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四课:圣诞(路2:1-7)

      路加福音第四课:圣诞(路2:1-7)无评论

求神带领我们祷告:亲爱的主,感谢你用东风打破我们窜往他施的船只,为叫我们今日仰望、侍奉在你的殿中,沐浴你的慈爱,分享主的生命。愿主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作我们引路的,直到世界的末了。也求赐福我们今天的学习,并给我们看见今天我们应当支取的力量和长进。同心祷告,奉主圣名,阿门!

各位弟兄姐妹,今天我们来学习路加福音2:1-7节。当圣灵用撒迦利亚的赞歌打破黎明前的黑暗,此时此刻,人类的救主裂天而降,清晨的日光如约而来,切入历史,又胜过死亡。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就是基督在地上救恩之路的起点:圣诞。这道路的起点,可以上溯到起初,包括旧约关于弥赛亚的各样预言。所以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路加福音在1:5-2:52的叙事中,在语言和内容两方面都恢复了希伯来文的特点,这就使得这圣诞成为旧约历史计划的内在组成部分。我们先将这段经文放进路加偏爱的“交叉结构”里面,看我们由此能有什么特别的看见。

A          1 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B                        2 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C                                      3 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D                                                    4a 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

D`                                                   4b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

C`                                     5a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

B`                       5b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

A`         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7 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按上面的结构,我们分四个题目来学习,A-A`;B-B`;C-C`和D-D`。

一、两个王——该撒和基督(1,6-7)

在路2:1节和2:6-7节中,我们首先明显地看见一种对比,一方面是世界之王“该撒亚古士督”的不可一世,另一方面,那“头胎的儿子”,万王之王,却在该撒的计划中按神的计划谦卑的进入世界。

1、“当那些日子”

上面两个王的故事发生在“同一些日子”。这种双关性首先可以从文字本身得到印证。在希腊文中,1节和6节使用的是基本相同的短语:

Ἐγένετο δὲἐν ταῖςἡμέραιςἐκείναις

Ἐγένετο δὲἐν τῷ εἶναι αὐτοὺςἐκεῖ

不过也请注意路加在这里表达的历史观。一方面,该撒不过是圣诞的历史工具,说明着人类历史不过是福音史这一基本观点;另一方面,道成肉身并不是一纯粹的神学形而上学,而是真实的历史的内在部分。在路加福音1:5,路加这样记载:“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以利沙伯。”在路3:1-2,路加这样记载:“该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丢彼拉多作犹太巡抚,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吕撒聂作亚比利尼分封的王,亚那和该亚法作大祭司,那时,撒迦利亚的儿子约翰在旷野里,神的话临到他”。连同路加福音2:1的记载,我们看见路加作为历史学家的严谨,而这严谨并不仅仅是为“学术规范”服务的,而是告诉我们,这福音一方面是神圣的、超验的,另一方面她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当然,这三处记载侧重点不同,路加福音1:5把施洗约翰诞生放进犹太背景。路加福音2:1则把救主的诞生放进全世界或天下的背景;而在路加福音3:1-2,则将传道事工的起首,同时放进两个背景中间。

2、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客店里没有地方

第二个对比同样震撼人心:一方面,世界之王号令之下,天下闻风而动;另一方面,人类救主谦卑而来,世界却没有地方接纳他。“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11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翰福音1:10-11)。原因也在这里:正因为“天下人民”都成了该撒的奴仆,所以“没有地方”接纳神,也没有能力认识基督。世界给救主预备了两个地方:“马槽”和“客店”。前者告诉我们救恩的道路是从此开始而归于十字架;后者告诉我们,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在他所创造的儿女和世界中间却成了客旅。不过这里的“马槽”和“客店”的翻译值得进一步推敲。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知识给神的儿子指定的地方,只有十字架是唯一准确的,连“马槽”和“客店”这样可怜的地方都是模糊不清的。

