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感谢主,经过三年寒暑的跋涉,我们到了提摩太后书最后一章,也是CSMP圣经课程的最后一课。如果按牧是教会诞生的标志,那么蒙特利尔华人基督教会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正好建堂三年。这也是十二使徒在耶稣身边的三年。这三年岁月中,实际上我们靠主为我们的教会理想竖立了七根柱石:使徒行传、利未记、以赛亚书、箴言、约翰福音、罗马书和提摩太书。我个人盼望新学期从2017年秋天的盛筵启程,而新的历程将穿越雅歌、创世纪、约伯记、何西阿书、马可福音、彼得书信和启示录。求主赐给我们力量可以继续所向披靡。
提摩太后书第4章作为“最后一课”在以下两个基本方面都是恰到好处的。一方面,这是使徒保罗对教会的最后告别或简要托付;让使徒时代以后的教会知道怎样在世界上过得胜的生活。其次,这是保罗从此世向天国签署的移民文件,让普世教会知道怎样穿越死亡,进入永生。前者是对人类的胜利,后者是对死亡的胜利。我们可以将提摩太后书4章交叉结构如下:一、提摩太(1-5);二、保罗(6-8);三、提摩太(9-13);四、保罗(14-18);五、提摩太(19-22)。这个网格状的结构交叉出现这样的信息:你们(提摩太)应该怎样继续为主而活;我(保罗)怎样为主而死。这是教会的辞旧迎新。这一章特别显明了基督徒的生死观念:“7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8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马书14:7-8)。其中第一部分是教导提摩太藉着“务要传道”胜过末世的人类。第二部分是保罗宣告他要穿越死亡进入基督里的荣耀。第三部分中,保罗吩咐提摩太紧急行动起来,和他一起应对教会面临的各种危机,实际上是在排兵布阵以便胜过危机。第四部分呼应第二部分,聚焦保罗在世界里遭遇的逼迫,更是让教会在大逼迫中仰望主的同在和永远的拯救。第五部分,保罗祝福和呼召提摩太和使徒身后的教会,面向末世紧急动员。愿这份祝福和问安同时临到我们:“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阿门。
一、提摩太(1-5)
1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
2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
3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4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
5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
1、末世神说(1)
如果第1节是序言,2-5形成交叉结构:2与5在“传道”这个核心概念上前后呼应,3-4则聚焦末世的福音对象或人类。实际上1节同时与22节首尾呼应,让我们看见神从始至终在历史中存在并且掌权,“起初神”(创世纪1:1),然后在“神说”(传道)中创造天地。这个说法还可以参考提摩太前书5:21,以及提摩太后书2:14;我们已经说明,这些说法与教会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想这一节经文的独特信息。第一、保罗在这里所要传讲的信息是从神而来的,是在神面前说的。这是神的话语,这是真理。嘱咐,διαμαρτύρομαι,原意是庄严地见证。这个动词大约相当于旧约先知常说的“耶和华的默示临到我”。第二、“神”与“基督耶稣”的并置(τοῦ θεοῦ καὶ τοῦ κυρίου Ἰησοῦ),让我们进一步看见耶稣基督就是神,“我与父原为一”。第三、保罗是在末世论的语境之下教导提摩太面对生死得胜有余。首先耶稣基督是“审判活人死人的”主;其次,耶稣基督要再度显现,将我们带入完全的国度。一方面,生死问题、或罪与义的问题,是耶稣基督带领我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显现(ἐπιφάνεια)和国度指向基督的胜利:道成肉身以及神与我们同在——祂显现彻底废弃了死亡的权势,祂的国度解释了何为永生。值得强调的是,耶稣基督进入世界(显现),从始至终,都是围绕国度在传讲福音(马太福音4:17;使徒行传1:3)。
2、务要传道(2-5)
神藉着传道人的传道开辟新天新地,带领我们进入未来。换言之,复活的耶稣基督,在祂复临之前,藉着教会传道拯救世人进入祂的国度。但是黑暗不接受光,世人抵挡福音。因此,传道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事业。首先请注意2与5首尾呼应的概念:“传道”与“传道” 、“无论”与“凡事”、“专心”与“谨慎”、“忍耐”与“忍受”,等等。可以这样说,这是两种坚持。第2节强调的是“无论何时”都要坚持;第5节强调的是“无论何事”都要坚持。而3-4节则让我们看见,在末世传道会更加艰难,世人将加倍起来弃绝教会,莫名其妙地厌恶基督徒和传道人。
第一、何为传道(2)。这里有5个动词,分别定义传道的态度和方法。首先是传道的两种基本态度:务要传道与总要专心。κήρυξον τὸν λόγον,Preach the word;你要传道!这句话首先表明上帝要藉着传道实施救恩;其次也规范了传道人和教会的正经事业——神所托付的不是政治经济神迹奇事,唯有传道。因为唯有道是灵,是生命。换言之,在传道面前,其他一切人类事务都是粪土。但这种侍奉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与人的回应彼此互动;而是不顾一切坚持到底。ἐπίστηθι εὐκαίρως ἀκαίρως,be instant in season, out of season。这句话直译应该是:你要站在那里(“总要专心”),无论在时机中,还是不在时机中。其次是传道的三种基本方式:责备人(ἐλέγχω,to convict, refute, confute,to find fault with, correct;马太福音18:15等),警戒人(ἐπιτιμάω,to show honour to,rebuke;马太福音8:26,16:22等),劝勉人(παρακαλέω,to call to one’s side, call for, summon;exhorting and comforting and encouraging)。“责备”在于告诉对方错在哪里,“警戒”在于教导对方什么是对的。但是无论哪一种工作,传道人基本上是在“找死”。“用百般的忍耐和各样的教训”这个介词短语,是用来修饰上述三个动词的。ἐν πάσῃ μακροθυμίᾳ καὶ διδαχῇ,with all longsuffering and doctrine。只能恒久忍耐,但必须用真理去责备、警戒和劝勉。
