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精义第一课:中国文字(文字稿)
可能大家开始学真理之前,都心里面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教会要讲这个?跟耶稣基督有什么关系?等这四节课讲完之后,你会有一个全新的印象,觉得中国文化原来可以这么看。中国的文化在耶稣基督或者圣经的道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而且我们通过学习这个课程,会加深我们对神的认识,也会加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可能大家开始学真理之前,都心里面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教会要讲这个?跟耶稣基督有什么关系?等这四节课讲完之后,你会有一个全新的印象,觉得中国文化原来可以这么看。中国的文化在耶稣基督或者圣经的道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而且我们通过学习这个课程,会加深我们对神的认识,也会加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北京牛二 :想问一个题外话:最近三妈教授孔庆东、司马南PK姑娘爱生气,搞得满城风雨,不知先生有何高论?谢谢!
在教会传统中,先知以赛亚这一段信息常常被称为“永久和平”之宣告。当然,这一切的预言都是指向那和平之君耶稣基督的;而且,这里面所谈的指向基督里的和平(路加福音的“道路主题”和“圣殿主题”特别应验了这些预言)。换句话说,自从亚当和夏娃之间起了冲突,从该隐杀害亚伯到今天人类互相攻击和彼此杀伐,人间从未有过真正的和平。战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现状,于是很多宗教和哲学起来,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些和平方案之中,圣经这里启示的道路是独一无二的。
马太福音已经剩下最后三章了,耶稣即将上十字架。现在这些比喻大约相当于耶稣的“最后遗言”,他们关系到基督信仰的基本真理,事关我们的生死存亡,最后审判,永死与永生。教会传统上将马太福音24-25称为“橄榄山讲论”(马太福音24:3,Olivet discourse);与“登山宝训”形成呼应。耶稣大约讲过40个比喻,绵羊和山羊的比喻是最难解的比喻之一。
这里与大家分享的博文,是我为神学院秋季教牧神学系列课程预备的最后一篇文论。这个系列课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基要真理;第二是传道学——主要是如何面对后现代社会;第三就是面对各种异端的护教神学。在当今流毒甚广而最为危险的异端思潮中,“耶和华见证人”可谓首屈一指。与摩门教的胡言乱语不同,尽管二者都表现出“传道”的极端狂热和不择手段,但“耶和华见证人”对基督教会的核心信仰的攻击,特别是对我们的信仰基石“基督论”的攻击,是最为疯狂和系统的;而其手段也极为狡猾,从不休息。
已经深秋了,天气仍然很温和,暖暖的,像父亲的手掌。今天是阴天,星星点点的小雨和静静的落叶一起,将世界和我分开。长天垂泪,大地无限温柔。云若满了雨,就必倾倒在地上。他们是装载恩典的黑车。在黑云满布的日子,你和我离得很近,很近。我挣扎从病床起来,突然有一个念头浮现在脑海:是的,如果这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呢?
我们可以将这段经文分成三部分。31告诉我们人存在的状况:人在泰坦尼克号上:一方面,人因自己的罪要在世界上经历苦难和死亡;另一方面耶稣因此来用十字架上的代死拯救我们。32-34告诉我们,人被带到十字架下,带到红海之滨,在绝地基督徒怎样重生和成圣,就是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与主同死,必与主同活。36-38则告诉我们,新生命是怎样可能的,就是重新审视世界,瞩目基督和祂的道。
感谢神,《神学》第七期与读者见面了,谢谢各位作者的参与,也求神纪念同工的辛苦。我们这一期增加了两个栏目,一个是“天父世界”,以后这里将发布蒙特利尔华人基督教会儿童主日学同工推荐的文稿,也欢迎各位投稿。另外一个栏目是“约旦河边”,主要刊发慕道友的文章。我们这一期特别推荐美国律师Prarton的论文摘要,这本小册子是路德神学院的教授们推荐的。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首先为最近“不寐之夜”里面真理问题的讨论感谢神。这些讨论中最热闹的问题是“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吗);以及,“基督徒吃血”和“女牧者”两者之间的逻辑张力问题。无论如何,我们都看见,越来越理性和充满爱心的真理追问与见证,是蒙神喜悦的。我自己从诸位的讨论中受益良多。这些问题非常重要,需要求神怜悯和帮助我们,尽快澄清。我们也只是在常识层面讨论问题,远离“我们神学大师说的‘一次’、‘永远’和‘得救’,都不是你们(正常)人说的意思”那种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玄学。
一份短信:关于“我们不看人”(略去来信内容)弟兄平安,谢谢您的分享。请相信我,我完全理解你们教会的处境;若没有风波,教会就不是教会了。只有希律的家宴或宫廷永远风平浪静、莺歌燕舞,希罗底和她的小叔子们“彼此相爱”;轮流坐庄,“见证”曼妙。但神的教会不断有蛇进入伊甸,也常常发生保罗和彼得的争执。是的,我们一直宣讲在教会里“不要看人,只看基督”。关于这方面的真理,我想已经说的比较充分了。不过我最近发现,“我们不看人”也存在一种滥用,变成了仍然看人的另外一种说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