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严行、朱寻道、罗博学的神学见证

语言的偏差:圣经翻译中的词义辨析

严行(加拿大多仑多)

母语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外语文本试图通过翻译进入这一语言时,必然要面对如何让外语词汇与该地母语能够恰当地互相转换的问题。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很大,在翻译转换的过程中,两种语言相对应的词语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完全吻合的地方。这些缺口的存在,在另一语言进入之初,即埋下意义分歧的根源,并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扩大。

众所周知,语言具有“约定俗成”的特性,语言本身具有巨大的惯性力量,一旦某一个词语它的内涵、意义被广泛接受,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翻译是一件必须十分谨慎小心的工作。选择使用某一词汇时,务必小心辨清该词在母语中的原有内涵,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歧义的产生。特别是当所要使用的特定用语是一个蕴含多重意义的词语时,积淀在这一词语上的历史文化的重负是相当多的,而这些内容,必然成为使用此母语的人理解该词的基础,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这将造成这样的困境:译者所表达的可能仅仅是该词所包含的某一意义,而在阅读者那里,则将该词原有的多重意义同时领受了。或者更有可能的是,阅读者以为他所理解的就是译者所要表达的。这样,分歧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并且以讹传讹,推演下去。在圣经的翻译中,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注意的因素。

在华人普遍所使用的和合本圣经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本文在此仅以几个词语为例。

1.“策士”

以赛亚书九章6节下和合本译作:“他名称为奇妙的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这句经文旨在阐释耶稣的性质,因而是基督徒引用最频繁的金句之一,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在这一句中,“策士”是一个相当生僻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并不为普通人所熟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不使用。因此,每当一般信徒读到这里,都需要有注释才能理解明白。目前,在大量汉语解经材料中,“策士”都解释为“谋略者”、“解释人生一切疑问者”等。《圣经启导本》注:“有『设计者』的意思,指出这位新生王治理政事、领袖全民的能力,祂有一个永远的大计划要执行”。

“策士”一词本是古汉语词汇。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兼并,谋求统一天下,一批谋士奔走在列国之间,游说诸侯,出计策、献谋略,搏取功名。他们中最著名的有苏秦、张仪、陈轸等。这些策士的集中特点是:谁重用我,我就为谁服务,没有坚定的立场,不讲正义与否,只讲利害关系。因此,在强调“忠君”观念的中国,策士的名声是不好的,因而,一般地讲,“策士”一词含有贬意。虽然,策士一词后来也有人用来指谋略者,但由于词语本身已经积淀了浓厚的否定性含义,每当提到此一词,略解中国历史典故的人会有反感的情绪。和合本圣经用这一词来翻译英文本圣经counselor,就显得不够妥当。Counselor一词在汉语中更准确对应的词语,应该是“顾问”、“辅导者”、“律师”之意。在以赛亚书九章6节的语境中,翻译为“导师”可能是更恰切的选择。

2.“虚心”

马太福音五章记载了耶稣登山宝训,在和合本圣经的翻译中,八福中的第一福译为“虚心的人有福了”。这一翻译一直误导着人们对第一福的认识。

因为在现代汉语中,“虚心”是一个常用词语,含义十分明确。《辞海》的解释是:“不自满;不自以为是”。这一解释是当代华人对此词的普遍理解。因此,华人读到圣经中“虚心的人有福了”一句,便会直接理解为:“谦虚的人有福了”,“不骄傲的人、有自满自大的人有福了”。甚至相当多的华人牧师也是这样对信徒解释的。而这一理解,与圣经的原意有相当大的出入。在这里,“虚心”所要表达的其实是另外一个意思。从英语圣经看这一句会更清楚些,英语是这样的:“Blessed are the poor in spirit”。以英语来理解,这句的意思是“心灵空虚的人有福了”。

汉语本有词语缩写的习惯,如果“虚心”不是一个现存的词汇的话,通常意义上,“心灵空虚”或许可以缩写为“虚心”。但由于“虚心”已经是一个有固定意义的词汇了,所以,这种缩写就不成立。而当“Blessed are the poor in spirit”被翻译成“虚心”时,所表达的内涵就被转移了,在理解上也就产生了很大的歧义。这样的翻译就严重损害了圣经内容的表达。

  1. “孝敬”