第二、听道之人(3-4)。人与圣经的关系不断退化,到末世或近代现代后现代每况愈下。时候要到了,现在就是了。在现代社会,传道人和教会还能坚持吗?现在我们来参观一下现代的人类。这段信息可以与提摩太后书3:1-9平行。不过这里更强调的是现代人类面对圣道的态度或反应。首先,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τῆς ὑγιαινούσης διδασκαλίας οὐκ ἀνέξονται,they will not endure sound doctrine。当人不再持守并且厌恶纯正的教义,末世就到了。动词ἀνέχω的基本含义是to hold up,to hold one’s self erect and firm,to sustain, to bear, to endure(马太福音17:17等)。到了近代社会以后,世人不再忍受圣经清清楚楚的字句了,他们要“改革”;基本方向就是用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而这一切毒药在东方已经预备好了。那么怎样改革呢?他们不是返回圣经,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欲或所谓启蒙理想,为自己堆积很多教师:ἀλλὰ κατὰ τὰς ἐπιθυμίας τὰς ἰδίας ἑαυτοῖς ἐπισωρεύσουσιν διδασκάλους,but after their own lusts shall they heap to themselves teachers。动词ἐπισωρεύω基本含义是堆积,以至于成为重担。学校教育只是人类重担的一个见证而已。想象一下各个宗派令人望而生畏、堆积如山的神学教义就行了;而加尔文主义的积货仓自诩喜马拉雅,而灵恩运动各种灵修小册子浩如烟海。末世的人类不再讲圣经,多数教会引用圣经只言片语将自己的宗派神学堆积如山;主流社会追赶各自的大众明星,或文化偶像,或政治偶像。但末世人类爱听这些:κνηθόμενοι τὴν ἀκοήν,having itching ears。这个动词分词短语应该是用来修饰那些“师-傅”们的。他们讲道靠的不是圣道本身的力量和魅力,而是靠自己的身体语言、情感铺张以及说讨人喜欢的话。由于有了这些假师-傅,人类“掩耳不听真道(ἀλήθεια),偏向荒渺的言语”。而且情况越来越糟,最后圣经信息越来越少,只剩下“荒渺的言语”。离开真理,转向故事;离开圣道,转向人言;离开传道,转向演讲(μῦθος;提摩太前书1:4,4:7;提摩太后书4:4;提多书1:14;彼得后书1:16)。神迹见证、政治经济分析,宗教处方,大抵如是。随着基督教的世俗化,假先知粉墨登场。
第三、传道殉道(5)。在这样的人类中间建立教会和传道,意味着我们要进入一场殉道。这里有四个并列的动词词组,分别强调末世传道人的基本操守。圣灵嘱咐我们首先要“凡事谨慎”。σὺ δὲ νῆφε ἐν πᾶσιν,But watch thou in all things。在一切事上小心谨慎。不要惹事,不要鲁莽。动词νήφω在新约中出现了6次,主要指在暗夜中保持清醒,小心自己,小心人类,小心魔鬼(帖撒罗尼迦前书5:6,5:8;彼得前书1:13,4:7,5:8)。其次“忍受苦难”。有些逼迫和苦难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只能忍受。κακοπαθέω已经出现在提摩太后书2:3和2:9中。再次,在谨慎和受难中继续“作传道的工夫”。ἔργον ποίησον εὐαγγελιστοῦ,do the work of an evangelist。这一点也可以参考彼得前书3:15,“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最后,“尽你的职分”。ὴν διακονίαν σου πληροφόρησον,make full proof of thy ministry。一方面,你要坚守你的职分;另一方面,要坚持到底,直到安息主怀。διακονία的用法可以参考提摩太前书1:12以及提摩太后书4:11。教会守土有责,牧者首当其冲。
二、保罗(6-8)
6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
7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8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保罗对提摩太的教导不是唱高调,他自己正是这样生活的;而现在,他要为主殉道了。我们可以将这三节经文分别指向保罗一生的三个阶段:现在(6)、过去(7)和未来(8)。相关信息还可以参考腓立比书1:21-25,“21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22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23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24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25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
1、现在(6)
连词γάρ常翻作for,解释原因。保罗为什么如此恳切地嘱咐提摩太务要传道呢?因为他要离开了,他盼望提摩太继续他未尽的事业。ἤδη,now, already。现在。实际上这节经文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καιρός,a measure of time,the right time;时间,合适的时候。ἐφίστημι,时间到了(提摩太后书4:2)。也许诸位已经注意到了,上帝的仆人几乎都知道他们离去的时间,仿佛圣灵特别恩待他们,让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向教会交代后事,满怀平安地渡到那边去。
