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们的主,因着圣灵成孕,从童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阴间。第三天从死人里复活。后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一圣基督教会、圣徒一体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复活、并且永生。阿们。
藉着三大公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那修信经the Apostles’Creed,Nicene Creed and the Athanasian Creed),路德教会宣示她是使徒传统、传统教会和普世教会的一部分。从初代到中世纪,使徒信经在教会中主要用于洗礼中的认信宣告,表明我们所信的是哪一位,以及我们对上帝的完全依赖。使徒信经的权威性主要不是来自教会传统,而是因为她的内容直接取自圣经。信不是盲信,信是有对象的,而这对象根植于圣经启示。学习路德的信经神学,首先应该效法他对圣经真理的高度热忱。路德在小要理问答的序文中,引用雅各书3:1谈到因为缺乏真理教导,基督徒“就像不能说话的畜牲和无理性的猪一样”;“就像专家一样已经精准地学会了滥用一切的自由”。这种滥用如今普遍表现为“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活”的那种诡诈与恶俗。
路德在大要理问答中解释了信经的内外结构特征。首先,他为什么将信经置于十诫和主祷文之间:律法不能行的,转向因信称义。即从律法转向福音。“信”(Credo,I believe)字的强调也可以指向“因信称义”这条教义。其次,论述使徒信经见证了三位一体上帝的工作:creation, redemption, and sanctification(圣父创造、圣子救赎和圣灵成圣)。初代教会将信经分成12句话(Didache, the Regula fidei, Augustine等),在路德这里总结为上述三部分。这是前所未有的改变。此外,使徒信经更表现为基督中心论——第二章不仅位于中心,而且内容更为丰富;创造与成圣更是以基督为中心的圣工。换言之,使徒信经的内容和结构见证了基督教三大普世信条:因信称义、三位一体、基督中心论。其中因信称义与教会论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一、创造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这是什么意思? 我信上帝造我和万物;赐我身体、灵魂、耳目、百 体、理性和感官,并仍在保守维系。衪又赐我衣履、饮食、居所和家庭、妻子、儿女、土地、牲畜,和我所拥有的一切。祂每天丰富地供给我 的身体和生命的一切所需。 祂为我对抗所有危险,护庇和保卫我脱离所有邪恶。 这都是出于衪为父、为神的良善和怜悯,并不是因我有什么功劳或配得的。为这一切,我有责任感谢和赞美祂,事奉和顺从衪。这实在是正确的。
路德在大要理问答中,反复强调信经与“第一条”诫命之间的联系。路德在第一章中,强调了上帝创造以及创造与我的关系。然而这句话的内容比路德的解释更为丰富——天父不仅是怜悯者,也是管教者,大能者和审判者以及同在者。而认信天父要求我们的信靠、顺服、侍奉与守望。我们的顺服和侍奉甚至不以是否认识到天父为我们做了什么为前提,仅仅因为我们相信上帝是全能的父。哪怕我们身体中有所残缺,生活贫困,陷入险境,远离属世祝福。祂仍是我们的父(约伯记10:8,诗篇89:47;以赛亚书27:11;但以理书3:18)。不仅如此,路德的解释有两个缺陷,一方面,圣经相关信息不够周延;另一方面,缺少基督的相关信息。
1、我信上帝
在第一章中面对上帝的认信可以交叉结构:神-父-主。创世记1章重点关切“神”的工作,而创世记2章重点关切“主”(耶和华,创世记2:4)的工作。中间“父”这个信息,是藉着基督而启示出来的新约信息,将上帝与人和我的关系具体化。首先是“我信上帝”:一方面我相信上帝存在;另一方面,我完全信靠祂。然而我们如何才能信呢?若非基督的缘故,我们不可能相信这样一位神。这一点正如约翰福音1:18所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因此即使第一句话,仍然涉及基督事件。离开基督的上帝信仰,基本上就是一种虚构,或者仅仅是一种哲学。“我信”也转向因信称义这个真理。如果说十诫的重点是神要求我们应当做的事,但我们做不到;那么信经重点则是上帝要为我们成就的事:我们不能做的,祂来做,我们凭着祂所赐的信心与神和好。“信”(?????,Stem: Hiphil,Aspect: Perfect)在旧约圣经出现108次,首先就在创世记15:6,“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另参罗马书4:3;加拉太书3:6;雅各书2:23)。根据创世记15:1-5,“信”不出于人自己的“决志”,而是神所赐的;?????在这里是用作Hiphil(causative),而非Qal(以弗所书2:8)。不仅如此,亚伯拉罕藉着“道”而信神,而这道指向一位“子”。因此,信从起初就是藉着基督对上帝的认信,是基督为我们的信心创始成终(希伯来书12:2)。
