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系列之八:为什么批判加尔文主义

      悬崖系列之八:为什么批判加尔文主义无评论

sancaitaba2012-07-20 23:17:50 说: 任先生,我所在教会的两个朋友对您的《悬崖系列》中的两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看法。第一、他们认为,您所说的,改革宗在中国“别无分店”,应该为中国教会的整体迷失负责,过于夸大了。他们说,“我们还在为争取谈点改革宗神学而努力”,”其实从我们所看到的来讲,改革宗还太边缘。非主流“。而且他认为在基督徒知识分子里,倾向改革宗的也很少,百分之九十是无宗派的。第二、有一个认为改革宗也是将洗礼和圣餐等视为施恩具的,只是名字不同,被称为“蒙恩之道”。他给我发了几段《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见网址:http://www.chinareformation.com/2-17.htm)中的文字,用来证明这一点。我在下一条留言中,把他的东西转发给你。请您有空的时候评论一下。也请您帮我解惑,我也有点搞糊涂了。谢谢!

平安。谢谢您以慕道友的身份对真理的执着,再次呼喊你早日受洗归主——圣经说,属灵的人才知道属灵的事。也谢谢你的问题,使我们能有机会再一次返回悬崖系列。在某种意义上,前几天这座城市发生的宣道会闹剧与加尔文主义的一些传统有关联;另一方面,在已往的悬崖系列中,改革宗的“要理问答”从未被系统清理;而这些“世俗小学”,一直瞎眼领路地败坏着众多教会。您提到的《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也算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因此,简要指出其中的欺诈和悖谬,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重申,我从未说加尔文主义缺乏“施恩具”的名词,他们缺乏的是相关真理概念。他们的真正的问题是“阳奉阴违”。正如已经指出的,他们同样信奉“唯独圣经”的口号,但是,遇到具体经文,他们将把人作为圣经的尺度。“不许女人教导”仅仅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不仅如此,《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的中译者我也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还算是“师兄”;但是,他近年翻译的很多改革宗的启蒙资料,总的来说,对教会弊大于利。请记住,加尔文主义根深蒂固的罪错是人本主义,无论他承认与否。“蒙恩之道”这个翻译就是有问题的,其主体是人,这符合加尔文主义的人本陋习。但“施恩之具”的主体是上帝。而“道”容易和“道成肉身”的“道”混淆。所以我赞成“施恩之具”这样的译法,也曾试图用“恩乘”这个概念来表现。当然,这一切并非我要烧毁《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这些人本主义神学垃圾的主要理由。

在《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之“蒙恩之道”的目录下面,改革宗同样陈列了圣道和圣礼两个项目。关于圣道,我说过,他们并不是像自己宣称的那样唯独圣经,总是用人的理性、时代具体处境以及圣灵独立的行动等托词来弯曲和重新阐释圣经明确的字句。所以《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规定了例外情况:“上帝并没有把自己完全局限在这些蒙恩之道上;他可以使用特殊的方式,把某些处于属血气状态的人带到蒙恩的状态中;比如保罗,他就是因着来自天上的大光和声音而归正的”。这是明显的乱解圣经,好像保罗可以信道不从听道来。加尔文主义者忘记了,至少有一篇讲道让保罗终身难忘,那就是司提反的长篇大论。后来保罗在庇西底的安提阿的讲道,基本上“抄袭”了司提反的模式。这一点我不想多谈。《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中的“蒙恩之道”又增加了一项,就是“祈祷”,这是明显的异端思想。“问5:主所指定的最重要的蒙恩之道是什么?回答:主所指定的最重要的蒙恩之道就是圣言、圣礼和祷告。‘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2:42)”。路德神学不会将祷告视为施恩之具。因为祷告的主体是人自己。但圣言和圣礼都是从神而来。扫罗的祷告明显不再蒙恩。若祷告是施恩之具,救恩必然是人神合作的产物。此外,《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将“施恩之具”限定在他们臭名昭著的“双重预定论”的神学框架之内。“这些蒙恩之道对于谁有拯救的效力呢?回答:这些蒙恩之道唯独对于上帝的选民才有拯救的效力。”这是典型的“有限救恩论”。