不仅如此,保罗对自己的“死”有两个独特的定义,这是外邦人不可能拥有的神迹。第一是“被浇奠”。σπένδομαι,Tense: Presen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动词σπένδω在新约中出现2次。腓立比书2:15-18,“15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16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17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18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献给神的祭酒,常与惨烈的流血牺牲有关:to pour out as a drink offering, make a libation;in the NT to be offered as a libation;fig. used of one whose blood is poured out in a violent death for the cause of God。一方面,保罗将自己的死视为神对他的使用或他的献祭;另一方面,这个概念展示了喜乐无比的感恩之情。第二、我的离开。τῆς ἐμῆς ἀναλύσεώς,my departure。如果说被浇奠强调保罗牺牲的被动性(献祭),那么“我离开”则强调保罗献祭的主动性。如果前者强调保罗与神的关系;那么后者强调保罗与世界的关系。名词ἀνάλυσις的基本含义是从捆绑中释放,或者拔锚远航。死亡是基督徒离开世界,开始远行;是离开外国,返回故乡。动词ἀναλύω的用法可以参考路加福音12:36以及腓立比书1:23。选民历程就是不断在浇奠离中离开的过程。
2、过去(7)
保罗怎样回顾自己的一生呢?“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节经文可以分述为3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与提摩太后书2:4-6中的三个异象一一对应;而这里的三个动词都是现在完成时,用以强调“此生无憾”。第一、“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τὸν ἀγῶνα τὸν καλὸν ἠγώνισμαι,I have fought a good fight。保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保罗这样教导提摩太:提摩太前书1:18,“我儿提摩太阿,我照从前指着你的预言,将这命令交托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提摩太前书6:12,“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只有将军才配教导士兵。愿我们的一生能这样回顾:我为主打过美好的仗。而不是这样悲惨和可怜的一生:我为名为利为情为欲为人争战了一生。第二、“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τὸν δρόμον τετέλεκα,I have finished course。这是体育场上的告别。保罗完成了神交托的使命。名词δρόμος的基本含义是a course,in the NT figuratively, the course of life or of office(使徒行传13:25,20:24)。这也意味着,你的任务没有完成,神不会允许你离开。第三、“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τὴν πίστιν τετήρηκα,I have kept the faith。我已经保全了我们的信仰,我一生为信仰而活。动词τηρέω的基本含义是to attend to carefully, take care of(马太福音19:17,23:3,27:36,27:54,28:4,28:30等)。值得强调的是,保罗对自己一生的三场回顾,足以否定“一次永远”那个虚谈:你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最终得救。
3、未来(8)
这是幸福的告别,因为充满伟大的盼望,因为有光辉灿烂的前程,因为自由信实美好的未来:“8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保罗在这里强调了两种美好的未来。第一是自己的未来,第二是所有基督徒或教会的未来。这个未来根基于对耶稣复临的信心上。而末世论的祝福首先表现在“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ὁ τῆς δικαιοσύνης στέφανος,a crown of righteousness。冠冕指从神而来的奖赏,这份奖赏包含着皇室的荣耀。在新约圣经中,冠冕首先是荆棘的冠冕,然后是指向天国的荣耀,得胜的荣耀(马太福音27:29等;另参哥林多前书9:25;腓立比书4:1;帖撒罗尼迦前书2:19;雅各书1:12;彼得前书5:4;启示录2:10,3:11,4:4,4:10,12:1,14:14)。如果不经历上述三种人生,冠冕与我们无关。公义(δικαιοσύνη)也可以解释为称义。这是完全的义,神与人完全的和好,或神说你是好样的。因为主是义的(δίκαιος),因为祂回来要按祂的义进行最后的审判。
最后我们看保罗对基督徒的定义:“凡爱慕他显现的人”,τοῖς ἠγαπηκόσιν τὴν ἐπιφάνειαν αὐτοῦ,that love his appearing。这里的动词爱(ἀγαπάω)也是完成时,这份爱情与提摩太后书3:2的两种“爱情”形成对比,更与下文“贪爱世界”的爱形成对比。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圣灵教导我们爱慕基督的显现,因为我们不明白也不盼望基督的显现。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此时此刻没有为真理受苦,因此你没有理由盼望祂。那些正在殉道中的人,那些一直被人类辱骂、践踏、弃绝和杀害的仆人,必然会生活在爱慕基督显现的神圣爱情之中。这是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爱情,这是教会成为羔羊婚筵上的新妇的前提。
三、提摩太(9-13)
9你要赶紧的到我这里来。10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