2、全能的父
我所信的上帝是哪一位呢,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认信,而这两方面的认信都与基督有关。首先,上帝是我们的父,是全能的父。其次,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前者涉及上帝与我的关系,后者涉及上帝与万有的关系——一切都在上帝的创造和掌握之中。首先我们看父子关系。这一方面显示人存在的有罪性——所有人都是因罪离家的浪子,需要重返父家;另一方面,神一直在爱中等候浪子回家,祂在寻找我们(申命记32:20,诗篇103:13;耶利米书3:22;以赛亚书65:2;路加福音15:11-32,19:10)。失丧与寻找构成存在的本质。
但这种父子关系完全因为基督的缘故才成立或重建的,只有藉着基督才能认识和信靠天父,有子才能有父。如约翰福音1: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20:17,“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关于天父的信息还可以参考如下经文:马太福音5:16,5:45,5:48,6:1,6:9,6:14-15,6:26,6:32,7:11,7:21,10:32,10:33,11:27,12:50,15:13,16:1,18:10,18:14,18:19,18:35,20:23,23:9,25:34,26:29,26:39,26:42,26:53;马可福音11:25-26,14:36;路加福音2:49,9:26,10:22,11:2,11:13,22:29,24:49;约翰福音2:16,5:17,5:43,6:32,6:40,6:65,8:19,8:36,8:38,10:17-18,10:25,10:29-30,10:37,12:26,14:2,14:6-7,14:9,14:21,14:23,15:1,15:8,15:10,15:15,15:23, 18:11;约翰二书1:9-10;启示录2:27,3:5,3:21;罗马书8:15,8:29;加拉太书4:6。值得强调的是,“全能”(???????,Shaddai, the Almighty)总是指向神从圣约而临到的祝福(创世记17:1,28:3,35:11,43:14,48:3,49:25;出埃及记6:3;民数记 24:4,24:16)。
我们不应该离开圣经建立相关理论,而应该全面返回圣经,细数那里所有关于天父的教导。一般来说,父子关系也是圣约,涉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就父神而言,祂用圣灵生了我们,有治理和审判的权柄。同时祂爱我们,承担养育(马太福音6:26-32)、救赎和带领(马太福音28:25;约翰福音14:18)之责。就我而言,我有顺服和侍奉父神的责任;同时我有“神圣的权利”去承受天父所赐的国度和基业(加拉太书3:18;3:29,4:1,4:30)。正如路加福音12:32所说:“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
3、创造之主
“主”(耶和华,???????,the LORD)为神的名(创世记2:4),祂是与受造物和人有关系的神,祂是救主——不仅创造,而且拯救!何为“创造”(??????)?首先,上帝是万有和存在之因(创世记1:1)。只有神是创造主,只有创造主是真神,唯一的神;并与一切被造物所区别(诗篇96:5;以赛亚书37:16;使徒行传17:24)。其次,创造是从无到有的神圣行动,最伟大的创造是生命的创造(创世记1:21)。创造主大有能力和智慧,可以无中生有(以赛亚书40:26,40:28; 杰里迈亚书10:12,32:17,51:15)。再次,祂最伟大的创造就是按祂的形象造人(创世记1:27,5:1-2)。正因为如此,祂是生命的救主和审判主,祂创造了这个世界和我们,不可能完全丢弃(以赛亚书42:5,45:18,51:13;耶利米书10:11;马可福音13:19;以赛亚书43:1,43:7,43:15,44:24;耶利米书27:5)。祂要来寻找我们,拯救一切相信的,并且审判(创世记6:7)。最后,神要与所有受造之物安息(创世记2:3-4)。我们当感激、敬畏和信仰这位创造之神(约拿书1:9;使徒行传14:15;罗马书1:20;以弗所书3:9;启示录4:11,10:6,14:7)。但这一切都是藉着基督完成的:一方面,上帝是在基督里并为基督创造的万有(约翰福音1:1;另参箴言8:22,8:26;希伯来书1:2;启示录3:14);另一方面,上帝在基督里重建安息,创造新人(使徒行传17:24-31;哥林多后书5:17;马可福音10:6)。