《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更明显的魔鬼之言表现在它对具体“蒙恩之道”的胡言乱语上。“九十问:怎样读经听道,才能使上帝的圣言对人有拯救的效力呢?回答:要使上帝的圣言对人生发拯救的效力,我们必须用勤勉(申6:6;箴8:34)、预备(路8:18;彼前2:1,2)和祷告(诗119:18)来读经听道,用信(来4:2)与爱(帖后2:10)去领受真道,存在心里(诗119:11),并在生活中实行出来(路8:15;雅1:25)。”这都是非常滑稽的说法,道的能力不是圣灵的工作,反成了人“呲牙咧嘴、妆模作样”的表演;好像上帝很看重莎乐美的舞蹈,而包括宣道会在内的主日证道都臣服这个异教表情。你能分清他们的讲道台和跳大神之间的区别吗?一会儿哭闹,一会儿舞动,蔚为大观。然而圣经上听道者的归正,几乎都是“毫无准备”的。保罗自然是一例,使徒行传的其他归信者大都如此。不仅如此,这些非常荒诞的说法在于表明:得救的确据在于人的态度,而不在于神的信实与大能。中国教会豢养了很多愚昧的会众,他们不能分别异教的扭动、吃喝的喜乐平安与圣经说的属灵。

《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在谈到圣礼这“蒙恩之道”的时候,更为无耻。到这里,他们已经公开违背圣经清清楚楚的教导了。“藉着圣灵的运行,基督确实把生命、美德和果效带入他所设立的圣礼和各样的蒙恩之道。否则,它们都是死的,绝不会有什么效力”。这绝对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如果圣礼本身就是神设立的,这个圣礼就不可能是死的。所以彼得前书3:21明明说,“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特别可笑的是,《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对圣礼的定义并不求助于圣经,反而求助于“人类的文明”。“问1:圣礼一词的正确含义是什么?回答:圣礼一词的正确含义,按古代的用法而言,是指军队中的宣誓,由此宣誓,将军确保自己对他所带领的士兵忠诚,士兵确保自己对带领他们的将军忠诚”。这个引申至少客观上将圣礼从上帝单方面的作为,更改为人单方面的作为。不仅如此,加尔文主义者不可避免地将圣礼仅仅看为“外在的有形的标记”,“标记所表征的事”。他们认为“圣礼确实代表、引证并施与基督和新约的恩惠”;然而,真理是,圣礼就是基督和新约的恩惠。

沿着这个人神颠覆的方向,《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在圣礼的问答中越走越抓狂。“问1:洗礼的外在标记是什么?回答:洗礼的外在标记就是水,而且是清水;因此,教皇派在洗礼所用的水中加油、盐、唾沫,乃是可憎恶的对圣礼的亵渎。“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徒10:47)。“身体用清水洗净了”(来10:22)。这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的辩论。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教皇主义而已。《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说的“清水”完全没有圣经根据,因为约旦河的水一定不是清水。关键是,既然神没有规定什么样的水,在这方面人为添加律法就出于魔鬼。考虑那种愚蠢,顺便说一句,我们也不是主张就用污水洗礼。更著名的错误来了:“问2:洗礼中的水表征什么呢?回答:洗礼中的水表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宝血”。整本圣经谈到圣礼的时候从未有“表征”这个字。与此相关的必然是用同样的谬乱解决圣餐问题。“问13:圣餐中的饼酒印证并代表什么呢?回答:圣餐中的饼酒印证并代表基督的体与血”。但圣经怎么说呢?“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林前11:24,25)。

那么加尔文主义者为何如此胆大妄为乱改圣经呢?根据人的理性!“问14:我们的救主当初明确地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身体,难道圣餐中的饼没有转变成为基督的真身体吗?回答:圣餐中的饼并没有转变成为基督的真身体,饼不过是基督身体的印记和代表而已。证明1:很显然,不管是对于人的感官,还是对于人的理性而言,在祝圣之后,饼仍然和从前一样。(1)对于人的感官而言……(2)对于人的理性而言……”何等无耻而狂妄啊!人的感官,人的理性!你靠理性怎样证明“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你怎样证明“道成肉身”与“死而复活”?你怎样证明把水变成酒?你怎样面对耶稣在水面上行走……加尔文主义将上帝放在人的理性审判之下,这是我们离开这个宗派的根本原因——不要在这大罪中有份。你若继续阅读证明2,更会哭笑不得:“假如圣餐中所用的饼真的变成了基督的真身体,那么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所有的圣餐中吃了多少个饼,基督就有多少个身体,二是所有的这些饼都是同一个身体”。他们恬不知耻地论证说:“那样,基督的同一个身体就会在同一个时间处于不同的地方了,既在天上,也在地上各个地方”。这就是他们的理性。这个混账逻辑是从加尔文本人来的。但他们怎样理解复活的基督“忽然不见了?”路加福音24:31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36正说这话的时候,耶稣亲自站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从加尔文本人开始,他们解决这个挑战的办法是弯曲圣经。这里的五个“证明”都是人的道理,人对上帝圣言和圣礼的审判,都是鬼魔的道理。如“证明5:在这一圣礼中所吃的就是饼,而不是基督的身体;使徒当初所说的就是如此。‘你们每逢吃这饼’,并不是说要吃基督的身体。‘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以及‘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林前11:26-28)。既然在圣餐中所吃的是饼,很明确,饼并没有转化为基督的真身体”。这是公开在说谎,只是半真半假的谎言而已。他们故意遮盖了林前11:27和29,“27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29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这让人想起蛇的试探:神岂是真说这是他的身体他的血吗?!

