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创世纪13:1-18:
1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2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3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4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5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
6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7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8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11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12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13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14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15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16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17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18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感谢神的话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单元:人际关系。创世纪11-12章可以看做一个单元,主题是上帝与人类的关系;一方面是上帝与巴比伦和埃及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上帝与选民之间的关系。外邦人和神的关系就是不信并且犯罪;选民和上帝的关系则表现为信仰、顺服和软弱。而创世纪13-14章可以视为一个单元,重点是选民之间的关系,教会内部的关系或弟兄的关系。一方面,当弟兄有罪和弟兄有病的时候,我们应该劝勉和忍让,绝不内战,绝不作迦南人或外邦人(创世纪13)。另一方面,当弟兄有难或有祸的时候,我们绝不袖手旁观、绝不幸灾乐祸,而是舍命相救(创世纪14)。而上帝一定祝福并与这样的新人同在(创世纪13:14-18,14;17-24)。
在亚伯兰和罗得的对照中,创世纪13:1-18展示了人际关系的真理。但人类、特别是中国人从未成功按神的心意处理人际关系,结果在上述两个方面一直恶贯满盈。一方面,绝对心胸狭窄你死我活,另一方面绝对麻木冷血吃人自义;也正因为如此,人际关系上顺服魔鬼旨意的罪人,一直生活在上帝的咒诅之下,从未住在神圣的祝福、平安、喜乐、自由、爱和永生之中。互相侮辱构成中国人际关系的总和。
但今天就是更新的时候,是我们靠着真理彻底告别狭窄、内战和冷血的时候,转向亚伯拉罕后裔应该彼此相爱的新生活的时候。而彼此相爱才是教会主要的特征,在世人面前主要的见证,在神面前应当的献祭,在世界面前的得胜和成圣。创世纪13与14章之间是平行的;而创世纪13:1-18可以交叉结构如上。首尾呼应的信息是圣坛:耶和华与亚伯兰同在,选民崇拜神,神祝福选民(1-5;14-18)。中间的信息是内部危机及解决(6-13)。当然这场内部危机的解决有两个结果:亚伯兰住在真理与爱中,而罗得因为自私选择了埃及或所多玛的文化模式;而罗得的罪,为他后来被世界的王抢夺掳掠埋下了祸根。我们都很罗得,但求主帮帮助我们作亚伯拉罕,信神爱人,侍奉在圣坛。阿门。
1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2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
3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4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
5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