在合和本圣经中,摩西十诫之一被译为“当孝敬父母”(出埃及记20:12a)。这样翻译是选择了汉语中的“孝敬”一词来对应英语中的Honor。

问题是,“孝”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概念,表示晚辈对长辈的绝对尊严必须采取一种卑身服从的态度,同时,还表示对长辈的养育之恩必须回报,必须尽奉养之责的要求。由于中国文化是一种等级文化,几千年来,“三纲四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深入人心,“忠”“孝”思想在人们的意识里十分明确,它集中地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等级秩序,所以“孝”这一典型的传统文化观念里,是容纳了大量的封建文化糟粕的。在五四时期,“孝”曾经受到以鲁迅等新文化先驱的严厉批判。而当合和本圣经以“孝敬”来翻译Honor一词时,华人往往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接受这里的“孝敬”一词,人们极少能区分,在这个语境中,摩西十诫中的Honor与汉语中的“孝敬”其实是不同的。

在英语中,Honor的意义是:①作名词:尊敬, 敬意, 荣誉, 光荣;②作动词:尊敬, 给以荣誉。均不含有汉语中的等级性,也不含有“奉养”的意义。因此,以“孝敬”字来翻译Honor,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华人对摩西此诫命的解读,造成了很大的理解偏差。

4.关于God的译法

严格地说,圣经中的God,在汉语中是没有准确地对应词语的。比较能适当地表达这一意义的词,是早期圣经翻译时普遍采用的“上帝”一语。但这个用法现在越来越少了,被另一个词“神”所取代,成为目前使用率更高的称法。

这样的转变过程,或许与近二十来年福音在中国的复兴时期相一致,与福音在中国的接受过程的文化选择相一致。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求福气,求吉祥,求平安,是中国人对宗教的一种基本态度。与其它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具世俗性、实用性。历史上,无论佛教道教,都是以消灾免难,全身避祸,今生修得来生,积阴功、积功德等方式获得人心的。西方传教士早期在中国传福音中,发放救济粮与治病这些慈善行为,在引人信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近二十年的福音复兴是从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村发端的,因此更具本土性。总的看,中国教会特别重“有福”、 “永生”、“天堂”,而比较少强调“背十字架”、 “窄门”;多强调上帝的“慈爱”、 “怜悯”、“宽恕”,少讲上帝的“大而可畏”、 “审判”。从这些情况,可以约略看出这一文化选择。由于这样的原因,令人感到威严的“上帝”一词,逐渐被语感柔和的“神”所替代。

“上帝”一词,按《辞海》的解释,意义为:“古人想象以为宇宙万物的主宰。” “帝”这一概念,在中国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经有了,是先秦时天子与诸侯的祭祀对象,也称“上帝”、 “天帝”。祭祀在古代中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大事”,往往特指两件事,祭祀与战争。“上帝”一词的庄严肃穆,与面对“上帝”的敬畏、惧怕感,使汉语中的“上帝”一词,敬畏有余而亲切不足。

“神”的意义,虽然也有与“上帝”一词相通的方面,但“神”这个词与“上帝”不同的地方在于,“神”一词包含太多的其它意义。

总体看,“神”一词,在汉语中语义过于复杂多样,而且容纳了大量与“God”完全不同的内容,当用“神”来指称“God”时,在人们的意识里,有关“神”一词的各种意义或多或少会渗入理解之中,干扰对“God”的准确理解。尤其是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问你信什么时,回答“我是信上帝的”就基本没问题;若回答“我是信神的”,就显得很奇怪,因为会令人直接联想到一个贬意词“信神信鬼”。——而该贬意词表达的却是一种信仰的迷乱状态。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到,翻译中词语的选用是特别需要谨慎辨析的。一切理解,不始于无,而始于“前理解”。母语词汇的固有含义在人们意识中已处于既定状态,而这些母语中的词汇,不仅是词语,同时也是文化、思想、观念……,母语塑造着人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人的最初的世界观,德国语言哲学家威廉•洪堡在他的著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中,强调各种不同的语言,都意味着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并且意味着不同的联系思想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各种意识形态与我们操持的语言之间,的确存在着内在联系。

如此,在圣经翻译中,怎样削减这种因母语本身的特点而导致对圣经词语的理解偏差,就是一个必须谨慎处理的问题。

注释:①“神”多与“鬼”、 “怪”相连使用。西晋著名语言学家何晏解释说“神,谓鬼神之事”。在汉语成语中,也有“装神弄鬼”、 “神出鬼没”、 “鬼斧神工”等等。②“神”常常为“神仙”的省称,尤其在道教产生以后,“神仙”成为了道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后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常常表达为有天界中的人物。③“神”又常有“怪异”“莫测”的含义,如孔子说“子不语怪力神乱”。后世有“神效”“神速”“神机莫测”等语

在传承中更新——共同建造合神心意的教会

朱寻道(中国温州)

读经:诗篇122。

1  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

2  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的门内。

3  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

4  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上那里去,按以色列的常例(注:或作“以色列的证据”)称赞耶和华的名。

5  因为在那里设立审判的宝座,就是大卫家的宝座。

6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 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

7  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内兴旺!

