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使徒行传”第十七课:教会之妖(5:1-11)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使徒行传5:1-11:

1 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田产。2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几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 4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

5 亚拿尼亚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听见的人都甚惧怕。6 有些少年人起来,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7 约过了三小时,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这事。8 彼得对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价银,就是这些吗?她说,就是这些。

9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10 妇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少年人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11 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感谢神的话语。这段经文在结构上明显是一个平行结构,先是审判男人,然后是审判女人。而且是两个平行的交叉结构:犯罪事实(1-2;7-8)-神的审判(3-4;9)-死亡代价(5-7;10-11)。

在过去的课程里,使徒行传谈到教会的创立,谈到外部敌人的逼迫和内部的彼此相爱,今天转向内部敌人或内部危机。这场危机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使徒行传5:1-11不仅是使徒行传中最难解、或最难以接受的经文,也是整卷圣经中的难题之一。圣经中灾难性事件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挑战和拦阻,主要原因是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为了上帝,还是为了人类,分别着真假传道人。或者说,圣经首先是为了上帝,然后才是为了人类;或者说,只有为了上帝,才能为了人类。面对这些信息,有一些传道人负责将圣经这类令人憎恨的信息处理成人能接受的信息;有些传道人(特别是加尔文主义者)负责将这些天火烧到别人身上,就是把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处理到别人头上。但是无论人文化还是双重预定论,都不是我要做的工作。一方面,圣经就是圣经,神怎样说,我就怎样传;另一方面,我们要看见,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活在我们自己里面,今天,我们要把他们从我们自己里面拉出来,处以极刑,彻底埋葬,然后继续天路——我们特别需要这样的真理治死我们心中之贼,死而复活。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今天才是建堂的第一天,愿主与我们同在,阿门。

一、犯罪事实(1-2)

1 有一个人,名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田产。2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几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1、男人和女人

地上的教会从来都不是完全圣洁的,而且总有稗子在其中。圣经的诚实不仅在于她完全忠实于上帝的话语,也在于她从不掩盖事实,特别是以色列选民和教会的事实。常有外邦人控告教会历史上的罪恶或不光灿的事,并指控基督徒缺乏反省和批评精神;这些人很无知,因为他们不读圣经,因此不明白,圣经比任何外邦人更能直观和反省上帝儿女的软弱与犯罪。旧约圣经几乎就是以色列人不断犯罪的历史记录;在新约中,福音书几乎记载了每一位使徒的不堪,而使徒书信,直截了当告诉我们初代教会的种种缺陷。当然,我们并不接受诬告。使徒行传第5张开篇将我们带入初代教会或婴儿时期教会一个惊天丑闻之中。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圣经所记载的,并不等于圣经所鼓励的。

连词δέ告诉我们,“名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与巴拿巴以及其他信徒是不同的,这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个连词也带领我们从教会内部相爱,转向教会内部的危机。教会危及是从一对夫妻开始的。这对夫妻算得上彼此相爱,如同旧约的亚哈与耶洗别。只是他们同心侍奉玛门和魔鬼,因此一同毁灭。丈夫名叫亚拿尼亚。新约圣经有三位亚拿尼亚(使徒行传 9:10,23:2),这是犹太人常用的名字。Ἁνανίας,חֲנַנְיָה,whom Jehovah has graciously given,God has favoured,神所恩待的,神所喜爱的。旧约翻作哈拿尼雅(历代志上 3:19,但以理书1:6等)。撒非喇,Σάπφιρα,סַפִּיר,蓝宝石(出埃及记 24:10等)。这个字在亚兰文中就是美丽之意。神确实很爱他们,使他们拥有了财富和美貌。这里特别强调这是一个男人或丈夫(ἀνήρ),一个女人或妻子(γυνή),本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的,按基督的形象重新创造的。家庭构成教会的基本单位。

