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历代志上21:15-31,
15神差遣使者去灭耶路撒冷,刚要灭的时候,耶和华看见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城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那时,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那里。16大卫举目,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天地间,手里有拔出来的刀,伸在耶路撒冷以上。大卫和长老都身穿麻衣,面伏于地。17大卫祷告神说,吩咐数点百姓的不是我吗?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耶和华我神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不要攻击你的民,降瘟疫与他们。18耶和华的使者吩咐迦得去告诉大卫,叫他上去,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
19大卫就照着迦得奉耶和华名所说的话上去了。20那时阿珥楠正打麦子,回头看见天使,就和他四个儿子都藏起来了。21大卫到了阿珥楠那里,阿珥楠看见大卫,就从禾场上出去,脸伏于地,向他下拜。22大卫对阿珥楠说,你将这禾场与相连之地卖给我,我必给你足价,我好在其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使民间的瘟疫止住。23阿珥楠对大卫说,你可以用这禾场,愿我主我王照你所喜悦的去行。我也将牛给你作燔祭,把打粮的器具当柴烧,拿麦子作素祭。这些我都送给你。24大卫王对阿珥楠说,不然。我必要用足价向你买。我不用你的物献给耶和华,也不用白得之物献为燔祭。25于是大卫为那块地平了六百舍客勒金子给阿珥楠。
26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使火从天降在燔祭坛上。27耶和华吩咐使者,他就收刀入鞘。28那时,大卫见耶和华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应允了他,就在那里献祭。29摩西在旷野所造之耶和华的帐幕和燔祭坛都在基遍的高处。30只是大卫不敢前去求问神,因为惧怕耶和华使者的刀。31大卫说,这就是耶和华神的殿,为以色列人献燔祭的坛。
感谢神的话语。历代志上21章按犯罪91-14与赎罪(15-31)两大主题可以一分为二;而这个二元结构完全平行的大卫数点民数是如何违背律法(出埃及记30:11-16)、而又如何根据同一律法加以补赎的——特别注意历代志上21章中的“舍客勒”与出埃及记30章中“舍客勒”这个赎罪银概念之间的平行。而历代志上21:15-31可以清楚地交叉结构如下:一、耶和华与大卫(15-18);二、大卫与阿珥楠(19-25);三、大卫与耶和华(26-31)。需要强调的是,“耶和华的使者”和“筑坛献祭”这两个概念是同时预表基督的;但是筑坛献祭指向赎罪祭(第一次降临),而耶和华的使者更指向末世审判(第二次降临)。与此相关,如果说历代志上21:1-14充分启示了神的严厉和公义;那么15-31藉着筑坛献祭,则转向了神在基督里对大卫和以色列的恩典和真理。“16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7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18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6-18);“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阿门。
一、耶和华与大卫(15-18)
15神差遣使者去灭耶路撒冷,刚要灭的时候,耶和华看见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城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那时,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那里。
16大卫举目,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天地间,手里有拔出来的刀,伸在耶路撒冷以上。大卫和长老都身穿麻衣,面伏于地。17大卫祷告神说,吩咐数点百姓的不是我吗?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耶和华我神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不要攻击你的民,降瘟疫与他们。
18耶和华的使者吩咐迦得去告诉大卫,叫他上去,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
从前我们教导旧约的时候,常常强调耶和华的使者也是预表基督的;其中特别谈到,有时候耶和华的使者和耶和华这两个概念是通用的,比如创世记16:7-13,18-19等。其中创世记19:24这样说:“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不仅如此,“神差遣使者”这样的旧约经文,可以平行下列福音经文;马太福音10:40,“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4:34,“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另参约翰福音5:24,5:30,5:36-37,6:38-39,6:44,6:57,7:16,7:28,7:33,8:16,8:18,8:26,8:29,8:42,9:4,12:44-45。12:49,14:24,15:21,16:5,17:18,20:21);约翰一书4:14,“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论到审判或灭命的天使,另参约翰福音5:22,“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这也是启示录中行审判的基督。