11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传道或作服事我)。12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
13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那些书也要带来。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
一个对未来有着美好信靠的牧者,绝不等于他因此可以放弃“现实关怀”。保罗要在离开之前安排好教会的事物,这事主要交托给了提摩太、马可、路加以及推基古等年轻人。事实上在政治高压之下,此时教会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保罗必须在回家之前完成排兵布阵的应对工作。这段经文可以分成上述三个部分,其中9-10让我们看见教会的危机;11-12让我们看见保罗的应对;13节是对提摩太具体的嘱托,或者说教导提摩太等新一代传道人靠什么迎战危局。
1、教会危机(9-10)
教会真正的危机是在外部逼迫之下教会内部的分崩离析,特别是核心同工的狼奔豕突。而与此同时,保罗殉道的日子也迫在眉睫。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保罗要求提摩太“你要赶紧的到我这里来”。教会进入紧急状态。首先表明紧急状态的动词是σπουδάζω,to hasten, make haste;to exert one’s self, endeavour, give diligence;这个字也出现在提摩太后书2:15(竭力)和4:21。其次是副词ταχέως,quickly, shortly。保罗的意思是你要不顾一切立即到我这里来。那么以弗所的事工怎么办呢?12节就是答案了:“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保罗的安排是有条不紊的。然后保罗在这里提到了三位教会同工在危机中的表现:他们在保罗临终前也是最需要安排后事的时候,离开了保罗。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贪爱世界和政治恐惧。这也是魔鬼的计划:让从使徒到牧者的传承过程彻底断裂。这不是新事,主耶稣上十字架的时候,门徒基本上逃散了。
首先是“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Δημᾶς,Demas,governor of the people。大意是人民领袖。他本是保罗的同工:“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歌罗西书4:14)。歌罗西书也应该写于罗马监狱中,这意味着起初底马还在保罗身边。腓利门书1:23-24进一步引证了这个事实:“23为基督耶稣与我同坐监的以巴弗问你安。24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当保罗刚刚成为政治犯的时候,底马已经开始心旌摇荡。保罗在这里用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动词表述他远望底马背影内心的无限苍凉,显出底马出走事件的性质:ἐγκαταλείπω,abandon, desert,抛弃、弃绝;把别人放在绝境中扬长而去;你和教会死活关我什么事呢,把人留在十字架上(参考马太福音27:46,使徒行传2:27,哥林多后书4:9等)。底马的确是人民领袖,他弃绝保罗成了“竟都离弃我”的榜样(提摩太后书4:16)。这就是教会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保罗对他的理解是:“贪爱现今的世界”:ἀγαπήσας τὸν νῦν αἰῶνα,having loved this present world。底马一直深爱着现今这个世代。这是底马的信仰;因为这样的信仰他不可能与耶稣同死。不仅如此,如果他在罗马没有实现他的成功神学,就会转向帖撒罗尼迦:从一座大城转向另外一座大城,从一间教会流窜到另一间教会。伪基督徒进入教会的目的永远是我从教会得到什么,而不是向一间“有问题的教会”贡献什么。诸位可以自己在地图上追踪这条狂奔路线,可以与约拿西窜的路线“媲美”。值得强调的是,帖撒罗尼迦中犹太会堂的势力非常强大,因此不排除这种可能,底马投靠犹太会堂寻求庇护(使徒行传17:1,17:11,17:13)。另外,描述底马前往帖撒罗尼迦的动词是πορεύω,这个动词是被动语态,表明是那份“爱”带领浪子底马远走他乡。这是一场私奔。
第二位是“革勒士往加拉太去”。革勒士逃得更远,从欧洲奔向亚洲。Κρήσκης,Crescens,growing;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成长、增长。新约圣经只提到他这一次。但这里的句式是排比性的,因此省略了上文的相关动词。我们借此可以知道,革勒士和下文的提多的离开和底马的离开具有同样的性质。另外有传统说革勒士也是主耶稣的七十位门徒之一。因此我们或许可以看见,老一代传道人也开始衰败。教会的确需要更新换代。
第三位是“提多往挞马太去”。Τίτος,Titus,nurse。提多是希腊人,这位提多就是提多书中的提多。挞马太,Δαλματία,Dalmatia,a priestly robe;今译达尔马提亚,位置在意大利半岛隔着亚得里亚海的对岸;是以利哩古的一部分(罗马书15:19)。提多远遁的地方不是很远,这让我们想起那夜的彼得和约翰。无论如何,提多的离开与底马离开的理由应该是一致的。但我们在这里恰恰看见了牧会的复杂性。即使有的牧者和基督徒偶然软弱,但神仍然没有弃绝他们。正所谓将残的灯火和压伤的芦苇。你可以因为一时软弱弃绝神,但神仍然没有弃绝你。相反,我们的天父仍然在寻找你,坚固你,使用你。这是亚当的故事,这是约拿的故事,这是彼得的故事,这是马可的故事,这也是浪子回家的故事。
2、教会迎战(11-12)
三位同工的出走,实际上保罗团队几乎溃不成军了。但是,圣灵总是绝地反击,反败为胜。保罗在这里组织了4位同工,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或耶和华的军队。这是两代人的交替,让我们想起旷野中的两代人。除了提摩太,还有三位耶稣基督的精兵。