2、致命的捆绑

首先我们要明白,教会里面的犯罪常常不是全然不信,而是半吊子信仰。这就是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境况。他们和全教会的人一样,至少表面上也表现出奉献的热情。但是我们应该详细考察他的连续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初代教会这场灾难与奉献有关,圣灵不惮以外邦人特别敏感的“假上帝事件”(金钱)来教导教会,这一点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外邦人完全可以指着这件事控告教会的贪财与不宽容,但是,圣经却没有回避这件事,这是需要我们反复思想的。亚拿尼亚第一个“宗教行动”是πωλέω,专指市场上的交易,等价交换。这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马太福音10:29),当然也无可厚非。他所卖的是田产,κτῆμα,a possession,一处田产。这对夫妇不是变卖了所有的田产,而是变卖了一处田产。根据上下文,这场交易显然是以奉献的名义进行的,以宗教或信仰的名义进行的。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沽名钓誉,也可能是为了借此逃避律法的禁止和舆论的谴责。利未记25:23 -24,“23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24 在你们所得为业的全地,也要准人将地赎回”。律法基本上禁止犹太人进行土地交易,但这对夫妻趁着初代教会的奉献热情,企图暗度陈仓。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这样说他并非不公平,因为亚拿尼亚的第二动作不是奉献,而是“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私自留下,νοσφίζω,这个字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是划分,这是真正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秘密地为自己留用(提多书2:10)。柏拉图在他的作品中,以及约瑟夫在犹太古史中也特别适用这个动词表示那种藏私之举。这个动词出现在奉献的举动之前,告诉我们这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原文中并没有“几分”,只是说,他们从售价(τιμή)之中(ἀπό)私自留用;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到底留下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利用教会的“洗钱行径”。而教会拒绝被世人、假基督徒捆绑谋取私利、沽名钓誉,这是该事件的本质。然后,他们才将一部分(μέρος)价银放在使徒脚前。根据上下文,显然他们撒了谎,宣称自己奉献了一切所有的,而且使众所周知。贪婪、欺骗和假冒为善,铁证如山。

不仅如此,这里明明说,这是一场夫妻共谋,至少,妻子在其中“顺服”了丈夫的犯罪。συνοράω,to know with another,撒非喇从头至尾,完全清楚、看见、理解这件事。这个动词等于强调撒非喇是同谋。也许撒非喇的名字也传递出一些信息,使我们愿意相信这位女人是一个“珠宝爱好者”。至少从她的结局看,她是贪财的。在很多的时候,女人的贪婪常常是男人犯罪的动力。撒非喇的同谋与箴言31章“贤德的妇人”形成的对比,诸位可以对比阅读。“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箴言31:10),这几乎就是在针对撒非喇;“她寻找羊绒和麻,甘心用手作工”(箴言31:10),勤劳得福,占便宜必将自己陷入愁苦和纷争之中;“未到黎明她就起来,把食物分给家中的人”(箴言30:15),人家要睡“美容觉”,到黎明才入睡的女人,应该反省了;“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言31:30)。主是信实的,让我们依靠赞美祂。

二、神的审判(3-4)

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 4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

教会被商业精神捆绑,陷入致命的危机。可以说人类所有的组织都是一种商业组织, 但教会之所以是教会,与此不同。因此圣灵催逼彼得起来阻止这场内部的腐烂或根本上的倾覆。彼得没有讨好人,他愿意起来针对这对假基督徒。δέ,又一次转折,牧者必须重申教会的严正立场。彼得的讲道台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针对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及所有同类之人的炮台。圣灵借着彼得对亚拿尼亚事件的宣判如下:

第一、这事出于魔鬼。再没有这样的指控更为严厉和伤人的了。但关键是他说的是不是事实。一方面,彼得不能滥用权柄诬告亚拿尼亚;另一方面,彼得必须明白自己所说的,有从圣灵而来的充分的证据。彼得当然有。διατί,by what,why;为什么。一方面,这个追问不仅毫不犹豫地宣告了魔鬼在这件事情上操控的事实,基督徒必须时刻警惕魔鬼。所以彼得前书 5:8-9说:“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亚拿尼亚是魔鬼成功吃掉的范例。另一方面,彼得也在追讨亚拿尼亚没有抵挡魔鬼的责任。正如雅各书4:7所说的,“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基督徒有抵挡魔鬼的责任。亚拿尼亚的情况与犹大相类:“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约翰福音13:27)。不仅如此,我们也看见,魔鬼阻拦和消灭教会,不仅从外部组织仇敌逼迫教会,也从内部试探信徒,使他们常常使用“普世价值”败坏教会。

