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30 那时,约书亚在以巴路山上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筑一座坛。
אָ֣ז יִבְנֶ֤ה יְהוֹשֻׁ֙עַ֙ מִזְבֵּ֔חַ לַֽיהוָ֖ה אֱלֹהֵ֣י יִשְׂרָאֵ֑ל בְּהַ֖ר עֵיבָֽל׃
אָז,Then。耶利哥和艾城胜利之后,以色列人被带到神的面前。יִבְנֶה,造,神造女人。创世记2:22用的是同一个字。在新约中,女人喻为教会,从这里可以看见一种神学上的连接。מִזְבֵּחַ,坛(词性为阴),已经说明了这场聚会就是“教会崇拜”。最早建坛的是挪亚(创世记8:20),是在洪水之后。这坛建在山上,הַר。“山”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创世记7:19,7:20;8:4,5。起初,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而今,约柜停在以巴路山。山从水中复出,或者说,这复活的“山”,已经和新约的复活联系起来。因此,בְּהַר直译为“在山里”,神学上可理解为“在基督里”。עֵיבָל,Ebal =“stone” or “bare mountain”,意为磐石。
第三十一节
31 是用没有动过铁器的整石头筑的,照着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正如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众人在这坛上给耶和华奉献燔祭和平安祭。
כַּאֲשֶׁ֣ר צִוָּה֩ מֹשֶׁ֙ה עֶֽבֶד־יְהוָ֜ה אֶת־בְּנֵ֣י יִשְׂרָאֵ֗ל כַּכָּתוּב֙ בְּסֵ֙פֶר֙ תּוֹרַ֣ת מֹשֶׁ֔ה מִזְבַּח֙ אֲבָנִ֣ים שְׁלֵמ֔וֹת אֲשֶׁ֛ר לֹֽא־הֵנִ֥יף עֲלֵיהֶ֖ן בַּרְזֶ֑ל וַיַּעֲל֙וּ עָלָ֤יו עֹלוֹת֙ לַֽיהוָ֔ה וַֽיִּזְבְּח֖וּ שְׁלָמִֽים׃
两个כַּ,“就象”,摩西指向基督(罗马书10:4)。路加福音24:44,“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这里的相关信息,必须回到出埃及记20:24-26与申命记11:26-32以及申命记27-28才能完全明白。约书亚记8:30-35首先是神先前话语的应验。אֲבָנִים,“没有动过铁器的整石头”,真理是不能经过人的染指的,也不需要任何“台阶”。完整(的石头)。这个词是שְׁלֵמוֹת,complete, safe, peaceful, perfect, whole, full, at peace。所以马太福音5:18这样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这成全的结果,就是把律法的诅咒更新为“和平”。וַיַּעֲלוּעָלָיועֹלוֹת,这是一个非常“文学”的修辞方式,三个同根字(Three cognates),词根的意思是“举起”。第一词是动词,“他们举起”;第二个词是带宾语的介词,“献给祂”;第三个词是名词,即“燔祭”或“举祭”)。这个结构不仅读起来很有韵律感,而且在语义上是强调——燔祭(举祭)是献给神的完全的祭(任何人和任何偶像不可分享、玷污;没有人可以分享神的荣耀,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权柄——再属灵的“生命”也是罪人,需要在神面前高举燔祭),也预表着基督在十字架上完全之赎罪献祭(这祭是蒙神悦纳的,你不可用任何方法看轻和废掉这恩典)。关于עֹלוֹת,即燔祭,可参考利未记1:3-17;6:1-7;申命记12:13-14。燔祭意在赎罪和崇拜。与之对应的是שְׁלָמִים,即平安祭(参考利未记3:1-17;7:11-36,这是我们第二次遇到这个词),则表示被救赎之后的感恩和赞美。燔祭和平安祭在某种意义上,转变为后来传统教会里的忏悔认罪(Confession)和赦免感恩(Absolution),而在神学上则对应着律法和福音。
第三十二节
32 约书亚在那里,当着以色列人面前,将摩西所写的律法抄写在石头上。
וַיִּכְתָּב־שָׁ֖ם עַל־הָאֲבָנִ֑ים אֵ֗ת מִשְׁנֵה֙ תּוֹרַ֣ת מֹשֶׁ֔ה אֲשֶׁ֣ר כָּתַ֔ב לִפְנֵ֖י בְּנֵ֥י יִשְׂרָאֵֽל׃
