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主,当我们的肉体和心肠衰残,却可以靠你有力量,并在心中继续想往锡安的大道。今日主必赐力量给你的百姓,因为你在基督里应许我们: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所以我们不惧怕,所以我们要坚强,只因你一向我们说话,我便觉得有力量。求主使我们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阿门!
第六课我们学习路加福音4:16-30,我们先一起来读这段经文:
16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17 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18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19 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20 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21 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22 众人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
23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24 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25 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26 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他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27 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疯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28 会堂里的人听见这话,都怒气满胸。29 就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
30 他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
今天的经文比较长,因此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来领受这段经文的主要信息。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逐字解经,而只能通过把握这段信息的主要结构,通过分段的方式总结各部分内容的基本启示。路加福音4:16-30可以这样划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序篇,即16节;第二部分从17节到22节,内容是耶稣关于福音的教训及众人的反应;第三部分从23节到29节,内容是耶稣关于先知被弃绝的讲论及众人的反应;第四部分是结局。显而易见,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存在呼应关系:开始耶稣进入会堂和人群,最后耶稣从那里出去;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微缩为神的儿子进入世界又离开世界的过程,这就是弥赛亚在世界里的道路。同样,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对观。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详细解释这四部分内容。
在分解第16节经文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前文。请先注意路加福音第3章耶稣受洗礼的记载和第4章1-13节关于耶稣受魔鬼试探并战胜魔鬼的内容,以及第4章14-15节的内容。首先注意“爱子”的三重遭遇,即神-魔鬼-人:在耶稣洗礼部分,耶稣在三位一体的神中被印证,成为父所爱的;接下来在试探中遭遇魔鬼,最后在拿撒勒遭遇人,爱子成为撒但和世界所阻挡和恨恶的——但我们能看见,一方面,基督在三位一体中胜过了撒但和世界,另一方面,神在基督里将世界和撒旦分别开来,因为基督对待魔鬼和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其次,我们注意这三部分内容(洗礼、试探和在拿撒勒讲道)在叙事结构方面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圣灵”和父神的话在圣子身上实现的,这种三位一体教义的启示极为重要:路加福音3:22 圣灵降临在他身上,形状仿佛鸽子。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这里我们看见圣灵和圣父的话语。路加福音4:1耶稣被圣灵充满,从约但河回来,圣灵将他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在下面的经文里,耶稣战胜试探反复引用的是父神的话语。路加福音4:14 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路加福音4:18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这里,我们所看见的三位一体启示被重复。最后,请记住我们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在那里我们将耶稣洗礼放在了创世的背景之下,而今天,耶稣在拿撒勒的讲道同样可以视为创世记相关内容的继续。在那里,人第六天被创造出来,神看着甚好,而今天,第七天就是安息日,这天耶稣进入会堂。
16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注意这句经文四个“闪光”的专有名词:拿撒勒,这是耶稣的家乡。安息日,这是圣日,会堂,这是犹太人大流散之后与圣殿平行的敬拜神、特别是领受神的话语的地方。圣经,神的话。这是一个神圣庄严的场所,更可说耶稣来到了世界宗教的中心;而他是神的儿子,是三位一体中的一位,他来到的自己的地方——但是,自己的人却不接待他。我们越是对这个场所充满着敬畏和期盼,我们就会越发对当时世界宗教的败坏充满着震撼。因为我们后面会注意到,神的儿子正是从这里被赶出去的,甚至要被杀害——在他自己的家乡,在安息日,在会堂,在他宣讲圣经的地方。当人类的宗教中心已经败坏并成为犯罪现场的时候,这世界已经完全堕落到大洪水的前夜。正是在这个时候,神的儿子进入了世界,救主降临。这一场景也同样宣告了这位救主不可能在人类宗教中被接纳,会堂被逐预告了十字架将成为救主在地上唯一的“家乡”。