第二、人犯罪出于自己。是亚拿尼亚自己的贪婪,让他们故意欺哄圣灵。亚当和夏娃犯罪,总是将全部责任归给魔鬼和别人(创世纪3);但神要每个人必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所谓欺哄圣灵,一方面,以信仰和上帝的名义牟利;另一方面,他们竟然以为上帝对此不知。ψεύδομαι,to lie, to speak deliberate falsehoods——亚拿尼亚一定是公然撒谎了,尽管这段经文并没有引用他的谎言。但彼得已经告诉我们这谎言的本质是“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却谎称变卖田产(χωρίον, the land)的行动是为了上帝,为了奉献,并谎称全额奉献了。不仅如此,ψεύδομαι 这里用作Infinitive,表示目的——撒旦利用亚拿尼亚真正的目的,就是欺哄圣灵。这是那恶者有意为之的公然挑衅,目的是让新生的教会成为笑柄。而亚拿尼亚毫不犹豫地成了魔鬼的差役。无论如何,这是一场属灵的争战。

第三、教会的基本立场。彼得接下来为教会辩护:圣灵关切此时不是因为关切钱财,也绝非不宽容。一方面,这件事在于利用教会牟利沽名;另一方面,这件事在于亵渎圣灵。彼得了解魔鬼的控告,所以非常彻底地说明,对亚拿尼亚的审判绝对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奉献或奉献不够,而是因为他对教会的利用和信仰上的诈骗。你有权不奉献(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你也有权少奉献(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但你不能利用教会牟利取义。值得强调的是,彼得非常清楚地告诉世人,以及每一位基督徒,教会奉献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新约圣经从来没有任何一节经文勉强信徒奉献。常有人引用玛拉基书的相关经文教训门徒十一奉献,这种教导和这段经文是对立的。我再重申一次,旧约的宗教礼仪律,不适合教会。

第四、这件犯罪的本质。“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首先,亚拿尼亚是故意犯罪。τίθημι,起这意念,设计谋划。从根本上说,亚拿尼亚是不信的,因为他以为上帝不能洞察他的心思意念。每一位基督徒必须记得,每个人在上帝面前不仅是完全赤裸的;而且,上帝看人的内心超过看人的外表。这次事件在人看来好像小题大做,但神是在审判亚拿尼亚的内心。撒母耳记上 16:7,“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参考诗篇51:6;箴言16:2、21:2;玛拉基书2:2)。其次,彼得将这场欺诈定义为“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问题的本质不是金钱,而是欺骗。ψεύδομαι,to lie, to speak deliberate falsehoods,to deceive one by a lie。一方面,人可以欺哄的,千百年来,亚拿尼亚不是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吗?但你不能欺哄神——你的 目的还不仅仅是贪婪,还有要羞辱上帝和祂的教会。所以有释经者引用路加福音12:10来解释这场审判:“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的,总不得赦免”。亵渎不仅仅是欺骗,还有玩弄,羞辱之意。

三、死亡工价(5-6)

5 亚拿尼亚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听见的人都甚惧怕。6 有些少年人起来,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1、男人之死

罪的工价就是死(罗马书6:23)。亚拿尼亚应声而亡,告诉我们这事出于神。彼得并没有用刀,是神结束了亚拿尼亚的生命。不过更准确地说,是彼得的“讲道”(τοὺς λόγους τούτους,these words)吓死了亚拿尼亚,我们因此看见上帝话语的能力。ἐκφέρω,断了气,ἐκψύχω,to expire, to breathe out one’s life——已经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神离开了她,成了死人(创世纪2:7)。同样是彼得的讲道,使“听见的人都甚惧怕”,这事也出于神。这里有两次ἀκούω(听见),一方面强调彼得讲道的力量,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圣灵愿意此事众所周知:上帝对祂子民诚实的要求,基督对祂教会诚实的要求,压倒一切。这一点对说谎成性的霾人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当最早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惊诧他们几乎从不说谎。这种品质是从亚拿尼亚这类血案之中不断造就出来的。不仅如此,圣经定义魔鬼就是说谎者,因此,亚拿尼亚之死就是要基督徒向谎言之罪而死,将自己从撒旦和它的差役中分别出来。必须处死我们里面的亚拿尼亚,否则,我们永远只能是魔鬼的儿子。