首先,那个“槽”非常可能不是“马槽”,因为伯利恒不是罗马政府驻兵的地方,普通以色列人出门也不骑马,四福音确实未提过骑马的事。同样的“槽”字也出现在路加福音13:15,说的是“槽上的牛驴”。而在旧约中,这“槽”是牛槽或驴槽,而不是“马槽”:约伯记39:9“野牛岂肯服事你。岂肯住在你的槽旁”;以赛亚书1:3“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被翻译成“马槽”希腊文是φάτνῃ,也有英译为柳条筐(a wicker basket),这使人想起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怎样被放在“蒲草箱”里,也有人将之引申为旧约的“约柜”一词,这应验了关于“律法和福音”的神学理论:“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加拉太书4:4)。不过这里更值得推荐的是这样一种解释:耶稣被动物围绕,一如创世记2:19 所描写的情形:“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而在马可福音1:13,我们看见:“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这说明,一方面,正如保罗所说的,耶稣是末后的亚当,所以路加将基督的家谱追溯到第一个人。另一方面,说明基督不仅是人类的救主,也是宇宙之主,是创造之主。

“客店”是另外一个难题。两千年来,大部分的学者都同意伯利恒的主诞堂(Church of Nativity )就是主耶稣诞生的地方,然而,这同样没有直接证据。这间主诞堂是罗马天主教所建立的。耶柔米(Jerome,公元340-420年)等拉丁教父说主诞堂下面有一个洞,就是当年耶稣降生的地方。第二世纪的游斯丁(Justin Martyr,公元100-165)也说这里是耶稣降生的地方。第四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第一位基督徒皇帝康士坦丁(Constantine)和他的母亲Helena 在这里建造一间大教堂。现在的主诞堂是由拜占庭(Byzantine)皇帝Justinian(527 – 565 AD)所建。这些信息只能说明耶稣诞生于伯利恒的一个山洞中(Dialogue with Trypho,78,304)。以赛亚书51:1关于“岩穴”的预言可以注解在这里:“你们这追求公义寻求耶和华的,当听我言。你们要追想被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岩穴”。但不能完全说明耶稣就诞生在这一个山洞中。现在神学家们相信,伯利恒位于石山坡上,该地居民在房屋下面有个洞供牲畜住。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解释。不过καταλύματι这个词在路加福音22:11重复出现了一次,“(耶稣)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哪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这里,“客房”这个词用的就是καταλύματι。再考虑当时伯利恒是一个小镇,不太可能有“客店”,所以,“客房”是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就是说,那户人家的“客房”里没有地方。在路加福音9:58,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这可以视为一种回应。然而, 神是怎样“报复”这一局势的呢?耶稣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约翰福音14:2)。人类因为“没有地方”就为神的儿子预备了“马槽”和十字架,而神的儿子却用自己的死为回归的罪人预备了天堂。

3、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用布包起来

绝大部分学者都同意,“世界之王”要求百姓“报名上册”是为了征税。然而人类的救主进入世界却是为了舍命。注意“用布包起来”这句话,因为这一情形重复在路加福音23:53:“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基督进入世界就是为了代死或献祭而来,而该撒进入世界则是为了天下向他献祭。

4、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见神的幽默。表面上好象是人主宰历史,人在得胜,然而人类历史这些表面现象不过是为神的计划服务的。神在该撒亚古士督的旨意中执行自己的意志,一方面,该撒的旨意到了,另一方面,“马利亚的产期到了”——救恩是不可抗拒的。

二、居里扭与马利亚(2,5b)

在路加福音2:2节和路加福音2:5b节的对照中,我们很清楚地看见两位使者之间的对比:居里扭是该撒的使者,他有王命在身,他代表人的历史,蒙“圣恩”的显贵,该撒的意志借着他进一步逼近圣诞之地。另一方面,马利亚无疑是被神拣选的使者,她是“蒙大恩的女子”,一个被人指指点点的柔弱的小姑娘;但圣灵在她身上,圣子的肉身在她里面,基督借着她接近圣诞之地。神和人的历史正迎面相遇,而神主导着这一切。

1、那个经典话题:路加错了吗?