8  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 “愿平安在你中间!”

9  因耶和华我们 神殿的缘故,我要为你求福。〔上行之诗。〕

引言:

今天是伯大尼教会五岁的生日,我们众弟兄姊妹共济一堂,感谢神在过去五个周年中赐下的恩典。2003年8月份,由于本人要迎接第二个孩子默然的出生,为避开当地有关部门的眼目,我们一家三口从永嘉乌牛镇来到温州水心,(应该说四口,还有在其母腹中的默然)另外,为了让我们的大儿子朱守望有机会接受好一点的教育,我考虑让他到市区读小学。当然,这只是外在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可以说是教会心在我里面的催促,早在2001年就已经有开拓教会的愿望,但两年后神藉着外在环境的预备,特别是非典事件之后,与谷建靖同工有共同的看见,得到恩典团契的帮助,我们于8月23日举行了一次通宵祷告会,接着我们于9月14日在温州水心的浙南农贸市场一区429室迎来了伯大尼教会的第一个主日,大约13人参加聚会。两年零四个月之后,我们聚会的地方突然被房东卖掉,于是我们被动地开始寻找聚会的场所。正当我们迷惘不知所措时,神借着祂的使女阮婵姊妹的帮助,使我们很奇妙地找到了天雄大厦3A-C作为聚会的地方。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神把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我们的教会,现在约有150位在册信徒,主日崇拜人数为100人左右,天雄聚会场所已经容纳不下,盼望神继续让我们找到他所预定的、所预备的聚会场所。正如神让大卫寻到耶路撒冷阿耳楠禾场,然后藉其儿子所罗门盖起了第一座圣殿。大卫因为有一颗教会心——以父家的事为念,上帝就应许坚固他的家室直到万代。为此诗人在诗122:6中说“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尽然兴旺”。盼望每一个爱教会的人平安、兴旺。现在,让我们进入圣经文本——诗篇122篇。本诗篇的作者至今众说纷纭,虽然和合本圣经在题注中标出是大卫的上行之诗。但可靠的希伯来文古卷MSS,以及LXX版本都没有‘大卫’两字。因此本篇的写作日期更是很难确定,尽管我们无法肯定本诗篇的历史背景,但却不妨碍我们对它的诠释。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引领朝圣的信众,去朝拜那位又真又活并且乐意施恩的神。现将列出其结构逐一进行分析与应用:一、朝圣者的欢呼(1-2);二、朝圣者赞赏圣城(3-5);三、朝圣者为圣城祈福(6-9)。

一、朝圣者的欢呼(1-2)

1-2节描述诗人回顾昔日在家乡时,当有人主动提议一起前往锡安朝拜神时,心里欢喜跳跃(1节)。这种兴高采烈的心情,为今日的我们所费解。如果你了解当时朝圣者的背景:前往圣殿敬拜并非为每星期的活动,乃是规定每年只有三大节期里才有的机会。因此,我们就不难想象,信徒们一起计划、预备到起行,然后朝着目标前进,一路上跋山涉水,汗流浃背,历尽许多艰难。终于,久违了的圣城耶路撒冷遥遥在望。他们的这份喜悦充分的体现在第二节经文中:“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正站在你的门内。”加拿大维真神学院的创办者侯士庭在其所写的《灵修神学发展史》中,将中世纪的教会的记号归纳为神秘的朝圣者,宗教改革后本仁约翰将基督徒描述为朝圣者与基督精兵的合一。换言之,每一个基督徒都是心灵的朝圣者,我们奔走在天路上,目标是向着圣城中的圣殿,也就是透过教会朝见在基督里的上帝。当然这一切都是圣灵工作的结果,每当你盼望主日早一点来临,这是圣灵的工作,每当你在主日的清早起来的特别早,满心欢喜的向往教会中的敬拜与生活,这是圣灵的工作,每当你礼拜回来后,心中充满了感恩、盼望有更多的时间在神的殿中,正如诗人所言:“我一生一世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6),这是圣灵的感动。请问,你是否拥有这种朝圣者的心态?