值得注意的是τεθραμμένος,τρέφω,1) to nourish, support 2) feed 3) to give suck, to fatten 4) to bring up, nurture。中译“(他)长大(的地方)”。一方面,这个词字在希腊语中是被动语态,意指基督在天父里长大,而不是家乡把耶稣养大的,家乡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注意区分中国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出生地崇拜观念(家乡、祖国等等),这种偶像意识和这里的启示是不相容的。另一方面,这个词将以赛亚书53:2a(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以及路加福音15:23(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连接起来,耶稣这被养育的牛犊或羔羊到了献祭的日子,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的道路已经开始了。
路加福音4:17-22节有一个难题,是我们要首先对付的。被称为“解经王子”的摩根在这里注释说:耶稣在这里读的是以赛亚书61:1-2节(这是很有代表性的观点,一些中英文版本也是这样注解的),因此他发现了三个问题,(1)原书中的“医好伤心的人”这句话耶稣没有引用;(2)“瞎眼的得释放”这句话是以赛亚书所没有的;(3)耶稣读到“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时就停止了,但他停住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逗号,接下去是“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赐华冠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使他们称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叫他得荣耀。”今天让我们试图解释一下这三个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回到圣经的原文上去,也就是说,圣经原文并不支持该引文仅仅是从以赛亚书61:1-2来的,但不否认是以以赛亚书61:1-2为基础的。中译“一处”在希腊文原文中确实是单数,但却是由定冠词引导的τὸν τόπον(τόπος,the place),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该处”,作为类概念来处理。如果这样解释是可行的,那么,我们没有必要认定以赛亚书61:1-2是耶稣引文的唯一来源。事实上,上面(1)和(2)两个问题是互相替代的,就是说,耶稣用“瞎眼的得释放”替换了“医好伤心的人”,而这样的替换,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证明“瞎眼的得释放”是属于以赛亚书的经文,而这是千真万确的(以赛亚书 29:18;35:5;42:16-18;59:10)。耶稣这样“编辑”的目的在于将“神迹”的信息吸收进来,宣告自己就是弥赛亚。一方面,这神迹和下面的相关内容有联系,另一方面,“瞎眼得见”和19节中“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相呼应。从这些睁着的瞎眼里,我们同样可以回到以赛亚书的相关预言之中:以赛亚书30:20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参考以赛亚书6:10;14:16;40:5等)。
关于问题(3),答案非常简单,因为那部分被省略掉的内容不是关乎众人的,而是指向耶稣自己的。正是因为“我们神报仇的日子”被满足了,耶稣的信息才成了人的福音。问题是,“我们神报仇的日子”是怎样被满足的呢?就是耶稣担当了神的愤怒,在十字架上熄灭了怨仇。所以这个“省略”是用十字架来“替代”的,耶稣自己将“我们神报仇的日子”担当起来,归给自己,却把关于自由的福音归给罪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话被了解旧约的会众们视为“恩言”。因为同样的原因,他们不明白这恩言何以能够成就,因为对他们来说,耶稣是谁呢——“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请注意第3章内容,受洗的时候耶稣被宣告为神的爱子,而其后,路加福音的家谱进一步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但是到这里,众人则背道而驰宣告“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如果耶稣仅仅是约瑟的儿子,上面的“恩言”就难免伪善,这才是众人面对“福音”却反唇相讥的根本原因。
有解经家解释说,这段经文的核心信息是耶稣作为先知的总结应验了所有先知的职份和命运:在第二部分内容里,先知的职份是教师和行神迹者,而这使命和能力是从神来的;但人的反应是质疑,而这质疑的原因是,人把先知视为自己的一员,而拒绝相信先知的预言有神圣的来源,更严重的是,人已经不相信神及其和历史的联系。下面第三部分内容重现了先知的经典命运,就是被人弃绝和杀害。这一思想是值得重视的。不过,众人在这里的反应还包含其他值得思考的信息。
