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历代志上18:1-17,
1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迦特和属迦特的村庄。2又攻打摩押,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3琐赐王哈大利谢(撒母耳下八章三节作哈大底谢)往伯拉河去,要坚定自己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直到哈马,4夺了他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5大马色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利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6于是大卫在大马色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7他夺了哈大利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8大卫又从属哈大利谢的提巴(提巴或作比他)和均二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后来所罗门用此制造铜海,铜柱,和一切的铜器。9哈马王陀乌听见大卫杀败琐巴王哈大利谢的全军,10就打发他儿子哈多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利谢,原来陀乌与哈大利谢常常争战。哈多兰带了金银铜的各样器皿来。11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并从各国夺来的金银,就是从以东,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夺来的,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
12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在盐谷击杀了以东一万八千人。13大卫在以东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他。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14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15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16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沙威沙作书记。17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领袖。
感谢主的话语。首先我们看语境:“21世上有何民能比你的民以色列呢?你神从埃及救赎他们作自己的子民,又在你赎出来的民面前行大而可畏的事,驱逐列邦人,显出你的大名。22你使以色列人作你的子民,直到永远。你耶和华也作他们的神”(历代志上17:21-22)。在第17章中,“驱逐列邦人”是神的工作,但同时留下一个伏笔:“救赎他们作自己的子民”、“ 你使以色列人作你的子民”——子民有责任跟随父神的脚宗,作同样的事,甚至更大的事。约翰福音14:12,“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于是,在历代志上18章,我们看见驱逐或攻击列国的是大卫和以色列人。上个主日之后有网友问,如果仅仅执着真理的见证就排除了“物理攻击”,但这不是我的全部意思:讲道台务要传道,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但是,传讲真道(历代志上17:16-27)的最终目的就是呼召“子民”以:国家形式起来行动。其次,被真理激动起来的行动在这段经文中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第一、攻击列国和众王(1-6);第二、(预备)建造耶和华的殿(7-11);第三、同工与秉公行义(12-17);圣所在中心。最后,所谓攻击世界制伏列国,在启示录中有平行的信息,除了给推雅推喇那封“核心书信”(启示录2:18-29)和启示录11章两个见证人攻击世界并因此殉道,另参启示录21:7,“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阿门。
一、攻击列国和众王(1-6)
1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迦特和属迦特的村庄。2又攻打摩押,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
3琐赐王哈大利谢(撒母耳下八章三节作哈大底谢)往伯拉河去,要坚定自己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直到哈马,4夺了他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
5大马色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利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6于是大卫在大马色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
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大致而言,历代志上18-20平行了撒母耳记下8-21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阅读。也可以注意两卷书叙事和神学重点上的异同。其中历代志上18章几乎完全平行了撒母耳记上8章,但是仍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1、治理列国(1-2)
1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
从他们手下夺取了迦特和属迦特的村庄。
2又攻打摩押,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