为什么诗人正站在耶路撒冷的门内是如此的欢乐呢?圣经学者赖特说:“他们将要带回家的是何等美好的回忆!他们有何等的权利,能够将他们一切的罪恶和忧愁带到献祭的地方,就是永生上帝创造天地的主宰的脚凳那里。并且当他们加入节期的行列,在献祭之前追随在祭司与利未人的后面,一同在‘耶和华面前’叫喊,跳舞,登上祭坛,他们的生命现在已找到意义与目的。”这也正是我们今日渴望主日礼拜早一点到来的真正缘由。我们渴望听到牧师藉着福音书告诉我们,我们一周以来的罪已得到基督宝血的赦免,我们的生命可因主的话语而丰盛。我们世俗的生活在教会崇拜中的音乐、诗歌、祈祷、默想、圣礼等的操练下得到升华——为荣耀神而活。因此,诗人说:我的脚站在耶路撒冷的门内,这也是庄重敬畏的时刻。

这两节经文,两次提到我们,正提醒信徒要重视教会的群体生活。正如主耶稣所说: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哪里就有我在你们中间,也正因这缘故,耶稣的十二门徒中,最少有两对是兄弟,可以彼此劝勉,彼此扶持;因为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强,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为此,我盼望每一位弟兄姊妹,需要在主里建立一份真正属于你的友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友谊。你在教会里找到同奔天路的另一半也好,你在教会里找到祷告良伴也好,你在小组里找到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也好。总之,你不能只过独处的生活,你需要与清心祷告主的人一同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2:22);你需要与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弗3:18)。

二、朝圣者赞赏圣城(3-5)

这几节经文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诗人在参加圣殿崇拜前,回头朝圣城一瞥,然后感叹地说:这是一个何等美丽的城,城中的屋宇靠拢在一起,连结成为一个庄严的整体。更重要是众支派如同山川溪流自四面八方朝着一个方向而来,渐渐地汇集到圣城去,熙熙攘攘地直到圣殿里去称颂耶和华的名,因为耶和华是拥有绝对主权的神,也是公义审判的神。更让我们可敬的是,神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可见这里大卫的宝座不仅是审判的宝座,也是神施恩的宝座(5节)。

现在让我们对照温州教会、中国教会、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教会思考以下几点:

1、圣城被建造如同联络整齐的一座城

赖特博士说:这圣城的联络整齐象征着教会的合一。全世界只有一个教会,这是我们的信仰所宣告的。这合一的使命也是主耶稣在约17章为大祭司身份的祷告时所强调的:“要叫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约17:11,21,23)。论到教会合一的真理,我们没有能力可以制造合一,那是圣灵的工作,但我们在实际的教会生活上却有责任来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如何竭力保守呢?保罗告诉我们:“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所以我们谈合一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际的生活上,正如有人说:“教会若不进入可见的联合,承认我们所传扬、所崇拜的同一位神,为我们众人钉十字架的同一位基督,使我们重生的同一位圣灵,以及神托付我们要完成的同一国度,就会永远受到世人合乎情理的责难。”首先,教会的合一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异中求同的合一,在教会历史大传统中,教会的合一所表现的是在本质之事上合一,在非本质之事上自由,在所有事上宽容。福音派重新确立教会是审验基要真理(基督论与救恩论)的群体,对异端应该毫不姑息,其次该追求的是合一,(彼此接纳与彼此相爱),最后才是追求圣洁。温州教会需要追求合一,在以弗所书第四章七个一的原则下,我们需要开阔我们的心胸,来接纳其它与我们不同的教会。尤其是“三自”与“家庭”之间的恩怨,我们需要拆毁;基要派与灵恩派之间的互相攻击需要回到圣经原则上,心平气和地展开讨论;还有加尔文派和阿民念派在得救和预定论的辩论需要和解,最近的《怀特菲尔德传》告诉我们:信仰所生出的真爱可以消融神学观点的分歧。诚如建道神学院的廖炳堂老师所言:加尔文神学与阿民念神学在理论上是冲突的,是不可调和的,但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上是可以调和的,甚至是一致的。正如章力生博士所言:“阿民念的跟从者们一跪下祷告时,就会将一切归功于神的恩典,这无形中应用了加尔文神学。”使徒约翰告诉我们:肢体合一与相交使我们的喜乐充足(约一1:4)。在这次伯大尼教会五周年纪念的预备中,当我有机会打电话邀请更多其他教会的同工同道弟兄姊妹一同参加感恩时,我心中感受到了从合一而来的喜乐,这是圣灵可以给我做见证的。