מִשְׁנֵה,שׁנה,to repeat, do once again,英译Mishnah。Mishnah(口传律法)、Gemara(גמרא, to study,口传律法注释)和米德拉什(Midrash,מדרש,圣经注释)组成Talmud。这里翻译为Copy,“抄写”。任何人没有资格对神的话语进行创作,只是重复。另一方面,神的话语被“重复”在磐石上,是为在基督里,律法被“成全”,一点一划也没有废去。
第三十三节
33 以色列众人,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和长老,官长,并审判官,都站在约柜两旁,在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利未人面前,一半对着基利心山,一半对着以巴路山,为以色列民祝福,正如耶和华仆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
וְכָל־יִשְׂרָאֵ֡ל וּזְקֵנָ֡יו וְשֹׁטְרִ֣ים׀ וְשֹׁפְטָ֡יו עֹמְדִ֣ים מִזֶּ֣ה׀ וּמִזֶּ֣ה׀ לָאָר֡וֹן נֶגֶד֩ הַכֹּהֲנִ֙ים הַלְוִיִּ֜ם נֹשְׂאֵ֣י׀ אֲר֣וֹן בְּרִית־יְהוָ֗ה כַּגֵּר֙ כָּֽאֶזְרָ֔ח חֶצְיוֹ֙ אֶל־מ֣וּל הַר־גְּרִזִ֔ים וְהַֽחֶצְי֖וֹ אֶל־מ֣וּל הַר־עֵיבָ֑ל כַּאֲשֶׁ֙ר צִוָּ֜ה מֹשֶׁ֣ה עֶֽבֶד־יְהוָ֗ה לְבָרֵ֛ךְ אֶת־הָעָ֥ם יִשְׂרָאֵ֖ל בָּרִאשֹׁנָֽה׃
וְכָל-יִשְׂרָאֵל,All Israel。这个“所有的以色列人”(“以色列众人”)不仅包括社会领袖和宗教祭司走在诅咒和祝福之下,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而且,也包括寄居的与本地的。换言之,“所有的以色列人”中包括 כַּגֵּרכָּאֶזְרָח,直译就是:as well the stranger as the home-born,这个解释和利未记19:34的完全一致的。因此,这个祝福:לְבָרֵךְאֶת-הָעָםיִשְׂרָאֵל,即bless the people of Israel,包括了接受以色列信仰的外邦人。换言之,即使在旧约的语境之下,以色列人也不仅仅指肉身的以色列人,而是按应许说的。הַר-גְּרִזִים ,“基利心”字根的意思是cut,cut off,或者destroyed (out of YHWH’s sight)。“磐石”被诅咒,被砍下的枝子反而蒙了祝福(罗马书11:22-23)。当然,解释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首先要回到出埃及记20:24-26;申命记11:26-32以及申命记27-28去了解。不过,这里核心的启示信息乃在加拉太书3:13——耶稣为我们受了诅咒(以巴路是单数),因此十字架反而成了我们众人(基利心是复数)的福音(诗篇1-2;罗马书5:19)。
第三十四节
34 随后,约书亚将律法上祝福,咒诅的话,照着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都宣读了一遍。
וְאַֽחֲרֵי־כֵ֗ןקָרָא֙אֶת־כָּל־דִּבְרֵ֣יהַתּוֹרָ֔ההַבְּרָכָ֖הוְהַקְּלָלָ֑הכְּכָל־הַכָּת֖וּבבְּסֵ֥פֶרהַתּוֹרָֽה׃
וְאַחֲרֵי,And after,כֵן,so。仪式性的崇拜结束,紧接着就是宣告神的话语。神的话语是完全的(כָּל,all),且包含两部分内容: הַבְּרָכָה, וְהַקְּלָלָה, the blessing and the curse。我们已经说过,这二者构成了十字架:诅咒归了神的儿子,祝福归给那信他的人。
第三十五节
35 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话,约书亚在以色列全会众和妇女,孩子,并他们中间寄居的外人面前,没有一句不宣读的。
לֹֽא־הָיָ֣הדָבָ֔רמִכֹּ֖לאֲשֶׁר־צִוָּ֣המֹשֶׁ֑האֲשֶׁ֙רלֹֽא־קָרָ֜איְהוֹשֻׁ֗עַנֶ֣גֶדכָּל־קְהַ֤ליִשְׂרָאֵל֙וְהַנָּשִׁ֣יםוְהַטַּ֔ףוְהַגֵּ֖רהַהֹלֵ֥ךְבְּקִרְבָּֽם׃