“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这句疑问包含着一种知识上的骄傲和自负,以及对耶稣的蔑视。首先约瑟是一个地位平常的人,在众人看来,耶稣不是出生“贵族”,因此他的权柄不值得重视。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见希腊化之后的加利利的犹太信仰已经偏离了正统。不仅如此,他们似乎在提醒和嘲笑耶稣的出生,就是马利亚“未婚而孕”的“事实”,从这种恶毒中可以看见人的败坏程度。撒旦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所以魔鬼的试探中使用了其他方法,但人自有自己的凶残和狡猾去抵挡神,就是他们的文化、道德和哲学。其次,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犯罪后“人性”中嫉妒的力量,而只有神是了解人心的。“家乡人”无法接受耶稣就是因为他们无法容忍自己熟悉的人越过了“熟悉”所控制的边界。事实上这一点直接连接着创世记第4章该隐和亚伯的故事,该隐杀害亚伯就是“嫉妒熟悉者”这一公式的先例。注意创世记4:4-5,“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该隐之怒和本段经文中后面的众人之怒完全一致,都是被门前的罪制服的结果。最后,这句话将他们自己控告为瞎眼的和骄傲的,而福音却是传给贫穷和谦卑的。今天,不接受基督的世界完全出于同样的理由,撒旦继续在宗教里诱惑:“神岂是真说”,而人继续在文化中攻击:“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
如果说,面对福音(白白的恩典)让人质疑和嘲笑,那么面对审判,人则更怒不可遏。第二部分告诉我们人靠自己的理性不可能接受福音,第三部分则总告诉我们,面对审判人更是上帝之敌,是反上帝。这两部分信息启示了一个道理:由于罪,人靠自己已经不可能认识神和接受神,因此,十字架的道路是神实施拯救的唯一道路。
在路加福音4:23-29里,我们首先注意这句核心信息:“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本段其他经文(如以利亚和以利沙的引证)是为这一结论作见证的。耶稣在给出这一真理的时候用了一个很重的词,就是“实在”,事实上,这个词的原文就是“阿门”(Αμὴν):而为了强调这一信息,24节和25节使用了同样的结构来表现,即分别使用了“我实在告诉你们”和“我对你们说实话”这样两句对称的话。这种强调首先揭开了“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这一质问的本质,其次也指出了这种罪一直泛滥于以色列人的历史中,而基督将成为这一历史的终结。最后,“阿门”也表示耶稣所讲的并非出于感情冲动,而是告诉他们一个基本事实,既非出于报复而回击他们,更不是为了讨好人而掩盖真相。
当然,其他几方面的信息同样值得重视。第一是关于神迹的。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这样的真相:人的罪性使人只追求神迹却不相信神,人把神迹本身视为偶像,真理却被弃绝。这甚至是我们今天很多教会的景况。第二,正因为如此,神的道理并不迎合人的追求,弥赛亚的道路是以利亚和以利亚沙所预表的道路,当时“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是人们疯狂追求神迹的时候,但神却没有向他们显现,因为他们并非要见神而是要见神迹。第三,路加在这里进一步将福音同样宣告为“外邦人的福音”。那么,何以这些信息让众人“怒气满胸”呢?一方面,“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和“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疯的”这样的警告,将这些“以色列人”放在了审判之下(这审判是为了让人悔改);另一方面,外邦人得救的信息更让他们忍无可忍——这里我们看见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些以色列人一方面嫉妒家乡里的先知,另一方面也嫉妒外邦人的福音,所以在这世界里,这种“民族主义”者除了伪善就只剩下仇恨了;在他们那里根本没有爱,他们全部的理想就是围攻本国本地的先知,然后对异国他乡的好消息“怒气满胸”。
由于我们的世界充塞了“怒气满胸”的人(现在的词叫“愤青”),或者说由于愤怒作了王,由于所有的家乡都成了他们的王国,先知或基督徒就像我们的主一样在这世界根本没有立锥之地。由于这样的前提,那些千方百计要在这世界寻找家乡的人,根本不是基督徒,那些千方百计要在这世界建立家园的“和谐教会”,根本不是神的教会。所以希伯来书11章这样告诉我们:“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希伯来书11:13-16)。那座城和路加福音4:16-30里所记载的城是“针锋相对”的,因为在这里,人“就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的城”是撒旦的家乡,就是撒旦试探耶稣的时候所演示的那座城;在这里,“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在路加福音4:5-9节中,这正是撒旦所要干的:“魔鬼又领他上了高山”;“魔鬼又领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从这里跳下去……”这世界就是“他们的城”,撒旦和人在那里实施着“共和”。因此“我们”在这世界了根本没有地方。我们在这世界没有家乡。
但我们绝非无家可归,因为我们的家在天上。既然这世界没有我们的家乡,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从那里离开,返回自己的真正的家园。神吩咐我们“离开“。这样的道理最早是从亚伯拉罕预告的:创世记12:1,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因为那里不是我们的城,而是“他们的城”。这离开的道路接下来预表在出埃及记里,埃及也不是我们的家乡。所以在这地上,“大城”,人类所谓的文明中心或文化,不是我们的家乡或精神家园。如今这预言,在基督里被完全了。
不过这句经文同时给追求神迹的他们一个神迹,这对于追求神迹的世界是真正具有讽刺意味的。众人因为追求神迹而不得就要杀耶稣,但耶稣正是在他们的包围中,“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这里我们看见先知的命运被完全,也被超越——耶稣从死地出来,预表着他最后从死里复活——逼迫最终并不能拘禁他,死亡也无法胜过他。因为他能使自己从捆绑中释放,所有他有能力将自由带给相信他的人。这一神迹也具体地告诉世界,他不是约瑟的儿子,他是神的儿子。同时,基督将神的愤怒归向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报复”这些要杀害他的罪人,而是从他们中间离开了,原文接下来是,他继续自己的路——这路就是十字架的道路。
他们要杀害耶稣这天,是安息日。对于罪人来说,他们在安息日已经没有平安,安息日成了他们“怒气满胸”的日子,成了他们杀人犯罪的日子。对于基督来说,他就是安息日的主,在他里面我们有平安。对于基督徒来说,因为他平平安安地从那里出来了,我们也必能因着信进入他给我们预备的安息。阿门!
任不寐,200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