二、救赎
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们的主,因着圣灵成孕,从童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难, 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地狱。第三天从死 人里复活。后升天,坐在无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这是什么意思? 我信耶稣基督是我的主,是天父自永恒而生的真 神,也是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真人;祂救赎我这失丧被定罪的人,从一切罪恶、死亡、 和魔鬼的权柄中赎买我;不是用金银,却是用祂的圣宝 血、无辜受苦、和死亡,赢得我; 使我属于衪,在祂之下活在祂的国度里,永远在公义、无罪,和福分中服事祂; 正如衪从死里复活,永远活着掌权。 这实在是正确的。
1、基督是谁
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们的主。
创造主在基督里拯救和审判。第二章第一句话包括三重认信,旨在强调耶稣是神,或祂的神性。而这样认信的目的,是让我们因信耶稣是基督和上帝的儿子而得生命。基督论进一步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上帝的独生子和我们的主。前者强调基督与神的关系;后者强调基督与人的关系。
第一、耶稣基督。
或者说,耶稣是基督。耶稣就是旧约预言和以色列人盼望的弥赛亚。这也意味着对魔鬼及其差役或假基督的否定。耶稣因为自称是基督而被害。而所有基督徒要为这个信仰作见证。可以检索相关圣经证据:马太福音1:21,16:16,23:10,24:5;路加福音 2:11,马可福音8:29,13:6;路加福音3:15,4:41,21:8,22:67,23:2,23:35,23:39;约翰福音1:17,1:41,4:29,7:26,7:27,7:41,8:24,8:28,9:22,10:24,11:27,13:19,17:3,20:31;使徒行传5:42,9:22,17:3,18:5,18:28;加拉太书3:16;歌罗西书2:2,2:17;约翰一书5:1。
基督论中有一个相关的神学问题需要讨论:所谓耶稣基督的三重职分。这个思想不完全始于加尔文,但被加尔文上升到教义层面。截止宗教改革,耶稣的君王和祭司的双重职分一直是广为接受的真理,但加尔文拓展出先知这个方向,并宣称基督徒也可以分享这三重职分(the Geneva Catechism)。在基督教要义(the Institutes)中, 他进一步论证说:“If we wish to know for what purpose Christ was sent from the Father and what He brought us, we must pay primary attention to His threefold office, the prophetic, kingly, and priestly [offices]”。加尔文的这一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影响到路德教会。这是一常非常严重的偏转,最大的危险是:基督徒分享先知职分,意味着有人可以冒称圣灵感动而不断推出经外启示。不仅如此,新约圣经并没有明确的信息支持耶稣的先知职分,但君王和祭司的职分则言之凿凿。摩西的预言只是一种影子(申命记18:15,使徒行传3:22,7:37;约翰福音1:45);而路加福音16:16和马太福音16:13-17几乎是明确否认了耶稣是先知中的一位。
第二、上帝的独生子。