2、都甚惧怕

重生从惧怕开始。“都甚惧怕”也出现两次(5:11)。看来这件事传播得极为迅速,很多人很快就知道了(路加福音1:65)。这也是圣灵的旨意,好阻挡更多的人犯罪。惧怕也是听道的一种应有的反应。关于这场变故,我们都有同样的反应,所以迄今为止,这段经文让我们极为不安,甚至不以为然,更是大为恐惧。φόβος,这个字有两个基本含义,首先就是fear, dread, terror;其次,r everence for one’s husband,专指妻子对丈夫的敬畏、尊敬,与贞洁有关。我们就是“听见的人”,借着这件事会产生不洁的妇人站在丈夫面前那种颤栗。这是被捉奸的恐惧。如果你听见这件事很舒服,那就是控告圣灵是说谎的了。如果你也一同恐惧,就说明,亚拿尼亚就在我们里面,他很不安。你有两个选择,同情并为他辩护;用圣灵的宝剑将之一剑封喉。这是认罪悔改的日子。

3、新人出来

少年人进来“打扫战场”。νέος,recently born, young, youthful,new;这是一群新生的人,年轻一代人;新鲜的血液,新的水源(马太福音9:17等)。请注意“少年人”在这里被重复使用了两次,他们先是亚拿尼亚的收尸者,然后是撒非喇的收尸者。我个人愿意在属灵的意义上引申一些这个画面:年老的、老谋深算的、被金钱以及“普世价值”弄瞎了眼睛的“老基督徒”、教会里的老油条、教痞、混混、窜堂者,不思悔改、不再更新的“老人”,没完没了的发怨言的旧人,死了,被请出去了。正如启示录21:27所说:“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参启示录22:15)。但神兴起一代新人,他们起来了(ἀνίστημι,to cause to rise up, raise up;复活的人);并取而代之,继续建造基督的教会。这一幕像极了旷野中的以色列人,神向这些怨妇的族类发怒,结果一代旧人死去,一代新人出来。或者像路加福音15章浪子回家的故事,大儿子在灵里基本上已经死了,到小儿子灵魂苏醒,成为教会里新造的人(路加福音15:1)和天国里为大的(路加福音22:26)。不仅如此,在属灵的意义上,埋尸之地应该就是亚割谷(约书亚记7:26);而埋葬的目的在于洁净教会(以西结书39:12-16)。死亡和埋葬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

四、犯罪事实(7-8)

7 约过了三小时,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这事。8 彼得对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价银,就是这些吗?她说,就是这些。

1、神的忍耐

我们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三个小时之后撒非喇才到达现场,也许中间是祷告时间。不过我们可以说,这三个小时是上帝给这妇人额外的恩典。这三个小时是悔改重生,逃离死亡的最后机会。这是我们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三个小时。也许我们有同样的经验,就是当灾难来临之后,我们痛定思痛,才想起,灾难发生之前,实际上上帝给了我们三个小时;而一切因为罪引起的灾祸,本来可以在那三个小时通过悔改、改变甲乙避免。三在犹太文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常常是神性的数字,也代表完全,这三个小时完全是神的恩典,因为按撒非喇的罪,她应该和亚拿尼亚一同灭亡;另一方面,这三个小时完全够用了,足以让一个人认罪悔改。这三个小时可能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静静的时刻,是静静的顿河,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所谓难得的平静的时光……但恰恰就是在这个貌似平静的时光里,圣灵忧伤地看着我们,灾祸也正在一步一步逼近。

创世纪有两个忍耐一千年的故事,启示录也有一个千年忍耐。我们的神是大有忍耐的神,知道千年之后,再增加三个小时。我常常想起自己错过和浪费的那三个小时,悔恨不已。主啊,怜悯我们。但愿我们在每一段貌似安静的时光中突然惊醒,悔改归入基督。但愿我们常常想起这“三个小时的倒计时”。正如彼得后书3:9所说的,“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圣经也说,女人比男人软弱,因此,多给了女人三个小时。既然上帝都多忍耐女人三个小时,上帝的儿子,上帝的儿子里面的基督徒,都应该学习这样的功课。“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这事”,这句话让我们至少有两点看见。第一、死到临头,罪人懵然不知。第二、撒非喇不仅不知道丈夫的悲剧,更不知道自己犯了罪。从始至终。也许她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最多是从犯。她甚至想过无数为自己辩解的理由,这些理由也都在我们的心里。