这段经文可以交叉结构。1-2是亚伯兰与罗得的归来,他们都从埃及淘到了第一桶金,但这“成功神学”的“祝福”埋下了分争的隐患。事实上“掳掠埃及人”真正的祝福,不是要我们像埃及人那样生活,而是看见埃及人遭遇的惩罚,应该在灵魂中出埃及;另一方面,要靠着祝福崇拜上帝。但罗得和亚伯兰对掳掠埃及人的祝福反应不同。中间3-4是亚伯兰出埃及之后的生活,而罗得只是侍奉从埃及得来的“牛群,羊群,帐棚”。
1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2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
亚伯兰是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一起离开哈兰,一起离开迦南,一起离开埃及。这一幕不断让我们看见“领袖”的意义和责任。你的会众很有可能和你一起复兴,也可能一起堕落。动词עָלָה(上到)与12:10中的יָרַד(下到)形成对比。无论亚伯兰过去如何软弱,现在他回头了,返回应许之地。具体说,起初亚伯兰从南地下埃及,现在是从埃及上南地。值得强调的是,1节中并没有“带着”(לָקַח,12:5)这个动词,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次从埃及出来,不是亚伯兰带着撒莱和罗得出来的,而是被法老一起驱逐出来的。或者说,是神的手将他们一起带了出来。另外,在原文中并不是这个顺序:“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而是:“他,和他的妻子,并一切他所有的,以及和他在一起的罗得”。הוּא וְאִשְׁתֹּו וְכָל־אֲשֶׁר־לֹו וְלֹוט עִמֹּ,这里有4个并列的主体;而除了亚伯兰其他三项都强调是“他的”。这是赋予了亚伯兰牧者的责任,你要用他们在神面前交账。
请注意1节中的3类人与2节中的3种财物之间的平行关系。圣灵在谈论人的时候,反复强调这是属于他的;而在谈论牲畜、金银的时候,则没有说这是属于他的。
第2节强调亚伯兰拥有了很多牲畜和金银。在原文中,牲畜(מִקְנֶה,4:20)在银(כֶּסֶף,silver, money)、金(זָהָב,2:11-12)之前。וְאַבְרָם כָּבֵד מְאֹד בַּמִּקְנֶה בַּכֶּסֶף וּבַזָּהָֽב,and Abram was very rich in cattle, in silver, and in gold。表示“极多”的这个形容词מְאֹד,也出现在12:14与13:13。另外有一个动词几乎没有中译出来,就是KJV翻作rich的כָּבַד,这个动词的含义很丰富,可以同时拥有正面和反面的含义:to be heavy, be weighty, be grievous, be hard, be rich, be honourable, be glorious, be burdensome, be honoured。也许正因为如此,创世纪18:20是这样使用这个动词的:“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亚伯兰有钱了,而且因此被人尊重;但同时这也成了他的试探、重担和功课。介词בַּ在这里重复两次:亚伯兰在牲畜方面,在银和金方面富裕了,丰富了。但这是否一定意味着亚伯兰在灵魂上,在信仰上,在真理上也富足了呢?不一定,让我们要继续观察。
3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4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
亚伯兰从南地返回伯特利,就是他曾经建坛的地方。因此更准确地是,亚伯兰从世界返回了教会。一路上亚伯兰仍然搭建帐棚,这一点可以通过词组וַיֵּלֶךְ לְמַסָּעָיו来了解。名词מַסָּע指不断拔营启寨的旅程。亚伯兰衣锦还乡并没有融入迦南当地社会,仍然过着寄居的生活,并直奔圣坛,并在那里崇拜神。这是神的旨意,有钱以后去侍奉神。而唯有这一条正路,否则,钱财一定成为祸患。相对来说,西方比东方更明白“慈善事业”与道德水平无关,乃是一种属天的智慧。
5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
罗得也和亚伯兰一同下了埃及又一起回来。וְגַם强调罗得与亚伯兰一直在一起的事实。遗憾的是,这个同在很快就会破裂。而根据这短短一节经文,我们可以注意两个事实。
第一、罗得在埃及同样一言不发,圣经没有记载他在埃及的任何言行。从12:5到13:1关于罗得的记载一片空白。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他在埃及的表现乏善可称。这是很多人的人生:你这一生在上帝面前一无所有,毫无意义,不值一提。圣灵甚至提到埃及的牛羊,也不愿意提到埃及的罗得。也许很多罗得自以为很了不起,很成功,很有钱,很有名;但是对不起,主说:“他在我里面是毫无所有”(约翰福音14:30)。