首先,保罗在罗马的同工并非风卷残云,还有一位同工不离不弃,这就是路加医生。“独有路加在我这里”。Λουκᾶς,Luke or Lucus,light-giving。保罗是这样称呼路加的:“所亲爱的医生路加”(歌罗西书4:14)。这位医生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在任何处境下一直与保罗同在。这就是神同在的见证。实际上路加是最有“资本”离开保罗的,因为他的职业保证他在生活上根本不需要保罗,他在保罗身边在任何意义上都只是服事和奉献。当然,保罗给他最大的祝福就是真理和生命。没有保罗,不可能有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这位路加在自己撰写的两卷书中从来没有提说过自己的名字;在整卷新约中,只有保罗提过路加3次(歌罗西书4:14;提摩太后书4:11;腓利门书1:24)。谦卑是精兵的前提。所有自以为是、骄傲狂妄和贪爱世界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同工。让我们为路加医生感谢赞美神。
第二位是马可:“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传道或作服事我)”。Μᾶρκος,Mark,a defense。这是他的拉丁名字,他的犹太名字是约翰。马可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我们当记得马可的三个故事。首先在马可福音14:50-52,“50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51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52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他曾经是个胆小鬼。其次在使徒行传12:11-13,“11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12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13彼得敲外门,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马可是大户人家的孩子,母亲是敬虔的妇人。再次,使徒行传15:36-40,“36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37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38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39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40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马可曾经公开失败过,也可能因此成为教会丑闻。但这节经文一方面让我们看见保罗的胸怀和宽容;另一方面让我们看见马可的成长(另参歌罗西书4:10,腓利门书1:24)。值得强调的是,有益的这个形容词εὔχρηστος已经出现在提摩太后书2:21中。马可就是马可福音的作者(参考彼得前书5:13)。我们看见,在保罗临终组织的“敢死队”中,有两位是福音书的作者。让我们为马可感谢赞美神。
第三位是推基古:“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保罗差遣推基古应该是为了接替提摩太的工作,好让提摩太到罗马来参加“狱中大会”。Τυχικός,Tychicus ,fateful。这个名字在新约中出现了5次(马可出现8次),也是保罗一位重要的同工。他是亚细亚人(使徒行传20:4)。保罗这样介绍他:“今有所亲爱忠心事奉主的兄弟推基古”(以弗所书6:21),“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歌罗西书4:7)。推基古常常是保罗的使者(提多书3:12),他很有可能是保罗同一代的信徒。无论如何,在危难之时仍然没有离弃保罗,反而顺服保罗的差遣站在破口之中,让我们为推基古感谢赞美神。
3、全副武装(13)
保罗重建了教会团队,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年青一代人靠什么带领教会反败为胜。在那个血雨腥风的世代,教会怎样存在和发展,更面临着政治的巨大试探。感谢主,提摩太后书4:13令人震撼不已,那几乎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幽默,但意义深远。保罗没有吩咐提摩太啸聚普天下的基督徒来罗马劫狱、示威或发动革命,更没有吩咐提摩太怀揣利刃,征集贿银到罗马以图将来,或者“上网”征集签名要求释放保罗,与仇敌公开辩论。相反,他只是嘱咐提摩太作两件事:衣服和圣经。这两件事务就是基督徒或教会的全副武装。
第一、衣服。“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φαιλόνης,翻作外衣的这个字在新约中只出现这一次,基本含义是a travelling cloke, used for protection against stormy weather。加布(Κάρπος,Carpus,fruit)应该是特罗亚的一位基督徒(参考使徒行传16:8,16:11,20:5-6;哥林多后书2:12)。保罗在特罗亚有非常重要的事工,保罗曾在那里主持主日崇拜和教导同工。这个吩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保罗举重若轻。他在监狱中,他即将殉道,但是仍然在继续平静地生活、简单生活,正常生活。我们借此看见,死亡在基督徒身上真的没有权柄。人得胜在乎平静安稳。其次,在狱中的保罗生活艰难,因为罗马教会的人“竟都离弃我”,没有人来探监,没有人给保罗提供必要的衣服。而冬天将至,保罗需要保暖的衣物(21)。当然,这个要求也让我们看见传道人生活的清寒。再次,这件衣服可能是一种牧袍,保罗想要披挂整齐迎接最后的战役(出埃及记28:3,29:21;那鸿书2:3)。当然,披上衣服也可能有属灵的隐喻,指向基督的义袍。基督徒只要穿上赦罪称义的恩典,就可以胜过任何仇敌的攻击(创世记3:21,9:23;撒迦利亚3:1-10;罗马书13:14;加拉太书3:27;哥林多后书5:2-4;以弗所书4:24;歌罗西书3:10;启示录3:18)。此外,保罗的衣服也可能因为受刑(鞭刑)被撕裂得无法继续使用,甚至也被瓜分了。