2、人的刚硬

神怜悯我们。借着彼得的提问,实际上给撒非喇最后一次机会。事实上,当神审判我们,管教我们之前,总是有声音临到祂的儿女。这声音直指我们的罪,警告我们,提示我们。但由于这些声音太难听、太扎心,无论出于恐惧还是骄傲,我们完全充耳不闻。甚至恼羞成怒,听道成仇。不仅如此,撒非喇变本加厉掩盖自己的罪,结果罪上加罪。“她说,就是这些。”这是故意说谎了。δὲ εἶπεν Ναί τοσούτου。借助于原文,我们看看撒非喇是怎样死的;而我们实在可以从中学到惨痛而宝贵的教训;这也正是圣灵的美意。第一、δὲ,但是。神给了我们机会,“但是”,我们没有珍惜。第二、εἶπεν,神给我们说话的机会,就是认罪悔改的机会,但我们没有说讨神喜悦的话,反而用舌头加倍犯罪。第三、Ναί,yea, verily, truly, assuredly, even so;极为强烈地说谎,发誓咒诅地说谎,比真的还真地说谎,用更多的谎言掩盖第一个谎言地说谎,表情极度夸张、甚至大大生气地撒谎……第四、τοσοῦτος,so many,就是这些。公然说谎,理直气壮、平平静静地说谎,习惯性地说谎,自以为计地说谎。如果你在生活中被如此欺诈和羞辱,你就可以体会圣灵的心肠。我认识一个行奸淫的女人,当丈夫责问她的时候,这女人先是暴跳如雷咒诅别人诬陷她,“我怎么可以干出这种畜生不如的行为?!”然后心平静气地说:“我没有干,神知道我没有……”这就是撒非喇的状态。

五、神的审判(9)

9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帝借着使徒将审判临到了。不过我想,即使在审判的过程中,这女人仍然有悔改的机会;但我相信,当彼得宣判的时候,这女人一定更加恼羞成怒,正在绞尽脑汁筹集智慧和谎言,要进一步亵渎圣灵。我们来进一步看看彼得对撒非喇的定罪。

第一、她和丈夫犯有同样的罪,他们在罪上同心合意。συμφωνέω,to agree together。这个动词在这里是被动语态,一方面他们是互相鼓励、互相说服为钱犯罪;另一方面,他们都是撒旦进攻教会的工具。我们必须警惕夫妻相爱和彼此顺服的滥用。如不在基督里,不在真理里,在罪中的彼此顺服就意味着同赴黄泉,牵手进入火湖。换言之,妻子顺服丈夫是有底线的,不是所有的顺服都是神所喜悦的。第二、这夫妻的行径背后是那试探者,即魔鬼(马太福音4:1-3)。πειράζω,to tempt。魔鬼起初怎样试探基督,如今也怎样试探基督的教会。但是感谢主,祂已经为我们率先胜过了试探。然而这对夫妻没有住在基督里,夫唱妇随地双双跌倒了。若明明知道这是属灵的争战,这场大失败实在可叹。第三、试探的对象是圣灵;换言之,撒非喇也犯有亵渎圣灵的罪。τὸ πνεῦμα κυρίου,the Spirit of the Lord。起初丈夫在真理和生命上冒称属灵看见,然后妻子冒充顺服丈夫的属灵模范,这是两种假冒伪善。第四、这罪当死,而且撒非喇的死状直如其夫。ἰδού 这个词显示当时气氛的紧张。“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这句话也可能是双关,“你已经与神的国无份了”。夫妻双双把家还,那家就是世界,或者异教,就是死亡。夫妻二人先后被抬出教会,或离开教会。这是教会黎明的悲剧故事。

六、死亡工价(10-11)

10 妇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少年人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11 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1、妇人之死