连同上两节,我们看见了四个כֹּל,“所有的”、“全部的”——神所有的话语,向所有的人宣告。因此“传道”就要禁忌两种倾向:第一是对神的话语的片面宣讲,比如只讲律法,不讲福音,或相反;或者为坚持自己的观念而对神的话语断章取义。第二是真理只对一部分人宣讲,根据宗派、种族、性别、政治观念等等区别对待。וְהַנָּשִׁיםוְהַטַּף, וְהַגֵּר,and the women, and the little ones, and the strangers。从这里我们能看见两约传统在文化和真理上的超越之处,这和世界上的很多宗教与哲学区别开来。这里的טַּף,children, little children, little ones,最早见于创世记34:29。这是启示我们,向孩子和妇女分享基督的重要性,因为她们也在那恶者的掳掠之下,抵抗黑暗的唯一方式是送去光明。另一方面,这节经文也告诉我们,圣经信息,至少其中的基本真理,是可以妇孺皆知的,而宣道的事奉,应该顺服这个方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迎合那种反智风潮,但无疑的,应该警惕因私意人为地将真理复杂化。
约书亚记8:30-35节展示的场面,实际上就是教会聚会崇拜的场面。教会崇拜是两个中心,一是祭坛或圣礼,二是神的道或神的话语。二者当然都是指向基督——耶稣是旧约所有献祭的完全(希伯来书8-10);耶稣就是神的道成肉身。在两山中间的敬拜场所几乎一一对应教会的崇拜场面:中间的约柜对应着教会里的“至圣所”,那里有十字架和主的餐桌,也是洗礼盆靠近的地方。在两山和约柜之间,站着利未人,对应着祭司或牧师;其中靠近前台的地方,有两个高处,就是读经台(律法和书信)和讲道台(福音)。而两山前的两批人,分别对应着教会左右两侧长椅上的信众。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崇拜是战争中间的崇拜,她深刻地启示了基督徒聚会的重要意义——我们到底怎样在地上过得胜的生活,因为生活就是一场不断的争战。在这里我们看见,两场“伟大胜利”之后,以色列人没有乘胜前进,反而来到神的殿中。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神才是得胜之源。聚会不仅是神带领我们回到神那里去忏悔和感恩,也是要我们到那里去支取迎接下一场争战的力量和智慧。一周下来,基督徒聚会的目的也在于此:过去一周的反省和感谢需要总结和呈上,而新一周的生活需要神的同在、保守和祝福——然而,若我们不去领受真理,生活就因生命的枯竭必然陷入失败。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人的这场聚会就是在敌人的土地上进行的。我们生活在敌人的土地上,而全世界都伏在那恶者的手下;世界要俘虏我们,而撒但不住地在歪曲神的话,要弄瞎我们的眼睛,借以诱我们重陷罪中。所以,若我们里面本来就没有被恩赐的光明,又不去在神的教会里领取灵粮,我们就不可能得着道路、真理和生命,反而会重蹈亚干的覆辙。总而言之,教会是在Word 和Sacrements中不断被创造、维系和壮大的,任何脱离崇拜生活的信仰只能是伪信仰。“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马太福音18:20),这是神说的。
“没有一句不宣读的”,神在这里向所有的人宣告了圣经启示的全息性——真理是完全的,传真理的人必须全面领受神的话语——片面传道是被禁止的。事实上,所谓基督徒生命的长进,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那个顽固的“我”(成见)不断按圣经Deny yourself(舍己)的过程。正常的信徒的生命是,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和圣经冲突的一生,但每次和圣经真理冲突,我们就靠圣灵的带领调整自己,顺服圣经。但“自我”却不是这样,每当自己的“真理”和圣经冲突,他们就要调整圣经:一方面,他掩盖和回避圣经上和自己观点或偏好冲突的相关经文,只选用其中迎合自己的;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私意解经,企图寻找这些经文“另外的意思”再返回自己。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掩盖全面信息造成真理上的严重偏离。