2.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

赖特博士又说:以色列是有十二个支派所组成,但是所有十二支派的代表,按着常例,一同来到圣殿里敬拜神,好像一个整体一样,新约的教会也是一样,她由十二个支派延伸出来的“后裔”所组成,由十二个使徒为代表;这正体现出教会在合一中的多元(或称多样),这种多元在初期教会已经初显端倪,因为教会除了普世性与大公性的特点之外,还有她的地方性;这个地方性的特点正是教会多样化的起源:由于语言、肤色、地理、文化、习惯、思想等的不同,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教会。这种多样化正是上帝教会绚丽多彩、丰富内涵的表现。巴刻博士的胸襟值得我们学习,他谈到教会历史里在追求与上帝亲密的灵交上有很多传统——基督教与天主教,西方与东方,路德宗与加尔文宗,卫斯理宗与改革宗,重视神秘经验的与偏重伦理规范的,关心社会的和关心个人主义的,灵恩运动与主流教派等等。他又解释说: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没有两个人的婚姻生活是相同的,同样没有两个人与上帝相交是一模一样的。另外,这么多的属灵饮食运动表就好比市面广告里所流传的各种减肥产品与减肥方法一样。人们在宣传自己的减肥方法时,就不假思索地扬弃别人的方法。这是出于人的天性,因为一般人对给自己带来益处的事,就断言那才是绝对正确的,对其他带来同样效果的方法,持不友善的态度。这就解释了为何教会史上有好多个灵修传统,本可以互相补充,彼此充实,但各人都宣称自己的传统才是正确与完全的。结果,属灵导师往往只因为某些方法是在别人的传统里,就不讲这些有益于听众的事。这样做使满足的人狭窄,使不满足的人苦恼。可见,当我首先已经确认自己所属的‘支派’时,我应该认识到我是以色列这个‘普世教会’的一员。为此,我需要开阔胸怀来吸收教会史上所有的属灵遗产——时间允许的话!

3、按以色列的常例称颂耶和华

这正告诉我们传统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每次在耶路撒冷圣城的聚集中以色列人要做些什么?根据摩西五经,我们清楚的了解到最主要的常例,是献祭、唱诗与聆听上帝的律法。可见教会需要传统,需要世世代代按常例而来的不可变的传统,这当然就是以道为本的传统,同时,教会也需要在传承中的更新,因为道的传统经过人的领受与传递的过程中,自然带上了时代的烙印与堕落人性的影响;为此,传统有可变的部分,这也正是更新的必要!凡不符合圣经与不适于当代的某些传统都需要更新。罗12:2所言的“心意更新而变化”正是此意。

在这里我们需要肯定温州教会一百多年来的传统,包括对基要信仰的持守、对信仰的热情、对走十字架道路的坚定、对祷告的重视与对敬虔生活的追求等等,(尽管,在其中许多的行动还缺乏深入而全备的圣经真理的引导。)但当代温州教会这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甚至闭门造车的现象需要更新。温州教会对圣经与神学理解上的肤浅,甚至在一些传道人身上也明显有反智主义的倾向,这种现象需要更新;温州教会在对事工开拓上的热情远超过对圣经真理的思考与内在生命的追求,需要悔改;温州教会对教产的注重,往往忽视人才的培养与专职工人的供养,需要悔改;温州教会中求问“祷告婆”,而不求问先见——传道人的这种现象,需要悔改。

悔改是我们复兴的必经之路,若不悔改,审判必从神的家起首,因为在那里有一位拥有绝对主权的神,这位神是公义审判万人的神;这位神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这位神是不改变的神,所以我们这些雅各之子必不灭亡(玛3:7)。这位神是我们温州伯大尼教会的牧者,所以我们必不缺乏,这位神必引导、苏醒我们的灵魂,因此,我们必不沉睡致死。悔改,需要从我们伯大尼教会起首,因为我们就是温州教会传统中的一部分,承继和更新是我们每一个信徒的责任。同样,我呼吁:悔改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个体做起,因为圣经真理显示得救是一次的,悔改却是一生的。

三、朝圣者为圣城祈福(6-9)

这几节经文似乎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些朝圣者现在被一位祭司的宣召吸引着,他请他们为耶路撒冷求平安。因为爱这圣城的、为圣城求平安的每一个人,就是幸福的。然后,朝圣者再回望它美丽的建筑,说:“愿城中得平安,愿你宫内兴旺”。为着圣城中的同伴与弟兄的得救,为着圣城中有耶和华圣殿的缘故,我为你们求福。