在这段经文中,大卫制伏的列国包括以色列周围的非利士人(1)、摩押人(2)、瑣巴人(3)、亚兰人(5)、亚玛力人与亚扪人(11)、以及以东人(12)。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制伏列国,消灭列王,“子民”的这个使命可以将约书亚记和启示录连城一体。就1-2而言,非利士人位于西部沿海平原;而摩押人在约旦河东。大卫一直在和非利士人作战,而这场战争可谓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关于迦特,参见约书亚记11:22,“在以色列人的地没有留下一个亚衲族人,只在迦萨,迦特,和亚实突有留下的”;撒母耳记上17:4,“从非利士营中出来一个讨战的人,名叫歌利亚,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撒母耳记上21:10,“那日大卫起来,躲避扫罗,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撒母耳记下6:11,“耶和华的约柜在迦特人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和他的全家”;撒母耳记下21:22,“这四个人是迦特伟人的儿子,都死在大卫和他仆人的手下”……关于摩押,参见民数记24:17,“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毁坏扰乱之子”。
撒母耳记下8:1-2,“1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原文作母城的嚼环)。2又攻打摩押人,使他们躺卧在地上,用绳量一量,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
另外注意这两个动词:治服,כָּנַע,to be humble, be humbled, be subdued, be brought down, be low, be under, be brought into subjection。申命记9:1-3,“1以色列阿,你当听。你今日要过约旦河,进去赶出比你强大的国民,得着广大坚固,高得顶天的城邑。2那民是亚衲族的人,又大又高,是你所知道的。也曾听见有人指着他们说,谁能在亚衲族人面前站立得住呢?3你今日当知道,耶和华你的神在你前面过去,如同烈火,要灭绝他们,将他们制伏在你面前。这样,你就要照耶和华所说的赶出他们,使他们速速灭亡”;士师记3:28-30,“28对他们说,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把守约旦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29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30这样,摩押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国中太平八十年”。归服,原文就是作大卫的奴仆(עֶבֶד)。如诗篇110:1,“(大卫的诗。)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2、攻打列王(3-4)
3瑣巴王哈大利谢(撒母耳下八章三节作哈大底谢)往伯拉河去,要坚定自己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直到哈马,
4夺了他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
上文是攻击列国,现在转向攻击列王或世界的王。瑣巴(צוֹבָא,station;located northeast of Damascus;应该是亚兰人,撒母耳记下10:6等)王哈大利谢(הֲדַדְעֶזֶר,Hadad is help)不过是世界众王的“嘴替”。而且注意,这次是大卫主动攻击,不是被动防卫(另参撒母耳记下8:3-4)。原因是:“瑣巴王哈大利谢(往伯拉河去,要坚定自己的国权”。以色列不能容许仇敌强大之后反过来吞噬自己。第4节的核心概念是“马”(出埃及记15:1,21;约书亚记11:4-11;耶利米书51:21;启示录9:15-21,19:11-21)。另参申命记17:16,“只是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加添他的马匹,因耶和华曾吩咐你们说,不可再回那条路去”;诗篇20:7-8,“7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8他们都屈身仆倒,我们却起来,立得正直”。不过这句话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一方面,参与作恶的“马”得到了刑罚,另一方面,仍有一些“马”蒙了怜悯。有一匹走路一瘸一拐的马叫雅各。关于伯拉大河,参见创世记15:18,“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启示录9:14,“吩咐那吹号的第六位天使,说,把那捆绑在伯拉大河的四个使者释放了”;启示录16:12,“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伯拉大河上,河水就干了,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
3、制服帮凶(5-6a)
5大马色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利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
6于是大卫在大马色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
既然同为亚兰人,所以“大马色的亚兰人(the Syrians;אֲרָם,创世记10:22等)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利谢”也就不奇怪了。这也算中俄同盟,他们出于同一位父。当我们攻打尼西亚基督教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亚兰人”就一同起来围攻我们。不要怕他们。就此特别提醒那些对基督教重建缺少信心和心怀二意的人,就是连重建的名字也不敢承认:“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马可福音8:38)。这是大卫的战争,也是我们的战争。大马色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的亚兰人,那么谁来帮助大卫呢?大卫不仅归服(עֶבֶד)了亚兰人“给他进贡”,而且“在大马色的亚兰地设立防营”,治理那地。这是创世记中的大马色:创世记14:15,“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创世记15:2,“亚伯兰说,主耶和华阿,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色人以利以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谁对这二万二千条亡魂负责呢?
