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五十八课:以色列全国大会(28:1-10)

      历代志五十八课:以色列全国大会(28:1-10)已关闭评论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历代志上28:1-10,

1大卫招聚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领和轮班服事王的军长,与千夫长,百夫长,掌管王和王子产业牲畜的,并太监,以及大能的勇士,都到耶路撒冷来。

2大卫王就站起来,说,我的弟兄,我的百姓阿,你们当听我言,我心里本想建造殿宇,安放耶和华的约柜,作为我神的脚凳。我已经预备建造的材料。3只是神对我说,你不可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你是战士,流了人的血。4然而,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我父的全家拣选我作以色列的王,直到永远。因他拣选犹大为首领。在犹大支派中拣选我父家,在我父的众子里喜悦我,立我作以色列众人的王。

5耶和华赐我许多儿子,在我儿子中拣选所罗门坐耶和华的国位,治理以色列人。6耶和华对我说,你儿子所罗门必建造我的殿和院宇。因为我拣选他作我的子,我也必作他的父。7他若恒久遵行我的诫命典章如今日一样,我就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

8现今在耶和华的会中,以色列众人眼前所说的,我们的神也听见了。你们应当寻求耶和华你们神的一切诫命,谨守遵行,如此你们可以承受这美地,遗留给你们的子孙,永远为业。9我儿所罗门哪,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事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10你当谨慎,因耶和华拣选你建造殿宇作为圣所。你当刚强去行。

感谢神的话语。历代志上28-29是大卫对以色列的告别,以及大卫与所罗门父子的王权更替。围绕王政和圣殿,这场“全国大会”上的讲论也可以说是第二场讲论,与第22章隔着23-27章前后呼应。注意22与28两章相关内容的重复以及侧重点的不同。28:1-10是大卫告别以色列的第一部分。这段经文首先平行了拉麦对挪亚(创世记5:28-29)、雅各、摩西和约书亚对以色列的告别演说;但是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保罗末了的话:“6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7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8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摩太后书4:6-8);更有主耶稣与门徒的话别:“1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3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4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约翰福园14:1-4);“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1:8)。阿门。

一、大卫与以色列(1)

1大卫招聚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领和轮班服事王的军长,与千夫长,百夫长,掌管王和王子产业牲畜的,并太监,以及大能的勇士,都到耶路撒冷来。

这场告别演说是针对所有以色列领袖的,这是一场在耶路撒冷举行的“精英聚会”或“国会”; 可以平行使徒行传15章的“耶路撒冷大会”。而大卫的这场演说相当于国会山上的演说。演说的主题关乎以色列的未来。这是大卫主动召集的,这出于君王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政治责任,更是对神的“乙方责任”。大卫所招聚的领袖实际上包括三大类(细分为5类):第一是שַׂר,这个名词在这里出现的5次,prince, ruler, leader, chief, chieftain, official, captain。第二是“太监”:סָרִיס,official, eunuch。这个名词在旧约中大约有17次指太监,25次指官员和管家。KJV是翻成official。显然更为准确。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创世记37:36,“米甸人带约瑟到埃及,把他卖给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而波提乏是有妻子的。另参申命记23:1,“凡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第三是的勇士。这三类领袖相当于保罗面对的“长老”(使徒行传20:17)。可以对比以色列的“全会”与龙国的全会:“23 耶稣叫他们来,用比喻对他们说,撒但怎能赶出撒但呢?24 若一国自相分争,那国就站立不住。25 若一家自相分争,那家就站立不住。26 若撒但自相攻打分争,他就站立不住,必要灭亡”(马可福音3:23-26)

二、大卫:圣殿与王位(2-4)

2大卫王就站起来,说,我的弟兄,我的百姓阿,你们当听我言,

我心里本想建造殿宇,安放耶和华的约柜,作为我神的脚凳。我已经预备建造的材料。3只是神对我说,你不可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你是战士,流了人的血。

4然而,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我父的全家拣选我作以色列的王,直到永远。因他拣选犹大为首领。在犹大支派中拣选我父家,在我父的众子里喜悦我,立我作以色列众人的王。