这条认信进一步宣告耶稣是神。这包括三个相关概念。首先是神的儿子(马可福音1:1;路加福音1:35;约翰福音1:34,1:49;使徒行传9:20)。这包括如下含义:耶稣不属于这世界,而是属神的(约翰福音3:13书7:3[ph1] );耶稣与父神的父子关系是独一无二的,是亲密的,合而为一(路加福音10:22;约翰福音10:30,36;哥林多后书1:19);神子在受难,显明神的大爱和救赎的大能,祂必复活升天,胜过世界、魔鬼、罪和死亡(马太福音4:3,4:6,8:29,14:33,27:40-43, 27:54;马可福音3:11,5:7,14:61,15:39;路加福音4:3,4:9,4:41,8:28,22:70;约翰福音9:35-36,19:7;希伯来书6:6,10:29;约翰一书3:8);父神要藉着祂的儿子拯救和审判世界(诗篇2:7-12;约翰福音11:4,11:27);父神把所有的权柄、永生、国度都赐给了圣子,并赐给了所有信圣子的人(马太福音16:16,26:63;路加福音20:36;约翰福音20:31;使徒行传8:37;罗马书1:4,8:14,8:32,9:26;加拉太书2:20,3:26;以弗所书4:13;约翰一书5:12, 5:20;路加福音23:46);子认识、顺服父,以父为念(马太福音11:25-26,26:39,26:42;马可福音14:36;路加福音10:21,22:42;约翰福音3:35,12:27-28,17:1,17:5,17:25)。其次是“神的爱子”。耶稣是神所喜悦的,因此我们要听从祂(马太福音3:17,17:5;马可福音1:11;9:7;路加福音3:22,9:35;彼得后书1:17)。这也意味着,恩典和真理都是藉着耶稣来的,祂来特为真理作见证,祂藉着福音、特别是自己的牺牲而非其他方式成为君王和祭司。另一方面,“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3:35),包括真理、恩典和国度(约翰福音5:20;以弗所书1:6);而我们是藉着三位一体上帝的爱而得救,并迁到神爱子的国里(以弗所书1:7;歌罗西书1:13-15)。再次是独生子——基督是唯一的,神的儿子是唯一的,爱子是唯一的。基督是唯一的救赎、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唯一的中保,唯一的审判者,是教会独一的真神(希伯来书4:14;路加福音23:34;约翰福音1:14,1:18,3:16,3:18;约翰一书4:9;约翰福音11:41,17:11,17:24)。“生”强调耶稣非被造。“子”则与“父”分享神性,顺服、承受产业,且让所有信徒共同做神的儿女。
第三、我们的主。
这是从基督和人的关系上说,而且更涉及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我们”指的是全体信众(τòν κ?ριον ?μ?ν)。这个“主”与第一章中“创造天地的主”前后呼应——耶稣基督与耶和华互相解释。主也相当于救主,而且是全体教会的救主(哥林多前书8:6;腓立比书l:2;以弗所书5:23;歌罗西书1:18;路加福音1:38,2:11;约翰福音21:7,21:12;使徒行传13:49;罗马书14:8;哥林多前书4:4,7:10,7:22,11:23,11:29,12:3, 14:37;哥林多后书10:18;腓立比书3:20;歌罗西书3:20,3:24;帖撒罗尼迦后书1:10;希伯来书2:3,8:2;雅各书1:12;彼得后书3:8)。圣灵带领我们认耶稣是主,我们是基督的仆人,是基督的见证(歌罗西书3:24;马太福音20:27;哥林多后书4:5)。此外,基督不仅是我的主,也是其他弟兄姐妹的主,这教导我们对别人得救和生命的尊重,让我们远离对弟兄的控告和论断。只有基督是我的主,任何人没有权利判断我;而且主一定为我作主。因此圣经禁止人论断人,原因之一是因为主来了,主在场,主还要再来(罗马书14:4-10;雅各书4:11;哥林多前书4:4)。既然我们拥有一位共同的主,既然祂在,你算什么呢?任何在神的家要“当家作主”、“为人做主”的人都是被咒诅的,他们要等候更重的审判。
2、基督事件
认识基督是谁之后,我们来看基督的工作或基督事件。根据这段信息,基督事件可以包括一个V字形的结构:道成肉身(童女怀孕)、钉十字架,下到阴间、复活升天、末世复临。其中钉十字架事件我们会在约翰福音课程中详细经历;而末世复临,可参考启示录相关讲章。这里重点讨论其他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基督事件的三个难点。
第一、童女怀孕。
“因着圣灵成孕,从童女马利亚所生”。路德清楚地强调这句认信在于见证耶稣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基督的神人二性”)。“圣灵感孕”强调耶稣的神性,也包含了三位一体教义的信息;同时,也将我们带回创世记1:3,让我们看见一个新的世代开始了,宇宙在基督里要进入新天新地。“童贞女”这个概念重点在于强调耶稣的无罪,并且应验了第一福音(创世记3:15;另参以赛亚书7:14)。无罪的成为我们的罪,才能对罪人具有救赎的能力;才能成为上帝和罪人之间的中保。但马利亚毕竟是人,这里的真理是:“4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5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拉太书4:4)。