4、以马内利(6b)
6b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先看这句话的原文:וַיּוֹשַׁע יְהוָה לְדָוִיד בְּכֹל אֲשֶׁר הָלָךְ,Thus the LORD preserved David whithersoever he went。翻作得胜的动词是יָשַׁע,to save, be saved, be delivered。出埃及记2:17,“有牧羊的人来,把她们赶走了,摩西却起来帮助她们,又饮了她们的群羊”;出埃及记14:30-31,“30当日,耶和华这样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看见埃及人的死尸都在海边了。31以色列人看见耶和华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华,又信服他和他的仆人摩西”。也可以检索“得胜”这个概念在启示录中的应用,就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次这段经文包含这明确的以马内利的信息,可以平行马太福音28:18-20,“18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无论往哪里去”这个概念,实际上否定了对教会地理和政治存在的限制。创世记28:15,“我也与你同在。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保佑你,领你归回这地,总不离弃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应许的”;约书亚记1:7,“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哪里去,都可以顺利”;约书亚记1:9,“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撒母耳记下7:9,“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常与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敌。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但这是翻转:如果主无论往哪里去,你跟吗?路加福音9:57,“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启示录14:4,“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他。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
二、建造耶和华的殿(7-11)
7他夺了哈大利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8大卫又从属哈大利谢的提巴(提巴或作比他)和均二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后来所罗门用此制造铜海,铜柱,和一切的铜器。
9哈马王陀乌听见大卫杀败琐巴王哈大利谢的全军,10就打发他儿子哈多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利谢,原来陀乌与哈大利谢常常争战。哈多兰带了金银铜的各样器皿来。
11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并从各国夺来的金银,就是从以东,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夺来的,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
1、哈大利谢的金与铜(7-8)
7他夺了哈大利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
8大卫又从属哈大利谢的提巴(提巴或作比他)和均二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后来所罗门用此制造铜海,铜柱,和一切的铜器。
军事胜利最终目的是为了建造或预备建造耶和华的殿,敬拜真神。第7节的重点是“哈大利谢臣仆所拿的金(创世记2:11-12)”;第8节的重点是他们的铜(创世记4:22)。铜最终的用处落实在所罗门身上——正如基督教重建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另参出埃及记25:1-3,“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2你告诉以色列人当为我送礼物来,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3所要收的礼物,就是金,银,铜”……提巴:טִבְחַת,xtension;a Syrian city of Hadadezer, king of Zobah; also Betah(撒母耳记下8:8)。均:כּוּן,established;a city belonging to Hadarezer, plundered by David’s forces。另外注意动词לָקַח(夺取)在这两节经文中的重复;参见出埃及记12:35-36,“35以色列人照着摩西的话行,向埃及人要金器,银器,和衣裳。36耶和华叫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以致埃及人给他们所要的。他们就把埃及人的财物夺去了”。
2、陀乌的金银铜(9-10)
9哈马王陀乌听见大卫杀败琐巴王哈大利谢的全军,10就打发他儿子哈多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利谢,原来陀乌与哈大利谢常常争战。哈多兰带了金银铜的各样器皿来。
上文的金和铜在这里进一步发展为金银铜;但这一次不是强力夺取的,而是来自哈马王陀乌的“自愿奉献”。战争的胜利是更多的仇敌或外邦人的心消化如水。但不是所有敌国和敌军都会因为敬畏和恐惧而悔改归正。哈马(חֲמָת,fortress;the principle city of upper Syria in the valley of the Orontes;民数记13:21,列王纪上8:65,列王纪下14:28,19:13等)王陀乌(תֹּעוּ,wander;king of Hamath in the time of David)是有福的,这福分也祝福了自己的儿子哈多兰(הֲדוֹרָם,noble honour)。当然,陀乌父子的归服不完全是因为信仰,也因利益:“原来陀乌与哈大利谢常常争战”。敌人的敌人就成了朋友。我们需要接纳这样的盟友;但更新陀乌父子还有很远的路。值得一提的是,当哈马最终没有真正归向神,而只是归附了北国以色列的时候,神也任凭亚述敌国践踏了哈马。那些加入或“决志受洗归入主流基督教”的人,能够最终得救吗?这是主的话语:“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马太福音23:15)。
3、各国的金银(11)
11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并从各国夺来的金银,就是从以东,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夺来的,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