第二、这里只记载了罗得很有钱,但到此为止。5与1-4关于亚伯兰的记事形成强烈对比。罗得虽然也得了很多财富,却没有建坛侍奉上帝。动词“有”(הָיָה,to be)并没有出现在第2节,这个动词可能是为了强调罗得和畜群以及帐棚的关系。希伯来文中,הָיָה与耶和华的名相近。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说,对罗得来说,钱财成了上帝。至少,罗得以钱财为是——只有钱是是,只有钱是真的。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罗得所拥有而且一路携带的辎重中,有“很多帐棚”(אֹהֶל)。我们知道罗得只有两个女儿,他却贪求很多很多“豪宅”。这是土豪中国的现实,完全不能理解这些人要那么多房产干什么。罗得可能甚至不放心货币,只在乎实物。当人有钱了,就可能陷入新的罪中,贪财是万恶之根,就是拜偶像。一方面会变得更骄傲、狭窄和心事重重;另一方面更容易彼此争战。因此上帝特别恩待的人,总是赐给他们朴素平常的生活。可以对比罗得和亚伯兰“富起来”之后的不同生活:亚伯兰有钱之后去侍奉神,而罗得有钱之后不知道去干什么,财富本身就成了生活,就成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而罗得恰恰充分生动地代表了富强起来的中国人:有钱以后不知道应该干什么,甚至只能作恶。今天很多中国人罗得了,但除了购买奢侈品和表现爱国贼,除了更加不信神和更加像魔鬼的儿子、除了饭饱思淫欲以外,富裕对罪人毫无属灵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更有罪,更丑恶、更自私、更嚣张,更去败坏自己、自己的儿女以及整个世界。魔鬼会大大使用有钱的灾民,因为你现在比无产阶级的时候,更有能力和意愿淫乱他人,践踏生命,毁灭自我。
我们这样说罗得是否公平呢,你们来看。
6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7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8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11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
12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13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有钱没有成为罗得生命的祝福,反而成了教会分裂、人际关系恶变的试探。有钱就可以更成功地欺负弟兄了。创世纪13:6-13还可以进一步交叉结构:6-7与12-13首尾呼应,如“相争”与分居,“迦南人与比利洗”与“所多玛人”——教会寄居在罪人中间,而且罪人不断罪恶滔天,没有最坏,只有更坏。8-9与10-11平行,前者是亚伯兰对内战的反应,后者是罗得相应作出的选择。
6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7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是对人性的一种认识。贫穷导致革命,富强导致内战和战争。罪人有钱了,就以为地球都装不下自己了,富裕起来的罪人不可能和睦同居,富人或高人在一起聚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如果一定聚集在一起,又没有信仰,一定互相消灭。自诩“有钱又生命”必然死亡,神州必然地狱。这正是伟人时代的悲剧,唯有大洪水洗礼能终结伟人主宰的旧世界。“那地容不下他们”,是说他们太有钱了。容下:נָשָׂא,to lift, bear up, carry, take(创世纪4:13,7:17)。也可以理解资源承载过重,环境不堪重负。同居(יָשַׁב יַחַד,dwell together)这个概念在6节中出现两次。土豪不能同居几乎是一个政治定律:“因为二人的财物群畜甚多,寄居的地方容不下他们,所以不能同居”(创世纪36:7)。不仅不能同居,而起彼此开打。当然这次开撕的不是亚伯兰和罗得本人,也不是女仆,而是两方面的牧人(רֹעֵי מִקְנֵֽה,创世纪4:2)——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就是牧师们打起来了。