大卫演说的第一部分重点在他和神的关系。首先,因为神的拣选,所有以色列领袖和大卫都是“弟兄”(אַחַי;申命记17:15)关系,在神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互为家人。不仅如此,申命记17:15让以色列人回想以色列立王的基本原则。但是因为大卫是君王,所有以色列领袖也同时是大卫的人民(וְעַמִּי);这涉及爱与“顺服掌权者”。其次,大卫重申了在22章已经讲过的信息:他在神面前是蒙恩的罪人,因为流人血的“罪”,神禁止他建造圣殿。这是第三次;大卫没有在以色列精英面前伪造自己伟光正的形象。注意约柜是被强调的。最后,尽管大卫不能建殿,但神仍然膏立他为以色列永远的君王。出于恩典,也出于拣选(בָּחַר,4,5,6,10):“他拣选犹大为首领。在犹大支派中拣选我父家,在我父的众子里喜悦我,立我作以色列众人的王”。注意“拣选我作以色列(יִשְׂרָאֵל)的王”与“立我作以色列众人(יִשְׂרָאֵל)的王”,这两个概念在第4节中首尾呼应。以色列的王这个概念,在福音书中应验于耶稣:

马太福音27:42,“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马可福音15:32,“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约翰福音1:49,“拿但业说,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另参马太福音2:1-2,“1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2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马太福音27:11,“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马太福音27:29,“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马太福音27:37,“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使徒们指着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归根结底是证明耶稣是神所膏立的君王,且是万王之王。

三、所罗门:王位与圣殿(5-7)

5耶和华赐我许多儿子,在我儿子中拣选所罗门坐耶和华的国位,治理以色列人。

6耶和华对我说,你儿子所罗门必建造我的殿和院宇。因为我拣选他作我的子,我也必作他的父。

7他若恒久遵行我的诫命典章如今日一样,我就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

大卫的最后演说也是一场政治遗嘱,主要内容之一是确立下一代以色列的国王。但以色列王有两个不可分割的使命:为神建立圣殿和作王治理以色列。这段经文以交叉结构的方式显明了这两大使命;而建殿位于王国政治的中心。但这两大使命共享同一个真理:按神的旨意作王和建殿。不仅如此,这两大天命定义了神的儿子的基本含义,所以注意这段经文“儿子”这个概念的反复使用和递进加强:从大卫所罗门的父子关系,归结为耶和华与所罗门的父子关系。当然这一切预表了天父和基督的关系:

约翰福音3:35,“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约翰福音5:20-29,“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21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22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29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使徒行传13:33-37,“33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正如诗篇第二篇上记着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34论到神叫他从死里复活,不再归于朽坏,就这样说,我必将所应许大卫那圣洁可靠的恩典,赐给你们。35又有一篇上说,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36大卫在世的时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归到他祖宗那里,已见朽坏。37惟独神所复活的,他并未见朽坏”;希伯来书1:5-9,“5所有的天使,神从来对那一个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又指着那一个说,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6再者,神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或作神再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的使者都要拜他。7论到使者,又说,神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8论到子却说,神阿,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9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希伯来书5:5,“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值得强调的是,神拣选所罗门并非是加尔文主义所谓的无条件拣选。在5-7的交叉结构中,“在我儿子中拣选所罗门坐耶和华的国位,治理以色列人”,这个拣选的原因是“他恒久遵行我的诫命典章如今日一样”。不仅如此,如果所罗门背约,他不可能“一次永远”的住在恩典之中。所以下文进一步强调的这一案例中的有条件拣选的原则:“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9b)。事实上神造亚当——亚当是神的儿子——起初也是顺服的;但亚当因背约而被逐。

四、以色列:寻求耶和华(8-10):

8现今在耶和华的会中,以色列众人眼前所说的,我们的神也听见了。你们应当寻求耶和华你们神的一切诫命,谨守遵行,如此你们可以承受这美地,遗留给你们的子孙,永远为业。

9我儿所罗门哪,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事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10你当谨慎,因耶和华拣选你建造殿宇作为圣所。你当刚强去行。