这是总结。列举了五国(让我想起“五王”和“五独教”)的金银,如何被大卫掳掠,并且“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分别为圣”很重要,这是两种器皿(כְּלִי,article, vessel, implement, utensil)的对立或更新变化:使徒行传9:15,“主对亚拿尼亚说,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罗马书9:21-23,“21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22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23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提摩太后书2:21,“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启示录18:12,“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朱红色料,各样香木,各样象牙的器皿,各样极宝贵的木头和铜,铁,汉白玉的器皿”……
这个分别为圣,使徒是这样见证的:“16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17感谢神,因为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18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作了义的奴仆。19我因你们肉体的软弱,就照人的常话对你们说,你们从前怎样将肢体献给不洁不法作奴仆,以至于不法。现今也要照样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20因为你们作罪之奴仆的时候,就不被义约束了。21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22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23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6:16-23)。
三、同工与秉公行义(12-17)
12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在盐谷击杀了以东一万八千人。13大卫在以东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他。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14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
15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16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沙威沙作书记。17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领袖。
1、同工亚比筛(12-13a)
12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在盐谷击杀了以东一万八千人。13大卫在以东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他。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制服列国和建造圣殿,或者政治与教会,两大不可分离的圣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争;需要同工。这段经文不仅将战争扩大到以东地,而且例举了大卫的同工。首先是“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2:16,11:20)。“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参见6b。一方面,神不仅与大卫同在,也与大卫的同工同在。另一方面,神与亚比筛同在,是因为大卫的缘故。另参历代志上14:17,“于是大卫的名传扬到列国,耶和华使列国都惧怕他”。
2、内政秉公行义(14)
14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
这是一节很重要的经文,让我们知道基督徒作王的权责以及治理这地的基本原则:ַיִּמְלֹךְ דָּוִיד עַל־כָּל־יִשְׂרָאֵל וַיְהִי עֹשֶׂה מִשְׁפָּט וּצְדָקָה לְכָל־עַמּוֹ,So David reigned over all Israel, and executed judgment and justice among all his people.一方面,我们不是一般的祭司,而是有君尊的祭司,或者说是作君王的祭司。另一方面,无论祭司还是君王,在国内和全地都当秉公行义。但是显而易见,主流基督教整体上放弃了这一核心使命。事实上秉公行义既是神造我们的目的,也是神救我们的目的;又是神末世审判我们的基本根据。注意这三个基本概念。
第一、ועָשָׂה,to do, fashion, accomplish, make。就是行为。这个行为结构性地否决了信经咒语、密宗心学和弥撒表演;也将“你们如此行”最终的内涵清晰解释出来——虽然“设立圣餐文”首先指向仪文;但这个仪文;但这个仪文归根结底是“表明主的死”:为神为义为爱也为审判舍身流血。如果如此行离开圣餐的终极关系——表明主的死,直到祂再来——所谓“记念我”就毫无意义。弥撒最终只能成为记念自己的仪文模仿行为而已。值得强调的是,“你们也应当如此行”,这个教导没有出现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而是出现在路加福音和哥林多前书中。保罗是这样教导的:路加福音22:19,“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哥林多前书11:24,“祝谢了,就掰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舍有古卷作掰开)。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哥林多前书11:25,“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一方面,路加福音22:19与哥林多前书11:24中的“你们应当如此行”,共同的前提或语境是“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因此合乎逻辑的是,这个如此行首先指向舍命(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而非“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至于哥林多前书11:25,我们看英译本(KJV):After the same manner also he took the cup, when he had supped, saying, This cup is the new testament in my blood: this do ye, as oft as ye drink it, in remembrance of me。同样,你们当如此行(this do ye)的前文仍然是This cup is the new testament in my blood。而余下的内容是连接在一起的:as oft as ye drink it, in remembrance of me——喝是为了记念主。退一步说,即使如此行可能指仪文,但本体或实质仍然是记念和跟随主的舍身流血。而这一基本真理乃是66卷书贯穿始终的常识:你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0:23,38;约翰福音14:12,21:19等)。