就是这些勇士,面对法老夺妻之恨屁都不敢放一个,甚至用“顺服掌权者”伪装自己的属灵;但在论断、践踏弟兄方面一个比一个飞龙在天,屎尿干云。请特别注意相争或争讼这个名词:רִיב,strife, controversy, dispute;case at law;阳性名词。争战、争吵、辩论和互相控告。内战将每一个参与者都变成了讼棍,或魔鬼的儿子,就是像神一样控告弟兄的巴比伦大淫妇。而基督徒之间的互相控告、争战和审判实际上是在试探神,甚至是不信神,不相信神的审判和同在。正因为如此,这个动词第二次是这样使用的:“他给那地方起名叫玛撒(就是试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因以色列人争闹,又因他们试探耶和华,说,耶和华是在我们中间不是”(出埃及记17:7)。而教会内战背后的总导演是那恶者。正因为如此,这个动词第三次是这样出现的:“1不可随伙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2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3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出埃及记23:1-3)。
7节强调“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这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此时迦南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大饥荒,但有人却土豪了并且内战,另外一些人愁得吃不上饭。第二、这场选民内战或教会丑闻是当着外邦人发生的。这一幕可以视为教会在世界面前的第二场大丑闻;第一场是含揭露了他的父亲挪亚。无论双方怎样粉饰自己的属灵目的,他们都清清楚楚违背了圣经(约翰福音13:35,约翰一书2:11;哥林多前书6:6-8)。不仅如此,没有什么属灵争战,他们就是在为钱财和地盘互相侮辱。别再骗人了。纷争的根源只是“吃饱了撑的”:כִּֽי־הָיָה רְכוּשָׁם רָב,for their substance was great。第三、教会同居失败,显示我们甚至不如外邦人。求主怜悯。“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动词也是יָשַׁב。换言之,就连迦南人与比利洗人都可以暂时同居,但基督徒不能。有鞭子从上面下来,重重抽打基督教的脸。不是我们主张教会藏污纳垢,你就是那污垢。第四、迦南人与比利洗人的存在,限制了亚伯兰和罗得的境界,外来逼迫导致内战升级。
8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但是让我们感谢神,教会还有亚伯兰。这不是因为亚伯兰有多伟大,而是因为他刚刚从埃及可耻的软弱中学到了更新顺服,因为他住在忏悔和信仰之中。圣经记载的亚伯兰弟兄的第二次讲话应该名垂青史,与他第一次恶心至极的话语天壤之别。那一次说话的是一个真小人,但这次说话的是一位伟丈夫。这里每一句都出于神,都应该刷在教会的墙上。可以将亚伯兰的话语分成5句话,并形成交叉结构。
第一、“你我不可相争”。这里的相争用的是另外一个阴性名词מְרִיבָה;它与רִיב的区别可能在于强调陷入纷争之人的不可自拔。起初是主动争战,但最后完全是为争战而争战,人成了争战的奴仆。或者,这个阴性的名词强调牧人们的争吵就像争吵的妇人,实在不堪入目。אַל־נָא,求你不要。亚伯兰不是命令罗得,而是祈求。亚伯兰也这样“求”撒莱(创世纪12:13)。但现在意义完全不同。面对危局有人一定要起来说话,好像自己怎样在见识上更加高人一等,在生命上更加光彩照人一样。但亚伯兰起来只是恳求和平。他甚至把自己放在罗得之下。但是,很多时候,你的祈求会被视为软弱,那邪恶之子会趁机义薄云天,这正是教痞与剽客的样式。但是,是否因为他们罗得,你就不亚伯兰了呢?不,无论他们怎样,亚伯兰还是亚伯兰,因为有神。
第二、“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亚伯兰不是说,我们都是领袖,我们都是高人,让我们的牧人打吧,“让子弹飞一会儿”,我们作壁上观。或者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我们两个人再出来收拾残局。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亚伯兰是神的仆人,不是政治流氓和教会油条。他祈求全面停战。不仅如此,这里我强调“你的”和“我的”,可以这样理解:你和我对他们承担责任。或者说,他们争战,是你我的罪责;因此我们更应该出来制止纷争。而且亚伯兰应该看见更大的危险:如果不停止内战,当地的外邦人一定卷入,内战升级,全体灭亡。