罗马书11:25-27,“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如果我们从这段信息中得出这样两个结论,就是非常危险的:第一、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意味着包括大坍、亚干和加略人犹大(注意约翰福音17:12)等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要得救,那么对这些人的“惩罚”就毫无意义;而现在的以色列人更当为所欲为。第二、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即使他们不信基督。然而,这已经和这节经文明显冲突了:“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亦可参考马太福音3:7-10;约翰福音3:18;6:64,70。犹大书将这类问题说的更为彻底,不容错过。
事实上,这个明显的冲突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相关的经文,哪怕是上下文,就完全可以避免了。一方面,罗马书9-11章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来读,另一方面,罗马书11章必须放到旧约的背景里才可能真正了解。首先我们通过上下文就可以解决第二个疑问:“必有一位救主”是“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的前提,这救主就是基督。相关的经文在这里,马太福音23:37-39——以色列人要得救的必要前提是:接受或认信那为“奉主名来的”,就是基督。摆脱第一个问题的误导更不难,只要向前翻两章就可以了。罗马书9:6-8,25-29,这里的核心信息是:“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最后是罗马书11:1-5,“……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就完全可以明白,所谓“所有的以色列人”就是指 “所有的以色列余民”。
若我们稍微对真理负责任,而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真理”被见证的愉悦和我们宗派的高贵,我们也能在文法上找到很清楚的答案。罗马书11:26引用的是以赛亚书59:20。这里面根本没有使用וְכָל-יִשְׂרָאֵל,即“所有的以色列人”(约书亚记8:33),甚至也没有“一切(罪恶)”这样的用词。正相反,这里用的是בְּיַעֲקֹב,in Jacob,就是“在雅各中”。这样我们再回到罗马书11:26节,那句“所有的以色列人”(πᾶςἸσραὴλ)倒底什么意思,是否我们由于不了解这个希腊文在圣经上的常用法而弯曲了真理。事实上,πᾶς(all,所有的,每一个)这个希腊字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圣经上,大部分不是“全部”的意思,而是其中一部分的全部”的意思。比如马太福音3:5就使用了两个πᾶς。但这里的意思一点儿也不意味着“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但河一带地方”所有的人都去了约翰那里,也不意味着这地区的每一个村落和街道都有人去了那里。正是由于了解希腊文的基本常识,Charles H. Spurgeon(28 Feb 1858),以及此前的Augustine of Hippo(354-430)、John Calvin(1509-1564)、Louis Berkhot (1874-1953) 等,没有任何一个人将罗马书11:26中的πᾶςἸσραὴλ解读为“所有以色列人”。
那么,“所有的以色列人余民”在未来是怎样因信基督得救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保罗已经告诉我们了:罗马书11:25a,“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这是“奥秘”,若是强解,就真是“自取沉沦”。所以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就是申命记29:29节所说的。然而一些所谓的极端甚至异端,就是撇开大公信仰明白清楚的基要真理不顾,在偏僻奥秘的信息上“专好问难争辩言词”(提摩太前书6:4)。所以愿神怜悯我们,使我们满心喜悦地看待我们和圣经的冲突,以及圣经条文之间的所谓冲突,因为这恰恰是神要将长进加给我们了。如果每次你和圣经的冲突你都得胜了,或者每次圣经条文之间的冲突都服从了你的独特见识,你就要警惕了——是你错了,而不是圣经。