一方面,耶稣是完全的人;另一方面,祂降卑自己,为要拯救罪人(腓立比书2:6-11;歌罗西书1:20)。只有耶稣是“女人的后裔”,因此只有耶稣是我们的救主。在四福音书中,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或者说一位犹太人和一位希腊人,分别见证了童女怀孕的故事。两个见证人的见证已经是合法见证。而在两卷福音书中,天使和人从两个方面同时成了见证人。不仅如此,马太是税吏——耶稣是为拯救罪人降生的。路加是外邦人,耶稣降生不仅要作犹太人的救主,也是所有人的救主。路德在阐释相关信息的时候,不厌其烦地强调“为我”(for us;for my benefit)这个概念:耶稣是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与我认同,祂是为我钉上了十字架,复活是为我称义,再来是为我进入新天新地……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领受。
“圣灵”和“童贞女”这两个概念,将耶稣降生与异教的“下凡”神话区别出来:任何人类男性以及神祗在圣诞和拯救事件中无份。这两个概念也反对这些异端:the Gnostic和 Docetic emphases of Manichaeism,Arianism,Monophysitism,以及Apollinarianism等。不过对基督教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利亚神学”(Mariology);罗马天主教这种极端主义可以上溯到First Council of Ephesus(431)的“Theotokos”(Christ-bearer” or “Mother of the Messiah这个观念,经过Bernard of Clairvaux和Bonaventure以及Augustinian Eremites、Johann of Paltz等愈演愈烈。教父世代将马利亚与夏娃的对观,那种说项依刘的人本主义倾向已经为天主教的胡作非为埋下了隐患(The early Church Fathers saw Mary as the “new Eve” who said “yes” to God as Eve had said no)。如果我们将目光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所谓属灵分别上,对彼得的圣徒崇拜,对马利亚的神化(Mother and Child, Blessed Virgin Mary, Immaculate Conception and the Assumption,The Perpetual Virginity of Mary等)最终不可避免。基督教因此就会不断沦为异教,愚昧人、伪君子和野心家就会从肉身成道这个方向大举入侵。但是让我们感谢圣灵赐给我们约翰福音,在那里,耶稣自己至少两次让我们印象深刻地强调:马利亚不过是人(约翰福音2:4;19:26;另参马太福音12:48-49;马可福音3:33-34;路加福音8:21)。不让自己的母亲和所爱的人演上帝,并将之带进教会,惟此真爱,此爱高深。
第二、下到阴间。
首先请查考这句告白的圣经根据:使徒行传2:23-36(参考诗篇16:8-11),以弗所书4: 8-10;彼得前书3:18-22;彼得前书4:5-6。围绕耶稣“下到阴间”,一直存在激烈的神学争辩。争辩者并不否认耶稣下到阴间这个事实,只是对耶稣下到阴间的目的和工作各持己见。一派认为耶稣此行是受苦受死的一部分,并且指耶稣借此经历了彻底而完全的死亡。另一派认为耶稣下到阴间是为了向阴间的权势宣示祂的荣耀和完全的胜利。此外有人认为,耶稣下到阴间是专门去释放旧约时代因信称义的人,至少给那个大洪水时代的罪人一个听信福音的机会。这些争论也涉及这个问题:耶稣的灵魂还是整个位格都下到了阴间。加尔文及其影响下的《海德堡要理问答》则这样解释:“为何加上‘降在阴间’呢?答:好使我在极大的试探中,可以确信我主基督,藉他那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悲痛、苦楚和恐怖,就是他的灵魂在十字架上及其以前所受的苦楚,已经救赎我脱离地狱的惨痛和苦难”。这个解释重点不在耶稣是否以及为什么下到阴间,而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首先将下到阴间任性解释为一起“灵魂”事件甚至仅仅是十字架事件的隐喻,然后强调这对“我”意味着什么。这种解释完全没有圣经根据。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路德教会在这条教义上的基本立场。