第二、圣经。“那些书也要带来。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如果说衣服是防御敌人的铠甲,那么书卷则是征服天下的宝剑。保罗时代的书卷(βιβλίον)主要是用埃及的莎草纸制成的,但是这种纸张容易破碎,因此更坚实的书卷是羊皮纸的(μεμβράνα)。我们借此看见保罗怎样指挥教会依靠圣经与世界要打一场持久之战。而他至死仍然在和信徒围绕圣经坚持聚会。保罗在以弗所书第6章中已经谈到了“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以弗所书6:10-13);并将基督徒的军装最后定格在真理、福音、信心上,因为“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以弗所书6:14-17)。称义和圣经,简单生活和基督真理,就是教会的全副武装。而这也正是主耶稣基督在地上的全副武装。他只有一套衣服,他唯一的武器就是神的道(马太福音27:28-35)。最简单的生活,最有力的真理,让我们为神所赐的这全副武装感谢赞美神。
四、保罗(14-18)
14铜匠亚力山大多多地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15你也要防备他。因为他极力敌挡了我们的话。16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
17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18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戎装上马,进入战场。人间即战场。在安排好一切之后,保罗以身作则教导提摩太他可能面临的争战。保罗所遭遇的一切,提摩太也会经历:一方面是被人类残害(14-16),另一方面是靠主得胜(17-18)。这两方面构成年青一代传道人的生活,也构成教会历史的两个基本方面。
1、人的苦难(14-16)
教会或传道人经历的人类苦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邦人的苦害(14-15),另一方面则是教会内部的弃绝(16)。我们先看第一方面。
保罗在这里特别提到铜匠亚力山大。Ἀλέξανδρος,Alexander,man defender。这个人可以作为仇恨基督教残害传道人的外邦人的代表。他应该就是以弗所的那位亚力山大,是典型的犹太人,而且是犹太人的领袖(使徒行传19:33)。铜匠这个身份可能表明他曾对希律圣殿十分火热,或者就是制造铜铁利器或银钱的商人(创世纪4:22)。律法主义加上贪爱钱财,或嫉妒加上贪婪,足以激动亚力山大起来成为使徒的仇敌。而且他对保罗的残害和敌挡数年如一日,可能已经到了“见你一次骂你一次”的极端程度。这一点我们回顾一下提摩太前书1:20就一目了然:“19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20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还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保罗在提摩太前书1:19-20公开责备了亚力山大,这个宗教流氓或文字商人从此嫉善如仇。但由于他是犹太教徒,他对保罗的报复一定以律法主义的名义高调出场,代表道德或普世价值指控保罗是罪魁;这可能是保罗在提摩太前书重申救恩真理的基本背景(提摩太前书1:12-17)。ἐνδείκνυμι,to point out,to manifest, display, put forth。这个动词表明,亚力山大不断指控保罗的罪错(提摩太前书1:16),他藉着揭露保罗来大大伤害保罗。亚力山大对保罗可能采取的逼迫手段应该是向众教会控告他的过去,甚至能将他交给犹太公会、罗马当局以及人民审判。
亚力山大继续在以弗所搅扰教会,所以保罗特别嘱咐提摩太在那里要防备他;特别是当提摩太离开以弗所以后,更应该嘱咐教会防备这头恶狼。而保罗不在以弗所了,亚力山大毁谤的对象就转向保罗的教导,而攻击使徒的教导足以摇动教会的真理根基。这是保罗一再嘱咐提摩太坚守真道、务要传道的基本原因之一。值得强调的是,保罗自己并没有报复亚力山大,也没有陷入和亚力山大的撕逼。相反,保罗说“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有主真好,让我们可以靠主向任何凶恶且无聊的仇敌得以自由。遭遇亚力山大并不奇怪,甚至是必然的;但“蠢货”会跟亚力山大纠缠到底。保罗实在有神的智慧。他在这里提及这个恶人,不是为了报复亚力山大,而是为了教导提摩太。感谢主,让所有的亚力山大在我里面都一无所有。但是亚力山大有祸了,神一定会按着他的行为报应他。所以,这一节经文仍然包含了圣灵对亚力山大的“唤醒服务”或怜悯。
另一方面这是来自教会的弃绝。首先请注意提摩太后书4:16与提摩太后书1:15的平行:提摩太后书1:15,“凡在亚西亚的人都离弃我,这是你知道的。其中有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提摩太后书4:16,“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保罗这里所说的人首先是亚西亚的人,一方面是犹太人,外邦人;另一方面更是教会中的人。其次,提摩太后书4:16可能指罗马人,罗马的外邦人,特别是罗马众教会中的人,包括上文所列的同工。如果我们回想罗马书16章中罗马众教会的名单,对比今日罗马教会对保罗的离弃,实在令人痛苦万端。“没有人前来帮助”,οὐδείς μοι συμπαρεγένετο,no man stood with me,没有一个人跟我站在一起,没有一个进前来。“竟都离弃我”,ἀλλὰ πάντες με ἐγκατέλιπον,but all forsook me。这两个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真的,特别是涉及政治审判或道德吐槽,众叛亲离是人间戏剧。但是保罗对教会中软弱的人是这样祈祷的:“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μὴ αὐτοῖς λογισθείη,直译就是他们不要被归罪。这让我们想起主在十字架上的祷告:父啊,赦免他们,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政治恐惧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软弱。但是,那些已经被理解、不断需要被理解的人民群众同工朋友,有谁能理解保罗的痛苦,有谁开始悔改了呢?