第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כִּֽי־אֲנָשִׁים אַחִים אֲנָֽחְנוּ,for we mortals brothers。这是教会和睦的核心真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我们是弟兄(אַחִים)。我们因为信仰一位天父上帝和一位救主基督而成了骨肉至亲或主内弟兄。我们不是仇敌,在神那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互相攻击。其次,我们都属肉体。在人这方面,也没有理由互相攻击,因为不过都在肉身。אֱנוֹשׁ,man, mortal man, person, mankind(创世纪6:4,12:20)。你不过是人,并不是神;而是更多时候是魔鬼的差役。你凭什么像神一样审判别人呢。所以,请你住手,闭上你的臭嘴,勒住你的舌头,关闭你的坟墓,你能比别人圣洁多少呢。不仅如此,既然我们都属于肉体,那么在肉搏中,每个参战者就会越来越肉,丑恶无极限。约翰福音8中的伪君子们,要趁着有光的时候顺服那光。要起来讼棍吗?找镜子,先看看你是谁。圣经就是我们的镜子。
第四、“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הֲלֹא כָל־הָאָרֶץ לְפָנֶיךָ,not the whole land before thee。交叉结构的上半部分是否定性的祈求:停止内战。而交叉结构下半部分让我们看见肯定性的对策:必须作什么才可能停止内战。你无非要抢地盘和名利,好吧,都是你的。你如果不做出牺牲,很难说服罪人停止内战。亚伯兰不是唱高调来平息刀兵,而是完全退让,将一切交给罗得。一切都是你的,我什么都不要。这让我们想起主的晚餐:拿去吃,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唯有基督的牺牲才能成就和平。而在此之外,任何“和平外交努力”不过就出政治欺骗和宗教身段。那么亚伯兰为什么能作出这样的牺牲呢?一方面是因为爱,另一方面也因为真理。你所争抢的这一切,不过是地上(אֶרֶץ)的事物,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也根本不值得你死我活,鞠躬尽瘁。换句话说,你争抢的东西对我不过是粪土。毒蛇的种类和鼠辈不过淫者见淫,腐鼠滋味。这些年是我的安息年,因为我可以这样面对仇敌:地上的一切都归你了,求你容我到旷野敬拜神。
第五、“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在交叉结构中,亚伯兰再度祈求(נָא)。亚伯兰不仅将一切交给罗得,而且让罗得先选。我要你选剩下的。你抢占了所有高地,剩下的是我的。你们道德、你们属灵,你们良心、你们理性、你们信仰、你们主流、你们人民……都是你们的。不仅如此,我离你们远远的,但我建立圣坛。虽然亚伯兰将一切视为粪土,但不至于清高到不要立锥之地的佛教程度。这场分别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圣洁,而是为了侍奉(使徒行传15:39,哥林多前书7:12-15)。
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11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
罗得毫不客气地进行了自由选择,完全依据经济理性作出选择。而罗得不久将为自己的选择付出惨痛的代价。罗得非常好意思先下手为强,择优录取。וַיִּשָּׂא־לֹוט אֶת־עֵינָיו וַיַּרְא,And Lot lifted up his eyes, and beheld——罗得眼睛就明亮了。罗得极有经济眼光,他所拣选的地方有两个特征。第一、“都是滋润的”,是最肥沃和富裕的地区。מַשְׁקֶה,这个名词的含义是灌溉,饮水,喝酒(创世纪40:21,利未记11:4等)。第二、“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地本是好的,蒙福的;是因为人自己犯罪,地才被咒诅。一方面,罗得向往乐园,追忆上古之时的伊甸园(גַן־יְהוָה,the garden of the LORD;创世纪2:8-14;以赛亚书51:3);但是亚当怎样痛失乐园,罗得也怎样失去。另一方面,罗得怀念埃及地,他是按埃及的理想重新寻找和建设家园的。然而即使埃及也曾是上帝祝福、看为甚好的地方,只是人自己犯罪,埃及也被重击。你可以拣选最好的地方,但你要问自己,你能否按神的心意修理看守。中国大好河山,毁了。你和罗得移民到一个滋润之地,但是,你是否会重蹈约旦平原的覆辙呢?