妇人之死与她的丈夫有两点不同。第一、形容妇人之死用了一个副词,παραχρῆμα,straightway,立刻。这有些末世论的气氛,不再有时间了,“不再有时日了”(启示录10:6)。神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第二、“仆倒在彼得脚前”。这一幕彰显了使徒和教会的权柄——神会借着教会审判世人。我们现在看见教会的黎明横陈着第二批尸体。第一批是卖主的犹大,第二批就是利用教会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两者的败坏都和金钱有关。金钱是败坏教会,特别是萌芽状态的教会最有效的手段。以色列人刚刚开始天路历程或刚刚进入迦南美地的时候,魔鬼使用了同样的手段,那时候的亚拿尼亚叫亚干(约书亚记7章)。其中约书亚记7:1开明宗义:“以色列人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因为犹大支派中,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取了当灭的物。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亚干事件造成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第一场惨败。“于是民中约有三千人上那里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艾城的人击杀了他们三十六人,从城门前追赶他们,直到示巴琳,在下坡杀败他们。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约书亚记7:4-5)。这正是魔鬼给幼年的教会安排好的大失败。但是感谢神,悲剧没有重演,教会赢得了这场胜利。

2、重复教育

请注意10-11与5-6在结构上的不同,两个句子都可以视为交叉结构。在5-6中,众人恐惧是中心经节;而在10-11中,少年人是中心经节。这应该是有意安排的。恐惧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恐惧之中,造就或重生新的生命。正如这件事必定让我们扎心、反感,但神的意思却是好的,为叫我们离开旧人,成为新人。少年人再一次出现,也意味着上帝给新人反复两次的功课,这是反复在建造他们。而我们实在需要重复教育。谎言习惯不是一次能更正的。我相信这一天对这些少年人是非常重要的,上帝将历史浓缩给他们,让他们从中学到生命的真理。其实圣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圣灵赐给我们这些少年人,让我们学习怎样逃避死亡,进入永生。每一个冬天都有很多人逝世,他们多是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我们都是死亡事件的目击者,“见她已经死了”。我们应该怎样行?将这尸体埋葬,继续走前面的道路,并避免重蹈覆辙。少年人需要经历这些悲剧,需要学习,没有人心本善这件事。

3、教会惧怕

圣灵使用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悲剧,来建造普世教会。“教会”这个词,在使徒行传中第一次出现。ἐκκλησία,这个希腊字的本来含义是:a gathering of citizens called out from their homes into some public place, an assembly。即使根据这个字的原意,我们也知道,全部以家庭成员为会众的“教会”并不是真正的教会,真正的教会就是由不同家庭成员组成的公共集会。教会诞生在“惧怕”之中,这是特别值得深思的。那些指着这件事指控使徒和圣经极端的人,应该好好思想最后这句话。一方面,为什么“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因为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你心里若没有鬼,你就不会反感,你就不会惧怕。另一方面,若没有彼得这样的使者警告,每个人都会走他们的道路。“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加拉太书 5:9);我们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认识到这件事的极端严重性,也就能理解使徒的极端反应了。商业精神如瘟疫,会带领多数人起来模仿。消灭教会,金钱的试探比政治的逼迫更有效,教会完全可能从一开始就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活动或企业组织,成为世界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教会的黎明出现了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事件。上帝允许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事件发生,圣灵将这件事记录在案,也是在教会的入口处放上了一块绊脚的石头,可以阻挡假基督徒的长驱直入。恐惧是生命之母。

七、应用:欺哄与惧怕

这场极端事件显明了教会生活的两条底线,这两条底线是不能逾越的,是神不能容忍的。这两条底线分别用重复的方式加以强调。第一,欺哄。神的教会要坚决拒绝谎言,特别是假冒伪善的谎言。而魔鬼起初就是说谎的 ,并用谎言败坏的亚当和夏娃;但初代教会,通过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死亡,堵截了撒旦的卷土重来。第二,惧怕。神的子民必须敬畏上帝。这也是我们的教会生活特别强调的:从里面说,我们来到神的面前应该自洁,应该有认罪悔改和感恩之心;从外面说,教会首先必须是严肃会,神是欺哄、轻慢不得的——凡是亵渎上帝的,必被审判(加拉太书6:7)。

