然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不仅如此,我盼望藉着这本书可以粉碎用骄傲来彼此论断并显示自己更加骄傲的教会恶习。如果不把谦卑视为自己与上帝的关系,而视为自己与别人的关系,那么所有的“属灵生命”只有两种:用骄傲展示的骄傲,与,用谦卑掩盖的骄傲,或者,用别人的骄傲来显示自己谦卑的更加骄傲。真以色列人的教会当远离这类假问题。1+1=2,这是绝对真理;其他所有答案都是错的。这是教会绝不能放弃的“骄傲”。如果所有答案都对,基督教就不是基督教,信仰就不是信仰了。
如果说代序大多是人间的互媚和交情,自传则往往沦落为个人的自义与谎言——就像“个人见证”常常表现的那样。人的老我如此强大,即使立志荣耀归主的人也未能幸免。所以我的“自传”只由几个陈述句组成,时间、地点、事件;我只能做到这一点,敬请谅解。尽管如此,这几行字也难免去辱求荣。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作者小传都是作者自己写的;由于急功近利或学术自卑,更由于缺乏基本的内在约束,自吹自擂更是难免。我看过一位“基督徒作家”的小传,其中有一句话说,“他也被称为民族的良心”;“某某某某媒体、某某某某领袖曾这样评价他说……”。看见这样的小传我们就能知道,人悔改重生为什么这样的难。不仅如此,正如一位真正的传道人不能滥用讲道台发泄私愤一样,一个真正的作者同样要避免利用“出版特权”在自己的文字中损人利己。让我们从圣经的作者身上学一项宝贵的功课。尽管我们当然不是写圣经,但我们要传的是一位基督。没有一位圣经的作者把自己当回事,他们或者完全隐姓埋名,或者不得已出境,也是主要把自己的罪和软弱记录在案。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就是这样特别明显的例子。不仅“我是谁”不是特别重要的,而且对于一位基督徒来说,“我是谁”本身也是一个假问题。2004年之前的我,已经死了,那些年的荣辱兴衰已经与我无干。所以我的小传没有必要记载“另外一个人”的事,正如我的博客基本上不再收录“那个人”的文章。而2005年至今的我,是一个应该不知道别的,只知道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人。因为现在我们原不是传自己的(哥林多后书4:5)。如果这本书本身不讨神的喜悦,即使有千万人喜欢,也是粪土。所以世人知道不知道我,喜欢不喜欢我,没有什么意义。
这本书是我献给神的。我祈祷这本书面世的过程中,或在这些祈祷、感谢和赞美的文字成为献祭的过程中,天使阻挡该隐的愤怒和伤害。无论是对个别文字见猎心喜的,还是总是宣称“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虽然我没有读过这本书”,或者,因为缺乏基本学术常识,以“极端”为由,操持平庸主义观念试图粉碎一切思想的,都与我无干。我希望读者明白,最垃圾的文字是为权力服务的,稍好一些的文字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但我的文字是献给上帝的。从根本上说,我并不在意人——无论他是谁——喜欢与否。当然,“这本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等评论,仍让我虚荣乍现;尽管实在说来,“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粪土。但既然我经历了基督,我要把祂告诉我的同胞,让他们知道祂是谁,而不是我是谁。这是《灾变论》的崇拜中心。我祈祷神怜悯、洁净和使用这些文字。若祂愿意,凡事都能。
任不寐2009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