请在地图上找到这几个地名:约旦河(יַרְדֵּן,descender;182x)、琐珥(צֹעַר,insignificance;10x)、所多玛(סְדֹם,burning,39x)、蛾摩拉(עֲמֹרָה,submersion,19x)。约旦河首次出现,但愿你能看见主耶稣怎样为拯救罗得进入约旦河的洗礼。琐珥与所多玛、蛾摩拉都是罪恶之城(创世纪14:2,8),一度成为罗得自己选择的避难之地(创世纪19:20-23,30);但那城并不是真正的逃城(以赛亚书15:5;耶利米书48:34)。罪人遭遇危机往往选择琐珥而不是锡安,但琐珥不过是另外一座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多玛与蛾摩拉两个城市的基本含义就是火热水深。不过蛾摩拉的字根עָמַר还有这样的含义:to bind sheaves,to manipulate, deal tyrannically with;这似乎意味着,蛾摩拉是一个高度专制的城邦,它的每一个居民都被当作奴婢对待(申命记21:14,24:7;诗篇129:7)。一般认为所多玛蛾摩拉位于死海西侧靠近南端,现在已经沉入盐海。这两座城市最早出现在创世纪10:19-20,“19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20这就是含的后裔,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他们的王在创世纪14章中是战犯,而创世纪18-19章他们被焚烧倾覆。所多玛蛾摩拉从此拥有了末世论的象征意义:最终这个邪恶的世界将如此这般地投入火湖。其中以西结书16:46-57特别谈到所多玛的罪恶:“49看哪,你妹妹所多玛的罪孽是这样,她和她的众女都心骄气傲,粮食饱足,大享安逸,并没有扶助困苦和穷乏人的手。50她们狂傲,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我看见便将她们除掉……58耶和华说,你贪淫和可憎的事,你已经担当了”。
“举目”和“选择”(בָּחַר)这两个动词是并列的。בָּחַר首先出现在创世纪6:2,“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罪人总是按着自己的欲望进行选择,没有人按神的心意(爱神爱人)进行选择。这里有两个词组特别能显示罗得的极端自私。וַיִּבְחַר־לֹו:他为自己选择;כָּל־כִּכַּר,全平原——所有好地都占了,不给亚伯兰留下一粒粮食。第三个平行的动词是“迁移”(נָסַע),看见了,选择了,马上行动,没有推让,没有犹豫。所谓见坏就躲,见好就上。罗得继续向东迁移(וַיִּסַּע מִקֶּדֶם),这是罪人流散和堕落的一个基本方向(创世纪3:24,4:16,11:2)。这场危机的结局是:“他们就彼此分离了”。פָּרַד,to separate, divide。这个动词在这段经文中出现3次(创世纪13:9,11,14),指向亚伯兰与罗得分离的重要事件。分离是亚伯兰自己提出来的,一方面显示他的宽容、忍让和智慧;但另一方面也显示他的无奈和悲凉:除了分离,想不出其他方法。换句话说,亚伯兰靠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罗得,没有能力与弟兄和睦同居。合一需要基督的祷告和圣灵的降临(约翰福音17)。
12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13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亚伯拉怎样远望罗得的背影。怎样千里驱驰,弟兄共苦同甘;曾经一起出吾珥,一起出哈兰,一起下埃及,一起返回迦南。但“为什么友谊总是如此短暂、不堪一击”?这不是唯一一次骨肉分离的悲剧,后面有“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路得记1:14),还有马可离开保罗以及保罗巴拿巴之争,还有“凡在亚西亚的人都离弃我”(提摩太后书1:15,4:10)……贪欲之心,玻璃之心,一碰即碎,狼奔豕突。如今天各一方:“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亚伯兰继续住在迦南地,这里的迦南地是狭义上的,主要指犹大山地一带。而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地”(אֶרֶץ)与“城”(עִיר)的对比。亚伯兰继续住帐棚的生活,但罗得已经开始进入城市文明。实际上,罗得应该已经离开了“教会”。当然,这个堕落的过程是渐进的。从伯特利到所多玛有一段距离,如果没有拦阻,不能回头。大马色路上的保罗是有福的。
不仅如此,罗得继续世俗化,向世界沉陷。城市在这里是复数,罗得要享受每一座城市的风景。“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这表明罗得从游牧民族向城市居民的转变;而他的终极目标是所多玛。但13节让我们突然看见所多玛到底是什么地方:“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罗得自己选择了罪恶之城,因为罪人爱罪恶,并以罪为美。正因为如此,这里强调的是“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荣耀神学看为的荣耀,成功神学炫耀的成功,神却看为可耻和有罪。不是所多玛这个地方罪大恶极,而是所多玛人(אֱנוֹשׁ)罪大恶极。人是犯罪的主体,也是重生和被审判的对象。רָעִים וְחַטָּאִים,wicked and sinners。רַע,bad, evil;“人看、看人”(创世纪2:9但个)。חַטָּא,sinful,sinners,miss the way。二者都可以同时是形容词和名词。极大(מְאֹד)已经出现在创世纪12:14,13:2。也可以这有理解:极端好色和极端贪财导致罪大恶极。