犹太历史家Joseph ben Matthias(公元37/38–100; 又名为Flavius Josephus)记载:居里扭进行人口登记是主后六年,希律亚基老被革职之后(Josephus, Antiquities XVIII,26,Jewish Wars,ii, 118,433),而使徒行传记载了同一次事件(使徒行传5:37)。因此有很多评论家认为路加错了,他们引证说:马太福音明确说耶稣出生的时候大希律在位,因此,这与居里扭作总督是相矛盾的。有些神学家也附和此论(如William Barclay)。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历史学家一直相信,大希律死于公元前4年(The Census of Quirinius in the time of Herod the Great Baker 1994)。然而晚近的历史文献又推翻了大希律的死亡时间,这些文献宣布大希律可能死于公元前1年。我们今天在这里可以给出以下几个回应:

(1)早期教会的历史见证

根据Justin Martyr(Apology 1.34)和Tertullian(Adversus Marcionem, IV. Xix.10)的记载,也根据罗马官方的记录,居里扭在主前3-2年,曾负责巴勒斯坦地区的财政管理(procurator)

(2)语法上的调整

“第一次”这个词πρώτη(πρώτος)。在这里相当于副词,统领一个“genitive participial”句子。这可以有两种译法:第一次,或者“在……之前”,即“before Quirinius governed Syria”。这和使徒行传5:37所记载的上册事件相对应(M.J. Lagrange,1911)。

(3)考古学上的新发现

护教论文常引用这个著名的铭文:the lapis tiburtinus。经考古学学认证,罗马驻叙利亚总督在主前6-4年和主前2-主前1年,分别是Quintus Varus,而在主前4-2年,则是Saturninus。有学者认为Varus的两度任职于叙利亚,也意味着Quirinius同样可以这样两度任职;也有学者相信Quintus Varus就是Quirinius。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主前3-2年,即“圣诞”期间,Varus和Saturninus很可能被召回罗马参加凯撒的50周年庆典(jubilee),因此,这段时间由“罗马财政高官”居里扭临时专门负责人口登记工作,以便向50周年庆典“献礼”;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特别指出,路加在这里使用的一词ἡγεμονεύοντος最好的翻译是in charge,中文可以考虑译为“责成”等。

2、一个天文学上的“见证”

最后我介绍一个饶有趣味的理论,仅供参考,不一定把它视为严格的释经学上的阐释。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主前2年12月25日,木星(Jupiter,亦king-planet)停在室女星座(Virgo, 亦 the virgin),子午线位置横贯伯利恒。这是东方博士到达伯利恒的日子。而在主前3年9月1日,金星(Venus,亦the mother)和水星(Mercury,亦the messenger of the gods)停在狮子座(Leo,亦次the lion);同时,太阳停在室女星座,而金星靠近狮子星座。9月11日,月亮运行在室女星座正下方。主前3年9月14日,木星和轩辕十四(Regulus,即 king-star,the brightest star in Leo)进入狮子星座。可以这样认为,主前3年9月1日-14日,是马利亚临产-分娩的日子,而耶稣应该是在主前3年9月11日降生的;有趣的是,9月11日也正好是the feast of Trumpets:犹太人的新年。按这种观点,圣诞节实际上是东方博士到达伯利恒的时间,即主前2年12月25日,而耶稣出生于主前3年9月11日,“圣诞节”之时,耶稣已经15多月了(2岁以内)。这个时间和希律王要杀尽2岁以内的婴孩这一记录正好吻合(马太福音2:7)。(Martin, Ernest L., Date of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1996,1997)。与此相关的圣经信息是:马利亚是处女,而弥赛亚被称为犹大的狮子(创世记49:9-10;启示录5:5)。更值得重视的信息在启示录12:1-5节:“天上现出大异象来。有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的冠冕。2她怀了孕,在生产的艰难中疼痛呼叫。3天上又现出异象来。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4它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之后,要吞吃她的孩子。5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是将来要用铁杖辖管万国的(辖管原文作牧)。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宝座那里去了”。这段经文在上述天文学背景下会得到更具象的解释。

三、众人与约瑟夫妇(3,5a)

首先,“上册”一词在1、2、3、5节先后出现了4次。我们可以看见世界的王对人的奴役。与这名册相关的是圣经所说的生命册。因此,在约瑟夫妇身上,我们期待着一个新的民数记,正从这新的出埃及记启程。

