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特稿:中国教会圣餐神学引论

      本站特稿:中国教会圣餐神学引论无评论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秋天来了,今年的秋雨之福或秋季课程,是圣餐神学。这个系列课程包括七个主题,每周一课,共七周;大约从9月上旬到11月初。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我在考虑在这个秋季系列课程期间,“问答与回应”栏目从每周一次改为每月一次——每月第一周是我们教会的圣餐主日,由另外一位牧师讲道,这样我可以在那个主日用“问答与回应”代替主日证道讲章。当然,这个变动到这个秋季课程结束之后就会调整回来。大家可以继续将问题发给我。如果网络上不方便,也可以直接寄信到这里:mhkaqeudw@gmail.com。今年秋天不寐之夜每周两篇博文分别是主日证道(使徒行传系列课程)和圣餐神学;其中每月第一周是“问答与回应”与圣餐神学。同时,圣餐神学系列课程将放入归档在“哈利路亚”子栏目中,方便大家集中查找。

使徒行传系列课程的宗旨之一是带领基督徒返回教会,而教会的中心是讲道台和主的餐桌。返回教会的最终目的是返回圣坛。圣餐乃是所有传统教会崇拜中心的中心,基督在那里真实地临在,宣告赦罪,并且赐恩和力量。圣餐是福音,而且是福音中的福音。正因为如此,路德神学高度重视圣餐论。也许我们都听闻过这种自以为是的老生常谈:当年马尔堡争辩实在小题大做;或者,路德宗和改革宗只是在圣餐等细微的问题上有所分歧……这些无知的论调来自500多年反教会风潮;在过去500年的时间里,教会正在以我们敬虔废弃主的同在,同时,世界和教会一直用人的筵席取代主的筵席。反教会传统的极端表现,就是反圣餐传统;而这一点,中国教会是重灾区。中国教会对圣餐的不重视有三个独特的根源:第一是中国哲学的影响:禅宗的心性之学苟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观念,联合起来掳掠教会,结果必然是各种反形式主义的自以为是。第二是普世宣教运动中的平信徒宣教士是中国教会的启蒙者与奠基人;他们和今天各种属灵表演大会拆毁和拆遣出去的平信徒一样,缺乏圣礼神学的基本装备和主礼能力,因此更愿意推动圣餐虚无主义。一些福音大会和差传大会根本不举行圣餐礼,就是明显的例证。第三是敬虔主义、加尔文主义以及灵恩运动不断放弃“真实临在”(real presence)真理的必然恶果。这场反教会和反圣坛的败坏仍在发酵,“大会”在这方面推波助澜。

英文有三个名字对应中文的圣餐:The Eucharist(εὐχαριστία),Holy Communion,the Lord’s Supper。不过路德教会有时候也用 the Sacrament专指圣餐;而用the Sacraments(复数)统指圣洗礼和圣餐礼。在教会历史中,围绕圣餐礼发生争论的核心议题是real presence(真实临在),以及与此相关的两个子论题:on the right hand of God and Christ’s body——耶稣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以及,怎样理解耶稣身体的属性(祂的神性与人性)。“真实临在”的意思是耶稣基督真的在那里。这个真理不言而喻——如果耶稣借着圣餐真实临在,而祂的临在与牧者和会众的生命状况完全无关;那么,凡是真的相信这一点的人,不可能缺席主日聚会和蔑视教会聚会,更不可能被各种属灵表演大会搅扰和掳掠。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路德有一句名言:“This sacrament is the Gospel!”主真的在那里,并在那里亲自宣告赦罪、喂养我们。