14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14b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15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16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17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
18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创世纪13:14-18可以结构如上。14a和18可以分别指向圣道和圣礼;而中间14b-17指向圣子。圣道和圣礼是以基督为中心的。这里的信息重点当然在“后裔”。一方面,那位后裔就是基督,祂才是圣道和圣坛的归指或中心;另一方面,人的希望不在世界,而是基督。那位后裔是上帝赐给我们真正的祝福。请注意1-5中这些概念怎样纷纷转向了“后裔”:金,银,牲畜、牛群、羊群、帐棚。事实上,侍奉财富和名利或贪爱世界是人类内战的真正根源,而惟独敬拜上帝我们必然住在和平与圣洁之中。
14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罗得走了,人几乎都走光了,亚伯兰只身在迦南人险恶的环境中;“只有神与我同在”。我们并不怕人的弃绝,任何人的弃绝;但我们恐惧没有神的声音。但是感谢神,祂藉着祂的话语与我们同在,我们就胜过了环境。这是保罗的感慨:“16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17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18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摩太后书4:16-18)。这更是主耶稣的见证:“看哪,时候将到,且是已经到了,你们要分散,各归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独自一人。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约翰福音16:32)。这是亚伯拉罕的见证:“要追想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和生养你们的撒拉。因为亚伯拉罕独自一人的时候,我选召他,赐福与他,使他人数增多”(以赛亚书51:2)。这是“亚伯拉罕独自一人”的正解:被假弟兄抛弃成了孤家寡人。
14b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15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16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17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
上帝首要吩咐亚伯兰“举目”,这与罗得的“举目”平行。“东西南北”意味着一切都是我们的:“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约翰福音3:35);所以“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路加福音12:32)。这里有两个概念是被平行强调的。第一是后裔(זֶרַע),第二是这地(אֶרֶץ),在概念上都出现了3次。他们都预表基督和基督的国度。“直到永远”表明,只有基督的国是没有穷尽的,而罗得选择的城邦将会因为罪恶滔天而成为过眼云烟。神对亚伯拉罕的后裔有这样的比喻:“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就这一点,犹太教就彻底被粉碎了。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如果不包括基督徒或属灵的亚伯拉罕的后裔,肉身的犹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如何可能呢?尘土,עָפָר,就是上帝造亚当的尘土(创世纪2:7)。上帝要在基督里创造新人;并且要把死人或魔鬼的食物变成活人(创世纪3:14,19)。上帝让亚伯兰看见,然后起来行走(קוּם הִתְהַלֵּךְ)。这就是医治瞎子和瘫子的神迹。看见了才能起来行走。而且神吩咐亚伯兰:纵横走遍这地,לְאָרְכָּהּ וּלְרָחְבָּהּ,in the length of it and in the breadth of it。神曾这样吩咐挪亚造方舟(创世纪6:15);后来又这样吩咐摩西造约柜(出埃及记25:10等)。这是圣地。