新约圣经将圣城耶路撒冷解释为教会(来12:22,启21:2),同时也将教会比方成圣殿(弗2:20-22)。可见,为圣城祈福,就是提醒我们每一位基督徒,为当地教会的复兴,为当地教会的建造,你我需要尽一份力量,当我们诵读主祷文的时候,我们需要理解:三个愿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特别当我们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时,我们就当毫不犹豫地以祂的国——教会为中心;当我们以神的国为我的国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尊祂的名为圣、为大。祂的国就是具体表现在我们中间的教会——需要你的委身,需要你我共同建造——每一次的十一奉献,每一次对弟兄姐妹的关爱,每一次在教会里摆摆桌椅,都是给神的殿添砖加瓦。弟兄姊妹们,圣经要求我们为教会祈福,为你所在的教会恳求复兴。圣经对这样的人应许说:“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当你顾念神的家,神也必顾念你的家,反之,神必将你囊中所收入的用风吹去,正如哈该先知所警告的(该1:3-11)。

当我们为教会的复兴祈求时,我们需要留意不能只停留在祷告的情感阶段,我们要将祷告与行动配合。否则,就是有口无心,甚至就是说谎的了。特别是当我们看见教会某些方面不够时,我们不是只有指责,甚至离开,我们却要知道,这正是神要你站在有形教会的破口之间来堵住那破口。这也就是守望者的工作(结22:30)。最后,当我们为教会祈求复兴时,就是但愿教会被圣灵更多的充满,被圣灵更多的得着。为此,我们需要寻求圣灵在每一个时代带领的踪迹,也就是圣灵在当代的作为,华里克牧师在《直奔标竿》里说:“我们不能制造圣灵的浪潮,我们只能赶上圣灵的浪潮。”在我看来:上帝在1949年之前藉着外国宣教士将福音带到中国,然后也藉着中国本土传道人王明道、宋尚节、倪柝声、贾玉铭等的兴起,使教会在中国大地上扎根,然后神允许共产主义无神论政权统治大陆,使教会被炼净,使教会走向自治、自传、自养,而不是一直依赖外国教会的帮助。(这其中当然也有缺陷,就是中国教会与外界切断了关系,眼界变得狭隘。)1979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传统的“三自”与“家庭”教会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复兴——教堂林立、信徒不断的增多。但89民主事件之后,神藉着人对地上政权的绝望来打开中国人的心门——大批海内外有识之士在这时候皈依基督,加入教会。于是1989年到1999年中国迎来了大学校园的福音热;之后,大学生团契与大学生夏令营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开展,可是团契毕竟不是学生们长期凝聚的园地,为此1999年至今,建造教会、建造具有城市性格的教会成为当下一个热门的话题,藉着与香港、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教会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将兴起对教会论思考的热潮与教会实践模式的反思——从北京城市新兴教会开始,直到感染全国。笔者在《中国城市新兴教会初探》一文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现收集在《伯大尼教会五周年特刊——传承与更新》里:未来中国教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最大的挑战是农村教会与城市教会的分化;但是农村教会如何转型呢?我认为农村教会需要城市化——讲究计划与效率,还有需要大胆的走出去、请进来。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的教会也可以建造具有城市性格的教会——可以聘请当地城市中有素质的传道人来协助与指导。城市中无论是新兴教会与传统教会更需要建造真正具有城市性格的教会。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教会与社会都处在深度的转型与急剧变革之中,上帝召唤你我不但为耶路撒冷祈平安,求兴旺,更是要求我们来共同建造合神心意的教会——“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观看,看耶和华对我说甚么话? 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哈2:1 、3:2)。“有人声从西珥呼问我说:“守望的啊,夜里如何?守望的啊,夜里如何?”守望的说:“早晨将到,黑夜也来。你们若要问就可以问,可以回头再来”(赛21:11、12)。

弟兄姊妹们,守望者提醒我们:“你们若要问就可以问,可以回头再来。”回头再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信徒与守望者一同警醒。正如保罗在罗马书十三章11节告诉我们的:黑夜已深,白昼将近。如今正是我们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由“三鹿”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罗博学(中国西安)

不要抱怨阴影,它比你的梦含有更大的启示。——引自某好友个性签名档

当今最大的邪恶并非是在狄更斯所热衷描绘的、肮脏的‘罪恶之窟’中炮制出来的,它甚至不是在集中营和劳改营犯下的,哪些地方只是邪恶发作的最终结果。当今最大的邪恶是在整洁豪华、温暖明亮的办公室里构思和安排的;是由那些衣着光鲜、言谈斯文的人鼓励、支持、散布和记录的。——【英】鲁益师《地狱来鸿》