《协同式》第九条(1544)引用路德于1533年在托尔高城堡的一篇证道(Torgau sermon)指出:“我们只是单纯相信,基督完整的位格在祂埋葬之后,下到了阴间,战胜了魔鬼,毁灭了地狱的权势,并且夺走了魔鬼一切的权力。然而,对于这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实在不应用一些高难的想法自寻烦恼。因为凭着我们的理性和五种感官,是不可能了解这教义的。就像我们不能明白先前有关基督是如何在全能上帝的右边这教义一样。我们就是单单地相信这事并坚守这圣道。所以我们坚信这事实的根据及其安慰,即无论是阴间或魔鬼,都不能掳掠或伤害我们并一切相信基督的人”。路德这个思想从1520年的一篇论文就开始了:“I believe that He climbed down to hell, to suffocate and to imprison the power of the devil and all his minions, all craftiness and evil, for me and for those who believe in Him, so that the devil cannot do damage to me in the future, and He redeems me from the pain of hell, rendering such powers harmless and servile”。不仅如此,路德同时也宣讲这个信息:The reformer views the trip to Hades from the aspect of Christ’s suffering death。而且路德强调:the “entire person, God and man, with body and soul undivided” pressed on into the satanic realm of power。
实际上,《协同式》第九条的真正用意是平息路德死后相关的争辩。分歧主要涉及怎样解释约翰福音19:30,“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如果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宣告“成了”,即意味着祂的受苦和救赎工作全部完成了。然而这个解释同样是不能周延的。大体上说,耶稣下到阴间可以包括几个平行的真理:第一、经历完全的死难;第二、在我们无法理解的时空,以我们无法明白的方式,向那些如今已经死了、但曾活着的人传讲福音;这一奥秘行动也在末世审判上彰显完全的公义。第三、在所有空间,包括阴间宣告祂的治权和胜利,并废弃撒旦及其差役对人的所有权柄(马太福音28:18)。路德的这个观点是对的:“He is truly Lord, not only here on earth, but also over everything in the upper and lower regions, all of what has been kept from our control”。这正是诗人所见证的:“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诗篇139:8)。所以约拿的祷告才有意义: “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约拿书2:2)。当然,耶稣下到阴间,对所有“在阴间一样处境中”的人,都是伟大的福音。
第三、天父右边。
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首先注意“全能的父”与第一章中相关信息的呼应。其次,这条教义的圣经根据可以参考:诗篇110:1;彼得前书3:22;马太福音22:44,26:64;马可福音12:36,14:62,16:19;路加福音20:42,22:69;使徒行传2:33-34,5:31,7:55-56;罗马书8:34,以弗所书1:20;歌罗西书3:1;希伯来书1:3,1:13,8:1,10:12,12:2;彼得前书3:22。