2、主的同在(17-18)
保罗在绝对黑暗中的刚强不仅出于爱,也出于信:他相信主的同在。患难中的信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主必然保守我们完成使命:“17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动词παρίστημι与οὐδείς μοι συμπαρεγένετο形成鲜明对比。全人类都不和我站在一起,但天地的主跟我们站在一起,这就足够了。主跟我站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是带领我神迹奇事、横扫千军如卷席,敢教日月换新天吗?不是,主的帮助在两个方面。首先,“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无论处境怎样艰难,传道的事工却不会被拦阻。这是真正的神迹。换言之,你只要是按真道传真道,神必保守你的“成功”。其次,“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我个人更愿意将狮子想象为魔鬼(彼得前书5:8,希伯来书11:33)。在政治逼迫之下,魔鬼恰恰要藉着我们放弃教会、转向政治抵抗而将我们吞吃殆尽。但这是主的样式:“11于是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12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17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4:11-17)。
第二、主必藉着复活带领我们胜过死亡,进入永生:“18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救”(ῥύομαι)在这里使用的是将来时态,指向保罗殉道之时的拯救(他立即与主同在),也指末世完全的复活。“诸般的凶恶”,παντὸς ἔργου πονηροῦ,all evil work;各种邪恶的工作。这一方面指针对保罗的各种恶行,也可以指保罗自己面对的各种凶恶的试探。我想后者更为险恶,所以主祷文才会那样祷告:“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作脱离恶者)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有古卷无因为至阿们等字)”(马太福音6:13)。牧者面临的危险不是世界和罪人,不是逼迫和死亡,而是面对逼迫和死亡用魔鬼悦纳的方式作出反应。这不是我们自己能胜过的试探,除非我们真的相信“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或者相信“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如果我们存着天国的盼望,罗马的黑狱和断头台不过是一场隆重的送别酒会。祂的天国(τὴν βασιλείαν αὐτοῦ τὴν ἐπουράνιον),天壤之别。亲爱的保罗弟兄,为你干杯,为你送行。
五、提摩太(19-22)
19问百基拉,亚居拉,和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安。
20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特罗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21你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
有友布罗,布田,利奴,革老底亚,和众弟兄,都问你安。
22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因为即将进入天国,这份荣耀、感恩、喜乐和平安,赋予了使徒在殉道前祝福别人的权柄和生命,也赋予了他对身后教会的责任。我们可以将19-21交叉结构如上,首先19与21b首尾呼应,保罗用平安或爱祝福神的教会。翻作问安的动词ἀσπάζομαι在罗马书16章我们已经详细讨论过,这个动词主要强调彼此的亲近。其中19节问安的对象是以弗所教会的弟兄姐妹,我们已经认识这些家人了:“百基拉,亚居拉,和阿尼色弗一家的人”。21b是跟随保罗一同问安的人,他们是罗马众教会的弟兄姐妹:“友布罗(Εὔβουλος,prudent),布田(Πούδης,modest),利奴(Λίνος,a net),革老底亚(Κλαυδία,lame),和众弟兄”。很遗憾,罗马书16章中罗马教会的弟兄姐妹,没有一个人在这份名单上,我盼望“众弟兄”中有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但无论如何,教会也在大浪淘沙,疾风劲草。友布罗的意思是聪明,布田的意思是诚实;利奴是使徒时代之后罗马的第一任主教,而革老底亚是一位勇敢的姐妹。人看为愚拙的,神看为宝贵。与保罗一同受难的人有福了。
中间20-21a重点是嘱咐提摩太尽快到罗马。保罗在这里先提到了两位同工。第一是“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Ἔραστος,Erastus,beloved。以拉都出现在罗马书16:24中。这一点可以参考使徒行传19:22,“于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西亚”。第二是“特罗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Τρόφιμος,Trophimus,nutritious。这个名字在使徒行传中出现2次,使徒行传20:4,“同他到亚西亚去的,有庇哩亚人毕罗斯的儿子所巴特,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西公都,还有特庇人该犹,并提摩太,又有亚西亚人推基古,和特罗非摩”;使徒行传21:29,“这话是因他们曾看见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同保罗在城里,以为保罗带他进了殿”。这两个人是保罗的同工,也是提摩太的同工;其中特罗非摩还是以弗所人。保罗在这里提及这两个人应该是强调,他们不可能像以往一样跟随提摩太同行了。以拉都的境况可能与底马相类;而特罗非摩卧病在米利都。当然,提摩太后书4:20与提摩太前书5:23再一次带领我们靠着教牧书信远离“医治神迹”那种极端宗派。在这种情况之下,提摩太不要再优柔寡断,只能刚强壮胆,自己上路了。魔鬼和世界常常夺去我们最可依赖的同工,常常是你最依赖谁,那恶者就打击谁;用人的心灵或身体的软弱实施有效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你怎样坚持你的信仰和使命呢?当所有人都倒下了,你要像男人一样站起来。