作为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反讽

二零零八年的中国道路实在艰难!究竟诞生多少悲剧或喜悦,或宏观或微观,彼此也都心照不宣。如果说“5•12”汶川地震赋予国人一次巨大的悲剧性打击,北京奥运便试图在悲哀之后,给这块大地赋予新生的希望与梦想的契机,如同奥运主题所宣传的那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存在梦想,永远绽放着如烟花般的绚烂与美丽,最终可以创造大同世界、无上极乐的人间乐园。然而这些都不过是童话式的自慰,我们在这个世界找不到一个可以永远幸福的理由,便自我幻想出一些梦想乌托邦,企图赋予我们心理安慰,与和“人”相匹配的崇高。

在这同一个世界里,却未必会诞生同样的梦想,甚至同一个世界究竟是否“同一”,也是未知之数,同一个梦想就更不必再谈。兄弟之间,都难以有共同的梦想与抱负,遑论世界!我说这是自欺之语,隐瞒了所有的真相与事实,在时代的狂欢声中,将导致更多尴尬而难以规避的悲剧。

悲剧之一,当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举办的时候,“三鹿事件”就以其被曝光的命运向“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提出反讽与质疑。“三鹿事件”背后所牵连到的一系列人和事,他们的梦想显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他们对梦想的理解也随着自我私欲的膨胀被扭曲。在官方媒体无数次呐喊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中,他们的内心仿佛安如磐石,当“三鹿事件”一经媒体曝光,举国震撼。他们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将承受天灾恐慌的国人如星火闪烁的生命梦想再一次撕得粉碎,并且这一次的矛头,直接指向六千多名正在咿呀学语的襁褓之婴,有三个小孩去了各自的天堂。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的教室给孩子们写下的话:“多难兴邦”。如果说,地震之灾唤醒的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大爱与悲悯,那么,“三鹿事件”的幕后操控者,无疑属于那些永远沉睡拒绝被唤醒的一部分。如果说,汶川地震毫无疑问属于天灾,“三鹿事件”必定属于人祸,而且发生在地震之后的岁月里,在官方宣扬的大一统的梦想王国北京奥运结束后,势必面临曝光与通缉的命运,据一些媒体深入报道,“三鹿集团”竟然以300万买通百度,作以资讯的垄断。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不应该存在光明,真正的梦想实现只能意味着个体利益高过一切,物质利益高过精神底版,为此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代价:既成为梦想与辉煌的反讽;同时摧残了数千名尚在梦境的婴孩,让这些家庭生活在终生的阴影与恐慌中!

作为对生命尊严的践踏

“三鹿事件”暴露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其实是关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味地倡导改革开放追求市场经济所呈现的一个日益扩大的毒瘤:毫无悲悯的践踏造物主赋予人类的生命权,此般践踏无异于给人类自绝后路,积蓄大地的罪恶和悲剧。投资商与生产厂商其实受到了一种邪恶的误导,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可以什么也不顾,GDP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唯一准绳,为此,每一个侥幸投机者便可以大行其道,官官相护,你争我斗,仿佛国家利益高于个体生命的主权,“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们也许会振振有词地说:“生存超越一切,金钱超越一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并且沾沾自喜于自身的智慧与胆识,却不知道,他们正在酿造不可挽回的悲剧,当悲剧不断蔓延,毁灭也即将爆发。唐山地震之后,房地产商开始觉醒,一定不再偷工减料,百分百做到全心全意为民,如今的唐山已是一片新颜;然而多年过后的汶川地震,北川中学倒塌的废墟依然是一块块堆砌的废材,一块块废材的下面,掩埋了无数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又再次曝光了房地产商的恶劣行径;或许多年之后,也或者在此时此刻,一场新型悲剧发生,人们会亲自体验到自我导演的痛苦与悲情。人们遗忘了汶川地震赋予大地的警示,依然让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灾难来临时,忏悔已为时晚矣!亡羊补牢不可能弥补已成定局的生命悲剧!