右边或右手是希伯来人非常诗化的说法,代表神所高举和托付权柄的地方,包括拯救和审判的权柄,也即胜过“空中掌权者”的权柄(出埃及记15:6,12;诗篇16:11,17:7,18:35,20:6,21:8,44:3,45:4,48:10,60:5,63:8,74:11,77:10,78:54,89:13,98:1,108:6,118:15,118:16,138:7,139:10;以赛亚书41:10,48:13,62:8;耶利米书22:24;耶利米哀歌2:3-4;以西结书21:22;哈巴谷书2:16)。“坐”这个动作同样显示了施恩宝座、坐着为王和坐着审判等信息。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当你想到撒迦利亚书3:1的局势的时候:“天使(原文作他)又指给我看,大祭司约书亚,站在耶和华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约书亚的右边,与他作对”。上帝右边掌权的耶稣至少意味着三大上好的福分。第一、废弃了世界之王用罪对我们的奴役;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第二、祂也在那里为我们祷告,作我们升入高天的大祭司,祂在教会亲自侍奉和牧养我们(希伯来书4:14,7:25-26,9:24)。这个真理与约翰福音14:2是一致的:“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第三、让我们追求上面的事,即进入崇拜、相爱和传道的属天生活(歌罗西书3:1-16;马太福音28:18-20)。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将右边作完全物质化、空间化(spatial location, cosmographic place)的理解。所以路德说:“The right side of God means that the Lord Christ’s kingly reign is a spiritually hidden kingdom,Christ “has gone up toward heaven, not that He Himself can take a seat there, but so that He can reign there, all for our benefit。这个问题关涉到路德教会与从茨温利以降的加尔文主义的圣餐论争辩。加尔文主义宣称一种“无所不在”的教义(doctrine of ubiquity),目的是否认耶稣在圣餐中的真实临在:如果升天的耶稣只在上帝的右边,就不可能临在于本地教会的圣餐礼中;如果耶稣只是属灵地无处不在,教会和圣礼就毫无意义。然而我们的认信包括三方面的要点:第一、“升天”的“天”(heaven,与主祷文中的“天上”都是单数)以及“上帝的右边”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或天文学的概念,而是指属灵的空间;这个“天”总是与圣殿紧密联系。第二、复活的耶稣无所不在与祂可以在地上任何地方拣选特别的场所——教会——临在是同一个含义。第三、耶稣并非像泛神论所说的遍及或充满所有被造物,或者藉着受造物存在;而是祂要召聚万人到祂的面前(God and Christ are “immovable”)。复活升天的基督藉着圣道和圣礼临在(约翰福音3:13)。
三、成圣
我信圣灵,一圣基督教会、圣徒一体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复活、并且永生。阿们。
这是什么意思? 我信不能凭自己的理性或力量信靠我主耶稣基督,或亲近衪;但圣灵以福音宣召我,用衪的恩赐启导我,使我成圣,并保守我在真信仰里; 同样,衪宣召聚集世上全基督教会,启导她,使她 成圣,更保守她在独一的真信仰里与耶稣基督联合。 在这基督教会,圣灵每日多多赦免我和所有信徒一切的罪。 到末日,衪使我和所有死了的人复活,赐永生给我 和一切在基督里的信徒。 这实在是正确的。
1、圣灵与教会
路德的这部分论述是最宝贵的,因为从加尔文开始,对圣灵工作的认识,以及对教会的认识每况愈下。首先,圣灵是真理的圣灵。路德强调圣灵是藉着圣道在信徒身上工作(约翰福音14:26)。“除非圣灵将所宣讲的福音赐给我们并使我们的心接受它,否则你我都不可能知道任何与基督有关的事,亦不能相信祂或接受祂成为我们的主”〔哥林多前书12:3;加拉太书4:6〕。其次,圣灵总是在教会中工作,并且为教会工作(哥林多前书2:9-16;使徒行传20:28;以弗所书1:22-23,3:10,3:21,5:23-32;歌罗西书1:18,1:24-25;提摩太前书3:15;启示录1:4,2:7,2:11,2:17,2:29,3:6,3:13,3:14,3:22,22:16-17)。约翰福音14:1是这两方面的正本清源:“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圣灵和教会的真理不仅拆毁了任何经外启示的假先知(如摩门教),包括宣称圣灵可以超越和违背圣经的改革宗与灵恩派,以及将圣灵为基督作见证这个真理歪曲为人本主义神迹奇事的术士;也把所有信徒保守在谦卑和诚实之中——我们需要住在圣灵工作的教会中,被动地更新成长。这也避免这这种异教风俗:一个人号称圣灵充满或完全重生,就不再需要教会;或者他们进入教会仅仅是为了奉献爱心和教导别人。路德教义把圣灵称为“成圣之主”,但成圣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在教会中完成,且藉着真理(约翰福音17:17;以弗所书6:14-18)。教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一个根本原因是对教会不再有“圣”的观念。魔鬼发动了对教会的道德控告运动,不过是重演了对乐园的颠覆行动。