最后保罗说:“你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这场“狱中大会”关切教会的未来。我不知道“冬天”(χειμών)一词是否双关(马太福音16:3,24:20;约翰福音10:22;使徒行传27:20)。山雨欲来风满楼,严寒正在逼近教会。但这个概念显示的不是恐惧,而是对教会使命支配下的紧迫感,以及充满信心的预备和迎战。最危险的时候,提摩太你要知难而进,慷慨以行。
“22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这是教牧书信的结语。也是使徒对提摩太和普世教会的传承的遗产:圣灵与恩惠。圣灵是我们最大的产业,借此我们成为有灵的活人,并因此出死入生。圣灵就是真理(约翰一书5:6-7)。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你的灵”(τοῦ πνεύματός σου),而不是圣灵,但两者是密切关联的。值得强调的是,灵魂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将心灵交给主,免得被魔鬼和世界夺去(提摩太后书1:5)。而这一切都是基督的恩典(ἡ χάρις)。恩惠这个概念与提摩太后书1:2首尾呼应。我们活在恩典中,见证和传扬基督的恩典。没有蒙恩的人只是死人和魔鬼的差役,只有恩典中的生命才是属灵的生命,并且住在属天的平安喜乐之中。2017年,我们加倍蒙恩,我们加倍见证恩典。亲爱的弟兄姐妹,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按牧3年,CSMP前后7卷书我们暂时完成了,写到这里,我自己回头望去都觉得不可思议,望而生畏。我几乎想不清楚我们是怎样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呕心沥血、节节胜利而来。答案只有一个:主与我们的灵同在,恩惠常与我们同在。哈利路亚。
应用:关键时刻
2017年对教会和社会都是关键时刻。在学习提摩太书信之前,我曾经向大家推荐了电影《暴君焚城錄》(Quo Vadis,1951),因为那部电影从某个角度描述了提摩太书信、特别是保罗殉道的基本历史背景。但令人惊奇的是,提摩太后书根本没有一句谈论过那场惨绝人寰的政治大逼迫,甚至保罗没有一句提到他对罗马黑狱的任何印象。显然,一方面,他是怀着感恩和喜乐的心领受这一切的,以为自己配为基督之名受辱。另一方面,他没有闲工夫从事政治批判,因为竭尽全力在临别之前建立教会,才是基督交托给他真正的使命;而唯有教会才关切人类真正的福祉,自由、安全与永生。新年伊始,有人推介在某些“朋友圈”中热闹着的“夏张之争”,他们希望我“指点一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提摩太。答案都在教牧书信和提摩太后书中了。
首先我谢谢张弟兄对真理和事实的坚持,其次我认为“夏张之争”比台湾教痞和北京文痞的驭粪而行层次要高——无论怎样言辞争辩,基本上还属于“真理争辩”的范畴。最后我提醒诸位警惕两种“普世邪教”:不要教会的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以政治为目的的基督教(政治基督徒)。关于“公共知识分子”,或民国知识分子、胡适蔡元培们,我在十多年前《大学精神批判》(大学精神档案导言)以及《三年文革和三百年文革》等文论中已经论及,此不赘言。公知是永远的儒释道:白左与修齐治平,希腊与内圣外王,人本仪式侍奉着权力、荣誉、钱财和自我四大偶像。可以将这种人本主义邪教统称为巴力崇拜,而迦南文化的首恶在将儿女经火献给摩洛——一代一代政治愤青飞蛾扑火于王者政治,或者有冕之王,或者无冕之王。剥离基督教的自由事业对人性、历史和常识都是完全无知的。没有主日教会就不可能有公民社会,因为任何一个无神论的公共人物都会演神吃人,成为魔鬼的差役。教会真正的社会功能是将每一个罪人重造成认自己罪而非定罪别人的新人,从此使限制政府(宪制)与限制个人(公民自治)成为必要和可能。没有教会的人必然妖精,政治史就是权力暴政和人民暴政以及出世宗教秀之间的新闻-联播。总而言之,2017年尤其显示了数千年未有变局的愚昧,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愚妄:依赖道德、制度和经济的政治设计和政治理想都是霾人之梦。唯有信仰,并且唯有基督教信仰,可以为政治文明奠定基础:一方面使权力制衡和舆论监督成为必要(没有义人),另一方面又可以限制人对人的限制(你是那人)。
政治文化人和政治基督徒正像罗得的两个女儿;他们以为自己逃出来了,但洞穴更是世界。
关于“政治基督徒”,建议那位张弟兄重读福音书,特别是使徒的监狱书信和临终书信,包括《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约翰一二三书》和《启示录》(劳改营书信),以及《彼得书信》和《雅各书》、《犹大书》等。显而易见,在夏张辩论中,夏已经落败,粉丝不能扭转连连告退的局势。但这不是基督徒的荣耀,毋宁说是传道人的失败。外邦人和公知的自负、无知和血气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就是依靠德性和知性上的自义纵横迦南的。但因此他们正是福音的对象,而你的仇敌不是夏教授,而是控制他灵魂的空中权势。换言之,张弟兄在为言辞争辩,目的主要不是传道,而在得胜。传道人被“人身攻击”乃是我们应得的“天命”,你比夏教授更懂圣经是你的本分;但私愤不能传道。不仅如此,张弟兄最大的试探是,将政治自由变成了福音目标,但没有任何圣经上的文字见证使徒有改革罗马政治体制的任何志趣。基督徒进入外邦圈子,不是参与或教导自由,而是分享基督和救赎。传道有两个原则:不以福音为耻;不会没完没了。另外,以政治为目的的基督教只有一个结局,或者教皇制,或者日内瓦,或任何具有末世论色彩的世俗极权主义运动。实际上因为口含天宪,魔鬼会用万国的荣华将基督教扭曲为超级极权主义运动。“政治基督徒”比任何宗教徒更不可避免地上升为政教合一的暴君。总而言之,人类的希望在于人间出现这样的“小群”:真诚、全然委身信仰,而对政治等世俗事务毫无兴趣。这意味着承续传统的圣职人员的出现,以及圣礼型教会的普遍发展。
但真正的教会根本不在乎什么社会功能,我们只是传道。而我们在世界上,在任何圈子面前,只有这样的武装:一件外衣,一本圣经。你不要效仿他们人类携带的匕首投枪,灯笼,火把,兵器,用来钉人十字架。如果基督徒将外邦人驳斥得体无完肤,你就要小心磨石沉海的悲剧。显出愚昧人的愚昧是必要的,但连篇累牍显出基督教的狭窄。你只传讲圣经、基督、复活与审判。这是圣经对一切“蠢货”的教导:“14你要使众人回想这些事,在主面前嘱咐他们,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15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16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提摩太后书2:14-16;另参提摩太前书1:3-11;提摩太后书4:5等)。“政治基督徒”要休息,要知道耶和华是你的神。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愿2017年神的国加倍降临。阿门。
任不寐,2017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