第二、公:מִשְׁפָּט,judgment, justice, ordinance。审判、论断;而且是按照神所定义的善恶是非对错罪义之神圣标准或“律例典章”(出埃及记15:25,21:1等)进行审判和论断。或者说,按神的旨意生活,守神诫命(启示录12:7,14:12)。这个概念首先出现在创世纪18:18-19,“18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19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另参创世纪18:25,“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一方面,这真理的仁义是神自己的形象和样式(以弗所书4:24);另一方面,神拣选亚伯拉罕和亚伯拉罕所有的后裔,就是为了让他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概念也有重建和恢复的含义:创世纪40:13,“三天之内,法老必提你出监,叫你官复原职,你仍要递杯在法老的手中,和先前作他的酒政一样”。
第三、义:צְדָקָה,justice, righteousness;righteousness (in government) of judge, ruler, king,of law,of Davidic king Messiah……这个概念本身的重点不是“称义”,而是行义,或被称义之人必须行义,称你为义的目的是使罪的奴仆成为义的奴仆(罗马书6:18)。这个概念首先出现在这两节经文中,而这两节经文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创世纪15:6,“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世纪18:19,“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换言之,亚伯拉罕之所以被神称义,乃是因为亚伯拉罕“阿门”神的话,这本身就包含着行为;或者说这只能藉着行为才能见证其信心。“8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17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希伯来书11:8,17);“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21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23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24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各书2:20-24)。另一方面,亚伯拉罕被称义,就是为了让他和他的后裔在全地秉公行义。另参 创世纪30:33,“以后你来查看我的工价,凡在我手里的山羊不是有点有斑的,绵羊不是黑色的,那就算是我偷的。这样便可证出我的公义来”。雅各的义是藉着行为“证出”的,这是明显的。
大卫所见证的秉公行义,还可以参考诗篇36:5,“耶和华阿,你的慈爱,上及诸天。你的信实,达到穹苍。6你的公义,好像高山。你的判断,如同深渊。耶和华阿,人民牲畜,你都救护。7神阿,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诗篇89:14-17,“14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你前面。15知道向你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阿,他们在你脸上的光里行走。16他们因你的名终日欢乐,因你的公义得以高举。17你是他们力量的荣耀。因为你喜悦我们,我们的角必被高举。18我们的盾牌属耶和华。我们的王属以色列的圣者”。另参历代志下9:8,“耶和华你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喜悦你,使你坐他的国位,为耶和华你的神作王。因为你的神爱以色列人,要永远坚立他们,所以立你作他们的王,使你秉公行义”;箴言21:15,“秉公行义,使义人喜乐,使作孽的人败坏”;阿摩司书5: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余民施恩”。
3、更多的同工(15-17)
15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
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16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
沙威沙作书记。
17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领袖。
加上上文的亚比筛,这段经文公提到了七为具体的“同工”或以色列的领袖;另加上大卫众子这个群体。这些同工有没有问题,他们是否是大卫的“粉丝”……最近我一直强调,任何“看人过度”和“肉味太重”或十字架别人的巫婆神汉,都会最终拆毁“大卫军团”——这里没有一位同工不会被主流龙涎蛇言话术所拆毁。但正是这些“有问题”的同工和大卫王一起,构成了秉公行义的星群,成就了神向亚伯拉罕所应许的:“5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6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世记15:5-6);“15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说,16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17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18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世纪22:15-18)。亚伯拉罕的义与“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密不可分。
正因为如此,“约押转回,在盐谷攻击以东”。这一史实参见诗篇60篇。“1(大卫与两河间的亚兰并琐巴的亚兰争战的时候,约押转回,在盐谷攻击以东,杀了一万二千人。那时大卫作这金诗,叫人学习,交与伶长。调用为证的百合花。)神阿,你丢弃了我们,使我们破败;你向我们发怒,求你使我们复兴。2你使地震动,而且崩裂。求你将裂口医好。因为地摇动。3你叫你的民遇见艰难。你叫我们喝那使人东倒西歪的酒。4你把旌旗赐给敬畏你的人,可以为真理扬起来。(细拉)5求你应允我们,用右手拯救我们,好叫你所亲爱的人得救……9谁能领我进坚固城。谁能引我到以东地。10神阿,你不是丢弃了我们吗?神阿,你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吗?11求你帮助我们攻击敌人,因为人的帮助是枉然的。12我们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为践踏我们敌人的就是他”。你们信的是这位基督吗:“15有利剑从他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辖管原文作牧)并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16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启示录19:15-16)。阿门。
任不寐,2025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