悲剧在于,今天很多基督徒号称相信上帝存在,却没有人知道上帝在哪里。最后他们只能向异教和邪教投诚,宣称上帝在我心中或我的个人感动之中。这些假基督徒完全无视耶稣自己设立的存在方式: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另一方面,一些基督徒都不同程度地宣称相信real presence,但是,他们所相信的real presence并不是real presence。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Pope Urban IVs的Bull Transiturus (1264)教喻中:这位教皇正确地宣告:“Other things whose memory we keep we embrace spiritually and mentally: we do not thereby obtain their real presence. However, in this sacramental commemoration of Christ, Jesus is present with us in his proper substance, although under another form”(教宗乌尔巴诺四世,又译乌尔班四世、伍朋四世(约1195-1264)。此后大力传讲real presence的神学家是邓斯•司各脱(特,John Duns Scotus,约1265-1308)。司各脱当时就面对着今天流行的流言:“Whether it is possible for the body of Christ to be really contained under the species of bread and wine?”我们已经知道,类似流言记在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中,而该书的中译本为尊者讳了。加尔文的说法是:耶稣的身体不可能同时在天上又在圣餐中。这是司各脱的回答:“In expounding that place in the Scriptures Catholic saints, without exception, say that the words of this Scripture concerning the real presence of the body of Christ are not to be taken figuratively. Hence it is clearly a heresy when the view is expressed nowadays that the true body of Christ is not really there. This concerns the first [question]”。司各脱指着圣经强烈反对象征说和比喻说,甚至斥之为邪教。我深信圣灵借着他们的看见,在主后千年之久,将教会保守主的筵席之中。司各特身后的神学家有Gabriel Biel(1420 to 1425- 1495);而the Council of Trent进一步将real presence 上升为教会教义。

然而天主教对real presence的解释,不断滑向变质说(transubstantiation)的神学。在这种情况下,路德宗和圣公会开始带领教会返回乌尔班四世和司各脱的传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圣公会主教 Jeremy Taylor(1613- 1667)和牛津运动领袖普赛(Pusey)的贡献。1855年,普赛在The Doctrine of the Real Presence一书中宣称:the real presence是使徒传统,应为众教会始终不渝地遵循。1857年,普赛推出新书: The Real Presence of the Body and Blood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Real Objective Presence”这样的新概念,试图阐述这样的道理:无论领受者信心如何,基督临在圣餐中都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不过圣公会对real presence的理解, 虽然成功地否定了变质说,却开始变成real spiritual presence——真实灵性地临在。实际上,这一点与加尔文主义异曲同工。卡尔-巴特曾经这样为加尔文辩解说:Calvin understood the session to the right hand as a function of Christ’s power and not of place。或者巴特没有认真读过基督教要义中论圣餐的内容,或者加尔文本身在圣餐论上一直飘忽不定。但无论如何,正如一位路德宗的教授所说:what distinguishes Calvin’s position from Luther’s is that the ascension means Christ is far away from His church。复活升天的基督不在、或并本真实临在祂的教会中,从这种神学出发,教会变得无足轻重。

最后我们来看看路德本身对圣餐论的独特领受。第一,路德一直传讲基督借着身体和血真实地与信徒同在。这一点路德和加尔文针锋相对。对加尔文来说,升天的耶稣已经远离教会;对路德来说,即使耶稣坐在上帝的右边,祂却仍然亲自将身体和血送到我们的嘴里。我满怀感动地同意Dr. Norman Nagel的评论:“Luther’s whole work may be seen as a struggle against making Christ remote”——路德全部努力在于和这种倾向作斗争:他们让基督远离我们。对路德来说,基督耶稣不是别的,而是这样真实的神,祂为我们舍身流血,赦罪赐恩;而且就在此时此刻。路德圣餐神学是常识性而真实的有神论和基督论。第二、所谓“上帝的右边”不是一个空间位置或地理位置,不是天上某个地方,而是指上帝的权能——基督就是神的智慧,神的能力。这一点,加尔文及其各种门徒实在是神学的小学生。第三、圣餐中基督的身体就是马利亚所生、钉上十字架,受死、埋葬升天的耶稣的身体;耶稣的人性和神性是不可分的,都在这身体之中:entire Christ is both His human and His divine natures——这一点,路德宗的圣餐论和圣公会的圣餐论不同;更与加尔文有天壤之别: Calvin does not permit Christ’s body to be on the altar or given into our mouths. His body is far from us——加尔文不允许基督的身体(真的)在圣坛上,进入我们口中;祂的身体远不可及。