我们也不要借口不同的人对圣经就有不同的解释,所以我们的“真理”至少是一家之言。这样一来,我们就糟蹋了神的话语,把圣经和“六经”贬到一个水平上了——在中国的传统中,确实存在“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之间的混乱,但总体上说,我们和圣经的关系截然不同。圣经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是圣灵的作品,圣灵是作者,也必然是教导者,若没有圣灵,圣经是任何人也不敢解释的。然而圣灵更是借着教会工作,所有没有经过呼召、没有教会的生活或团契生活,传讲圣经是危险的。
事实上,若不从亚伯拉罕讲到基督,或者,从亚伯拉罕到亚伯拉罕,真理就是不完全的,甚至根本没有找到真理。无论怎样弯曲启示的中心,但整本圣经都指向基督,而这段信息也不例外。约书亚记8:30-35就是将启示上溯到亚伯拉罕的“旧约”,而下连到耶稣里的“新约”,并以基督为归指。如果说迦南美地是世界的中心;那么,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就是这中心的中心;或者说,是迦南这个椭圆形地区的两个圆点。如果这两个园点分别对应着律法和福音,这中间隔断的墙最后在基督里实现了统一。
要理解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在地理上的重要性,我们先要回到创世记。这个地方,首先是亚伯拉罕在迦南地为耶和华所筑的第一座祭坛所在地。这恰恰是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之地,神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创世记12:7)。保罗后来清楚地告诉我们,这“后裔”就是基督(加拉太书3:16)。然后雅各在这里支搭过帐棚,并在这里买了一块地,后来以色列人在这地埋葬了约瑟的骨骸;而附近的那棵橡树下,雅各掩埋着他家中所有邪神的偶像——这地一直在守候着救主,等候复活和审判。这里更有雅各所挖的井,而这雅各井,则直接将我们带向了新约时代,带向基督。这就是约翰福音第四章那个著名的故事: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永生(约翰福音4:3-42)。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永生,地点就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之间的叙加——叙加是拿撒勒和伯利恒的中点,也是迦拿和耶路撒冷的中点。在这里,在这世界的中心。撒玛利亚人向全世界见证耶稣是救世主(ὁ σωτὴρ τοῦ κόσμου,约翰福音4:42)。
BTW:前段时间有一位“牧师”,在他的教会里杯葛我关于“用牛犊献祭也是指向基督”的解释。(我欢迎弟兄姐妹用圣经来批评帮助我)。曾有很多大公教会指控他们是异端,我还为之辩护,但从他们的圣经理论上看,若不是异端那种故意歪曲神的真理,至少对圣经很无知。希伯来书9:13-14节说的很清楚:“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并母牛犊的灰洒在不洁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圣,身体洁净。何况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原文作良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吗?”(还有希伯来书9:19)他说旧约只有羊的献祭是指向基督的,这真是瞎眼领路的了(参考民数记7)。所以我这篇信息也想强调,“没有一句不宣读的”,因为片面传道是被禁止的。魔鬼释经(参考创世记3和马太福音4)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它不是全面否认圣经,而是通过挑选圣经上的个别话语来全面弯曲圣经。我对弟兄姐妹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全面反复多次地读过圣经,并真的有呼召,确实不要做师傅,不要随便传道,否则就会落入魔鬼的计划里面,绊倒别人,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求神帮助我们,阿们!
任不寐,200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