虽然耶和华的使者预表基督,但这不妨碍使者仍然是使者(מַלְאָךְ)。当这场天罚逼近耶路撒冷的时候,“耶和华看见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城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大卫是对的:“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人攻击人是无节制的,唯有神在攻击中可能后悔(נָחַם,创世记5:29,6:6-7;出埃及记32:12-14,申命记32:36,士师记2:18;诗篇90:13,106:45,135:14,耶利米书18:8;约珥书2:13-14,阿摩斯书7:3-9;约拿书3:10等);因为唯有神“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出埃及记34:5-7,诗篇103:10)。正因为如此,选民的苦难或灾祸(רַע)可能有转机。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大瘟疫只有三年。然后圣灵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到这个具体时间和地点上:“那时,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耶布斯(士师记19:10)人阿珥楠(אָרְנָן,light was perpetuated: their fir trees)的禾场那里”——瘟疫将人逼到“教会”。阿珥楠的禾场是大瘟疫真正的“疫苗”,原因是那里要有一场献祭。有人认为阿珥楠是迦南人的名字,而希伯来文的名字是亚劳拿(撒母耳记下24:16,אֲרַוְנָה,I shall shout for joy)。实际上这两个名字的写法基本一致。同时,教会传统上认为阿珥楠禾场就是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或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各各他山上。另参历代志下3:1,“所罗门就在耶路撒冷,耶和华向他父大卫显现的摩利亚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大卫所指定的地方预备好了,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事实上,亚劳拿禾场是圣殿奠基之地(创世记22;14)。
“16大卫举目,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天地间,手里有拔出来的刀,伸在耶路撒冷以上”。这是属灵的看见,大卫清楚看见这场灾祸出于神;而且正在临到耶路撒冷(20:1-3)。既然看见了,大卫第二次认罪,第二场认罪的主题加上了众长老(וְהַזְּקֵנִים)。“大卫和长老都身穿麻衣,面伏于地”。一方面,唯有认识到是神在降灾,人才可能认罪悔改;另一方面,真正的认罪悔改在于知罪。大卫首先承认自己是这场犯罪的罪魁:“17大卫祷告神说,吩咐数点百姓的不是我吗?我犯了罪(חָטָא),行了恶(רָעַע),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耶和华我神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不要攻击你的民,降瘟疫与他们”。令人感动的是,大卫没有在灾难中甩锅给百姓,反而要求“我和我的父家”承担全部责任。在这种情形之下,“18耶和华的使者吩咐迦得去告诉大卫,叫他上去,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迦得再次出现,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再次出现。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二、大卫与阿珥楠(19-25)
19大卫就照着迦得奉耶和华名所说的话上去了。20那时阿珥楠正打麦子,回头看见天使,就和他四个儿子都藏起来了。21大卫到了阿珥楠那里,阿珥楠看见大卫,就从禾场上出去,脸伏于地,向他下拜。22大卫对阿珥楠说,你将这禾场与相连之地卖给我,我必给你足价,我好在其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使民间的瘟疫止住。
23阿珥楠对大卫说,你可以用这禾场,愿我主我王照你所喜悦的去行。我也将牛给你作燔祭,把打粮的器具当柴烧,拿麦子作素祭。这些我都送给你。24大卫王对阿珥楠说,不然。我必要用足价向你买。我不用你的物献给耶和华,也不用白得之物献为燔祭。25于是大卫为那块地平了六百舍客勒金子给阿珥楠。
大卫顺服了迦得所传神的话,这发生在大卫和以色列被神打击的情况之下。“上去”是因为阿珥楠禾场位于摩利亚山上,在大卫城之上。时间是收割麦子的季节。阿珥楠四个儿子的躲避举动是经典的(and his four sons with him hid themselves)。这种恐惧也出现在复活节的黎明(马太福音28:1-8)。这四个儿子在患难之时更表现出经典的宗教出世恶习: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乱世则隐。他们甚至不顾父亲的安危。从阿珥楠迎接大卫的方式和二人对话内容上看,他更应该是犹太人:熟悉献祭的律法,甚至关于数点民数的律法。而这场对话的要点至少有二:第一、重价卖地;第二、献祭止瘟。其中“六百舍客勒金子”可以平行出埃及记30:11-16重的“各人要出半舍客勒……赎生命”。另参马太福音13:45-46,“45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哥林多前书6:19-20,“19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20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哥林多前书7:22-23,“22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23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