2、圣徒的相通
圣灵在教会教导圣徒彼此相爱。“相通”(κοινων?α)这个字深刻显示了教会中圣徒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个前缀先有“相交”、特别是排他性(与不信的人分别)的“相交”、“同心合意兴旺福音”的含义(使徒行传2:42;哥林多后书6:14;加拉太书2:9;腓立比书1:5;约翰一书1:3,1:6-7)。基督徒之间不能互相敌对、互相厌弃,彼此控告;反要彼此相爱,作福音同工。其次,这个字可以翻作fellowship或congregation(聚会、团契),教会是一种神迹,是奥秘和得胜的团契(以弗所书3:9-10)。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她(马太福音16:18;以弗所书1:22)。第三,这个字本身也指向奉献礼(罗马书15:26;哥林多后书8:4,9:13;希伯来书13:16)。基督徒是奉献着的人,是通过奉献切实爱教会和邻舍的人,是可以胜过玛门偶像因此活在新自由中的人。人间的一切战争归根结底出于贪财;教会要从“万恶之根”这里获得解放。第四、这个字特别指同领圣餐(哥林多前书10:16)——这是血肉相连的骨肉至亲。第五、这个字指在基督里共同有份或同受主恩(哥林多前书1:9;哥林多后书13:14,腓利门书1:6;约翰一书1:3,1:6-7)。这是教会存在和相爱的基础。我们爱,因为祂先爱了我们,并吩咐我们彼此相爱。我们有一位共同的救主(以弗所书4:1-6)。不仅如此,这个字也告诉我们,我们要“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立比书3:10-11)。值得强调的是,加拉太书5章中讨论“圣灵的果子”;那些果子主要针对的就是教会内部的人际关系;圣灵的果子不是用来彼此论断和吃人自义的,而是为了“圣徒相通”(加拉太书5:22-26)。
3、教会与重生
教会中的横向关系除了“相通”之外,不再有别的。只剩下每一个信徒自己面对上帝的更新成长。弟兄之间不存在论断和审判的关系,没有任何人拥有这种特权。凡是对别人采取律法主义态度的,或者把教会当作吃喝工具、名利场所而加倍互咬相吞者,都是魔鬼的儿子。这样的教会就是撒旦一会。所以信经最后让每一个基督徒在教会将自己的生命热情从偶像和邻舍身上转过来,单单瞩目自己和基督的纵向关系。这个纵向关系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罪得赦免——不是别人的罪得赦免,首先是你自己的罪得赦免;肉身复活——不是别人的肉身复活,是你自己的肉身复活;并且永生——不是别人的永生,是你自己的永生。需要强调的是,“罪得赦免”这个教义与我们教会的“认罪赦罪礼”密切相关。无论什么人,进入教会首先要认罪,并被宣告赦罪。这从根本上拆毁了霾国人在任何公共场所必须自高、显摆、挑刺和吃人的罪性,让他们学会谦卑和诚实,并在赦罪中经历恩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赦罪礼仪的教会根本就不是圣经启示的教会(马太福音26:28;马可福音1:4;约翰福音20:23;约翰一书1:8-10;约翰福音1:17;罗马书7:23-25;加拉太书6:1-5)。这条教义正视一个基本事实:基督徒不过是蒙恩的罪人,需要赦罪和渐渐更新(罗马书6:4-11, 帖撒罗尼迦前书1:3,歌罗西书3:10;哥林多前书13:10;提摩太前书1:15,腓立比书3:12)。复活是福音的中心,直到身体复活我们才得以完全(哥林多前书15:43,53)。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这个渐渐更新只能是在教会中完成的。所以路德强调:在基督教会之外,既找不到福音,也就没有赦免,当然也不可能有成圣之事。所以,凡寻求且盼望成为圣洁者,若不藉着福音和罪得赦免,反要靠自己的行为成圣的话,那就是将自己赶出教会,与教会隔离了。这一点正如加拉太书5:4-5所说:“4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5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阿门。
任不寐,201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