最后这段话的受众是整个以色列,一方面是人民(8);另一方面是君王(9-10)。但两方面的教导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无论人民还是君王,都必须侍奉耶和华。一方面,以色列因此是神拣选的国度,是蒙恩之民;另一方面,以色列背约必受天罚。这实际上正是以色列历史的两个基本方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教导以色列,还是教导所罗门,大卫都强调了信道与行道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如雅各书所教导的。

1、会众(8)

8现今在耶和华的会中,以色列众人眼前所说的,我们的神也听见了。

你们应当寻求耶和华你们神的一切诫命,谨守遵行,

如此你们可以承受这美地,遗留给你们的子孙,永远为业。

这节经文相当于大卫作为中保,重申神和以色列的约。这场聚会是“耶和华的会”:קָהֵל,the congregation;这个概念原指上帝祝福之民生养众多(创世记28:3,35:11,48:4);后来指“神的教会”或全体“会众”(出埃及记12:6等)。寻求和遵行神的诫命是承受美地并使之成为后裔之永业的前提条件。תִּירְשׁוּ אֶת־הָאָרֶץ הַטּוֹבָה:hat ye may possess this good land。这也意味着,信仰和产业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这地或世界是不可以交给法老、希律、该撒以及迦南诸王的;另一方面,不可以弯曲约翰一书2:15,“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承受和治理这地不是“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而是为“承受这美地,遗留给你们的子孙,永远为业”。否则,就真是“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大卫对以色列会众的吩咐,可以参考摩西和约书亚对以色列的临别赠言:“19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20且爱耶和华你的神,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这样,你就可以在耶和华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所赐的地上居住”(申命记30:19-20);“28你们要将你们支派的众长老和官长都招聚了来,我好将这些话说与他们听,并呼天唤地见证他们的不是。29我知道我死后,你们必全然败坏,偏离我所吩咐你们的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以手所作的惹他发怒。日后必有祸患临到你们”(申命记31:28-29;另参约书亚记24)。

2、君王(9-10)

9我儿所罗门哪,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事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

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

10你当谨慎,因耶和华拣选你建造殿宇作为圣所。你当刚强去行。

大卫不仅嘱咐以色列会众守约,更嘱咐所罗门。大卫对所罗门的教导也可以交叉结构:第一句话强调的是认识和诚心乐意的事奉,直指人心(יָדַע……לֵב……חָפֵץ……נֶפֶשׁ……לֵבָב……יֵצֶר……מַחֲשָׁבָה)。所以主说:“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翰福音4:24);箴言16:2,“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箴言21:2,“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为正,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第三句话则再次强调“你当谨慎……你当刚强去行”。“谨慎”和“刚强”仍然指向心灵或心思意念,但“刚强去行”则从信心转向了行为——因为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但是,圣灵为什么要对你的心说“刚强”?

圣所的建造和事奉需要谨慎(רָאָה)你的心和更大的刚强(חָזַק,to strengthen, prevail, harden, be strong, become strong, be courageous, be firm, grow firm, be resolute, be sore)、勇敢与忍耐,不仅要胜过最险恶的仇敌魔鬼及其差役,而且要胜过自己的软弱和私欲。不仅对国王如此,对会众也是如此:建造宫殿和豪宅可以有持久的热情,但谁能一直对利益无关的圣所和教会倾注全部和持久的爱情呢?离弃教会的理由或借口太多了;而魔鬼为此极其乐意进入加略人犹大的心。正因为如此,箴言4:23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箴言7:25,“你的心,不可偏向淫妇的道。不要入她的迷途”。这道理是一贯的:“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正因为如此,主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马太福音6:21)。

中间一句话再一次重申了有条件拣选的原则:“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这一道理在启示录2-3章中有更充分的应用。“4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5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启示录2:4-5);“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启示录3:11)。但神的意思仍然是坚固我们寻找神并一生追赶的心:“7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8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马太福音7:7-8)。阿门。

任不寐,202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