18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很难确证。神显然吩咐亚伯兰“纵横走遍这地”,但貌似亚伯兰只是完成了纵向的使命:从伯特利穿过耶路撒冷向南到希伯仑。当然,这一地带位于应许之地的中轴地区。但上帝所说的横向,应该也包括沿海平原和约旦河谷。亚伯兰可能没有前往罗得之地的行动。幔利的橡树:בְּאֵלֹנֵי מַמְרֵא,in the plain of Mamre。介词בְּ进一步表明,这个句子翻作幔利的平原更为合适。מַמְרֵא的意思是strength,或fatness;但动词מָרָא有展翅(约伯记39:18)和污秽(西番雅书3:1)之意。亚伯兰和撒莱(以及以撒、利百加、雅各和利亚)后来葬在这里(拉结则葬在伯利恒)。希伯伦:חֶבְרוֹן,Hebron,association;“神的朋友”。希伯伦在耶路撒冷南30公里处,再往南30公里就是别是巴。希伯伦是巴勒斯坦最高的城市,与所多玛天壤之别。希伯伦因“麦比拉洞”成为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地(列祖之城);曾是大卫的京城,也有传统认为这里是以利沙伯的故乡。“希伯仑幔利的橡树”与“示剑的摩利橡树”(创世纪12:6)南北呼应。希伯伦的圣坛是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建造的第三座圣坛(第四座在摩利亚山及耶路撒冷)。
诗篇133:1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这是人际关系的理想,这是教会在人间应有的见证。但是由于我们的罪性,由于我们的软弱,我们很难相爱,更很难相爱到永远。因此我们需要圣灵的帮助,才可能让亚伯拉罕和罗得和睦同居,为主同工,同行天路,直到天家。那么神怎样帮助我们呢?
偶像崇拜是纷争的根源。如果你要占领“都是滋润的”,“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或者说好的都是你的,名利双归,你就必然是战争策源地。名利之徒一定不择手段侮辱别人抢占伊甸。我们需要上好的福分替换牙齿中的腐肉。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33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35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3-35)。一方面,我们在地上只是暂居,因为没有必要为世界你死我活;另一方面,我们靠圣灵的感动,可以彼此相爱。
若非圣灵感动,没有人认耶稣是主,因此不能成为蒙爱之人或神爱之人。而若非先被神爱,不能彼此相爱。换言之,相爱的人首先是蒙爱的人,因为怨妇和愤青不能相爱。一个总是怨天尤人的人、总是认为别人有罪的人;一个总是认为自己可以拯救别人、自己是良心代言人的人,不能与人同工,只能杀害、毁坏和盗窃。正如约翰福音15:12-17所记:“12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13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14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15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16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17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约翰一书4:19更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歌罗西书3:12也说:“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一方面,基督徒看见自己的罪并看见神的赦罪恩典;另一方面,我们因此才能对罪人和弟兄存着爱的见证(哥林多前书13:4-8)。正因为如此,上帝一定拣选曾堕落到埃及的亚伯兰和知道自己罪魁的保罗,这从牧者的根基上,确保教会是基督的教会,而不是扯下田小娥裤子的中国祠堂。没有人有资格说这种清高杀人的话:我再也不相信爱了;因为你从来没有蒙爱更没有爱过谁。你只是试图占有而失败,却仍不悔改。事实只有一个:我们这不配神爱的人如今蒙爱了;从今以后,我们应该相信爱,并且去爱。
我们怎样才能不断胜过偶像和自我以及侮辱人的试探呢?只有不断住在施恩之具中支取更新和爱的能力。正如彼得前书1:20-25所说:“20基督在创世以前,是预先被神知道的,却在这末世,才为你们显现。21你们也因着他,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又给他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22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从心里”有古卷作“从清洁的心”)。23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24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25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惟真理叫我们得以自由,作光明之子。
亲爱的弟兄姐妹,求神继续帮助我们成为彼此相爱这真理的见证,求神特别帮助和怜悯华人教会,让我们作基督徒的首先脱离中国人专有的内斗恶习,以及任何友爱均无长性的丑闻,以及互相侮辱实际上羞辱上帝独生爱子的大罪。愿我们举目看基督,我们就可以相爱。面对迦南人和埃及人,面对巴比伦人和中国人,教会绝不内战。阿门。
任不寐,2017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