1、欺哄——教会之妖

谎言与上帝是不相容的。而教会中最流行的谎言就是亚拿尼亚式的谎言——为名为利夸大自己的敬虔。在新约圣经中,耶稣咒诅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种假冒伪善,亚拿尼亚生动再现了这种假冒伪善的经本精意。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假冒为善一直是教会的流行疾病,于今为烈。假冒伪善不仅仅是指金钱奉献上的吹嘘和沽名钓誉与牟利骗钱,更广泛地表现为一个蒙恩的罪人,一个明明白白的肉身,在人面前,在教会里成了天使,成了属灵表演艺术家。我常说的“重生派邪教徒”、“生命神学”、“律法主义者”、“基督教道德主义者”、“记得灵恩派”都是这种试探的主要演员。遗憾的,上帝最憎恶的属灵高调,如今成了教会趋之若鹜的主流文化。你在任何异常见证会上能都看见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联袂秀场,而你在任何属灵高人的祷词和悼词中也能看见这种弥天大谎和恬不知耻。所谓属灵高调,就是你标榜自己、别人无论如何根本达不到、没有达到的生命高度。我完全重生了,从此我不再是人了;你根本没有到达那种程度,但你说你得着了;你根本还在肉身中,但你宣告你已经肉身成道了。先知预告了种种兽性,并反复说上帝咒夸大的舌头。如但以理书7:8,“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它拔出来。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 新约圣经也指着这些人说:“这些人是私下议论,常发怨言的,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口中说夸大的话,为得便宜谄媚人”(犹大书1:16)。感谢神,在教会启程的地方粉碎了一场属灵表演,并在我们里面,对假冒伪善和属灵高调执行死刑,立即执行。

犹太人的威胁是巴比伦,耶路撒冷最大的威胁是巴别塔。教会最大的危险是罪人演上帝,亚当演基督,肉身成天使。从教皇到洪秀全,从加尔文到属灵寡妇,可见一斑。信仰,特别是对上帝的信仰,最容易使罪人演天使,结果使教会成为妖精、神经病和伪君子的集散地、批发市场;而无知的妇人变得更加无知和疯狂,下三滥变得更加下流和嗜血。属灵高调者绝对不是天使,但绝对是妖精——妖精就是肉身之中的人作天使状。罪人假冒伪善和教会之妖孽是教会最大的威胁,是教会沦为邪教的根本原因。妖精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吃人。“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就是吃人自义,像神一样知道善恶,论断人,将教会变成绞肉机和世界上最丑恶的地方。这不奇怪,妖精的生命靠吃人活着。他们的生活乐趣总是:唐僧师徒今天到哪里了。对人以及人那点儿破事儿的极度关切,根源于它把人看为食物;看人,论断人,只是一种厨艺。吃人生番以霾人为甚。他们看人、议论人、论断人那种兴奋和快感,直入任不寐看见一盘卤煮火烧。第二就是穴居。妖精在山洞里修炼。它不要施恩之具,蔑视教会生活,结果将基督教变成东方的风俗和异教。使徒行传中两位使徒反复说“我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是为了几乎捍卫教会免遭魔鬼试探的见证。所以耶稣用罕见尖锐的方式咒诅法利赛人的假冒伪善,旨在将自己的教会与一切宗教鸦片区别出来。马太福音23章里,与登山八福对应,耶稣这里宣告了八祸,都是针对假冒伪善的(马太福音23:13、 14、15、16、23、25、27、29)。换言之,上帝厌恶假冒伪善或属灵高调,而且神的愤怒一定倾倒在这些人身上,特别是如果这些人入侵神的教会。一个宣告自己彻底重生并论断弟兄姐妹生命、厌恶教会生活的人,基本上就中了法利赛人的酵,染上了假冒伪善的绝症(马太福音 16:6)。论断别人的生命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欺哄:自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一样得罪人)、欺人(让人相信他比别人更义)、欺神(我是为了神,我更爱神)。