其次,我们看见约瑟夫妇不过是这“众人”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们是从罪中被抬举出来、分别出来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义,而是因为神的恩典。人因这恩典而“与众不同”。

所以,最后让我们追溯一下“报名上册”,或人类成为撒但奴仆这一罪的起源。最早当然是由于在乐园里的骄傲,而更具体的历史背景在撒母耳记上第8章:

“4 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5 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6 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7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8 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9 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10 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11 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12 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13 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作饭烤饼。14 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15 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16 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17 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18 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19 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20 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21 撒母耳听见百姓这一切话,就将这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22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撒母耳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各归各城去吧”。

所以在基督教的伦理中,不仅是王犯了罪,众人也都犯了罪。既然众人弃绝神,要求立王,众人都陷于罪中。路加福音描述的救主到来之前的人类被奴役的悲惨景况,并不是要在人类中兴起一个无罪的拯救力量,而是把众人都圈在罪中,等候那真正的圣洁公义者。

四、弥赛亚(4)

我们把路加福音2:4节视为这段信息的核心句子。不过我再强调一次,这不是唯一的解释方法。“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

1、重回“道路”主题

首先我们重温一下路加福音的道路主题:在这里,道路是从拿撒勒到伯利恒的道路(步行约85-90英里),这和路加福音9:51开始的“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的“十字架道路”基本一致或平行。但在这里,因拿撒勒、大卫的城和伯利恒这三个概念,将“十字架道路”和旧约的天路历程联成一体。

2、拿撒勒

拿撒勒并不在旧约里,但伯利恒在旧约中。这说明着基督的两个源头:未知之地代表着基督的神性起源,而伯利恒代表着基督的人性起源。这正是保罗所说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马书1:3-4)。

由于旧约似乎根本就“没有地方”给“拿撒勒”,因此教会辩护说:第一,这是先知“口头的预言”,第二,这是应验先知以赛亚书11:1的预言:“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第三、认为“拿撒勒人”与“拿细耳人”有相关之处(民数记6:1-5)。 这三种解释都难免牵强。

拿撒勒(נָצְרַת,Nazareth)及拿撒勒人在新约里面传递出来的准确信息——这些信息有一点是共同的:整个世界排斥和敌视拿撒勒及拿撒勒人,后者包括拿撒勒人耶稣和祂的门徒——拿撒勒教党(the sect of the Nazarenes),耶稣和十二个门徒都来自拿撒勒,这也是基督徒的最早称呼。当时世界是怎么看拿撒勒(连同加利利)的呢?在约翰福音1:46,拿但业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马太福音26:71,有“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这样的话。尼哥底母与法利赛人争辩时,法利赛人问他:“你也是出于加利利么?”(约翰福音7:52);使徒行传24:5说得最为清楚:“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人类的救主降临却被视为“如同瘟疫一般”,在这“瘟疫”面前,连以前是敌人的希律和彼拉多都成了朋友,这正是圣灵借着“拿撒勒”这个词给我们看见的信息。更重要的信息则表明神的道路与人的道路的不同,神就是要在这个遭人厌弃的地方为人类举起救主,它也意味着神恰恰是在绝对被奴役的地方宣告了绝对的自由。

我们也可以想象前面关于方舟的隐喻。创世记49:13说:“西布伦必住在海口,必成为停船的海口。他的境界必延到西顿。”拿撒勒就在西布伦境内,而在第一个圣诞节,新的方舟正是从那里启航。

3、大卫的城

旧约关于弥赛亚明确的预言是:大卫的后裔,而耶稣自己也称自己是大卫的根:“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启示录22:16)。旧约的相关信息可参考:撒母耳记下7:8-12;诗篇18:50;89:35;122:5; 132:11;132:17;以赛亚书9:7;16:5;22:22;55:3;耶利米书23:5;33:15;33:22;何西阿书3:5;阿摩司书9:11;撒迦利亚书3:8;6:12;12:8;12:10;13:1。福音书也如此见证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马太福音1:1);“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路加福音1:32);“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11)。 在启示录中,我们来看,启示录3:7,“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启示录5:5,”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而使徒们见证说:“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使徒行传2:30)。