事实上,三鹿奶粉毒害的不仅仅是六千多名幼儿,“三鹿基因”已成放射状不断在蛊惑与怂恿人类。不可否认的是,貌似托了改革开放的福,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革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因为对生命神圣性,对生命尊严的屡次践踏,我们也同时失去了更多本应属于人的幸福。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灾难完全是人们一手导演,自身却浑然不知,反而洋洋自得。如今的疑难杂症、畸形儿、脑瘫患者、癌症患者等等,似乎比任何时代都要多,人的生命面临着更多毒素的侵袭。现在的洗发水、沐浴露等,无一不添加化学原料,我在清贫的童年使用的未经任何化工再造的原生皂角洗发水,对人体有更多滋养和保护,而任何化学原料对人体的侵害众所周知,任何名牌用品同时被现代科技包装的美轮美奂,被现代传媒吹嘘得无所不能。

在如此互相欺骗、互相利用、假话滔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不再称之为一个独立的,崇尚真善美的个体,而是沦落为人性无法遏制的猛兽,进而让鲁迅所说的“吃人的人”再次粉墨登场。在每一幕生命悲剧的时代真相下,每一个人的双手其实都沾满了文明的血液,彼此也已经习惯了如此非正常的时代氛围,“三鹿事件”一曝光,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想必内心都忐忑不安,正仿佛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对爱的呐喊与发自肺腑的哀悼,但是谁又能预料,未来也许还会出现“四鹿事件”“五鹿事件”……这些吃人的家伙垄断了市场经济,以丑陋的方式再次制造邪恶!

【作为末世人性论的应验】

“三鹿事件”牵连的一系列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停留在制度规范的层面,基本不会产生任何革新与启示,因为悲剧已经酿造,罪恶已经泛滥,泪水也已涌流。所有制度规范如果不能为后继者铺就光明坦途,那只会让现实变得更糟糕,反而以各种包庇罪恶的行径借以维护真相。

其实,任何一件被曝光的邪恶事实,我们都可以通过它们透视这个时代的内涵与本质。任何一位稍具良知的人,无论听闻到三鹿事件或四鹿事件,一定会对这个时代,对人性本身产生质疑:我们是越来越好呢?还是越来越糟?我们所处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天存活着一些怎样的生命?柏杨对我们的国民劣根性有着相当入木三分的剖析,如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酱缸文化,任何人跳进这个酱缸难以全身而退;如我们中国人典型的“窝里斗”,根本没有任何外来势力的恶意攻击,仅仅我们的内斗,就已经让这块土地冤案迭出哭声不断,最臭名昭著的如文革史上的血泪奇冤,老舍和石鲁一个自尽一个疯了。每每看到这些史实,以及对比当下发生的如“三鹿事件”,它们证实了人性深处的黑洞,这个黑洞按着国人的逻辑来分析,无非是“人之初,性本善”,而对比西方文明,建立于基督信仰之上的原罪论,提供给我们一个关于人性最合理的解释,在一个已经堕落的世界,没有梦想;在一个已经堕落的人的内心,没有任何良善,无论我们刚出生时如何善良,却始终难以自我控制人性日后面临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家庭的……各种制约,并最终形成罪恶的显明。

也只有在一个目光向上的国度,生命尊严会得到最大的保障和提倡,文明与独立,才会真正被实现。

“三鹿事件”映射出的是这个时代的人的基本道德底线以及人性操守。耶稣曾预言过在“最后的日子”,人的本相将显露:无亲情,专顾自己,彼此陷害,民攻打民,国攻打国,接踵而来的,是人类自我导演的灾难,无论是对当事人的刑事诉讼,还是广义上的道德审判,这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警告与启示。

救救孩子

夜里,常想起被毒害的六千多婴儿,常想起那无数个处于悲痛中的家庭。与哀哭的人同哭,这些都是无辜的生命,他们尚在襁褓,但人生因此走向一个未知。

百余年前,鲁迅在文章中发出急切的呼吁:“救救孩子!”,孩子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意味着什么,想必已十分清楚。“三鹿”的董事长及相关人员,无一例外的度过了童年,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拯救”,或没有人对鲁迅的呐喊予以重视,当他们成年后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其尚未导引归正的人性便成为下一代幼儿的葬礼。

柏杨说:“我从小就受到鼓励,五、六岁的时候,大人就对我说:‘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我想我的责任太大,负担不起。后来我告诉我的儿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现在,儿子又告诉孙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一代复一代,一代何其多?到哪一代才能够好起来?”

鲁迅的呐喊,柏杨的瞩望,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什么时候可以让人们安心一些,像孩子那样微笑,像孩子那样生活,这个世界便成了天堂,不需要任何口号宣传与表白。

(编辑夏雨,投稿信箱largebird2009@live.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