2、惧怕——脱离畜类

如果说认识欺哄,让基督徒远离人妖;那么,认识敬畏,让我们远离高等动物,成为正常人,成为有灵魂的人。信仰改变我们的生命,就是让一个天真无罪、无知无畏的动物或行尸走肉,变成一个敬畏上帝的人。至少在教会生活中,以敬畏耶和华为新生命的开端。在旧约圣经中有一个和亚干对应的例子,就是乌撒(撒母耳记下6:2-9)。乌撒之死也让大卫惧怕,“8 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作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9 那日,大卫惧怕耶和华,说,耶和华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大约1000年之后,耶路撒冷成了毗列斯乌撒(事实上毗列斯乌撒就在耶路撒冷附近)。פֶּרֶץ עֻזָּה,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乌撒粉身碎骨之地;而乌撒的含义就是力量。乌撒代表靠自己的力量、公然违背上帝律法“侍奉上帝”那种大无畏的精神,结果被神击杀(出埃及记19:22,民数记4:15,民数记19:20,以赛亚书52:11)。乌撒也有前车之鉴,“ 拿答,亚比户在耶和华面前献凡火的时候就死了”(民数记26:61,参考利未记10:1;民数记3:4)——在某种意义上,这凡火大约相当于罪人对罪人的“义怒”,表演者里面不怕神,但神要人在表演者倒闭的悲剧中学习敬畏。“凡火”之“凡”(זוּר),本意是“怪异的、敌对的、娼妓般的;外来的,淫荡的”。婊子无畏,婊子演天使大无畏。

旧约的亚干、乌撒、拿答、亚比户之死,新约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之死,所启示出来的真理是一贯的,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上帝的子民与外邦人的区别,在于我们有所敬畏,并只敬畏上帝。是敬畏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并开始学习爱上帝,又爱人如己。敬畏也告诉我们,基督徒新的生命绝对不是自己修炼、修行、冥想的结果,而是在上帝的施恩之具的“恐吓”中渐渐被动活出来的。不过圣经指着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之死不是要吓唬我们,而是将一件不能否认、必然发生的事实指给我们看,好叫神的儿女弃恶从善,转危为安。与此相关的一个外邦人的指控是:全能至善的上帝为什么为人类设立了地狱?这个指控不认识神也不认识人。一方面,虽然地狱存在,但上帝并不希望你去那里;另一方面,这些人从未认识人是什么,没有想过,这样的人类,若没有地狱,结果将会如何——如果没有地狱,人间就是地狱。我们可以厌烦,但我们不能否认。只是那些能领受上帝旨意的人有福了,他们会从中学到敬畏神的美好功课,反过来祝福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儿女和家庭。启蒙哲学的口号是,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个口号只是无神论更无助的颤栗或歇斯底里而已;而欺哄,与无神论的大无畏精神一脉相承。蛇说,你们不一定死;“恶人的罪过,在他心里说,我眼中不怕神”(诗篇36:1,罗马书3:18)。然而我们信靠一条更简单、更常识的真理: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收生婆因为敬畏神,神便叫她们成立家室”(出埃及记 1:21)。

总而言之,信仰就是让人作正常人,或在基督里的人,神所造的人。亚当以降,人类演义出有两种假人,霾国为甚: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他们是人的颠覆和威胁,是魔鬼和罪人的共同作品。第一就是妖精,是魔鬼和人性在加尔文里面联合制造的,主要技术是欺哄神。但人不能欺哄神,不要欺哄圣灵,你永远不过就是人。求神怜悯我们这小群,让我们在这世界永远不做妖精或人上人,我改革你人,我归正你人,以及灵恩派和重生派的我惊为天人,美若你先人。第二就是畜生,或者动物,是魔鬼和人性在加达尔文里面制造的,主要工艺是不怕神。畜生从来没有敬畏,以食物为天,因此主张可以为了肉身为所欲为。求神怜悯我们这一小群,做一个有所敬畏的人,或有灵的活人。主流教会以“那小妖摇身一变”为选民标准,主流社会以“你先做好动物”为普世价值。这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处境。教会负责出产妖精,社会负责繁殖畜生,而伟人就是妖精和畜生的两位一体。我们自己不能超越和胜过这两种试探,因此,神设立教会和施恩之具帮助和保护我们。唯独基督的信息消灭一切假基督或教会妖精;而降生马槽、死而复活在十字架,使一切自认畜类的罪人,可以因信称义。上帝就是要在基督里重新造人,圣灵借着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在我们身上实施了重造的手术。很痛,很窒息,很绝望——但与此同时,我们看见天开了,圣灵仿佛鸽子,前所未有地降临在我们身上。这是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新人,一群少年人。主啊,你既然爱了我们,就必爱我们到底,阿门。

任不寐,2014年1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