协同书在奥斯堡信条辩护第十章集中讨论了路德教会的圣餐教义,这是我们这个系列课程需要经常参考的文献。路德之后,对real presence有诸多论述的神学家是Rudolf Rocholl(1827- 1905)。如1875年,他发表了Die Realpräsenz一书,可能是real presence第一次被翻译成德语。Rocholl也强调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不可分割地同时临在于圣餐中;而对普赛来说,Rocholl的观点简直就是异端。以下是我们这个洗礼课程的参考书目,可以在网络上购买。1、Hermann Sasse, We Confess the Sacraments.  Trans. Norman E. Nagel.  St. Louis: Concordia, 1984;2、Hermann Sasse, The Lonely Way, vol. 1-2.  St. Louis: Concordia, 2001;3、John Armstrong ed., Understanding Four Views on the Lord’s Supper.  Zondervan, 2007;4、Hermann Sasse, This Is My Body, revised edition.  Adelaide: Lutheran Publishing House, 1977;5、Werner Elert, Eucharist and Church Fellowship in the First Four Centuries, trans. Norman E. Nagel,  St. Louis: Concordia, 1966.。值得一提的是,Hermann Otto Erich Sasse (1895-1976)和路德教会的朋霍费尔一同发声反对纳粹,并且两个人都是Bethel Confession (1933)的起草人。这个常识再一次驳斥了那些“缺心眼的人”关于路德以及路德教会要为纳粹承担文化责任的无聊诽谤或过度想象。这个秋季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神学主题。第一、圣餐在教会生活中的历史处境;第二、耶稣基督关于圣餐的基本教导;第三、使徒关于圣餐的基本领受;第四、路德教会关于圣餐的基本教义;第五、圣餐与教会崇拜程序;第六、圣餐与牧者的职分;第七、今日教会的圣餐乱象。

在这个系列课程开始之前,我盼望大家和我一起在知识和心灵上都充分预备。为了感受传统教会的圣餐氛围,我推荐路德教会的音乐家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The Mass in B minor,BWV232)。当然,该弥撒套曲并非正式的圣餐乐曲,我只是希望借此增加对圣餐真理的领受。以下是“维基”上关于BWV232的简要介绍,可供参考:《b小调弥撒曲》创作时间经历25年。最先完成的可追溯至1724年,最后于作曲家去世前一年(即1749年)才被编成现时的样式。作为虔诚的路德派信徒,巴赫创作了一套如此庞大的罗马天主教式拉丁弥撒曲实在非常奇怪,不过,若注意到巴赫时代的路德派教堂,仍然保留了不少拉丁弥撒的元素和曲调的话,整件事便看来合理得多。马丁•路德在路德派修订版的罗马弥撒中接受了垂怜经(Kyrie)、光荣颂(Gloria in Excelsis)、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 和圣哉经(Sanctus)。除了此曲外,巴赫也创作了另外四首相对较短的“路德派”弥撒曲(即BWV233-236)。结构上,巴赫依循了传统弥撒曲的五个部份。可是在标题和编排上,却不是沿用传统的划分方式。他把全曲分为四个部份:第一部份称为“弥撒”(Missa),包括了垂怜经和光荣颂;第二部份为“尼西亚信经”(Symbolum Nicenum),相应为信经;第三部份是圣哉经,这和拉丁弥撒相同;最后是“赞美颂、迎主曲、羔羊经及请赐平安”(Osanna, Benedictus, Agnus Dei et Dona nobis pacem),其中在圣哉经中,巴赫把本来罗马天主教所采用的“你的光明充满了天地”(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tua)变成为路德派所采纳的“祂的光明充满了天地”(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ejus)。

《B小调弥撒》被认为是巴赫毕生对声乐的深刻探索的总结。它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一个高峰。阿尔贝托•巴索(Alberto Basso)如下评价这部作品:“《B小调弥撒》是毕生的奉献:出于‘外交’上的原因开始于1733年,完成于巴赫一生最后的岁月——那时他已经失明。这部不朽的作品综合了这位莱比锡的合唱指挥每一个体裁上和技术上对音乐的贡献。它也是天主教的赞颂和路德宗对十字崇拜的最令人惊奇的相遇。”它还在 19 世纪被汉斯-乔治•那格里 (Hans-Georg Nägeli) 描述为“所有时代,所有人的最伟大的艺术品。”尽管从来没有被演出,它的重要性被一些巴赫的伟大的后继者所意识到——19 世纪早期的弗克尔(Forkel) 和海顿(Hyden) 都拥有拷贝,贝多芬曾两次尝试获得乐谱……这篇博文开篇的两个视频分别是《B小调弥撒》的序幕和终曲,下面推荐优酷视频上的全部曲目。海外的朋友可以登录youtube欣赏,地址也列在下面。愿那感动巴赫的灵也感动我们,并保守和祝福我们在秋雨之福中。阿门。

 

任不寐,2014年9月7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