无论是阿珥楠还是大卫,都愿意付出代价“为耶和华筑一座坛,使民间的瘟疫止住”。他们敬神爱人舍己。这是圣餐的核心真理。而对这一真理的顺服,是国家走出瘟疫、进入新生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如果说龙族被咒诅了,无论是赵家人还是反贼,根本原因是,献祭的精神从来不是民族精神,龙的传人没有信仰。所谓听床和X粉,实质上是散布魔鬼之理:我不需付出任何代价,或者将一切交给神、牺牲神或牺牲和利用别人,就可以走向自由和胜利、进入天国。我唯一要作的就是弥撒表演和祷告大军。而这正是五毒教千百年来的核心教义精髓:全靠恩典,唯独信心,一无所舍(白得之物);或者只是牺牲别人的利益和生命。于是,这族这种必然一事无成,猪瘟千古。自私而诡诈的华人永远走不出瘟疫和天罚,无论是以革命的名义,还是自由的名义,甚至伪以信仰的名义。但这是神的话语:“1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2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以弗所书5:1-2);“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加拉太书1:4)。
三、大卫与耶和华(26-31)
26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使火从天降在燔祭坛上。27耶和华吩咐使者,他就收刀入鞘。28那时,大卫见耶和华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应允了他,就在那里献祭。
29摩西在旷野所造之耶和华的帐幕和燔祭坛都在基遍的高处。30只是大卫不敢前去求问神,因为惧怕耶和华使者的刀。31大卫说,这就是耶和华神的殿,为以色列人献燔祭的坛。
为了“救国救民”,大卫舍弃了一切:名、命、家和利。而这四项身家性命乃是华人定义自身的国教、更有暴君疯狂自私,只求在亡种灭族之际个人长生不老,垄断一切。以色列避免了这样的绝境,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华”。这一行动可以上溯到亚伯拉罕甚至挪亚。“耶和华就应允他,使火从天降在燔祭坛上”,平行创世记8:20-22,“20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21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22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创世记15:17-18,“17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18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另参列王纪上18:38)。在这段经文中,“耶和华使者的刀”与上文“拿刀的以色列”之间反复对比。事实上,26-28节还可以这样交叉结构:
26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使火从天降在燔祭坛上。
27耶和华吩咐使者,他就收刀入鞘。
28那时,大卫见耶和华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应允了他,就在那里献祭。
首尾呼应的信息是献祭与应允;中间的信息是“耶和华吩咐使者,他就收刀入鞘”——献祭是终止饥荒、战争和瘟疫唯一的道路。其中燔祭主要涉及“赎罪”(创世记22:2等);而平安祭主要关乎感恩(利未记3:1,7:13)。因此献燔祭和平安祭可以平行两个十字架的道理:“21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22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23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24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2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26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27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4-27)。当然这也是圣餐的基本道理:基督舍命救人,为使人起来行义。
最后三节经文同样可以交叉结构:
29摩西在旷野所造之耶和华的帐幕和燔祭坛都在基遍的高处。
30只是大卫不敢前去求问神,因为惧怕耶和华使者的刀。
31大卫说,这就是耶和华神的殿,为以色列人献燔祭的坛。
“耶和华使者的刀”再次位于中心;而前后呼应的信息是耶和华帐幕/耶和华神的殿、燔祭坛/献燔祭的坛(有版本将历代志上21:31写为历代志上22:1)。帐幕/圣殿与祭坛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是平行的(历代志下3:1);其中祭坛相当于十字架;而帐幕/圣殿的中心是圣所和至圣所,其中有登台、陈设饼、帐、吗哪、约版以及香炉。“大卫不敢”,原文是大卫不能(וְלֹא־יָכֹל)。耶和华使者站在禾场和帐幕之间(创世记3:24,约书亚记5:13-15),阻断了“白得”的恶习。惧怕:בָּעַת,to terrify, startle, fall upon, dismay, be overtaken by sudden terror。这个动词,主要指惊扰(撒母耳记上16:14-15,撒母耳记下22:5,但以理书8:17等)。这场大灾难重建了大卫和以色列人对神的敬畏之心,这与数点民数中的任性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1这是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2好叫你和你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谨守他的一切律例诫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申命记6:1-2)。阿门。
任不寐,202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