加尔文主义神学像所有滥觞于此的自由派神学一样,在去圣化、理性化,甚至祛基督化方面,不遗余力,信口开河。加尔文主义的根本问题就是这种人本主义。这个影响是深刻而普遍的。一个加尔文主义者很容易变成一个灵恩派的狂热者,所以你能看见在这座城市,宣道会的弟兄姐妹和灵粮堂的弟兄姐妹甚至神召会的弟兄姐妹,彼此窜来窜去,没有任何障碍。原因就是,这些宗派都是人本主义的宗派:我的理性和我的感觉是真理的尺度;你讲论的不合我的理性和感觉,我就朝三暮四。不仅如此,当圣经和我的理性和我的感觉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是圣经的标准,而不是相反。在宣道会浸淫多年的人都有这种痼疾。前些日子一位来自宣道会的同工这样来表达她的领受:“我看见一个图像……我认为谁有生命……”这是典型的人本主义之癌。我在这里绝非调侃这种善意,而是为了医治和帮助。一方面,你看见的图画不一定就是从上帝来的启示,更不堪的画面都可能从你脑海里出来,因为你本是一个罪人,里面根本没有良善。“我看见了”,但它什么属灵的优越感都证明不了。另一方面,你又不是生命的标准,你说谁有生命或没生命,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最多,证明了自以为神那种宣道会扯淡习性。这种疾病非常难以医治,因为其背后是强大的中国异教的人本传统,港台那里更是不能自拔。所以我们只能求神的怜悯。因为人本主义,无论是凡事看人还是我作为真理的尺度,都只能将人带入毁灭,并毁灭别人。这等基督徒一生生活在论断别人生命和刺探他者信息的泥潭之中,从未活在基督的脚前。其实质,人本主义是把受造物当成创造主来崇拜,尽管常常是以“否定的重视”来表现。

与此相关,改革宗气氛出来的的人本主义神棍,在任何真理争辩中首先会被这 三个问题“捆绑:1、怎样看待教会之间的争辩。2、怎样看待教会的人数。3、怎样看待教会的慈善能力。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提出这三个问题不奇怪,但根据圣经,这些都是伪问题。关于教会之间的争辩,加拉太书第二章中保罗对彼得和巴拿巴公开的批评削平了一切假冒伪善。传道者之间的争辩不涉及权柄的顺服问题,也与在外邦人面前告状无关。其次,教会的人数真正是一种试探,大教会的牧者大多有一种罪,就是将虚荣和利益看得更重,忘记了即使耶稣自己,最多不过70个门徒——没有哪一位牧者能真正地牧养上百的群羊。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判断:超过70人以上的教会,大部分是假教会;最多,是在等候更新和牧养的慕道者群体而已。最后,圣经从不以教会的慈善能力来看待一间教会,若是这样,基督就只拣选比尔盖茨了;但耶稣房无一间,宇宙是祂的。而耶稣的门徒,基本上是一群并不富贵的渔夫。教会要永远记得,你可以去爱,提供物质帮助;但是,教会之所以是教会,决不能缺少的使命只有一个,就是“宣道”。教会也不以任何属世的标准区别对待任何人,无论是林俊,还是任何名流。一个真正摆脱人本主义陋习的人,必能靠主的怜悯渐渐离开加尔文主义的乌珥,走向自由。愿主与我们同在。

任不寐2012年7月2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