需要注意的是,大卫的城在圣经中多指锡安说的,在这里,即伯利恒乃是大卫的故乡,是大卫的出发地(撒母耳记上17:12大卫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耶西的儿子)。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基督也从这里降生。当然,伯利恒的神学隐喻远不止如此。

4、伯利恒

伯利恒这个概念首先是说明旧约关于弥赛亚降生预言的应验。弥迦书5:2宣告:“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其次,伯利恒包含着十字架的信息。

(1)从拉结到马利亚(从律法到福音)

我们先回顾一下围绕伯利恒发生的旧约叙事。创世记35:16-21,他们从伯特利起行,离以法他还有一段路程,拉结临产甚是艰难。正在艰难的时候,收生婆对她说,不要怕,你又要得一个儿子了。她将近于死,灵魂要走的时候,就给她儿子起名叫便俄尼。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拉结死了,葬在以法他的路旁。以法他就是伯利恒。雅各在她的坟上立了一统碑,就是拉结的墓碑,到今日还在。

注意便俄尼和便雅悯这两个名字。便俄尼:בֶּן-אוֹנִי(son of my sorrow)意思是“苦楚之结果”;这苦楚是从创世记3:16来的,“(耶和华)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拉结死于伯利恒代表着人类在罪和律法中的普遍命运,但雅各将便俄尼改为便雅悯בִנְיָמִין(son of the right hand),即将这葬身之地变成守候拯救和福音的希望之地。便雅悯是南国犹大两个支派之一,并和犹大共同重建圣殿。而在新约中,保罗说“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腓立比书 3:5)——便雅悯是救主的盼望者,是福音的见证人,是基督的仆人。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夏娃-拉结,连接到路得-马利亚。在路得记4:11,圣灵指着路得说:“在城门坐着的众民和长老都说,我们作见证。愿耶和华使进你家的这女子,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利亚二人一样。又愿你在以法他得亨通,在伯利恒得名声”。正是借着这样的应许,马利亚在拉结哀哭的地方起来“尊主为大  ”,悲剧在同一个地方被翻转,因为救恩临到了。

(2)从伯利恒到圣餐(十字架)

בֵּיתלָחֶם,伯利恒这个希伯来字是一个合成词,由“房屋”בֵּית和面包或食粮לָחֶם两个字根组成。我们先看看旧约的预言。诗人说:神“降吗哪像雨给他们吃,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诗篇78:24),这是指着以色列人出埃及说的。诗人又说“我要使其中的粮食丰满,使其中的穷人饱足”(诗篇132:15),这预言直接连接着“贫穷的人有福了”这样的福音。新约更具体的宣告在约翰福音,“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约翰福音6:32);“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约翰福音6:33);“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35);“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 (约翰福音6:50);“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约翰福音6:51);“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象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约翰福音6:58)。

伯利恒这个“面包房”本身所包含的意义直接将我们带到十字架下面,带进最后的晚餐,带进主的宴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路加福音2:4节视为这段经文的核心信息的原因。整个福音都是围绕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伯利恒这个概念更是为这一真理服务的。在“最后的晚餐”中,我们看到:“(耶稣)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加福音22:19)。而在路加福音24:30,即在以马忤斯的晚餐中,“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掰开,递给他们”。回到我们这段经文的整个背景中,我们更清楚地看见这样一种对照:世界之王向人民纳粮抽税,而万王之王进入世界原是为这一切的罪将自己的身体作为食粮献上。

这献祭不仅仅是为那一个时代和特定地域的人的,我们今天的每一位都在场,都在这福音的恩膏之下。注意“天下”(οἰκουμένην)这个概念,一方面,它说明所有的人都在世界之王的奴役秩序之中,该撒不过代表撒但在统治人的肉体和灵魂(约翰一书5:19b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另一方面,这福音也是临到万人的,正因为all the world should be taxed(1b),And all went to be taxed, every one into his own city(3)(King James),all,every one(paV,a)都生活在绝境之中;所以,清晨的日光也将找到和照亮一切坐在死阴和幽暗之中的人。

任不寐,2008年05月26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